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是制造业,特别是过程工业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综合竞争的重要手段和发展方向。作为国民经济重要基础产业之一的炼化行业,其信息化应用水平在过程工业诸多行业中一直较为领先。该文针对炼化企业生产运营层面信息化的研究和实践进展进行综述:从初期生产计划与调度、装置与流程模拟、工艺操作管理等相关信息化子系统的单项分立建设与应用,到局部子系统整合与集成,再到符合智能工厂方向的子系统综合集成与一体化优化的前沿探索。此外,基于中国石化智能工厂试点九江石化信息化项目的最新实践,该文提出基于运营数据仓储(ODS)技术的智能工厂生产运营信息综合集成应用的模式。随着国家过程工业两化深度融合推进计划的实施,这一模式将为中国过程工业企业实现生产经营的优化管理及生产过程的最佳运行提供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2.
今天,我们召开全国装备工业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典型经验座谈会,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客观分析我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现状,学习典型、交流经验,提高认识,部署工作,推动装备制造业调整与振兴。我讲四点意见:  相似文献   

3.
与工业化国家不同,现阶段我国面临着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双重任务,信息化与工业化“两化”融合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的。两化融合是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的互动和叠加。这一重大而复杂的转型进程将受到制度安排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4.
权威说法     
《信息化建设》2010,(2):3-3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就“两化融合”在三个不同层面提出不同要求:“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是一项长期持续的系统性工作,必须选准切入点,  相似文献   

5.
《上海信息化》2008,(6):89-89
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以及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六届“中国光谷”国际光电子博览会暨论坛日前在湖北武汉召开。会议指出,光电子产业的发展要牢牢抓住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历史机遇,着力突破核心技术瓶颈,大力推进光电子产业与传统工业结合,以信息技术提升传统产业的生产效益和节能降耗水平,从而实现光电子产业和传统工业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6.
国外发达国家是在完成工业化进程后开始信息化建设的,信息技术对其高端工业的渗透、提升,是一个渐进“搭接”过程。而我国是在工业化尚未完成的情况下遭遇信息化革命,没有选择先工业化再信息化,而是创造性地选择了一条跨越式的发展道路,将信启、化与工业化融合推进,实现了工业化、信启、化的合理并行。因此,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是中国特色的创新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7.
于海彬 《科技信息》2009,(23):I0391-I0391
工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实力和竞争力的综合体现。是破解工业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制约的有效途径,是实现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的必然选择。本文就如何构建现代工业产业体系,提高综合竞争力作一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8.
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安徽中小工业企业的发展必须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抓住信息化带动的机遇,积极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现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用信息化将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现代管理技术与工业技术相结合,带动产品设计方法和工具的创新、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企业间协作关系的创新,实现产品设计制造和企业管理的信息化、生产过程控制的智能化、工业装备的数字化、咨询服务的网络化,从而全面提升工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2011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试行)》(工信部公告[2011] 39号)(以下简称评估规范). 一、目标和导向 评估规范引导企业始终保持两化融合工作与其发展战略的一致性.评估规范引导企业紧紧围绕战略目标,更加强调企业发展的本质需求,充分调动企业内在自发和自主性,从企业全方位、多层次的整体层面统筹协调,通过不断应用和深化信息化相关的新技术、新理念,推动企业技术、产品、业务、管理和市场竞争能力的加速提升.  相似文献   

10.
《信息化建设》:林主任,台州是一个工业大市,在信息技术网络化、市场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工业经济要取得长久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与信息化相结合。目前,台州市各大主导产业的两化融合现状如何?  相似文献   

11.
推动两化深度融合的六大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0年10月,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推动工业和信息化深度融合(以下简称两化深度融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也把推动两化深度融合作为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的重要内容。2011年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财政部、商务部、国资委5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若干意见》。  相似文献   

12.
中国工程院常务副院长潘云鹤院士在11月9日上午.由江苏省科协、江苏科技报、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推出的系列高端科技报告会第二讲“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中国工业由大变强之路”上说:人工智能发展的方向不应该去发展聪明的机器,而应更多的倾向于服务。潘云鹤院士从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国际视野与中国特色、关键问题、实现途径、重要技术及五点建议五个方面解读了世界各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的战略部署。是新时期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的战略任务。韩国自20世纪80年代起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取得明显效果。2008年,韩国又提出IT与产业融合战略,并通过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加以推动。分析韩国在推进IT与产业的融合中的做法,对我国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通过梳理中国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工业互联网的建设意义、发展路径。在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指引下,中国积极推进两化融合战略,进一步加速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的协同发展,加快工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国近年来一直大力支持工业互联网的发展与迭代,强调利用信息技术提升中国制造的全要素生产率,有利于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实现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5.
2008可谓中国IT产业风云激荡的一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挂牌成立开启了我国工业与信息产业融合发展的新篇章。而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不仅可以推进我国工业化和信息化全面发展,也有利于我国加快形成现代产业体系,促进工业由大变强,便于国家加强对产业的整体规划和指导。  相似文献   

16.
党在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这是对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精辟论述.指明了信息化、工业化与现代化三者的关系.以及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目标。信息化是如何带动工业化的发展呢?在这,借移动通信技术在物流业管理、生产流程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说明移动信息化如何嵌入物流业的各个管理及生产环节。来带动中国物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当前,广大中小工业企业通过深入开展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其重要措施是在企业内部建立具有可持续竞争优势的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本文通过对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与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研究认为,企业在识别和确定可持续竞争优势的进程中应当充分考虑知识产权信息对企业产生的可持续竞争的优势,以促进企业两化融合进程中对企业新型能力的识别、获取、运用、保护与管理。  相似文献   

18.
两化融合是信息化和工业化的高层次的深度结合,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两化融合的核心内容.2013年8月23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2013-2018年)》指出,开展“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建设和推广行动、企业两化深度融合示范推广行动、中小企业两化融合能力提升行动、电子商务和物流信息化集成创新行动、重点领域智能化水平提升行动、智能制造生产模式培育行动、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行动、信息产业支撑服务能力提升行动为8项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主要行动.  相似文献   

19.
我国对信息化与工业化关系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从十五大提出"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到十六大"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再到十七大"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五化"并举和"信息化与工业化"的"两化"融合,表明了信息化将从我们的生活领域渗透到生产领域,成为工业转型升级强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20.
《上海信息化》2008,(10):88-88
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08中国(浙江)国际信息技术交易会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高峰论坛”近日在杭州举行。本次会议由“一坛二会”组成,即“2008中国(浙江)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高峰论坛”、“2008浙江省信息技术成果交易会”、“2008中国杭州电子信息博览会”。会议以“两化融合”、“创新创业”为主题,就如何通过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如何借助信息化先进技术手段,促进中小企业实现“两创”;如何进一步巩固浙江网络经济强省地位,打响“浙江网商”品牌等话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