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5 毫秒
1.
抗H2S应力腐蚀用钢30CrMoVTiAl的力学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新型抗H2S应力腐蚀用钢30CrMoVTiAl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30CrMoVTiAl是力学性能良好的抗H2S应力腐蚀用钢,为充分发挥钢中各元素在抗H2S应力腐蚀和强度方面的作用,适宜的热处理制度为900℃淬火+700℃回火。  相似文献   

2.
回火温度对Ni—Cr—Al硬弹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研究了Ni-Cr-Al硬弹合金的组织和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的回火温度析出γ、(Ni3Al)相和富Cr(α)相的颗粒大小与分布状态亦不同,在550℃,5h回火处理时,析出γ、(Ni3Al)相的周围产生大量的富Cr(α)相,颗粒细小,弥散分布,使合金的咸底和弯曲强度有明显地提高。  相似文献   

3.
低碳奥氏体-马氏体双相不锈钢热处理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低碳奥氏体—马氏体双相不锈钢在不同回火温度下硬度变化规律。根据回火硬度的变化,分析了回火过程中组织转变及逆转变奥氏体对回火硬度的影响。同时在一次回火的基础上进行了二次回火处理,比较一次回火和二次回火的硬度变化规律,确定了低碳奥氏体—马氏体双相不锈钢的最佳热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4.
回火温度对Ni-Cr-Al硬弹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Ni-Cr-Al硬弹合金的组织和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的回火温度析出γ'(Ni_3Al)相和富Cr(α)相的颗粒大小与分布状态亦不同.在550℃,5h回火处理时,析出γ'(Ni_3Al)相的周围产生大量的富Cr(α)相,颗粒细小,弥散分布,使合金的硬度和弯曲强度有明显地提高.  相似文献   

5.
对新型工模具材料DT-40钢结合金的热处理工艺及力学性能作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此类合金具有广泛的可热处理性,DT-40合金具有极高的淬火硬度(68HRC以上)及明显高于粘结相钢基体的抗回火性能,其压缩屈服极限与洛氏硬度之间存在着良好的线性关系.DT-40材料能大幅度提高冲裁模具寿命.  相似文献   

6.
微量C和La对Fe—20Cr—5Al合金的高温蠕变特性的影响横滨国立大学的丰田哲郎等为了改善用于汽车排气净化装置的催化转换器的铁素体不锈钢—Fe-20Cr-5Al合金的耐高温蠕变特性,研究了在Fe-20Cr-5Al合金中单纯添加了50~300ppmC...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热处理对粘结剂质量分数为10%的WC-(Fe,Co,Ni)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淬火-回火过程中,硬质相WC的形态、大小和分布基本上没有变化,但粘结相的结构有变化;烧结态粘结相为马氏体和少量残留奥氏体组成;淬火处理使烧结态合金中的残留奥氏体量减小;淬火后回火,粘结相中出现逆转变回火奥氏体;随回火温度升高,逆转变回火奥氏体增加。文中还讨论了烧结态粘结相中马氏体的形成和逆转变回火奥氏体产生的原因,以及不同回火处理态合金中逆转变回火奥氏体与合金性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用穆斯堡尔谱技术对AF1410钢在不同回火温度下超精细磁场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合金元素的分布与超精细磁场的关系及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高Co-Ni二次硬化马氏体钢AF1410的超精细磁场中出现一些高场成分,平均超精细场在480 ̄510℃出现一峰值,此温度是屈服强度二次硬化峰的峰位。奥氏体量在430℃附近有一极小值,此回火温度下冲击韧性最差。  相似文献   

9.
使用热磁法、电阻法与X射线衍射及透射式电子显微镜相结合,分析了冷轧AISI301不锈钢经不同温度回火处理后组织及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在380℃回火奥氏体的晶粒内有微量纳米级的Cr7C3碳化物析出及随着钢冷加工塑性变形产生的残余应力的去除,少量的亚稳奥氏体发生贝氏体等温转变,A^m→α^B。这些对钢有微弱的强化作用,在600℃和650℃加热,AISI301钢发生了α→γ相变,致使钢丧失了冷加工变形  相似文献   

10.
无Co超高强高韧马氏体钢回火微观结构的穆斯堡尔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Mssbauer谱学对新型无Co高强高韧钢在不同温度回火后的超精细场分布进行了研究,得出了合金元素的分布,碳化物和奥氏体量随回火温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新型无Co高强高韧钢在低温回火阶段析出的主要是ε碳化物,且随回火温度的升高析出量增加,这增强了抵抗回火软化的能力·残余奥氏体量随回火温度的升高略有分解,不过奥氏体量仍较高从而提高了钢的韧性·随着回火温度升高,合金元素分布有所不同,其中在220℃以上回火,FeCNi(1)原子组态有明显增加,致使屈服强度有所回升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合金元素对一种多元合金钢可逆回火脆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产生可逆回 火脆性的温度范围是400~550℃.主要原因是P在晶界上的偏聚.沿晶单位面 积的断裂功与P的偏聚量有Ak=0.44-3.4J/mm2关系。式中,为P在 积的断裂功与P的偏聚量有Ak=0.44-3.4YJ/mm2关系。式中为P在 晶界偏聚位置分数。阶梯回火不但加速了P的偏聚速度,而且提高了平衡偏聚量。 合金中的C排斥P,并且C本身有增强晶界结合力的作用,因此适量的C对防止 可逆回火脆性是有好处的;Cr有明显促进P在晶界偏聚的作用.其原因足Cr与 C之间交互作用较强;Mn,Ni,Cu山于都会促进P在晶界的偏聚,所以不同程 度的促进了可逆回火脆性。  相似文献   

12.
回火对冷轧AISI301不锈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磁性试验,透射式电子显微镜的选区电子衍射和中心暗场技术以及X射线衍射等方法,分析了国产17-7冷轧不锈钢薄带轧态,轧后经380度回火处理后钢的显微组织,钢中奥氏体和马氏体相对含量,并对法国AISI301不锈钢带材进行了比较,讨论了冷轧及回火处理对AISI301不锈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在Fe3Al基合金中,加入少量W能显著改善合金的室温和高温强度,改善抗蠕变性能,但使合金室温塑性略微降低,W的加入能细化合金组织,同时在超过溶解度时形成M6C型碳化物,在Fe28Al-5Cr合金中,W的原子分数溶解度在0.8%~1.0%左右,Mo或Nb与W同时加入会降低W在合金中的溶解度。  相似文献   

14.
在700℃与850℃的高温下,Fe3Al金属间化合物表面形成了Al2O3保护膜,使其抗氧化性能远优于不锈钢,2%Cr(原子百分比)加入Fe3Al会导致氧化过程初期氧化速率的增高,在熔融的硫酸盐和高压锅炉的烟气中,Fe3Al的耐热腐蚀性能优于高温合金GH132。  相似文献   

15.
Fe3Al金属间化合物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Fe-Al基合金是当前金属间化合物的研究重点,很有可能在某些场合代替不锈钢,耐蚀合金成为一类实用工程材料。结合作者的研究,本文对Fe3Al这种新材料从合金设计,制备工艺,机械性能,耐腐蚀性能等方面作了论述,以期引起工业界的重视,使这种新材料尽快能在相应领域得到开发应用。  相似文献   

16.
用核磁共振和穆斯堡尔效应配合研究了Fe84B10C6非晶合金的短程序。探讨了用回火非晶合金来研究短程序时的最佳热处理条件。结果表明,在淬态非晶合金中存在体心四方的Fe3B和正交型的Fe3B两种短程序。当用晶化方法来研究非晶合金的短程序时,推荐采用较低的回火温度(略高於非晶合金的晶化开始温度)和短的回火时间。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淬火+中温回火和淬火+高温回火及其激光表面熔化处理的42CrMo钢的显微组织和旋转弯曲疲劳强度.结果表明,42CrMo钢经淬火+中温回火和淬火+高温回火后分别获得回火托氏体和回火索氏体.再经激光熔化处理后,表层为熔凝层,其组织为树枝(M+A′)+树枝间(M+A′+M3C),A′的体积百分数为19.6%;次表层为固态相变层,其组织为M+A′,在近熔凝层处A′的体积百分数高达35.4%.淬火+中温回火42CrMo钢的疲劳强度σ-1、σ-1n均高于淬火+高温回火42CrMo钢.对缺口进行激光熔化处理可以提高σ-1n和降低缺口敏感度q,疲劳裂纹源移至次表面  相似文献   

18.
对自制的一种新型高锰奥氏体耐液锌腐蚀合金在490 ℃的熔融纯锌液中的腐蚀行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探讨了其耐液锌腐蚀机理. 结果表明,与316 L不锈钢相比,新型高锰奥氏体合金具有更好的耐液锌蚀能力,其腐蚀速率为6.42×10-4 g·cm-2·h-1,而316 L不锈钢的腐蚀速率为1.54×10-3 g·cm-2·h-1. 新型高锰奥氏体合金在锌液中的最终腐蚀产物为Γ相+δ相+ζ相,而316 L不锈钢的腐蚀产物几乎全是ζ相. 新型高锰奥氏体合金的腐蚀产物中δ相固溶了质量分数在8.5%左右的Cr,Cr的存在使得δ相稳定性增加,致密的富含Cr的δ相的存在减缓了铁、锌反应速率,提高了新型高锰奥氏体合金的耐液锌腐蚀能力. 因此,以锰代镍来制取低成本的新型高锰奥氏体耐液锌腐蚀合金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采用小角X射线散射技术研究8090Al-Li合金回火析出δ′相的相界特征.实验结果表明,合金在160℃时效时析出的δ′相粒子与基体之间存在过渡界面层,表明δ′相是通过Spin-odal分解机理形成的,而且δ′相粒子平均半径的三次方与回火时间的关系与LSW动力学规律不一致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608钢第二类回火脆性问题。通过实验测得该钢此类脆性的温度区段 约450—700℃.初步探索了通过显微组织鉴别回火脆性的可能性。应用俄歇电子能 谱分析初步确认:回火后缓慢冷却过程中,磷、硼等杂质元素在原奥氏体晶界层的偏 聚,是使该钢产生回火脆性的主要原因;而铬、锰、镍等合金元素的存在及于近晶界 区的偏析,也是促进回火脆化的重要因素。指出了消除该钢回火脆性的途径:当在脆 化温区回火后可施以快速水冷;可在该钢原定成分的基础上附加适量的合金元素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