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花生(花育16)地膜覆盖栽培氮磷钾的吸收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田间试验与室内化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花生(花育16)在地膜覆盖栽培、荚果产量6378.8kg.hm-2水平下植株氮磷钾吸收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平均每生产100 kg荚果,植株需吸收N 4.224kg,P2O51.269 kg,K2O 3.610 kg,比例为1.00∶0.30∶0.85。出苗后61~80 d,是植株吸收N,P2O5,K2O最多的时期,分别占各自总吸收量的41.14%,40.45%,50.03%。收获时,植株吸收N,P2O主要贮存在荚果中,分别占植株总吸收量的65.32%,62.54%;K2O主要贮存在茎枝中,占植株总吸收量的35.04%。  相似文献   

2.
采用田间试验与室内化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冀东地区越冬菠菜(唐山大叶)氮磷钾吸收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越冬菠菜新鲜茎叶产量在92544kg/hm2水平下,平均每生产1000kg新鲜茎叶,植株需吸收N3.073kg,P2O51.152kg,K2O3.772kg,比例为1.00∶0.38∶1.23。3月2日~4月10日是植株吸收N,P2O5的主要时期,分别占各自总吸收量的70.14%,66.12%;3月12日~4月10日是植株吸收K2O的主要时期,占总吸收量的64.67%。收获时,植株吸收的N,P2O5,K2O主要贮存在绿叶及花茎中。  相似文献   

3.
马铃薯(克新1号)地膜覆盖栽培氮磷钾的吸收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克新1号)块茎产量在38718kg/hm^2水平下,平均每生产1000kg块茎植株需吸收N5.647kg,P2O51.172kg,K2O5.191kg,质量比为1.00:0.21:0.92。5月17日~5月31日,是植株吸收N,P205最多的时期,分别占各自总吸收量的31.55%,27.54%;5月2日~5月16日,是植株吸收K,O最多的时期,占总吸收量的28.63%。收获时,植株吸收的N,P2O5,K2O主要贮存在块茎中。  相似文献   

4.
对"冀审薯200001"块根产量48900kg/hm2水平下Ca,Mg,S吸收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每生产1000kg鲜薯,植株需吸收Ca4.63kg,Mg1.59kg,S0.78kg,其比例为1.00∶0.34∶0.17;栽秧后55~81d是植株吸收各种养分最多的时期,分别占植株最大累积吸收量的52.58%,65.51%,49.53%;收获时植株吸收的Ca、Mg、S主要贮存在茎叶中.  相似文献   

5.
花生(花育16)露地栽培氮磷钾的吸收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试验与室内化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花生(花育16)在露地栽培、荚果产量5 216.0 kg/hm2水平下植株N,P,K吸收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平均每生产100 kg荚果,植株需吸收N 4.554 kg,P2O51.537 kg,K2O 3.623 kg;比例为1.00∶0.34∶0.80。出苗后41~60...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滴灌条件下马铃薯的最佳N,K配比,在大通县开展了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马铃薯产量和水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N2P2K3处理下,株高、大(中)薯数、单株薯重明显提高,小薯数明显降低,块茎产量达到42 000 kg/hm~2。施N量120.00 kg/hm~2(N2P2K2)处理下,N肥农学利用率最高为108.33 kg/kg;施K量67.50 kg/hm2(N2P2K3)处理下,K肥农学利用率最高为111.11 kg/kg。N2P2K3处理下水分生产率明显提高,为5.59 kg/m~3;单产耗水量明显降低,为0.18 m~3/kg。滴灌条件下马铃薯增产和水肥利用最佳的N,K肥用量分别为N120.00 kg/hm2和K2O 67.50 kg/hm~2。  相似文献   

7.
河南玉米氮磷钾肥料应用效果及推荐用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易玉林 《河南科学》2012,30(5):580-583
利用国家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从2006—2009年在河南省68个县(市)安排的781个玉米"3414"试验分析表明,全省玉米无肥区(N0P0K0)、无氮区(N0P2K2)、无磷区(N2P0K2)、无钾区(N2P2K0)、全肥区(N2P2K2)产量平均为分别为5447,5994,6840,7094,7661 kg/hm2.在优化施肥条件下,N、P、K、NPK增产率平均分别为32.05%,13.53%,9.70%,53.83%;N、P、K、NPK贡献率平均分别为21.07%,10.29%,6.53%,29.10%;N、P、K农学效率平均分别为8.59,10.85,7.81 kg/hm2;N、P、K偏生产力平均分别为38.46,100.73,101.93 kg/hm2.通过一元二次函数拟合表明,全省玉米最高产量施氮量和经济最佳施氮量平均分别为263和211 kg/hm2,最高产量施磷量和经济最佳施磷量(P2O5)平均分别为77和68 kg/hm2,最高产量施钾量和经济最佳施钾量(K2O)平均分别为78和66 kg/hm2.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全球红葡萄的需肥规律,实现平衡施肥,本研究通过田间采集植株样品和室内养分分析,初步探索氮、磷、钾三要素在全球红葡萄各器官中的分配和浓度变化及在各生育阶段植株氮、磷、钾含量的动态变化,得出萌芽及新梢生长期和果实膨大期是2个重要的全球红葡萄需肥时期,全球红葡萄对氮、磷、钾的吸收量为K2O〉N〉P2O5,对氮、磷、钾的吸收均是在果实膨大期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9.
越冬菠菜(唐山大叶)新鲜茎叶产量在92544kg/hm2水平下,平均每生产1000kg新鲜茎叶,植株需吸收Ca0.848kg,Mg0.561kg,S0.411kg,比例为1.00∶0.66∶0.48;3月2日~4月10日是植株吸收Ca,Mg,S的主要时期,分别占各自总吸收量的72.91%,62.74%,72.65%;收获时,植株吸收的Ca,Mg,S主要贮存在绿叶中。  相似文献   

10.
黄瓜氮磷钾养分吸收规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是阐述黄瓜对氮磷钾的养分吸收规律。黄瓜对氮磷钾等养分的吸收是随着生育期不同而变化的,陆地栽培黄瓜和温室栽培黄瓜的养分吸收量也有很大的区别。整个生育期内黄瓜对钾的吸收量最大,氮次之,磷最小,不同器官对营养元素的吸收量顺序不同,根为K>N>P,茎也一样,叶为N>K>P,瓜为K>N>P,黄瓜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氮磷钾的含量在不断变化。黄瓜植株鲜重含N0.302%,P0.076%,K0.218%;瓜果鲜重含N0.135%,P0.022%,K0.188%。  相似文献   

11.
在覆膜滴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氮磷钾肥的配施对加工番茄产量和生物学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照处理(CK)产量最低为92760kg.hm-2,生物学性状相对于其它处理较差,说明施肥具有提高产量和生物学性状的作用;处理4(T4)(N 450kg.hm-2;P2O5315kg.hm-2;K2O 225kg.hm-2)生物学性状相对较好,但通过将其产量102975 kg.hm-2与处理3(N 300kg.hm-2;P2O5210kg.hm-2;K2O 150kg.hm-2)111360 kg.ha-2和处理5(T5)(N 300kg.hm-2;P2O5105kghm-2;K2O 75kg.hm-2)产量111450 kg.hm-2相对比,说明处理4的氮磷钾肥施用过量;同时也说明了外在的生物学性状在施肥过量情况下并不与产量具有很好的相关性;从净增收分析T4亏损2339yuan hm-2,而T5净增收2480yuanhm-2。因此,在覆膜滴灌条件下选择T5的施肥配比N 300kg.hm-2;P2O5105kg.hm-2;K2O 75kg.hm-2既经济又利于高产。  相似文献   

12.
试验以营养液浓度梯度为主区,品种为副区,营养方式为副副区,研究了脱毒马铃薯在雾化栽培中不同营养方式下,植株对N、P、K的吸收、利用和分配规律.结果表明:在叶面营养与根系营养相结合的处理上,植株对N、P、K吸收量最大,后期在块茎中的含量高,而分配率低,说明还有较高的增产潜力.在叶面营养处理中,绝大多数的N、P、K都分配到块茎中,说明块茎是N、P、K的最终贮存器官.  相似文献   

13.
通过玉米3414肥料效应试验结果表明,在镇巴县长岭镇土壤中有效养分含量表现为低N、OP、高K、14个处理中以每667m2,施N48.9、P2O4 8.2、K2O2 4.2处理(N3P2K2)的玉米产量最高,为588.5kg,根据肥料效应方案求得最佳效益产量为521.5kg/667m2,每667m2的最佳效益施肥量为N32.1kg、P2O5 46.8kg、K2O11.6kg。  相似文献   

14.
选取20个有代表性的油茶林分,对其果实发育关键时期(果实膨大期和油脂转化期)的油茶叶片采用诊断施肥综合法(DRIS)进行矿质营养元素分析.研究表明:1)果实膨大期油茶叶片N、P、K、Fe、Zn、Cu、Mn的适宜含量分别为(14.013±2.612)g·kg、(0.782±0.131)g·kg、(5.511±1.086)g·kg、(195.350±90.536)mg·kg、(23.300±3.931)mg·kg、(10.000±3.496)mg·kg、(2 921.400±1 172.529)mg·kg,且该时期叶片中各矿质元素含量与处于油脂转化期的叶片中各对应矿质元素含量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2)相关分析发现果实膨大期、油脂转化期油茶叶片中各矿质元素之间存在复杂的相关关系,其中Fe与K在2个时期均存在极显著相关关系(P<0.01),而Fe与Mn、Fe与Zn、K与Mn仅在果实膨大期存在极显著相关关系(P<0.01),N与Fe、P与Mn仅在油脂转化期存在相关关系.3)在供试油茶林分中,丰产林植株对Mn、Fe等微量元素的需求最为强烈; 低产林植株对N、P、K等大量元素的需求较高.丰产林的养分不平衡指数(NII)均值均低于对应时期的低产林,表明低产林中油茶植株体内各矿质元素更为不平衡,是导致其低产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干旱区青稞水肥高效利用的新途径,在青海省海西州利用滴灌技术,采用"3414"肥料设计,进行了不同施肥处理对青稞产量、水分利用率和肥料利用率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N2P3K2处理下,穗粒数、单株籽粒重和千粒重显著提高;在N2P3K2处理下青稞产量达到最高,为10 905 kg/hm2;N,P,K肥在青稞上的增产效果大小为NPK;施N(N2P2K2)量138kg/hm2处理下,N肥利用率最高为39.06%;施P(N2P2K2)量137.7 kg/hm2处理下,P肥利用率最高为15.13%;施K(N2P2K1)量37.5 kg/hm2处理下,K肥利用率最高为56.19%。N2P3K2处理下水分利用率明显提高,达到了18.19 kg/(hm2·mm)。滴灌条件下合适的N,P,K配比,可提高青稞对水分和肥料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干旱区春油菜水肥高效利用的新途径,在青海省海西州进行滴灌条件下不同施肥处理对春油菜产量、水分利用率、肥料利用率和经济效益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N2P2K1处理下,株高、单株角果数和单株籽粒重明显提高;在N2P2K1处理下春油菜产量达到最高,为5 215kg/hm2;N,P,K肥在春油菜上的增产效果为NPK;施N量186.3 kg/hm2(N2P2K2),N肥利用率最高为36.58%;施P量158.7 kg/hm2(N2P2K2),P肥利用率最高为15.32%;施K量18.75 kg/hm2(N2P2K1),K肥利用率最高为55.97%。N2P2K1处理下水分利用率明显提高,达到了8.75 kg/(hm2·mm);最佳施肥(N2P2K1)较推荐施肥(N2P2K2)处理下的土地生产率、水分生产率、净收益和单方水效益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7.
在牡丹江地区有机质含量2.493%,速效N 293 mg/kg,P2O5 103mg/kg,K2O 210 mg/kg的土壤上,每公顷施75 kg纯氮,氮、磷、钾比例为1:2:3的处理,晒烟产量和品质的综合经济效益最佳.  相似文献   

18.
随着玉米产量的提高,氮、磷、钾素的绝对吸收量增加,高、中、低产玉米田氮素吸收量每公顷分别为573.75kg~445.35kg 和283.05kg;磷素吸收量为93.6kg、76.2kg 和49.65kg;钾素吸收量为455.25kg、392.25kg 和310.05kg.进入成熟期高产田氮素吸收仍在40%,而中、低产田只维持在35%~20%左右,磷、钾的吸收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9.
不同施肥对稻麦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0年在国家紫色土肥力和肥料效益监测基地上长期定位试验小区(西南农业大学校本部农场)内,进行的不同施肥处理对稻麦养分吸收利用影响的定位试验结果表明:施N肥能提高稻麦子粒含N量,施用P肥能提高稻麦植株各部位P含量,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比单施化肥处理水稻含P量高。施用K肥能提高小麦茎叶含K量,但子粒中K含量变化较小,K主要保留在茎叶中;Cl能促进小麦对K的吸收。小麦对N、P、K肥的利用率分别为27.8%、38.9%和22.9%;水稻对N、P、K肥的利用率分别为35.8%、26.8%和41.8%。水稻对N肥和K肥的利用率高于小麦,而小麦对P肥的利用率则高于水稻。  相似文献   

20.
通过外源施加两种目前常用的桉树专用肥A(m(N)∶m(P)∶m(K)=15∶9∶11),B(m(N)∶m(P)∶m(K)=17.6∶7.2∶10.3)以及不施肥作对照,研究巨尾桉DH32-29组培苗植株各部分大量元素的变化.结果表明:1)A肥料能够较好地促进桉树苗高、地径生长;2)A,B两种肥料显著提高桉树各器官对N,P,K的吸收;B肥料对根叶的N、根的P吸收的影响高于A肥料,但是A,B肥料对各器官中K含量的影响差异不显著;3)A,B处理下桉树叶及A处理下桉树根的N,P养分吸收未受限制,而对照和B处理下的桉树根对P的吸收受到限制;4)A肥料对桉树Ca的吸收效果显著,肥料N,P,K配比对桉树Mg的吸收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