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泰国古典文学包括宗教文学、宫廷文学和民间文学。泰国古典文学可以分为萌芽期—素可泰王朝时期文学、发展期—大城王朝文学、动荡期—吞武里王朝时期文学、繁荣期—曼谷王朝时期文学。泰国文学体现出文化移植、宗教色彩、宫廷制造三个特点,它具有相当强的文学包容性,在把其它国家经典作品移植过来时,与泰国文化嫁接,从而形成了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2.
邂逅采桑女的故事代代流传,形成一个意脉相连的文学现象。汉代是邂逅采桑女故事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故事的叙事模式和文化蕴意在汉代发生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向。这种文学现象很值得进行一番研究,以期探寻变化前后叙事模式和文化蕴意的特点以及促成这种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武德年间的储位之争中,不仅李世民建立有一定规模的文学馆,而且李建成、李元吉也建有文学馆;贞观后期李承乾和李泰的储位之争中,李泰由于太宗的宠爱而设立的文学馆,成为他扩大声誉、储备夺嫡力量的载体。唐初文学馆的建立,使太子诸王之间的竞争由政治扩展到文化层面。随着唐中期太子诸王权力的削弱,王府文学馆逐渐消失。  相似文献   

4.
从文学的总体面貌上考察,当代十七年实际上形成了主流文学的作家共同体的创作范式.作为一个相对完整的创作实践阶段,这时期的文学即可称之为常规范式文学.它的主要表现是文学创作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维持着文学观念和创作内涵的一致性.本文着重从历史、政治、社会和文化心理等角度,具体探讨十七年常规范式文学的形成原因及基本创作特征.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王勃《滕王阁序》文学用典形式与内涵的双重揭示,指出初唐时期宗儒的宦游文士较为普遍的文化心理动因和人文精神特点,即建功立业的迫切心理和人文精神的全面勃发。从而得出文学典故保持生命力的文化机制在于文学符号在历史过程中形成的综合性审美语境内涵的多种阐释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从哲学角度,揭示人类寻找精神家园与文学忧患意识之间的必然联系,并进一步从中西文学、文化的对比中,探讨中国文学的忧患意识以及忧患意识的表现特征,从而确定在东西方文化和文学相互交汇、碰撞的历史时期,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化格局中日益突出的位置及意义。  相似文献   

7.
罗媛  王强 《科技信息》2010,(32):I0143-I0143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动荡的时期,而这一时期的文化思想与文学艺术,却是中国历史上极活跃、极富于创造精神的。山水文学在这一时期的兴起标志着古典文学从题材到风格都有了重大的突破,是中国文学史上划时代的大事。本文通过对魏晋隐逸思想的分析,认为当时的隐逸思想对山水审美意识的形成和山水文学的兴起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平安时代是日本文学文化活动最为兴盛的时期,这一时期女性作家的活跃则成为日本乃至世界文学史上一个罕见的现象。日本平安时代女性文学的主要作品及其特征,应从日本平安时代的摄关政治与女性文学之间的关系入手,在政治、文化和文学形式三个方面,研究日本平安时代女性文学的成因。  相似文献   

9.
刘富丽 《韶关学院学报》2005,26(10):110-113
文学语言能比普通词语更生动、形象、曲折含蓄并变化多端地反映时代精神,它最富于表现力。因此,通过学习文学语言是了解不同时期的文化态势的一个重要途径。英美文学课作为英语专业高年级的一门主干课程,其教学目的在于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同时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和文化的了解。文学现实层面与审美层面双层同构的特性和文化的两个层面,即公开文化和隐蔽文化,在某种程度上是契合的。文学课教师应利用这一特征在教学中于两个层面上观照文化。  相似文献   

10.
王新明 《科技信息》2009,(23):I0389-I0389
大江健三郎的文学接受西方存在主义文学的影响,既吸收了西方文学的理念和技巧,又继承本国传统文学的特色土壤。使得东西方文化相互对接融合,创新形成独具大江特色的文学。  相似文献   

11.
"文学趣味"作为在一定文化中习得的感性的审美价值判断,具有明显的意识形态特征,趣味区隔实际上反映了一种权力关系。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文学趣味的形成有多种因素,但文化趣味的走向主要是作为文化生产者统治阶层内部斗争的结果。20世纪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要求建立代表工农大众趣味的新文学,建国后这一要求在一定时期内得以实现。可以说文学趣味的转向体现了文化的转向。  相似文献   

12.
"文学趣味"作为在一定文化中习得的感性的审美价值判断,具有明显的意识形态特征,趣味区隔实际上反映了一种权力关系。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文学趣味的形成有多种因素,但文化趣味的走向主要是作为文化生产者统治阶层内部斗争的结果。20世纪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要求建立代表工农大众趣味的新文学,建国后这一要求在一定时期内得以实现。可以说文学趣味的转向体现了文化的转向。  相似文献   

13.
南朝皇室与士族在文学地位上有一个互动关系,即皇室文化素养不断提高,文学地位逐渐上升,士族文学地位逐渐下降。这种互动关系形成的原因便是庶族皇室对士族文化的认同和重视,从而导致了南朝社会普遍的爱文风气。  相似文献   

14.
90年代中国的社会转型带来文化形态的巨大变异。并直接导致了文学格局、观念及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变化。精英文学的地位受挫、大众文化的势头猛进和欲望取代信仰的价值重构三个方面的特征,标志着90年代文学为中国文化后现代时期的到来开启了道路。  相似文献   

15.
文化工业是晚期资本主义时期的主要社会特征,它导致了艺术的“非艺术化”,后现代主义文学是后现代主义文化的一部分,它以解构语言为手段,全面颠覆传统的文学艺术观念,表达对文化工业背景下的社会文化的认识和反思  相似文献   

16.
高志忠的文学研究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他在对明清宫廷文化持续观照和把握中提出了许多具有丰富内涵的概念,通过对明清两朝宦官诗文创作、明代宫廷戏剧、明清宫廷生活习俗等方面的研究,扩展了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维度。高志忠的文学研究聚焦于历史与文学的互证,通过对作品文本的细致解剖彰显特定历史时期的作家思想与作品内涵,形成了具有个性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7.
“大连作家群”命名依据及意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大连作家崛起于中国文坛,形成了一个富有成就、特色和内涵的作家群。通过对“大连作家群”之形成、基于地域风格的文本题材同一性和作家普遍的现实主义作风格三大要素的分析,论证了“大连作家群”命名的科学性。“大连作家群”的形成不仅丰富了区域文学内涵,也为文化基壤相对薄弱地区提供了促进文学文化良性互动、增强整体城市文化实力的可资借鉴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三十年,广西文学由沉寂走向崛起,其成功经验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文化优先发展策略具有普遍意义,对于广西文学历史和传统而言具有创新和超越意义,在文学经验和成果基础上形成和构建文学新传统,确定广西文学改革开放三十年创新发展的性质、特征和作用,对于广西文学在崛起后的持续性发展与突破性发展的结合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言情武侠小说在中国源远流长,早已形成了专门的文学类型与样式。但一段时期以来,我们对“热得灿烂”的各种言情武侠小说抱有一种“高雅”的偏见,认为这种小说底蕴单薄,格调低下,读之,轻则影响学习和生活,重则诱人误入歧途。大学中文系学生在学习现当代文学时教师往往囿于多年来形成的文学和文化观念,不愿意或不屑讲这类作品,以致有些学生对这部分相当大众化,而实际上在现当代文坛也应该占有一席之地的文学种类知之甚少。  相似文献   

20.
对中国这类后发外生型现代化的国家而言,如何处理外来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一直是个棘手而重要的问题。在五四文学革命以后激进主义占据主导地位的时期,中国新文学的主流是追赶西方的脚步,所以输入西方文化和文学经验成为时代的潮流。在这一潮流中被强化的是一种以西方为现代性标准的进化论的历史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