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树莓籽油含有较高的不饱和脂肪酸,作为树莓果渣的再生品具有良好的利用前景.研究选择超声辅助正己烷法提取树莓籽油,经四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设计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基于响应面优化结果,以1 g∶30 mL料液比、30 min超声时间、45℃超声温度、180 W超声功率提取树莓籽油,得率为12.01%.经此法制得的树莓籽油在10项油脂理化检测中除酸价为4.5 mg/g略高于国标(≤4 mg/g)外,其余指标均符合国家食用油标准(GB 2716—2018),并且比超声乙醇法提取的树莓籽油透明度更高,酸价、过氧化值和碘值等指标更优.因此,超声正己烷法兼顾得率和油品质量适合提取树莓籽油,所得籽油可作潜在的膳食补充用油.  相似文献   

2.
付宁  常璐  王文路  吕康乐 《甘肃科技》2012,28(2):42-43,67
水样中的苦味酸氯化生成氯化苦,用正己烷萃取后毛细管气相色谱法(GC-ECD)测定氯化苦的量来确定苦味酸的浓度.采用保留时间定性,外标法定量.对方法的可靠性进行了精确度和准确度实验,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次氯酸钠加入量对苦味酸测定的影响,优化了实验条件.  相似文献   

3.
地沟油的安全快速检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实验研究了用电导率法和折光率法来鉴别地沟油。通过丙酮处理后直接测定电导率,进行比较分析,可以作为地沟油与合格食用油的快速鉴别方法;直接测定油样的折光率,不同油品数值相差较大,也可将其作为鉴别地沟油和合格食用油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4.
N902从氨/氯化铵溶液中萃取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N902/煤油从氨/氯化铵水溶液中萃取铜.考察了萃取时间、水相pH值、萃取剂浓度、温度等对萃取率的影响,以及酸度和时间对铜的反萃率的影响.实验发现,在研究的条件下萃取5 m in达到平衡,而反萃则需要15 m in达到平衡.萃取过程是吸热过程,测得△H=4.0 kJ/mol.在实验范围内,萃取率先随pH值增大而增加,当pH值超过10.2后,随着pH值增大反而降低.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不存在碳化影响时干湿交替下氯离子的传输规律及分布特征,在N_2环境下进行干湿交替以彻底排除干燥过程中碳化的影响;建立了仅考虑扩散和毛细吸附-水分蒸发的氯离子传输数值模型.结果表明,在实验测得的与计算得到的氯离子分布曲线中都出现了氯离子浓度峰,氯离子含量及浓度峰出现的位置均较为相近,且氯离子浓度峰出现的深度在0~2 mm内.此外,暴露时间、水灰比、温度及外部盐溶液浓度的增大以及环境湿度的减小都会导致氯离子浓度峰增强,且浓度峰出现的位置向暴露面更深处迁移.实验结果与计算结果的一致性不仅显示了无碳化影响时干湿交替后氯离子的分布规律及特征,而且反映出了毛细吸附-水分蒸发是导致氯离子浓度峰形成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供了一种萃取剂,能够将铝酸钠溶液中的氢氧化钠萃入油相。实验表明,十二烷基酚可将铝酸钠溶液中部分游离的氢氧化钠萃入油相,萃取油相中氢氧化钠浓度最高可达31g/L。本文着重研究萃取平衡时间、油相浓度和油相与水相相比对萃取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以松木快速热解生物油为原料,对蒸馏得到的富含酚类馏分进行了萃取-反萃取提取酚类化合物的研究,考察了不同有机溶剂如二氯甲烷、乙酸乙酯、乙酸丁酯、正己烷、环己烷等对酚类的萃取效果.结果表明:乙酸乙酯能够有效地萃取碱化后生物油中的非酚有机物,使水相中酚类物质含量提高;而在反萃取过程中,乙酸丁酯、正己烷和石油醚对酚类的萃取选择性比其他几种萃取剂要好,其中以乙酸丁酯对酚类的萃取率最高.若采用乙酸乙酯为萃取剂,乙酸丁酯为反萃取剂,则本方法从新鲜生物油中萃取酚类的总萃取率可达59.1%.  相似文献   

8.
超声辅助溶剂萃取-GC/MS测定环境水样中的毒死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将超声辅助溶剂萃取与气-质联用(GC/MS)相结合,建立了一种简单、快捷的适用于环境水样的毒死蜱分析方法.实验系统考察了超声时间、超声功率、石油醚体积、萃取次数和样品溶液体积等因素对萃取效率的影响,进而对萃取与色谱条件进行了最优化.结果表明:经优化的分析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1~50μ g/L,检出限(S/N=3)达0.019μg/L,3个加标浓度水平下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85%~4.67%,实际样品加标回收率在85.6%~103.7%之间.  相似文献   

9.
建立一种动态微波辅助萃取方法, 用于萃取半枝莲中的野黄芩苷. 应用紫外光谱对整个过程在线监控, 实现了整个萃取过程的可视化. 用正交实验优化微波萃取条件. 实验结果表明, 所建立的方法可以防止被测物的分解, 减少萃取时间和溶剂的消耗. 野黄芩苷的质量浓度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进行离线测定, 得到的检出限和定量测定下限分别为028 mg/L和093 mg/L, 日内和日间精密度(RSD)分别为1.7%和3.6%, 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8.3%.  相似文献   

10.
以页岩气开发过程中产生的废弃水基钻屑中含油率测试方法为研究对象,采用超声协同萃取法对模拟水基钻屑中油类污染物萃取,以四氯化碳和四氯乙烯为萃取剂,考察在不同的萃取条件(温度、超声功率、时间、液固比)下萃取,利用红外测油仪测量时对其含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超声协同萃取的温度为25 ℃,功率为120 W,时间为20 min,液固比为4 mL/g时,两种萃取剂对模拟水基钻屑(含油率610%)中萃取后测量其含油率都在9.6%以上,相对误差<5%,四氯化碳的萃取效率高于四氯乙烯;对页岩气开发平台现场的废弃水基钻屑与模拟水基钻屑中的含油率进行对比测量,并计算其加标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RSD,两者RSD<5%,加标回收率高。两类萃取剂在相同的萃取条件下对水基钻屑中含油率测试结果变化规律一致,可选择对环境危害较小的四氯乙烯作为水基钻屑中含油率测试的萃取剂,测试结果精度满足测试要求。  相似文献   

11.
油砂是沥青、砂、黏土和水的混合物,随着常规石油资源的减少,油砂这种非常规能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油砂含油率是评价油砂矿是否具有开发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以新疆某油砂矿油砂为样品,分别以甲苯、二甲苯、石油醚、甲苯和二甲苯混合液为溶剂,采用Dean-Stark抽提法,考察油砂含油率测定的影响因素,确定了最佳测定含油率的操作条件.  相似文献   

12.
朝阳沟油田扶余油层油源及运移路径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为研究朝阳沟油田扶余油层油气富集规律,系统收集了三肇凹陷原油地球化学测试数据,根据生物化学标志物特征探讨了朝阳沟油田油气来源;在埋藏史恢复、生排烃史恢复、储层物性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盆地模拟软件,应用流体势原理,模拟油气从三肇凹陷到朝阳沟阶地的运移路径。结果表明,朝阳沟油田油气来源于三肇凹陷,通过断层垂向连通作用和砂体侧向输导作用,由南向北运移。朝阳沟阶地北段先行聚集油气,并向南段调整,形成现今油气聚集局面,朝阳沟油田油气富集区是有效运移油气量和圈闭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乌马营油田油气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乌马营油田存在多源多灶、多阶段生烃与多期成藏的特点,在"复合含油气系统"和"油气运聚单元"概念基础上,系统地应用复合含油气系统描述研究的六项原则与相应方法,对其下第三系含油系统的叠合发育特征与油气分布规律、油藏类型等进行深入研究,其结果对抑制该区的高速递减,寻找后备资源接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采用除油细菌A-3对重油滞头原料进行纯种微生物精炼除油,主要探讨先增殖微生物后进行精炼除油的两步工艺、增殖微生物与精炼除油同步的一步工艺及精炼液重复利用工艺等对残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两步工艺中,微生物增殖和精炼除油的最适温度一致,均为40℃;一步工艺和两步工艺的残油率分别为0.56%和0.78%,一步工艺优于两步工艺;精炼液可直接重复用于精炼,含纯种除油细菌的精炼液和工厂腐化液重复用于精炼,所得残油率分别为0.58%和2.03%,纯种微生物精炼除油效果好于工厂腐化液.  相似文献   

15.
从微生物采油机理研究入手,再通过现场取样进行室内模拟实验来优选微生物菌种,将优选菌种培育基液,对文南油田 8 口油井进行现场实验.通过加入微生物前后产状对比,来探讨微生物采油技术在文南油田的可行性.经过8 口井加入微生物后.6 口井有不同程度的增产现象.从而证明微生物采油技术在文南油田具有明显的增油降粘效果.  相似文献   

16.
测定掺伪“菜油”中菜油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采用气相色谱分析法测定食用油的脂肪酸组成,根据中国菜油大都以芥酸(二十二碳─烯酸)为其特征脂肪酸这一特性,测定食用植物油的脂肪酸组成,计算菜油含量。实测了五种市售掺伪"菜油",测定其某油含量并推测出可能掺入的食用油。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汽轮机组油系统漏油、渗油的查漏、消除方法和改进措施,同时介绍了油系统常用密封材料的特性和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电加热采油工艺应用效果 ,研究了常规抽油井及各类电加热井的井筒温度分布曲线 .通过对各类井筒温度分布曲线的综合分析得出 :在电加热工艺选井方面 ,对高凝、高含蜡油井 ,应选择液量在 4 0 m3/ d以下且含水较低的井 ;而对于稠油井应选择供液能力较好且含水较低的井 .在选择加热方式、加热功率及加热深度时 ,应根据油井工况综合分析 ,结合各类电加热方式的不同特点 ,依据井筒温度分布曲线 ,合理设计各类电加热井的工作参数 .应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较好解决了稠油及高凝高含蜡油的开采问题 .  相似文献   

19.
以植物油油泥经酸化提纯制取的酸化油及廉价非食用植物油为原料,加重油等石油油料勾兑,配制在常温下可直接供窑炉、锅炉使用的燃料油.并且报道了以酸化油、非食用植物油为原料,经酯交换、热裂化、催化裂化、催化重整、催化加氢等加工工艺,生产柴油、汽油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SO—2000型刮油机油水分离系统以及测定油水液体的传感器设计,阐述了SO—2000型刮油机的工作原理、主要结构、应用场合、主要特点以及污水处理过程中刮油机的使用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