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作者用两点边值问题的方法,计算了任意入射角的平面电磁波在分层不均匀等离子体圆柱上的散射,给出了所需的统治方程和边界条件及数值结果.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两点边值问题的方法计算了任意入射角的平面电磁波在磁化分层不均匀等离子体覆盖导体圆柱上的散射,给出了所需的统治方程和边界条件,给出了数值结果.  相似文献   

3.
作者用两点边值问题的方法,数值求解了平面波在径向任意连续分层不均匀等离子体球上的散射问题,平面波用位函数表示,而位函数被分解成球面波,将球面波在分层介质上的散射简化成一个两点边值问题,根据给出的边界条件和统治方程,得到了散射系数.  相似文献   

4.
用两点边值问题的方法,数值求解了任意入射角的平面电磁波在任意极化方向的任意平面分层不均匀等离子体中的反射与透射;通过建立任意分层介质的物理模型,给出了电磁波的统治方程;在假设电场垂直与平行于入射面的2种条件下,运用IMSL的子程序BVPFD计算给出了数值结果.数值结果显示:当归一化频率小于1.3时,大部分反射,小部分透射;而当归一化频率大于1.3时,则小部分反射,大部分透射.  相似文献   

5.
用半解析半数值的方法求解了平面波在任意连续分层介质覆盖导体球上的散射问题,作者用位函数表示平面波,再将位函数分解成球面波,其球面波在分层介质上的散射将被化成一个两点边值问题,给出了边界条件和统治方程,可给出其散射系数.  相似文献   

6.
非均匀磁化等离子体中电磁波的吸收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磁化、稳定、二维、非均匀等离子体中电磁波的吸收特性,讨论各种等离子体参数对吸收功率的影响;对每一分层的反射功率和透射功率进行了计算,得到吸收功率取决于电子密度、碰撞频率以及入射波的传播角.非均匀等离子体用分层来模拟.假定每一分层的电子密度为常数,但总的电子密度服从抛物线分布.  相似文献   

7.
本文用两点边值问题的方法数值求解了任意入射角的平面电磁波在平面分层不均匀等离子体覆盖导体平面上的反射,给出了统治方程和边界条件,给出了数值结果.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一种新型归一化的Z变换FDTD算法(ZTFDTD).ZTFDTD采用DH模式,根据DE的频变关系式,利用Z变换形成D-E-H-D迭代模式,将这种方法用于电磁波与非磁化等离子体的仿真,通过二维模型分别仿真了在不同等离子体自由电子密度分布,不同电磁波频率和不同等离子体碰撞频率下,不均匀非磁化等离子体对电磁波的吸收衰减.数值结果表明,等离子体隐身在理论上是有效可行的,合理地设置等离子体参数,可以极大地增强等离子体隐身效果.  相似文献   

9.
10.
采用分层介质方法处理周期磁化均匀等离子体层,研究了电磁波射向周期磁化等离子体层时电磁波的反射特性,分析了等离子体电子密度,电子碰撞频率以及外加磁场等因素对电磁波反射的影响,得出一定条件下等离子体密度和电子碰撞频率下等离子体对电磁波的反射特性。  相似文献   

11.
垂直电偶极子在3层媒质中激发的电磁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地震前兆电磁源看成谐变垂直电偶极子,把地面以下视为2层分别均匀各向同性的有耗散线性媒质,采用对赫兹势作柱面波展开的方法求解麦克斯韦方程组,从而得出地下垂直电耦极子在各层媒质中激发的电磁场的积分形式解.  相似文献   

12.
徐冰  李文博  王易安  苏孝勇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9):2029-2032,2036
讨论了不规则井眼内低频斯通利波反射.利用简化的一维模型研究低频斯通利波的物理性质.用质量平衡边界和传播矩阵表示井眼不规则度与斯通利波的相互关系.模拟结果表明,井径变化比岩性变化产生更强的斯通利波反射.这对实际测井资料解释有重要意义,即斯通利波解释裂缝时,应注意井径变化的影响.将合成模拟的波形与实测波形比较,可以识别裂缝的存在.  相似文献   

13.
利用Lorentz变换矩阵和运动各向同性均匀介质中电磁场量间的关系及边界条件,详细推导了,当多层介质沿任意方向运动时,入射波在运动系下,在静止参考系中其多层介质界面上电磁波场量传播特征的矩阵递关系和波矢量的变化关系.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色散介质的移位算子时域有限差分方法(SO-FDTD).通过将色散介质的介电常数写成有理分式函数形式,推导出时域中电位移矢量D和电场强度E之间的关系,将此方法应用于计算电磁波在均匀非磁化等离子体中的传播.与ZT-FDTD方法计算的结果相比, SO-FDTD方法的计算精度得到了证实,数值结果进一步显示出这一算法计算效率高,消耗的计算机资源少.  相似文献   

15.
利用界面相速度相等的条件推导出运动层状介质中声波反射系数和折射系数的递推计算公式 ,并对 2层和 5层的情况进行了计算。当声波入射到运动介质形成的单一界面时 ,除了常见的全反射和全透射外 ,由于介质的运动 ,还存在反射系数大于 1的情况。介质运动使声波穿过界面时出现声影区。声波入射到多层大气中能形成连续折射 ,而反射可以忽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