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漆树漆液管的解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引言漆树(Rhus verniciflua Stokes)系漆树科(Anacardiaceae)植物,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树种之一,所产生的生漆,为闻名世界的优良涂料。我国的漆树大体分布在北纬21°~42°,东经90°~127°之间。漆树体内具树胶道,一般也称为漆液道,是产生生漆的结构。弄清漆液道的分布、构造及  相似文献   

2.
一、漆树乳汁道的结构规律及应用漆树(Rhus Verniciflua Stokes)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树种,其次生产物生漆是一种优良的天然涂料。为此,研究漆树体内生漆的分泌和贮存的结构规律,对改进割漆技术和选育漆树优良品种,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通过漆树的系统解剖学研究,阐明了漆树中生漆的分泌和贮存的结构为乳汁道。它是由分泌细胞及其外的鞘细胞包围着胞间道构成。乳汁道存在于漆树的根、茎、叶、花和果  相似文献   

3.
一、引言漆树(Rhus verniciflua Stokes)系漆树科(Anacardiaceae)植物,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树种之一,所产生的生漆,为闻名世界的优良涂料。我国的漆树大体分布在北纬21°~42°,东经90°~127°之间。漆树体内具树胶道,一般也称为漆液道,是产生生漆的结构。弄清漆液道的分布、构造及其发生,对改进生漆采割技术,提高产量关系至为密切。而过去国内外尚缺少研究,仅在论述  相似文献   

4.
漆树酶催化氧化愈创木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漆树酶对愈创木酚的催化氧化,采用半制备HPLC及TLC对反应产物进行分离纯化,用光谱分析法鉴定产物结构.结果表明:漆树酶能使愈创木酚聚合为低分子聚合物,其中2种产物经鉴定为愈创木酚的四聚体和五聚体.  相似文献   

5.
采用超声振荡反应与溶液挥发相结合的方法,合成了一类具有3D结构的新型超分子配位聚合物{[Cu(4,4′-bpy)(OH)(H_2O)_2](ClO_4)·2H_2O}n(4,4′-bpy=4,4′-联吡啶).获得其单晶结构,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元素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和循环伏安法对其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c;晶胞参数为a=1.023 00(7)nm,b=1.988 8(1)nm,c=0.749 90(5)nm,β=100.403(7)°,V=1.500 6(2)nm3,Z=4.在标题化合物中,每个铜(Ⅱ)离子由2个4,4′-联吡啶的2个氮原子,1个氢氧根的1个氧原子和2个水分子的2个氧原子配位,形成畸变的CuN2O3四角锥构型.因每个4,4′-联吡啶桥联2个铜(Ⅱ)离子,故形成了一维链状结构,而相邻的一维链状结构,又通过分子间氢键和π-π相互作用,联结成3D超分子配位聚合物.  相似文献   

6.
CdCl2.4H2O与(1,10-菲罗啉)在水溶液中反应生成顺势的[Cd(phen)2Cl2],它已经被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等方法表征过。该晶体结构为P21/c型,空间数据为a=9.6010(19)A b=15.116(3)A c=14.640(3)A Z=4并且[Cd(phen)2Cl2]在乙醇中重结晶生成[Cd(phen)2Cl2].2H2O.EtOH.在这个构型中由于含有扩展环状结构的π-π共扼体系,从而使得分子成一维链状结构。  相似文献   

7.
CdCl24H2O与(1,10-菲罗啉)在水溶液中反应生成顺势的[Cd(phen)2Cl2],它已经被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等方法表征过.该晶体结构为P21/c型,空间数据为a=9.6010(19)A b=15.116(3)A c=14.640(3)A Z=4并且[Cd(phen)2Cl2]在乙醇中重结晶生成[Cd(phen)2Cl2]·2H2O·EtOH.在这个构型中由于含有扩展环状结构的π-π共扼体系,从而使得分子成一维链状结构.  相似文献   

8.
水溶性有机介质中漆树酶催化氧化对茴香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分光光度法,考察不同水/水溶性有机溶剂体系中漆树酶的催化氧化性能,以及影响反应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漆树酶在醇溶剂中的活性要强于在非醇溶剂中,醇分子中羟基数量对漆树酶活性也有影响.在温度45℃,pH值为7.5,体积比为1:1的水/丙三醇溶液中,漆树酶的活力最高,活力比达150%以上,超出漆树酶在纯水中的活性.以漆树酶催化氧化对茴香胺,采用TLC和HPLC分离纯化反应产物.根据光谱分析法,鉴定主要产物为偶氮茴香醚.  相似文献   

9.
多磷酸有两种,一种的分子是链状的。其结构如下:分子式为 H_(n+2)PnO_(3n+1),n=16~90。另一种的分子是环状的,又称偏磷酸。其分子式为(HPO_3)n,偏磷酸分子实际是三聚体或四聚体,它们的结构式如下:  相似文献   

10.
以乙酸钴、2-(1H-苯并咪唑基)-4-溴苯酚为原料通过水热法自组装成新型的配合物[Co(C_(13)H_8BrN_2O)_2]·2(CH_3OH)1;乙酸锌和2-(1H-苯并咪唑基)-4-溴苯酚通过自然挥发法自组装成新型的配合物[Zn(C_(13)H_8BrN_2O)_2]·DMF·3H_2O_2.X射线单晶衍射结果表明配合物1和2都属于三斜晶系,Pī空间群,具有相似的晶胞参数,属于同构体.配合物1通过氢键的作用形成一维链状结构,配合物2通过氢键的作用形成二维层状结构.两者的荧光及热稳定表征结果表明,配合物2比配合物1的荧光强度高.  相似文献   

11.
古代漆器的红外光谱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相似文献   

12.
建始漆蜡的品质分析及棕榈酸的分离提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建始漆进行了分析评价,对用皂化法从漆蜡中分离提纯棕榈酸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皂化反应最佳碱过量值为55%(物质的量%),皂化率达80%,产品纯度达98%。  相似文献   

13.
本文用裂解色谱方法,得到漆器漆膜裂解色谱数据,进一步用聚类分析方法和变步长的误差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方法解析,能够找出漆器漆膜隐含的年代信息。结果证明本法为解析古代漆器漆膜年代信息提供了一条有效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漆木器的修复材料与漆木器本体的不兼容问题,研究一种以生漆为主要原料的胶黏剂,对漆木器生漆饰层的兼容性回贴修复有重要意义。以生漆为原料,通过与壳聚糖的乙酸水溶液、四氧化三铅复配,制备出粘结强度高,固化速度快的生漆基胶黏剂,用于解决漆木器修复材料兼容性的问题。研究了壳聚糖乙酸水溶液的浓度及用量、四氧化三铅的用量对生漆基胶黏剂胶合强度和固化时间的影响,得出胶黏剂的优化配比,并通过热重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对胶黏剂的性能进行研究。优化配比条件下胶黏剂粘结强度达2.38 MPa,固化时间仅需30 min,满足漆木器生漆饰层兼容性回贴修复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对抽油机井产油、输油装置进行了模拟实验,同时进行了不锈钢、碳钢、玻璃、环氧酚醛烘干漆表面亲水特性实验和玻璃管、环氧酚醛烘干漆衬里管防蜡实验,研究了玻璃衬里管、环氧酚醛烘干漆衬里管的防蜡机理。与碳钢管相比,玻璃衬里管道内壁较强的亲水特性和光滑的表面是降低积蜡、防止管道堵塞之关键。在玻璃管壁与油流之间形成稳定的水膜,将原油与管壁隔开,阻止、减弱了原油和蜡在管壁上的沉积。环氧酚醛烘干漆衬里管道虽然具有较光滑的内壁表面,但由于具有较弱的亲水特性,防蜡效果比玻璃衬里管差。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大量的史料,论述了贵州生漆及漆器发展的历史,并对贵州生漆及漆器发展的前景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郑鑫  陈宇 《厦门理工学院学报》2012,20(4):99-102,106
漆艺是传统与现代、审美与实用的完美结合。绿色环保、经久耐用的特质,独特的审美与文化传承效应,使漆艺在现代室内环境装饰中具有无可取代的优势。漆艺在现代室内装饰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作为环保装饰材料直接髹饰"和"漆艺作品陈设"两种途径来实现的,能起到平衡、点睛室内环境,隔断、装饰室内空间,烘托、调节室内氛围等效用。  相似文献   

18.
中国漆画的现代教学模式的建立与创作水平的提高是漆画教学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必要前提。近几年来虽然漆画教育同过去相比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存在教学模式落后、方法单一、学生创作思想的范围狭窄、作品的艺术水平、学术水平的不高等方面的问题。为此,必须革新漆画教学方法,运用灵活多样的实践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9.
古代漆器是一门古老的手工艺,时至今日,漆工艺的概念已经在艺术与工艺之间徘徊,寻找合适的落脚点,本文采用古今对比的方式来解读立体漆艺造型的演变.从构造变化等数个方面来找出两者的传承与差异.  相似文献   

20.
石油醚萃取生漆后,用硅胶、MCI和ODS等多种分离填料进行三烯漆酚的分离制备,纯化的单体以H-NMR、3C-NMR和高分辨质谱鉴定结构.结果表明,石油醚可萃取得到大量漆酚,硅胶柱分离以石油醚-乙酸乙酯(V(石油醚)∶V(乙酸乙酯)=30∶1~10∶1)为洗脱溶剂进行粗分,MCI和ODS分离以甲醇-水(甲醇体积分数90%)为流动相进行纯化,最后得到较高纯度的单体漆酚(质量分数达96%),经鉴定为一种三烯漆酚,3-(8′Z,11′E,13′Z-pentadecatrienyl) catecho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