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目前长输油气管道对接焊缝射线检测大多数用《承压设备无损检测》和《石油天然气钢质管道无损检测》两种检测方式,在长输油气管道对接焊缝射线检测中其各自在应用时应该考虑在特定的应用程序环境下,根据两个检测标准的特点,区别运用。该文阐述在长输油气管道对接焊缝射线检测实际应用中二者之间区别,针对其检验标准射线部分不同进行比较,细化分析长输油气管道对接焊缝射线检测中存在的不足,其目的是促进无损检测人员更好地理解其检验标准,更准确地使用检测技术,以确保后期开展工作的质量和焊接质量。  相似文献   

2.
TOFD衍射时差法超声检测作为一种日臻成熟的超声检测新技术,已越来越多地应用在机械、船舶、特种设备的无损探伤工作中。本文通过简单介绍超声波检测中TOFD方法的物理原理和在无损探伤中的应用,列出了TOFD技术在检测中的优点和局限性,提出了TOFD检测技术将会更加广泛应用于焊缝的无损检测工作中。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石油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管道焊缝接头越来越多,这些焊缝在安装或使用过程中都要定期进行检查,以保证焊缝质量,作到安全生产。过去,对焊缝都是采用射线探伤(x射线或γ射线)进行检查,但实践证明射线检查裂纹(特别是微裂纹)的灵敏度比较低,尤其是对于厚壁管道焊缝的微裂纹很难发现。近年来,笔者在各厂矿对高压管道焊缝采用超声波探伤,做了一些试验性工作,解决了在生产中的一些问题,取得的效果是满意的,在此是将高压三通管道焊缝超声波探伤的实践体会简单作个小结。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检测锅炉小径管焊口内部质量时超声波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具体论证了在小径管对接焊缝探伤中的超声波探伤工艺。  相似文献   

5.
刘传良 《广东科技》2011,20(22):56+58-56,58
近年来,随着高科技手段快速的发展,超声波检测技术作为无损检测技术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其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提供了评价固体材料的微观组织及相关力学性能、检测其微观和宏观不连续性的有效通用方法。超声波探伤广泛应用于锅炉和压力容器制造等领域常规超声波探伤的基本模式即A型显示的脉冲回波法在检测缺陷时通过缺陷回波的辐值大小来判断缺陷是否应该判废。本文主要讨论了压力容器超声波探伤检测相关技术,希望能够促进压力容器超声波探伤检测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高层建筑的大力发展,钢结构的应用也日益广泛,从而针对钢结构焊缝的无损检测要求也日益提高。阐述了当前常用无损检测方法,分析了无损检测在建筑钢结构中应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基于超声波无损检测,探讨了其应用的方便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从目前T型接头对接焊缝来看,最有效的探伤方式是超声波探伤。超声波探伤具有对工件无损伤、便于操作、无辐射安全性高等特点,在目前处理特殊工件探伤时得到了重要应用。从探伤方法上来说,超声波探伤与射线探伤、渗透探伤、磁粉探伤等属于主要的探伤方法,在探伤效果上,由于超声波的声波特性,探伤效果较为准确,并且执行起来只需要超声波探伤仪即可。随着超声波探伤仪的技术升级,超声波探伤成为了未来探伤的重要方式之一。基于这些优点,超声波探伤仪在复杂焊缝上的探伤中得到了重要应用,特别是在T型接头对接焊缝探伤中取得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8.
高宏平 《科技信息》2010,(6):132-132,134
超声波作为一种传输信息的媒体,具有直射性和反射性以及不易受光照、电磁波等外界因素影响的特性,因此在探伤、测距、测速等多种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采用ARM8019控制器和收发两体的超声波换能模块,设计了石油管道变形检测系统,并对系统进行了现场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系统能较好地检测管道变形,检测精度为±0.5cm。与传统应变式检测方法相比,超声波检测还可以适应不同管径的石油管道,实现多管径管道变形检测。  相似文献   

9.
设备动力轴和传动轴的内部缺陷检测采用超声波探伤,大多使用A型脉冲反射超声波探伤仪。支架的大梁、底架以及采矿挖掘机大架等焊接件细微的开焊、开裂以及钢板因应力集中造成的损伤可以采用渗透检测技术以及磁粉探伤技术进行检测,对一些不太容易检测的焊缝最好采用射线方法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10.
火力发电厂锅炉受热面管子对接焊缝的无损检测过去一直采用射线探伤,但射线探伤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焊缝中裂纹、未熔合等面积型缺陷检出率低,容易漏检、工序多、工效低、劳动量大,难以保证工程进度。且射线对人体有害,与其它工种不能交叉作业、成本大、材料消耗高。所以采用对小径管,本文考虑采用超声波探伤。  相似文献   

11.
针对石油管道焊缝检测中被测样品粗糙,作业环境恶劣等问题,基于光折变晶体内双波混合干涉原理,研制了高频激光超声测振仪,结合激光超声的激励技术,设计了一种可用于检测石油管道表面及内部焊缝缺陷的激光超声检测系统.利用该系统分别对缺陷在表面和内部的管道焊缝试块进行了超声激励和检测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有效地分析出被测样品表面以及内部缺陷的位置以及相应深度,检测分辨率达到0.01 mm,缺陷位置检测误差控制在2%以内.该检测系统结构紧凑可靠,操作简便,开发的高频激光超声测振仪能工作在管道焊缝检测的常见作业环境(70~75 d B低频环境噪声),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2.
Ultrasonic flaw detection using EMD-based signal processing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precise detection of flaw echoes buried in backscattefing noise caused by material microstructure is a problem of great importance in uhrasonic non-destructive testing (NDT). In this work,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EMD) is proposed to deal with ultrasonic signal. A time-frequency filtering method based on EMD is designed to suppress noise and enhance flaw signals. Simulated results are presented, showing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has an excellent performance even for a very low signal-to-noise ratio (SNR). The improvement in flaw detection was experimentally verified using stainless steel pipe sample with artificial flaws.  相似文献   

13.
超声无损检测是目前管道焊缝质量检测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检测手段,但是迄今为止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训练有素的人体检查员的专业知识和判断。目前在深度学习的方法已经很好的应用于基于图像数据的管道焊缝缺陷智能检测,但是对于深度学习辅助判断超声无损检测却进展缓慢。主要原因是超声无损检测数据的复杂性(步长大、多模态、多峰分布等),神经网络训练往往出现梯度消失或爆炸的问题,而且能用于训练的标准数据集也严重匮乏。为了克服这些困难,首先引入特殊标准化方法和全连接隐含层实现了一种超声无损检测数据增强方法FMC-GAN构建虚拟数据集,再根据改进的LSTM-FCN模型并引入门函数,以此彻底克服超声无损检测数据复杂性。最后实验表明LSTM-FCN网络识别真实检测数据中的缺陷漏检率为0,各缺陷综合正确识别率高于95.6%,达到工业检测的要求,为超声无损检测智能化发展提供重要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4.
郝利嘉 《山西科技》2012,(2):121-122
通过超声波、磁粉、渗透三种无损检测方法,对煤矿在用设备进行无损检测,发现在用设备中的缺陷,为避免煤矿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提供准确的检测依据。  相似文献   

15.
针对活塞杆摩擦焊接头的未熔合缺陷,采用超声无损检测方法对部件接头进行检测并提取了含噪声的超声回波信号,利用小波降噪法对含噪声缺陷信号进行了降噪处理,通过多位置、多点检测的方法对未熔合缺陷进行了二维轮廓重构.结果表明:1) 通过优化小波阈值降噪算法的参数提高了回波信号的信噪比,可以提升检测的有效性与准确性;能实现对缺陷信号的降噪并保证信号的完整性;2) 对检测数据进行理论计算确定了缺陷的多位置边缘点,通过缺陷边缘点的拟合,实现了未熔合缺陷的二维轮廓重构,重构结果与破坏性检验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6.
天然气管道在服役过程中,常受到复杂的外部载荷,在金口焊缝处易发生泄露或开裂。针对天然气管道金口焊缝拘束状态,设计了一套自拘束焊接装置,模拟了金口焊缝的拘束状态;并通过复合加载试验及应力应变检测,探讨了全尺寸管道拘束焊缝在复合加载条件下的抗裂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拘束焊缝管道无论在内压+静态弯曲复合加载,还是在内压+冲击弯曲复合加载条件下,其抗开裂性均比无拘束焊缝管道差,缺陷开裂敏感性高。含缺陷管道对外部冲击载荷更为敏感,外部动载更易造成含缺陷管道开裂。在复合加载过程中,拘束焊缝管道缺陷尖端的最大应变值小于无拘束焊缝管道缺陷尖端的应变,无拘束焊缝可承受更大的塑性变形。含缺陷管道对弯曲加载速率较为敏感,弯曲加载速率增大,缺陷更易开裂。  相似文献   

17.
简要回顾了超声导波技术的发展历程,调研了导波在焊缝缺陷检测中的研究现状。从导波与焊缝的交互作用、导波与缺陷的交互作用两个角度出发,分析了板状结构焊缝缺陷检测的发展与应用。结合导波纵向模态、扭转模态、结构特点,阐述了管道焊缝缺陷检测技术的进展。最后总结了当前导波技术在焊缝缺陷检测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18.
结构的无损检测是土木工程研究的新课题,它可以评价构件的允许负荷以及寿命或剩余寿命;检测在制造过程中产生的结构不完整性及缺陷情况;可以有效地防止建筑物的突然破坏。研究人员通过研究用于结构损伤识别的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神经网络技术、负荷响应技术、非接触超声换能技术等无损检测技术,对无损检测技术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基于小波包变换的超声回波信号特征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声检测技术中,缺陷的定性分类这一技术难题至今尚未得以彻底解决。文章介绍了一种基于小波包变换的多尺度空间能量特征提取方法,并对实测的超声缺陷回波信号进行了特征提取;进而采用基于距离的类别可分性判据对提取结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提取的缺陷回波信号特征值,其可分性测度均值达91.7%,从而证明该方法对超声检测缺陷回波信号的特征提取是相当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超声检测中裂纹型缺陷深度的智能识别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实现对裂纹型缺陷深度的定量识别,提高超声检测精度,引入小波分析和人工神经网络技术进行缺陷深度的智能识别,从超声检测的基本原理、缺陷深度表征量的确定、超声回波信号缺陷特征量的小波提取、神经网络的结构参数及训练和测试网络等方面,详细探讨了对裂纹型缺陷进行智能识别的方法,论证了运用神经网络进行缺陷智能定量识别的可行性,构造了智能识别实验系统,并利用该系统对所加工的含缺陷试样进行了定量识别试验与分析,结果表明,小波分析和人工神经网络技术的引入能够为超声检测缺陷的定量识别提供行之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