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HF通信中,信道具有时变性,准确地跟踪信道对于接收端是必不可少的,提出了一种半盲迭代信道估计和译码的联合接收方案。通过较短的训练序列对信道进行初估计,假设当前时刻的信道参数不变,当信息数据来临时,进行一次译码,译码后的数据比特作为信道的先验输入信息,对信道实时跟踪,再进行下一次译码,直到满足条件为止。将信道估计引入迭代过程中,在增加少量复杂度的情况下,可提供较为精确的信道信息。 相似文献
2.
3.
基于EM算法的MIMO OFDM系统信道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慢时变频率选择性MIMO OFDM(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系统,提出一种低复杂度的信道估计算法.文中所用方法是STBC(space-time block coded)MIMO OFDM系统中一种基于EM(Expectation Maximization)的自适应信道估计技术.仿真结果显示在慢衰落环境下,随着用户数的增加,最小均方误差性能没有损失.与RLS(Recursive Least-Squares)算法比较,本文所提出的方法利用了Alamouti STBC编码结构,从而降低了计算复杂度.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加性脉冲噪声衰落信道环境下的通信传输性能,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对称稳定分布噪声的基于Kalman滤波的迭代信道估计方法。该方法利用时变信道的先验统计信息将信道建模为一阶自回归模型,并将最小分散系数准则应用于Kalman滤波信道估计方法中,从而更充分地利用了时变信道和非高斯噪声的先验信息。在较为严重的时变脉冲信道下,该方法比最小平均p范数估计方法性能要优约2 dB。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消除脉冲噪声和稳定分布二阶矩不存在等不利因素的影响,能快速准确地跟踪并预测时变信道的变化,且性能显著地优于传统的最小均方误差和最小平均p范数信道估计方法。 相似文献
5.
给出了一种基于Kalman滤波的自适应MIMO信道估计方法,分析了算法的剩余误差能量随迭代次数增加的变化情况,对饱和MIMO系统和欠饱和MIMO系统,分别采用Kalman自适应MIMO信道估计方法和最大似然信道估计方法,进行了数值仿真和对比。从对比的结果来看,文中给出的Kalman自适应信道估计具有和最大似然信道估计相近的性能,而在饱和系统中,Kalman估计算法性能要略好一些。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信道估计的基于DCT的改进迭代算法.该算法通过迭代修正传统DCT/IDCT方法估算出的频率响应幅值和相位偏移,能有效抑制加性高斯白噪声和载波间干扰影响.仿真结果表明,与未采用迭代的DCT/EIDCT算法相比,该算法有更好的性能;与采用DCT/EIDCT初始化的迭代算法相比,该算法具有与其几乎相同的性能,但实现更简单;同时,该算法的迭代次数可通过在初始化过程中引入幅值补偿而大大减少. 相似文献
7.
块衰落信道中的迭代盲信道估计与译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衰落信道下的一种迭代盲信道估计与译码算法,推导了高阶调制下的MAP估计和ML估计表达式,并证明了在信噪比充分大或块衰落信道的块长充分大时。MAP与ML估计是等价的。通过仿真发现,在对迭代信道估计与译码算法的影响上,信噪比与衰落信道的块长之间存在着折中关系,并分析了块衰落信道的块长对迭代信道估计与译码算法的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MIMO-OFDM技术是未来无线通信系统研究热点,而信道估计是实现MIMO-OFDM系统优良的传输性能的重要环节.笔者在对国内外现有MIMO-OFDM系统的信道估计方法综述的基础上,分析和比较基于导频符号的非盲信道估计方法、盲信道估计方法和半盲信道估计方法的优缺点,并解决算法的复杂度和应用性的矛盾问题,因此认为,半盲信道估计方法将成为未来信道估计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针对快时变信道明显的频率选择性,提出了采用Kalman渐消记忆滤波的估计方法.信道采用AR模型建模,并利用LS算法估计时变信道的衰减因子.仿真表明:快时变环境下,所提算法的估计性能优于LS信道估计和传统的Kalman滤波算法估计. 相似文献
10.
提出一种不同宽度的双对角阵线性最小均方误差(dual-diagonal linear-minimum-mean-square-error,DDLMMSE)信道估计算法.该算法在DDLMMSE信道估计算法的基础上,利用相邻子载波间的相关性,将DDLMMSE算法中的对角阵扩展为K重对角阵,在不显著增加算法复杂度的前提下,提高了DDLMMSE信道估计算法的估计精度.仿真结果表明,与DDLMMSE算法相比,当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子载波数为128时,获得相同的误码率BER=10-1时,宽度为3的DDLMMSE算法所需的信噪比约有0.5 dB的减小,可以根据性能要求选择合适的宽度. 相似文献
11.
信道估计技术对提高MIMO-OFDM系统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研究一种改进的LS估计方法,用来估计基于IEEE 802.16e标准中的MIMO-OFDM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系统在单径环境下的估计性能要优于多径环境下的估计性能,而且单径和多径之间的性能差距会随着收发天线数目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2.
基于信道相关矩阵的信号子空间的缓慢变化,把信道估计转化为一个无约束的最小化问题。为了解决这个无约束的最小化问题,引进了著名的基于卡尔曼滤波的子空间追踪方法。该算法利用恒定的信号子空间构造状态方程和观测方程,然后通过迭代来求解一个最优值。仿真实验结果显示基于卡尔曼滤波的信道估计方法能很好的追踪快时变信道,在出现较大多普勒频移时表现出优异性能。 相似文献
13.
HOUYong-min RONGMeng-tian 《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英文版》2005,10(2):413-416
A subspace-based blind channel estimation algorithm for MIMO-OFDM systems is proposed. This algorithm exploits the eyclostationarity introduced by cyclic prefix of OFDM to estimate the channel parameters. The proposed new algorithm is found to be outperforming the other algorithm with respect to convergence rate and achievable mean square error and robustness to channel order over determination. 相似文献
14.
谢建平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2(1):32-34
MIMO—OFDM技术将OFDM与空时编码技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能够大幅度的提高无线通信系统的信道客量和传输速率,并能有效的抵抗多径衰落、抑制干扰和噪声。本文详细讨论了在MIMO—OFDM系统中基于二维散布导频信道估计算法,并重点阐述了导频形式的选择准则,最后结合计算机仿真分别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基于遗传算法的多用户MIMO-OFDM系统的天线和子载波分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最大化信道容量为目标,基于遗传算法设计了一种在多用户MIMO—OFDM系统中的动态天线和子载波联合分配的方案.通过在每个子载波上将发射天线分配给不同的用户,充分利用MIMO提供的多用户分集增益.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与穷举法相比,有较小的性能损失,但是复杂度降低较明显. 相似文献
16.
针对MIMO-OFDM系统中对同步要求较高的问题,提出一种MIMO-OFDM系统中的时/频同步算法,该算法与其他同步算法的关键区别在于将完备广义互补正交同步码组用作同步序列。对于完备广义互补正交码组,在各分量码不重叠的情况下,具有任何相对相移的任意码以及任意码对的自相关特性和互相关特性都是理想的,这一理想特性使得时/频同步算法简单高效。该同步算法分为4步:(1)通过信号自相关实现时域上的同步;(2)通过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实现频域上同步;(3)使用相干检测和精确时间同步实现多径分离;(4)通过相位差分算法实现精确的频偏估计。仿真结果表明:即使在低信噪比如0dB的多径快衰落信道中,MIMO-OFDM系统也可以在时域和频域上实现精确同步,同时具有高度稳定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对OFDM低压电力线信道的特性进行了分析.采用OFDM技术的低压电力线信道具有周期时变的特性,为了跟踪这种特性,提出了一种非线性直接判决的OFDM电力线通信盲信道估计算法.该算法利用接收机接收到的频域信息进行非线性的直接判决,因而无需辅助的导频信息.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很好地跟踪信道的周期时变特性,误码率性能明显优于线性的导频信号辅助信道估计算法. 相似文献
18.
New training sequences and frame structure are proposed to estimate time-varying channel for multipie-input multiple-output and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MIMO-OFDM) systems. The training sequences are modulatable orthogonal polyphase sequences, which have both good autocorrelations and cross-correlations. The channel impulse response (CIR) can be obtained by measuring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received training sequence and the locally generated training sequence. The training sequences are used as guard interval instead of cyclic prefix, which not only improve the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but also enable the channel estimator to track time-varying channel.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has about 2dB SNR gain over conventional methods in fast time-varying channel.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