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本文作者采取严格的人工去雄杂交技术,并对杂交后代进行认真观察记载与生物学统计,研究了菜豆花色、苗茎颜色、背腹缝合线处纤维束、荚果长度、植株高度、种皮颜色等单位性状的遗传机制,分析了种皮颜色与苗茎颜色、种子大小与种子颜色的遗传关系,提出了菜豆杂交育种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用纸色谱结合紫外光谱分析,对甘蓝型油菜种皮中黄酮类色素进行了分离及种类鉴定,发现甘蓝型黑、黄籽油菜种皮中均含有花色素、大量黄酮醇、少量的异黄酮苷及黄酮醇苷。不同之处在于,黑籽中除含有上属成份外还含有大量黄酮,而黄籽中含有大量异黄酮类色素.  相似文献   

3.
油菜是世界上重要的油料作物,甘蓝型油菜在油菜生产中占据着主导地位。本文主要综述了甘蓝型油菜遗传连锁图谱构建从最初的RFLP发展到SNP标记及产量性状相关的千粒重、主花序有效角果数和每角粒数等数量性状位点(QTL)定位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对甘蓝型油菜图谱构建进行展望,以期为甘蓝型油菜的遗传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通过油菜品种比较试验,建立了油菜抗病品种综合性状灰色选择模型.灰色关联度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优质油菜新品种zs049、zs821、zs220与理想抗病品种关联度大,综合性状表现优异,应重点关注和示范.  相似文献   

5.
覆膜穴播栽培技术对青海旱地春油菜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覆膜穴播栽培技术和常用不同类型地膜对青海高寒冷凉地区旱地春油菜生育期、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设置了覆膜和露地栽培方式对比试验及常用地膜对比试验,并在互助中低海拔和高海拔地区开展了机械化覆膜穴播栽培技术的示范验证。结果表明:覆膜穴播栽培技术比露地栽培缩短了春油菜的生育期,明显提高了春油菜的分枝数和单株角果数等经济性状,春油菜增产21.44%~32.06%;黑膜在春油菜增产上明显高于白膜,白膜不同厚度之间春油菜产量无显著性差异。黑膜穴播栽培技术明显提高了青海高寒冷凉地区旱地春油菜的产量,适宜进行大面积的推广示范。  相似文献   

6.
我国油菜生产目前存在优质而产量不足的问题,传统育种方案已不能满足现在的高产育种需求,高光效育种将充分挖掘油菜的产量潜力,正逐渐成为新的育种方案。本研究综述了油菜及其他作物的高光效育种设计,认为以叶绿素含量为指标,在光合生理层面开展油菜高光效育种是可行的方案之一,对叶绿素含量的定位研究也表明,光合性状的改良对产量提高意义重大。油菜高光效育种应该结合现有育种技术聚合优良性状,可以实现油菜产量的突破。  相似文献   

7.
青海省新型甘蓝型油菜品系主要性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甘蓝型油菜(039、E144)与青藏高原白菜型油菜浩油11种间杂交获得的66个新型甘蓝型油菜品系的生育期、产量性状、含油量、脂肪酸组成、抗虫性和对波里马细胞质雄,陛不育的恢复性等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66个品系中出现了具有以下特征的新型甘蓝型油菜品系,即生育期极短(西宁地区100d以内)、产量性状优于甘蓝型亲本、含油量高于甘蓝型亲本、油酸含量大于70%、饱和脂肪酸含量小于5%、能够完全恢复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抗虫性(茎象甲)强于甘蓝型亲本。这些品系将为今后甘蓝型油菜育种提供优良的亲本资源。  相似文献   

8.
作为具有高产潜力的优异种质资源,多室油菜正在受到国内外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与普通的二室油菜相比,多室油菜通常具有3~4个果室.由于角果果室数目的增加,多室油菜的角果粒数通常高于相同遗传背景下二室油菜的角果粒数,从而具有更高的产量.本文从多室油菜的性状表现、解剖学研究、遗传学研究、多室基因的定位及克隆等方面综述了多室油菜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混植技术作出定义,并概述了当前国内外对作物混植技术的研究及应用。研究了混植油菜群体对病虫害及旱,清等逆境的抗性,混植对油菜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灰色关联分析在杂交油菜育种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研究了油菜主要农业性状与产量的关联序,为油菜新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