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2 毫秒
1.
由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技术史委员会、《中国工程师》杂志社和华中理工大学联合举办的第五届全国技术史学术讨论会,于1989年4月24日至30日在湖北宜昌葛洲坝工程局党校举行。大会中心议题是中国近现代科技发展史,共收到论文36篇,参加代表38人。提交本次会议的论文涉及中国近现代科技史的许多方面。1.综述性论文有《试论对中国近现代科技史研究中的若干问题》,《论当代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整体化趋势》,《五四以来“科学救国”思想初探》,《论技术引进与技术改造》,《论中国技术发展战略》,《从中国兵器发展史谈战争与科学技术之间的作用与反作用》等。2.比较技术史研究,论文有《中日近代技术发展比较》,  相似文献   

2.
技术史经过18世纪末以来200多年的演进发展,已经形成包含一系列分支学科的复杂学科结构。技术史的所有分支学科,可以归并为基础技术史、综合技术史、部门类别技术史、技术社会活动史、专项技术制度史、专项技术成就史等六个学科群组。因研究对象相同,技术史与技术哲学、技术学形成同缘关系;因研究内容互涉,技术史又与科学史、文化史、工程史、农业史、工业史、交通运输史、建筑史等专门史形成近邻关系。  相似文献   

3.
由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技术史委员会、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科协和哲学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联合主办的第四届全国技术史学术会议,于1986年10月17日至25日,在新疆乌鲁木齐市召开。会议以技术发展与社会的关系为中心议题,配合中央开发新疆地区的战略部署,交流了对技术发展规律研究的成  相似文献   

4.
《技术史》     
柏·基勒 (Bertrand Gille) 编辑、1978年巴黎Gallimard出版的《技术史》(Histoire des techniques)是七星社百科全书中最新的一卷。作者用了十余年的时间才完成,其内容包括了从旧石器时代至今的技术发展的全过程,是一部技术史方面的巨著。全书共分两部分:技术与文明,技术与科学。第一部分全部是由柏·基勒完成的。他认为,以往的技术史,只叙述“孤立的  相似文献   

5.
1981年11月14日至20日,在苏州召开了第二次全国技术史学术交流会,会议由中国科技史学会秘书长李佩珊主持,出席会议的有五十多个单位的79名代表,论文内容涉及机械、冶金、化工、纺织、造船、航海、航空、电力、半导体、能源、真空、计算机、标准化和技术论等方面。在大会上做重点交流的七篇文章是《近代机械工程发展简史》、《从汉冶萍到宝钢》、《湖北电力工业的过去与未来》、《关于近代史分期的理论探讨》、《合成材料工业的由来与发展》、《系统论产生的历史考察》和《技术是个过程》。一些老年科学家根据他们多年来从事科技史研究的体会,强调了开展这方面研究的重要意义,并表示决心晚年要继续为此做出贡献。近两年中,已  相似文献   

6.
德国的技术史研究历程可以分为两个历史时期:上升期和拓展期。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致力于出版各类技术发明与商业史的相关著作,并着力保留和整理技术文化相关的实物和档案,推动了早期德国技术史研究的建制化。1960年代之后,德国的技术史研究进入了拓展期。在联邦德国,工业大学和技术博物馆的历史学家们逐渐成为推动技术史研究进一步建制化的主要力量。与早期工程师为主体不同的是,历史学家们主要关注的是生产的历史以及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其背后导致技术变革的各种社会和经济因素。1990年代后,消费史逐渐走入他们的视野,作为其研究的补充。  相似文献   

7.
第1届中日机械技术史国际学术会议于1998年10月12~14日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召开。会议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主办,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西北农业大学、日本机械学会、日本技术史教育学会协办。80余名中国作者提交了79篇论文,实际到会的中国学者近40名,其中包括两名台湾成功大学的学者。35名来自大学和产业研究机构的日本学者提交了33篇论文。另有一名代表来自美国。会议展现了近年来的机械史研究成果。代表们分综合、古代、近现代3个组讨论了中国、日本及其他国家机械技术发展的历程,…  相似文献   

8.
文章在剖析传统的技术史研究基础上,基于语境分析方法,从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角度对技术编史学的学术规范、研究疆域、方法原则等进行了解读,讨论了技术史应该研究什么、如何认识技术史及怎么去研究等基本问题,论证了技术编史学对于技术史研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把国际技术史委员会(SHOT)在技术史学理论方面的成果与变迁,作为理解西方技术史学理论变迁过程及其内在逻辑的切入点,利用《技术与文化》的史学专题讨论、其他相关论著和SHOT年会资料,系统梳理SHOT各发展阶段技术史学理论的基本旨趣、核心议题与关键特征,对其变迁动力进行逻辑解释,从而把SHOT群体在不同时期针对不同问题作出的理论反思构建成一幅完整的学术发展地图。这为把握当今技术史的发展取向提供了历史依据,也为中国技术史研究提供理论参照。  相似文献   

10.
白馥兰是当代英国著名技术史学家和人类学家。她的技术史研究从参与编写《中国科学技术史》系列起步,继承和突破李约瑟的科技史研究,以农业史和妇女史作为双重核心。其技术史思想中一以贯之的线索是技术与社会,遵循着自技术而来、向社会而去的理论进路,旨趣在于以技术观社会。就研究视角而言,包括广义技术视角、人类学视角和汉学视角。就研究局限而言,包括文献方面、观念方面和比较方法的不足。总之,白馥兰展示了一位从李约瑟时代走来中国技术史研究者的代表形象。  相似文献   

11.
1984年7月30日到8月12日,中国科学史学会技术史委员会和北京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在北京钢铁学院联合举办了全国技术史研究班。来自28个省、市、自治区的151所大专院校、党校、工矿企业的175位教师和教技人员参加研究班。研究班注意把技术史研究和当前世界新技术革命结合起来。中国科技史学会理事长柯俊教授以“研究技术史的几个问题”为题,全面论述了新技术革命形势下开展技术史研究的意义和方法。清华大学高达声副教授在“技术史概论”中探讨了在新  相似文献   

12.
论技术叙事的文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以文学批评、文化研究和新文化史等领域的概念分析工具为参照,对近20年来的科学技术论和科技史研究进行考察,显示了技术史朝向"新文化史"发展的趋势,并思考有关编史学核心问题,以尝试为之建立一个理论框架.本文历史地回顾了技术史解决"与境论"问题的系谱,从而指明技术史对建构论的引入开启了技术的"新文化史"进路,分析了各阶段采用的文化研究方案的优缺点;对"技术新文化史"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基础进行了系统考察;最后着重讨论了技术叙事的文化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技术史研究已经有了相当的进展,特别是近十年来,技术史研究与国家文化建设、经济发展、政策研究密切结合,无论在研究力量、研究范围、普及教育及宣传方面,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整备和拓展。但是技术史与其它同类学科以及与国外的研究相比,还有相当的差距。古人云:“兵欲精,必先利其器”。技术史学方法论是研究技术史的重要工具、是技术史工作者的“器”,要使我国的技术史研究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除了其它条件外,亟需在方法论上作出发展。本文即是这一工作的粗浅尝试,旨在得到同行的教正。  相似文献   

14.
<正>为进一步推动技术史与技术遗产学术研究,促进学科交叉与跨领域的交流合作,带动中国技术史学科建设,由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技术史专业委员会与该学会的传统工艺研究分会、工业考古与工业遗产研究会、金属史专业委员会、科技与经济社会史专业委员会、农学史专业委员会、气象科技史专业委员会、少数民族科技史专业委员会、物理学史专业委员会、造纸史与纸质文物专业委员会、综合史专业委员会(按拼音排序),并联合中国计算机学会计算机历史工作委员会、  相似文献   

15.
内森·罗森伯格是美国当代著名的经济学家,因其在技术经济史领域所作出的创造性和原创性的贡献,而被认为是以经济史视角研究技术变革的专家。技术变革一直被经济学家们当做未知的黑箱,而他以经济技术史和丰富的实证为基础,试图揭示技术变革的前因后果。将经济理论、历史分析和计量方法相结合,研究很多国家在不同时期的一些行业的发展史,从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层面阐释科技与经济的互动。  相似文献   

16.
美国技术史学科的诞生与工程学教育大有关联。高校基于工程师在不同时期的社会地位培育其职业意识,早期偏向精英化路径,20世纪中期转而依托以科技为主线的人文观,这一融合为技术史学科及其学会的创立提供了条件。工程学对美国技术史学科的人员构成、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认识论都影响至深。学科始终关注与社会广泛相关的工程系统,进而基于美国“适应、改良、应用”欧洲技术的历史路径,发展出以域境主义为特征的技术史叙事策略,并在当代出现细分化、全球化、社会史化等新趋势。  相似文献   

17.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技术创新成果统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00年的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发展史,是20世纪科学发展历程的缩影。回首这100年的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评奖、颁奖历程,对其技术创新成果技术定量,定性地分析,一方面可以缅怀诺贝尔为人类科技事业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另一方面,也可以激励后人不断去探索,开拓未知领域,以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18.
技术学的兴起及其与技术哲学、技术史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技术学是以技术作为研究对象的一系列学科的统称,是介于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交叉性学科门类,仿照科学学的学科结构,可将技术学的分支学科区分为理论技术学,专门技术学,应用技术学三个学科系组,技术学经历了长期的孕育过程,同技术哲学,技术史有着难分难解的交叠关系,技术学与技术哲学,技术史既有研究视角,基本内容的差异,又有某些共同性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9.
二十世纪世界半导体产业经历了四次主要的重心转移,分别是七十年代从波士顿到硅谷、八十年代从美国到日本、九十年代初硅谷的复兴、以及随后韩国的后来居上。在半导体产业发展史中,这些国家和地区发展出了各自特有的技术发展路径,同时又呈现出了抓住机会窗口和非对称发展的局部赶超等共性特征。2018年4月的中兴通讯事件暴露出我国半导体产业的技术短板以及我国技术追赶的紧迫性。梳理二十世纪半导体产业发展史可以为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正2017年10月27日至29日,第五届中国技术史论坛在南京信息大学召开。会议由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技术史专业委员会、农学史专业委员会、金属史专业委员会、传统工艺研究分会、少数民族科技史专业委员会、物理学史专业委员会、造纸史与纸质文物专业委员会、综合史专业委员会、工业考古与工业遗产专业委员会、生物学史专业委员会,以及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械史分会、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史研究会共同发起,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院承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