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了解医院急诊科护士心身健康状况。方法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2所综合性医院的急诊科40名护士和普通病房40名护士进行了问卷调查,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急诊科护士SAS及SDS评分均比普通病房护士显著增加(P<0.01)。结论与普通病房护士比较,急诊护士显示出较多的心理问题,可能与急诊特定的工作性质、工作环境、工作对象有关。  相似文献   

2.
医疗中的急诊,属于紧急救治和抢救.当前社会的快速发展也伴随着灾害、中毒、化学物质伤害、火灾等非常规事件,急救医学在处理常规疾病的同时,也对上述非常规事件方面肩负着责任.医院急诊科的存在保证了患者在突发疾病、意外伤害时,能在最快时间内得到医护人员专业、科学的救助.医院的急诊科,时刻面对着不同的重病患者,因为病情的严重性,沟通技巧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应用沟通技巧,与不同的患者进行交流,了解患者的既往健康状况和病情,对症医治是医护工作人员的重要任务之一.现就医护人员在急诊护理过程中进行的沟通技巧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医院急诊科护士心身健康状况.方法 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2所综合性医院的急诊科40名护士和普通病房40名护士进行了问卷调查,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急诊科护士SAS及SDS评分均比普通病房护士显著增加(P<0.01).结论 与普通病房护士比较,急诊护士显示出较多的心理问题,可能与急诊特定的工作性质、工作环境、工作对象有关.  相似文献   

4.
于甫 《甘肃科技》2000,16(5):10-10
1 医院急诊科目前的定位及将来的发展方向急诊医学是一门新兴的跨专业的综合性的独立学科自从1978 年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成立以来各大医院均组建了急诊科但各地各级医院具体情况不同特别是领导支持程度不同使急诊科的发展也有前有后但纵观目前我国急诊科的模式主要有三种依赖型支援型自主型分析我院急诊科现状急诊内科基本达到了支援型水平而急诊外科尚处于依赖型阶段即只能做些清创缝合打石膏等工作由于人员素质条件弱等诸多原因急诊外科若要发展起来就要加强人员培训包括院内及院外培训增设手术室等硬件设施近年来随着交通事故意外伤…  相似文献   

5.
<正> 急诊科是医院门诊医疗一线,它承担着门诊急危重病人的抢救治疗任务。过去护士在急诊救护中,往往只注重了护理专业技能性操作,却疏忽了对急诊病人的心理护理这一重要环节,有时导致急诊抢救会因病人的不配合而受阻。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护理模式的转变,在“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中,急诊科护士工作不再是简单的打针输液和疾病监护,而是要在急诊护理中溶进心理护理的内涵。在对急诊病人实施救治过程中,注重病人的心理变化,及时消除病人不利于治疗的心理反应,使之能积  相似文献   

6.
李娜 《科技信息》2011,(11):I0413-I0414
急诊科是医院诊治急危重病人的产所为使急危重病人得到妥善的救治,医务人员必须加强急诊整体技术水平,提高急救工作的应急、应变能力,才能;更应增强医务人员的道德素质和修养。  相似文献   

7.
急诊科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抢救危重病人的主要场所。急诊医疗质量的好坏,直接体现了医院的综合水平及文明服务程度。近年来我院开辟了急诊绿色通道,方便了病人,同时也锻炼了一批医护人员,但从总体上来说,基础还很薄弱,有专科特长的医生配备不足,人员不稳定,医护人员的体质和工作安全问题常困扰和影响工作的正常进行,对此,笔者就如何改善和加强急诊工作提出几点建议,仅供参考。1 改善工作状况,稳定急诊队伍急诊工作是医院最繁重的医疗工作之一。医护人员工作很辛苦,比如夜班医生值班时间长达14个半小时,仅有内、外科医师…  相似文献   

8.
<正>急诊在日常的急症病人的救护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绝大多数急诊病人来医院就诊都是为寻求救护的,一般能很好地和医护人员配合,完成救治工作.但在急诊中也出现少数家属拒医现象,这些家属在将病人送入医院急诊科后发现病人情况危急;救治无望,或考虑到救治后会留下诸多后遗症,也有原本不送病人入院、但在各种压力下不得已将病人送到医院,或由于经济上的原因等,往往要求医生或护理人员停止救护或消极对待,甚至少数家属粗暴干涉医护人员的救治工作,给救护工作带来相当大的困难.据统计,1998年我院急诊科先后救治了31例此类病人,有10多例是经医护人员对其家属反复、耐心地做工作得到及时救治的,现将一些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宋玉芳 《甘肃科技纵横》2009,38(6):189-190,194
急诊科是医疗纠纷的易发地,在急诊科就诊的患者大多是起病急、病情复杂、甚至危及生命的患者,患者及其家属的心情往往十分焦急、求医心切、对医院有很高的期望值。但往往因为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冷漠、时间观念不强、院前出诊不及时、接诊抢救不熟练、抢救仪器故障、护患之间缺乏信任沟通、留观患者病情变化未及时发现等护理隐患,加之目前医疗纠纷逐渐成为社会的焦点,在急诊急救工作中,有一些不法分子也在钻空子,故意搞医闹谋取暴利。为了使急诊患者能顺利就诊,避免发生医疗纠纷、保证护理安全,现针对急诊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隐患,作出相应的防范措施,有利于提高急救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0.
<正>急诊医学作为一门新兴的独立学科已有十多年的发展历史,迄今在危重病员的监护、治疗及有关基础医学研究方面,均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急诊护理尚未形成完整的独立体系,急诊护理缺乏统一的指导与规范.本文报告我院急诊科重症外伤病例的急救护理,探讨急救护理的基本程序.  相似文献   

11.
张国明  邱捷 《科技资讯》2012,(14):218-218
目的探讨急诊科医生在临床工作中具备全科医学观念、全科医学知识的重要性。方法统计作者自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在急诊科收住院的病人2484例,分析疾病的种类、病情的严重程度、采取的诊疗方法、病人病情转归。结果发现急诊科收治的病人病情种类繁多,病情复杂,涉及到临床各科专业知识,对急诊医生的素质要求高且全面。结论急诊科医生应具备全科医学的观念,接受全科医学教育,具备全科医学知识,才能在急诊工作中应付自如。  相似文献   

12.
陈晓蓉  张文娇 《科技信息》2013,(16):442-442
目的:了解急诊护士压力源,寻求合理有效的减压方法,从而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30名急诊科护士进行压力源调查。结果:急诊护士压力源主要来自5个方面:1)精神高度紧张,危重病人多,病情变化难以预料;2)病人及家属的不礼貌行为;3)工作量大;4)工作无规律;5)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危害等。结论:加强急诊科护士的心理培训、增加护理编制、合理安排班次、完善护理职业防护措施,缓解急诊科护士压力,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3.
<正>由于生活节奏加快,全民健康意识增强,到急诊科就诊的病人增多。为减轻急诊科的工作压力,保证绿色通道的畅通,从1998年起我院急诊科实行急诊分诊制度,通过急诊分诊工作,将病人进行分类管理,协调急诊与各科室之间的关系,将其迅速评估病情后分流到相关科室就诊,并与急诊各部门联系对病人进行就地抢救或紧急治疗。 1 急诊分诊的标准 (1)危急组:此类病人为出现意识改变及生命体征明显改变者,或随时可能出现上述情况危及生命者,需立即送抢救室救治,并联系住院治疗,例如:急性心肌梗死、宫外孕破裂、脑血管  相似文献   

14.
刘蓉 《甘肃科技》2022,(21):88-91
总结分析医院急症死亡病例的特点,研究提高急救的措施和居民健康的生活方式。分析医院急诊科78例抢救无效死亡患者的临床资料。78例死亡病例中,中年组(46~69岁)死亡病例最多,占到44.87%;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占到60.25%;死因以猝死、创伤、脑血管病为主,分别占到28.21%、24.36%、17.95%。应该重视健康教育,加强疾病预防,强化院前急救,降低急诊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张向东 《甘肃科技》1998,14(4):17-17,8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各种疾病死因发生了很大改变,急诊死亡原因不断出现新变化,这给院前院内急救带来了新问题,本文通过对我院急诊科1997年1月至1998年5月108例死亡病例进行分析,总结了经验教训,从而提高医院急救质量。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9...  相似文献   

16.
观察院前院内一体化急救护理在急诊救治中的应用效果。选取本院急诊科实施常规急救护理时收治的危重症患者96例作为对照组,选取本院急诊科实施院前院内一体化急救护理后收治的危重症患者98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救治相关时间、救治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观察组院前急救时间、急诊科救治时间均较对照组少(P0.05),救治有效率92.86%较对照组的76.04%高(P0.05),护理满意度94.90%较对照组的78.13%高(P0.05)。在急诊救治中应用院前院内一体化急救护理,可有效缩短急救时间,明显提高急救有效率,并能够大大提升患者或家属对急救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2018年5-10月2例因食用未充分炒(煮)熟的菜豆角而导致毒扁豆碱中毒的患者来医院急诊科就诊,立即送往急诊抢救室经给予吸氧、心电监护、解痉、止痛、促进胃排空、抗炎、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治疗后,2例患者均于40min后症状缓解。因此做好食品卫生宣教工作以及嘱烹饪者将菜豆角在加工前煮沸15min后再加工食用是预防中毒发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分析昆明市三甲医院急诊科五年内工作年限和五年及以上工作年限护士工作满意度现状,调查分析其影响因素,探求缓解不同工作年限护士工作压力的有效措施.方法采用明尼苏达满意度问卷(MSQ)对昆明市所选三甲医院149名急诊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测试,并对收集到的数据运用统计学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了解其工作满意度现状、影响因素并制订应对措施.结果同一种因素对不同工作年限护士的影响不同,在报酬、工作条件、保持忙碌、成就感方面五年以下工作年限护士满意度均高于五年及以上工作年限护士.结论护理管理者应采取因人而异的管理措施,在工作条件、报酬等方面做相应的改革以提高不同工作年限护士的工作满意度,进而提高护理质量,稳定护理队伍,促进急诊护士身心健康,加快急诊科护理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759例急性中毒病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甫  郭长劳 《甘肃科技》1999,15(2):17-18
759例急性中毒病例分析兰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于甫,郭长劳急性中毒的息者在我院急诊抢救中占相当大的比例。本文通过对近三年759例急性中毒病例的综合分析,试用为掌握急性中毒病人的群体特点,了解其抢救防治重点等方面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  相似文献   

20.
段淑芹  李叶华 《黑河科技》2002,(2):53-53,54
根据急诊工作的特点,提出急诊科护士应具备稳定的心理素质,高度的急救护理意识,良好的道德品质及公关和法律意识等基本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