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依据语言环境、习俗、化及社会的不同,以动态的观点探讨了英语词汇的隐涵意义及其翻译,旨以准确地理解与翻译,得体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  相似文献   

2.
诗歌即意象,任何翻译都不能以牺牲原作的意象为代价。意象的翻译在诗歌翻译中的地位不容忽视。本章首先对意象及诗歌翻译中的意象对等的内涵作了简单的探讨,进而在一些译例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进一步地分析,以更好地运用意象对等。  相似文献   

3.
从语义角度探讨语境及翻译,有助于语境、语义、翻译三者之间的整合研究。语义,作为翻译的核心,以一定的语境为依托,并受到语境决定性的制约及影响;翻译则借助语境自身的阐释功能去消解语境对语义的制约及影响作用,从而更充分地传述语义和更本质地还原语境。  相似文献   

4.
陈宝晶 《科技资讯》2010,(35):153-154
针对当前很多人在翻译以英语书写的书籍、刊物及科技学术论文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本文以科技英语的特点出发,指出一些通用的科技英语翻译技巧,旨在帮助同仁们在翻译科技专业英语时能得心应手,更好地从事翻译工作。  相似文献   

5.
王芳 《科技信息》2009,(21):194-194,243
影响翻译策略选择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本文以杨宪益夫妇和霍克斯英译的两个《红楼梦》译本为例,从主客观两大方面分析了影响翻译策略选择的因素,力图较为全面、客观、准确地阐述影响翻译策略选择背后的真正原因,进而更好的认识翻译现象及翻译的社会功能,真正把握翻译的本质,以达到对现有翻译作品的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6.
针对云南省新建地州本科院校网络环境及翻译教学现状,以混合式学习理念为指导,尝试以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混合式学习来组织翻译教学,通过行动研究来检验、调整混合式学习设计和运用的效果,不断修改和丰富混合的内涵,建构符合云南省新建地州本科院校实际的翻译课程教学新模式。  相似文献   

7.
翻译的关键在于语篇,翻译的最终效果要通过译文的整个语篇反映出来。英汉语在语篇上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一定的差异。探讨英汉语篇在衔接、连贯和语篇发展模式上的差异及对英汉翻译的影响,目的在于更好地认识英汉两种语言的特点和规律。在英汉互译实践中能有意识地对语篇进行有效的调整,以提高翻译质量,实现翻译动机。  相似文献   

8.
隐喻翻译教学模式是指在翻译教学实践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英语专业学生进行隐喻思维能力的训练,以隐喻认知的相关知识为理论依据,通过对句段、篇章隐喻翻译的教学讲评、学生的亲身实践和测试评估等形式,以提高学生翻译技能为目的的一种教学培养模式。通过对"隐喻翻译教学模式"的内容与途径、价值及意义、实践探索三方面进行梳理,以期构建适应时代需要的教育教学模式,希冀能对翻译教学有所裨益和启迪。  相似文献   

9.
翻译的文化转向使文化翻译勃然兴起,在文化的多元性不断丰富的当今世界,文化翻译观对比语言学翻译观具有现实的进步性,语言学的对等论已束缚了翻译的进一步发展。多元系统理论及解构主义理论为文化翻译的第三空间提供了理论解读,文化翻译的第三空间是不同于原语文化和目标语文化的文化交融和冲突的空间,译者作为这一空间的操控者应该尽量以第三者的视角,客观、不偏不倚地审视翻译过程。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以杨宪益及霍克斯先生的《红楼梦》英译本为参照对象,探讨汉英翻译中常见的几种变通和补偿手段,笔者试图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以寻求文学作品翻译中美而忠实地再现原作风格的途径。主题词:文学翻译.;原文风格;变通;补偿;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