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基于景观格局与限制性因素分析的土地整治规划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典型热带台地地区的海南省屯昌县南吕镇土地整治项目区为例, 探讨基于景观格局与限制性因素分析的土地整治规划设计技术。首先, 利用ArcGIS 和FRAGSTAS 软件, 计算项目区景观尺度和斑块尺度的景观格局指数, 分析项目区的景观格局情况; 然后, 采用农用地分等因素组合的方法, 分析项目区耕地利用的限制性, 以项目区农用地分等单元为基本评价单元, 分析评价单元的分等因素组合类型以及不同组合类型对农用地质量的限制强度, 以此明确评价单元整治的难易程度和整治重点; 最后, 在对项目区进行景观格局与限制性因素分析的基础上, 进行项目区的规划设计, 包括空间布局和生态设计两部分, 空间布局主要是确定整治项目区土地利用格局, 包括确定各类用地的空间位置和数量比例关系以及各种地类及整治工程的位置, 生态设计是对项目区内的用地类型和整治工程进行生态化设计, 包括对田块、道路、沟渠等提出适合热带台地地区气候和地貌特点的生态化措施。研究结果可为热带台地地区土地整治规划设计的实践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景观生态学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具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它能够充分考虑到绿地系统景观和生态两种效应.常州市新北区濒临长江,位于其南岸.在新北区的绿地系统规划中,首先分析并指出了新北区的现状绿地存在的景观生态格局和过程缺乏连续性、绿地斑块的面积和数量偏少等一系列问题,进而以景观生态学为指导,确立了整体性与连续性、自然优先、地方精神等五条规划原则;然后确立本区域的绿地系统的空间布局结构.依据景观生态学中的尺度效应原理,根据研究需要,将新北区复杂的景观系统分成区域宏观尺度、分区中观尺度以及具体规划设计的微观尺度这三个尺度层次,利用景观生态学中相关原理分别进行研究,最终形成层次分明、在功能上相互补充、有机联系的绿地系统结构.  相似文献   

3.
在生态城市评价综述的基础上,构建城市生态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郑州市2005—2009年城市生态化水平进行动态评价,运用回归分析法建立预测模型,并对其趋势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城市生态化水平影响因素复杂,"十一五"期间郑州市生态化水平整体层次不高,但生态化建设效果明显,2007年是郑州城市生态化水平提升的重要的转折点,且呈良好趋势发展,预测到2015年生态化生平将超过82.5,达到"较好"等级水平.  相似文献   

4.
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对城市绿地系统进行研究,充分考虑到绿地系统的景观和生态两种效应,对其做出科学的评价,并能指导绿地系统空间布局.以常州市新北区为例,利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首先分析评价了新北区的绿地现状,进而提出了本区域的绿地系统的空间布局结构.借用景观生态学中的尺度原理,将整个新北区分成“区域宏观尺度、分区中观尺度以及具体规划设计的微观尺度”这3个尺度层次,并且对每个尺度层次利用景观生态学中相关原理分别进行研究,最终形成层次分明、在功能上相互补充、有机联系的绿地系统结构.  相似文献   

5.
山地城市公园水景规划设计的重点是:水景水量的维持、水景岸线水土的保持以及水体质量的保证,水量及土壤侵蚀程度的计算结果可指导山地城市公园水景的科学选址.水景的形态与其选址有着密切的关系,应根据不同的地形、地质和人为破坏等因素选择合理的基址及水景类型.水源地的保护应以植被的保护及恢复为基础,并根据应用尺度的不同提出相应策略,而水体景观质量的保证关键在于水体污染源的控制、滨水基础设施与场地的科学合理布局.该研究基于生态观的山地城市公园水体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与策略,通过控制水体景观污染源、合理布局滨水游憩设施与场地和保持公园水体景观水质,实现生态可持续的山地城市公园水体景观,基于生态观的山地城市公园的水景规划设计研究弥补传统理论对山地城市公园水体规划设计的不足,为山地城市的公园水体景观规划设计提供指导性原则.  相似文献   

6.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使城市园林景观也得以迅速发展,但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在发展过程中又进入了一些误区,本文旨在此背景下,阐述了生态规划设计与城市园林景观的关系,并提出了相应生态规划设计思路,以进一步促进城市园林景观建设与和谐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城市节点对城市格局和城市生态系统的影响力.方法 在生态理论和人文地理学理论的宏观指导下,采用系统学、生物学和景观生态学理论方法 ,构建城市节点生态化的设计方案.结果 结合生态城市节点空间设计技术的实例,论证了城市节点生态化的必要性和可操作性.结论 城市节点空间设计生态化可以用来优化城市生态格局,构建城市生态系统,并能提高城市生态效率.  相似文献   

8.
景观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在规划设计自然保护区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亚萍 《贵州科学》2005,23(1):62-66
本文讨论了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和方法规划设计自然保护区。首先通过景观质量、景观生态价值、景观美学价值、景观视觉容量和景观安全格局5个方面对自然保护区的景观价值做出客观的评价;其次,应用景观生态规划原则,即自然优先原则、多样性原则、个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和综合性原则,规划设计自然保护区中的本底、斑块、廊道和景观最优格局,以保证自然保护区景观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运用景观生态学斑块-廊道-基质原理进行校园规划设计,基于景观生态学原理提出校园生态景观的规划设计理念。强调校园规划中功能、景观、生态的和谐统一,指导生态校园规划。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3S技术在民族地区景观生态学研究的应用,分析了景观生态研究中的空间信息特征、信息源和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中的尺度问题.总结了景观生态研究中的空间信息分析在民族地区的景观格局与过程、景观动态与空间模拟、景观分类与景观生态评价、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等方面的应用.提出了民族地区的景观生态研究应重视空问信息的处理和民族生态环境特色.  相似文献   

11.
在遥感和GIS技术的支持下,结合研究区8种农田生态模式和实地调查数据,通过对不同农区5年间景观格局特征(多样性指数、匀度指数、优势度指数和破碎度指数)分析的基础上,找出了以生态模式为尺度的主要影响因子与景观格局变化之间的对应关系。揭示了生态模式尺度下景观格局变化的生态学意义。研究认为:(1)生态模式作为农田景观破碎度的限制性因子影响明显。(2)城郊农区及环岛农区比规模生产农区生态模式对农田景观格局的影响较显著。(3)稻田中的生态模式对景观格局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基于生态基础的公路景观规划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中国目前公路景观规划设计概念不清、内容混乱和设计滞后于主体工程,至今尚无相应规划设计规程、规范与标准等现状,通过对中国大量公路景观规划设计内容、方法与现状的调研分析,并借鉴国外公路景观规划设计先进理念,提出了基于生态基础的公路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思想与原则;指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公路景观生态规划设计工作内容、方法与步骤;归纳整理出公路主体规划设计各阶段须相应进行的景观规划设计内容与流程.以上述理论和方法为依据,简要介绍了该方法在高速公路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3.
城市绿色景观廊道的生态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依据绿色景观廊道的生态功能,提出了景观廊道生态化建设的基本原理,并且针对不同类别的景观廊道的具体建设模式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4.
基于平潭岛2005-2013年土地利用数据,运用生态足迹模型,对平潭岛生态承载力进行分析,并选取不同尺度的6个景观指数对平潭岛景观格局变化特征进行研究,计算生态承载力与景观格局指数的相关系数,研究结果表明:2005-2013年间平潭岛生态足迹呈上升趋势,生态承载力呈小幅下降趋势,生态赤字总体上呈先缓后快的上升状态;研究期间平潭岛土地利用总体景观优势度下降,破碎化程度不断上升,其变化反映了城市化进程对平潭景观格局变化产生了深刻影响;生态承载力与景观多样性指数呈显著负相关,但与蔓延度、最大斑块指数呈显著正相关,说明景观的破碎化与生态承载力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  相似文献   

15.
针对景观生态风险的研究多着眼于城市或河流流域,而高原高海拔地区景观生态较为脆弱,道路网络的发展容易导致区域景观破碎化和景观生态格局变化,从而影响区域内生态环境质量的问题,以拉萨市为例,在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采用加权核密度估算(WKDE)、生态足迹模型、景观指数分析法、空间分析方法研究路网扩张对沿线景观格局的影响及其生态风险变化。基于景观格局构建拉萨市景观生态风险模型,对该地区2012年和2020年路网格局和景观生态风险的时空变化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加权核密度分析可以更加真实地反映高原高海拔地区道路网络实际状况及其生态影响,路网扩张导致建设用地面积快速增加以及耕地面积减少,对其他景观类型的影响很小;拉萨市路网扩张对生态环境压力起促进作用,且引起的景观生态风险变化的差异与地形密切相关,主要表现为低海拔的城市中心风险等级下降;随着生态风险等级的升高,研究区域内各等级道路的长度占比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这说明景观生态风险和道路等级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研究成果对高原高海拔地区的路网规划和生态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可为相关地区道路沿线生态修复工作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也为未来在高原高海拔...  相似文献   

16.
景观尺度上的区域生态安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景观尺度上区域生态安全与评价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方法综合分析法。结果景观尺度是区域生态安全评价的适宜尺度。在景观尺度上,有利于确立区域生态安全与评价研究中的基本参照系、揭示时空动态特征、进行尺度转换和人文因素评价、指导生态恢复。结论在景观尺度上的区域生态安全评价有利于将区域生态安全的现状与动态评价有机结合,也有利于对人类活动的生态安全影响的动态评价与预测。  相似文献   

17.
按照新农村建设"二十字原则"和"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生态伦理观,遵循"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原则,提出了生态化"新农村"的指标体系及参数,引用生态环境质量模糊评价原理,建立了生态化新农村的复合模糊距离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8.
以遥感影像数据为来源,通过ENVI5.2对其进行预处理,提取土地利用信息,在FRAGSTATS4.2中基于土地利用分类图选取景观尺度和景观类型两个尺度的景观指数指标,旨在分析黔中城市群的景观破碎度程度、分离程度,从而得出人们对土地利用景观系统的干扰程度,而后同反映土地利用类型本身承受干扰能力的脆弱度指数和土地利用景观生态功能和生态过程方面的损失度一起构建土地利用景观的生态风险指数,利用ARCGIS10.2制作黔中城市群景观生态风险等级空间分布图,从时间和空间尺度研究黔中城市群的景观生态风险特征,为制定减少发展的景观生态风险、降低高风险区的规划和政策提供一些科学的理论依据。从景观风险评价来看:土地利用类型景观水体类型的风险指数最小,风险指数最大的是草地和耕地,城镇用地的风险指数一直持续增长。贵州是依靠农业带动经济发展的省份,其工业化发展程度低,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对土地利用类型明显增加需求和加大利用程度的是草地和耕地,也就是说,城镇化的过程中,城镇用地扩张很大程度上是靠占用草地和耕地两种土地利用类型。从景观生态风险空间分布看:黔中城市群的低生态风险区和较低生态风险区主要分布在黔中城市群西以及西南部发达程度不高的地区,中生态风险区主要分布在北部,东部地区。较高和高生态风险区主要分布在黔中城市群中部,北部和东部经济水平、城镇化水平高的城市。说明人们对土地需求和利用程度的增加加剧了对城市土地利用景观生态系统的干扰破坏程度,加剧了城市发展的景观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19.
采用最小累计阻力模型(minimum cumulative resistance, MCR)和连续空间集聚测度指数(dranton and overman, DO)的综合评价方法,从景观和城市两个尺度构建宁夏沿黄生态经济带生态安全格局,研究结果兼顾生态保护和居民生产、生活活动的需要。研究表明:(1)研究区现有重要生态源地28个,面积884.62km~2,形成以黄河为主体,囊括了贺兰山、白芨滩和沙坡头等自然保护区以及毛乌素沙地边缘地带的重要生态源地格局。生态阻力值等级为高值和较高值区域面积占比15.09%,集中在城市、交通用地为主的地区及高海拔地区;生态阻力值等级为低值和较低值区域面积占比58.72%,集中分布在耕地、草地等用地类型覆盖地区及山地的低海拔地区。(2)识别出景观尺度重点生态廊道6条,一般生态廊道11条;以连通各个自然保护区为目的,未来还需提升和规划15条景观生态廊道;利用城市中已有的重要水体和绿地,在生态-生产、生活战略节点间,提升和规划城市绿带27条。该文从实现不同尺度数据融合、生态保护和人类福祉相互协调的视角,为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提供更加多样化的路径。  相似文献   

20.
西安文理学院校园规划设计、绿化及景观规划设计的实施中不断改进和完善的研究和实践,可以看出在校园规划设计中,既要重视校园功能分区的规划设计,还应有生态学原理规划设计绿化景观的新理念,建设新型的生态型校园,给师生创造一个积极向上、和谐美丽的校园生态环境,达到有益于师生之间教与学理想的生态环境,创造人文与自然相结合的美好环境。清新自然、幽静典雅。因地制宜,突出景观,以绿为主,四季常青。力求达到有草有花有果、鸟语花香的生态意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