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2.
目的 初步探讨 Protectin DX (保护素 DX,PDX)对老年大鼠肺叶切除术后肺损伤相关炎性介质及氧化因子 的调控及保护作用。 方法 将 30 只 SPF 级健康的老年雄性 SD 大鼠(10 月龄)随机分为假手术组( n = 10) 、手术组 ( n = 10) 、PDX 处理组( n = 10) 。 假手术组和手术组在造模 1 h 后腹腔注射 300 μL 生理盐水,PDX 处理组于造模 1 h 后腹腔注射 300 μL PDX(500 ng) 。 将所有大鼠于造模 24 h 后采用过度麻醉的方法处死,收集标本。 采用 HE 染色观察各组肺标本病理形态变化,评价各组大鼠肺标本的干湿质量比( W / D) ;检测肺泡灌洗液中蛋白浓度及相 关炎症因子的含量;检测肺组织中 MDA、ROS、SOD 的含量以及 HO-1、核因子 NF-κB 的蛋白表达量。 结果 假手术 组肺组织结构清晰,未见炎症细胞浸润;手术组老年大鼠肺组织结构紊乱,伴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PDX 处理组大 鼠肺组织结构不清晰,存在少量的炎症细胞浸润。 与假手术组相比较,手术组老年大鼠肺损伤评分及肺组织 W / D 显著增高( P<0. 01) ,肺泡灌洗液中蛋白浓度及 IL-1β、IL-6 和 TNF-α 含量明显增加( P< 0. 01) ,肺组织中 MDA、ROS 含量及 NF-κB 蛋白表达显著升高,SOD 活性及 HO-1 蛋白表达明显降低( P< 0. 05) 。 与手术组相比较,PDX 处理组 老年大鼠肺损伤评分及肺组织 W / D 显著降低( P<0. 01) ,肺泡灌洗液中蛋白浓度及 IL-1β、IL-6 和 TNF-α 含量明显 下降( P<0. 01) ,肺组织中 MDA、ROS 含量及 NF-κB 蛋白表达显著降低,SOD 活性及 HO-1 蛋白表达明显升高( P < 0. 05) 。 结论 PDX 能够明显减低老年大鼠肺叶切除术后的肺损伤程度,这种作用可能与其调节肺组织中 HO-1、 NF-κB 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肺部的氧化应激反应和炎症反应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FGF)对大鼠离体肾脏的低温保存效果的影响.方法:24只Wistar大鼠随机均分成高渗枸橼酸盐腺嘌呤液(HCA)对照组和aFGF复方保存液试验组:HCA液中含40 μg/L aFGF.采用腹主动脉插管原位灌注法,分别用HCA保存液和aFGF复方保存液灌洗并4℃低温保存肾脏.24、72 h后检测保存液pH值变化,以及肾脏组织丙二醛(MDA)、乳酸脱氢酶(LDH)和谷草转氨酶(GOT)水平的变化,并进行肾脏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肾脏低温保存24、72 h后,试验组保存液pH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肾组织MD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肾组织LDH及GOT水平在24h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而72 h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形态学观察结果显示,实验组肾脏损伤较对照组明显减轻.结论:aFGF能改善肾脏的保存效果,并可延长肾脏的保存时间.  相似文献   

4.
为观察五味沙棘口服液对实验性慢性支气管炎动物模型的防治作用,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采用改良烟熏法复制大鼠慢性支气管炎模型,分为7组,按设计剂量分别灌胃给药,连续21d,末次给药后第2d取样,测定各组大鼠血清、肺组织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内皮素(ET-1)、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8)、丙二醛(MDA)的含量.取部分肺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血清、肺组织及BALF中TNF-α、IL-8、ET-1、MDA含量均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NO含量则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组(除五味沙棘口服液低剂量组)大鼠血清、肺组织及BALF中TNF-α、IL-8、ET-1、MDA含量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或P0.05),NO含量则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或P0.05),改善肺组织病理损伤.藏药五味沙棘口服液在一定程度上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且对肺组织具有一定的保护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它增强肺组织自由基清除能力、改善机体功能状态、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5.
研究菟丝子提取液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取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菟丝子醇提液(CCLE)组,用langendorff逆行恒压灌流方法,结扎大鼠主动脉20 min,再灌注45 min,建立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I/R)损伤模型,观察菟丝子醇提液对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左室发展压(LVDP)、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下降速率(±dp/dtmax)、冠脉流量(CF)和心率(HR)等心功能指标,以及心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菟丝子提取液改善离心脏血再灌注损伤时LVDP、+dp/dtmx、-dp/dtmin的恢复;提高SOD的活性,减少MDA含量.菟丝子提取液有抗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可能与其抗氧化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七氟醚预处理对大鼠肺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I) 的保护作用及其对 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 方法 选择雄性 SD 大鼠 18 只,依据随机数字的方法分为 3 组,每组 6 只。 A 组仅开胸,不 做肺部移植;B 组左肺移植后开放再灌注 2 h;C 组在肺移植前用 1. 5%七氟醚预处理供体大鼠 30 min。 3 组大鼠再 灌注后 2 h 收集移植肺和股动脉血。 分析动脉血氧合指数( PaO2 / FiO2 ) 、肺内分流率( Qs / Qt) ,计算肺湿干比。 碘 化丙啶染色观察肺组织细胞凋亡;免疫组化 SP 法检测自噬蛋白 Beclin-1 水平;Western-blot 检测自噬蛋白 LC3-Ⅱ 和 LC3-Ⅰ 表达水平;ELISA 法检测肺组织和血清中超氧化物岐化酶( SOD)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Px) 、过氧化氢 酶( CAT) 、活性氧( ROS)和丙二醛( MDA) 。 结果 3 组的 PaO2 / FiO2、 Qs / Qt、肺湿干比、HE 染色肺病理损伤评分、 肺组织细胞凋亡率、Beclin-1 阳性细胞数、LC3-Ⅱ / LC3-Ⅰ 、肺组织匀浆液和血清中的 SOD、GSH-Px、CAT、ROS、MDA 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F = 23. 335、21. 056、17. 756、15. 323、18. 866、15. 336、22. 253、14. 536、15. 097、25. 337, P<0. 05) ,PaO2 / FiO2 、Beclin-1 阳性细胞数、LC3-Ⅱ / LC3-Ⅰ 、肺组织匀浆液和血清中的 SOD、GSH-Px、CAT 的数值为 A 组高于 C 组,C 组高于 B 组( P<0. 05) ,Qs / Qt、肺湿干比、HE 染色肺病理损伤评分、肺组织细胞凋亡率、肺组织匀 浆液和血清中的 ROS、MDA 的数值均为 B 组高于 C 组,C 组高于 A 组( P< 0. 05) 。 结论 七氟醚预处理对肺移植 IRI 有一定保护作用,并且可以明显改善移植肺组织和外周血清中氧化应激指标的水平。  相似文献   

7.
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被广泛地认为是PM2.5(大气细颗粒物)对肺部的作用方式。然而具体哪种PM2.5的组分在PM2.5引起肺损伤时发挥重要作用却研究较少。因此,将不同浓度的PM2.5(0.6, 3.0和15.0 mg/kg 体重)和Fe3+(2.25, 11.25和56.25 μg/kg 体重)通过气管滴注的方式暴露于大鼠来探究PM2.5中的Fe元素对大鼠肺部的损伤。处死大鼠后获取大鼠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 BALF)和肺组织,使用ELISA、比色法和HE染色来检测大鼠BALF中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а(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а)、肺组织中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以及观察大鼠肺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表明PM2.5以及Fe3+浓度的升高能够显著抑制SOD活性并增加MDA、IL-6、TNF-а水平,但是在同等含量的铁元素的情况下(PM2.5高剂量组和Fe3+中剂量组),PM2.5对大鼠的损伤更为严重。因此,PM2.5及其Fe元素可以引起大鼠肺部的损伤,在这一过程中Fe元素发挥重要作用,但是PM2.5对大鼠的肺损伤应由多种组分协同完成。  相似文献   

8.
两种PFC给药方式治疗ALI时血流动力学及病理积分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两种氟碳(perfluorccarbon,PFC)给药方式治疗急性肺损伤时血流动力学及组织病理积分的变化.方法:采用肺灌洗诱导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后,动物分3组:①雾化吸入PFC(inhalation withaerosolized peffluorocarbon group,IAP)组;②部分液体通气(partial liquid ventilation group,PLV)组;③传统的机械通气(convenrional mechanical ventilation group,CV)组.分别在ALI前、ALI及ALI后1、2、 3、 4 h 7个时段观察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pH、动脉氧分压(PaO2)、肺泡动脉氧压差(AaDO2)等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实验结束后取肺组织做病理积分统计.结果:肺灌洗后3组动物PO2显著降低、AaDO2显著升高,两组PFC治疗干预后PaO2升高、AaDO2显著降低,与CV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IAP组2 h后各时段与PLV组相应时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学积分显示IAP组与PLV、CV两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两种PFC给药方式下都具有改善肺氧合的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雾化吸入组的效果更好,病理改变也最少.  相似文献   

9.
IL-6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IL-1R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brainischemiareperfusioninjury)过程中白细胞介素-6 Interleukin-6, (IL-6)对CNS中神经元保护作用的机制及其与炎前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 Interleukin-1,IL-1)之间的关系,为 (研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提供实验和相关方面的理论基础.方法:采用四动脉暂时性阻断的方法将26只Wistar大鼠制成全脑缺血-再灌注的实验动物模型,并将大鼠分成两组:即单纯的脑缺血-再灌注对照组(n= 9)以及实验组(n = 17),两组大鼠手术前2h分别经侧脑室注入10 L生理盐水和等量的IL-6,然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大鼠海马神经元白细胞介素-1受体(Interleukin-1 receptor,IL-1R)免疫反应性的变化并进行相关的统计学分析.结果: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4h后海马CA1、 区IL-1R免疫反应CA3性显著增加,表现为:IL-1R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加、着色明显加深.结论:IL-6作为一种神经保护因子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过程中,可能通过抑制CNS中神经元的炎症因子IL-1R的表达来实现其对CNS的营养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谷氨酰胺对对体外循环期间肺泡通透性、氧化酶及炎症因子水平及AQP蛋白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保护机制.[方法]大鼠体外循环的建立,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Sham-operatedgroup,SH)、体外循环组(cardiopulmonary bypass group,CPB)提取肺组织及血液中各时相炎性介质、过氧化酶及AQP表达.[结果]CPB组各时相点EVLW、MDA、MPO、血浆TNF-α、IL-6浓度均明显升高,AQP-1呈现低表达,AQP-4呈现高表达;SOD、IL-10浓度明显降低,谷氨酰胺组则呈现相反变化,停CPB 2h后表现更加明显,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Gln预处理可以使AQP-1蛋白和mRNA表达增加,AQP-4蛋白和mRNA表达下降,降低肺组织MDA、MPO和血浆LPS、TNF-α、IL-6和MMP-9含量,增加肺组织SOD和血浆IL-10含量,提示Gln可能通过抗氧化损伤、调节炎症反应,减轻CPB后细菌易位引起的内毒素血症,间接调控MMP-9的表达及活性等途径实现,对肺上皮屏障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