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2 毫秒
1.
本文论述了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提出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遵循的原则,并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为出发点,对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新模式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与抗挫折能力,是21世纪人才必备的心理素质,也是高师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课题。本研究利用 UPI和挫折心理问卷量表,对不同专业的城乡大学生进行了挫折心理的测量与调查分析,透视了高师生心理挫折的特征及产生原因,提出了心理防预的对策和心理素质培养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高等院校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渠道。它对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具有重要作用。一、充分认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要性 当前,我国正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代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如何指导大学生在观念、知识、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尽快适应新的要求,是高校德育工作急需研究和解决的课题。《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行>》明确提出,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等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  相似文献   

4.
本文探讨了新时期大学生心理特征,着重研究了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各种心理矛盾、心理障碍及其危害,并立足于时代的高度,提出了在高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相关举措。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大学生人格问卷”对大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从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生物学因素等四个方面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结果进行了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对策和途径。  相似文献   

6.
周永平 《松辽学刊》2003,24(4):105-106
本文揭示了现代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和相关症状,论述了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必要性和紧迫性,以及针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现状,谈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7.
当代大学生的生活经历是置身于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之中,国家的每一项改革都与大学生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因此,作为当代大学生,除了要学好现代的科学技术知识外,还必须具备较好的心理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成为符合时代要求的合格人才。那么,应如何培养和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呢?1.学习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树立起明确的心理素质意识。只有通过学习才能知道什么是心理素质,它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它在学习、工作及生活中具有什么样的作用。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树立起心理素质的意识。有了心理素质方面的意识,我们才会在实际生活中积极主…  相似文献   

8.
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文化素质养成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召唤,高校采取措施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探讨校园文化 对大学生文化素质养成的作用,以及高校如何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9.
如何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适应世界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创新人才,成为当前高校教学改革的重点问题。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需要多方面的改革和努力,而笔者以为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至关重要。 一、转变观念,强化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的培养意识 用什么样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来指导教学工作,是涉及培养什么样人才的最高原则,高等学校教学管理者所持的教育观、人才观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从重视知识,到重视知识和能力的统一,到全面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能否担负起跨世纪的重任,这不仅取决于这代人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水平、身体素质,还需要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素质。但是,正处于社会变革和身心发展飞速时期的青少年学生,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却日益突出,且呈直线上升趋势。因此,跨世纪人才素质要求与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不容乐观的矛盾已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许多学校不仅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到提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基础工程,而且在实践上作了大胆尝试,取得一定成效。那么,如何有效地开展中学生心理辅导工作,全面提高中学生心理素质?这是广大教育工作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