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2 kW CO2激光器对20Cr2M4W钢进行了激光表面钴合金化的实验研究.利用扫描电镜、电子探针、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显微硬度计等手段分析了合金化区域的成分、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当激光功率为1.4 kW,扫描速度为100~250 mm/min时,激光表面钴合金化可获得含钴均匀的合金化层,合金化层热疲劳性能比基体材料提高1倍以上,生成的氧化膜不易脱落;合金化层的室温硬度提高HV50以上;在700℃时,Co含量为8.08%合金化层的高温硬度提高HV36.因此,激光表面钴合金化在热作工具钢的表面性能优化领域有着可喜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本文探讨采用2kW CO_2连续激光束对45钢表面进行铬合金化处理后,合金化层的组织和抗腐蚀性能以及激光束的扫描速度对合金化层的深度、宽度、铬含量、硬度、表面粗糙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激光合金化可以显著改善45钢的抗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3.
以亚微米级TiC和CrxCy合金混合粉末为原料,采用激光合金化技术在球铁表面制备出耐磨、耐腐蚀、耐高温的合金化层.利用XRD,SEM,EDS等分析了激光合金化层的相组成及微观组织,并测试了激光合金化层的显微硬度.结果表明,合金化层表面平整,与基体形成了冶金结合.在激光功率、光斑直径一定的条件下,在400~1000 mm/min扫描速度范围内,合金化层厚度随扫描速度增加而减小,合金化层硬度随扫描速度增加而提高.激光合金化层中存在细晶强化和固溶强化等强化作用,大幅度地提高了球铁表面的显微硬度.  相似文献   

4.
本文叙述了用连续 CO_2激光器在金属表面实现合金化、包覆、埋嵌和晶粒粗细化等激光处理的实验方法,对处理过的表面所作的显微组织和 x 射线分析表明:激光处理引起多种强化效应,从而在低质金属材料表面获得了高性能合金表面所具有的优异性能.  相似文献   

5.
用中功率CW-CO_2激光实现了Ti-B表面合金化。以三维无限大热流模型计算了熔区的温度场分布;对合金化过程和特点以及得到的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指出了TiB_2作为改善钛表面性能的强化相的强化机制。  相似文献   

6.
铝硅合金表面激光Ni/WC梯度层组织结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5kWCO2激光器在铸造铝硅合金表面两次重熔预置合金粉末,制备出Ni/WC梯度层,并对它们的显微组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激光梯度层表面存在与单一激光合金化层不同的Al3Ni2区和未熔碳化钨,而在单一激光合金化层中所有的碳化钨颗粒全部溶解,在激光梯度层内自基体至表面铝,镍等元素的含量变化较单一激光合金化层缓和,显微硬度呈梯度变化,而单一的激光合金倾层显微硬度曲线存在一“平台”区,同基体组织之间硬度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7.
连续激光作用下金属表面合金化的动态凝固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激光表面合金化的动态特征。在实验的基础上讨论了激光合金化的凝固组织特征及其形核机制,分析了运动熔池形状效应对凝固特征的影响。实验表明其动态凝固特征主要受控于激光合金化工艺参数和熔池形状特征等的综合作用。另一方面,激光合金化的凝固形核机制主要为异质外延形核和非均匀形核。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输出功率为2瓧的HGL-81型横流电激励CO_2激光器对45~#钢进行了钼及钼铬激光表面合金化研究,用扫描电镜、电子探针和x-射线衍射仪对样品表面进行的分析表明在钢表面形成了合金层,提高了表面硬度,改善了表面性质。  相似文献   

9.
采用激光熔覆技术 ,在Q2 35低碳钢基体表面进行了Ni基合金添加Y2 O3的熔覆试验。通过对激光工艺参数及合金粉末比例的优选 ,可以得到较理想的熔覆层。对熔覆的合金化层进行了表面显微硬度和电化学腐蚀测试以及金相组织和X衍射物相分析 ,结果表明Y2 O3对Q2 35钢表面激光熔覆Ni基合金有减少裂纹的作用 ,但显微硬度与耐蚀性能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0.
高镍铬无限冷硬铸铁轧辊表面激光合金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激光合金化技术应用于高镍铬无限冷硬合金铸铁轧辊,利用OM,SEM,显微硬度计和X射线衍射仪对激光合金化层的显微组织、成分、截面显微硬度分布和物相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合金化层表面平整,与基体形成了冶金结合,部分区域存在裂纹.在激光功率、光斑直径、搭接率一定的条件下,合金化层厚度随扫描速度变化不大;裂纹率随速度增加而增加;合金化层硬度随速度的增加先提高后降低.当激光功率为7.2 kW,光斑直径为0.8~3 mm,搭接率为33.3%时,最佳扫描速度为11 m/min.此时,合金化层平均厚度为0.287 5 mm,平均显微硬度为1 001 HV0.05,是基体材料(656 HV)的1.53倍.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讨论了45钢表面铬合金化层的形成过程和激光工艺参数、铬粉厚度对合金化层深度和铬含量的影响,并与未经激光处理的45钢,1Cr18Ni9Ti钢进行了电化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比较;文中最后分析讨论了合金化层的组织结构与耐腐蚀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Y2O3对Q235钢表面激光熔覆Ni基合金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在Q235低碳钢基体表面进行了Ni基合金添加Y2O3的熔覆试验,通过对激光工艺参数及合金粉末比例的优选,可以得到较理想的熔覆层,对熔覆的合金化层进行了表面显微硬度和电化学腐蚀测试以及金相组织和X省射物相分析,结果表明Y2O3对Q235风表面激光熔覆Ni基合金有减少裂纹的作用,但显微硬度与耐蚀性能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3.
激光表面合金化制备TiC/Ti复合涂层的组织与性能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利用激光表面合金化技术在工业纯钛表面制备TiC/Ti复合涂层,并对复合涂层的组织与性能进行了分析和测试,对TiC的合成机理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涂层由合金化层和热影响区组成.合金化层由TiC和α′-Ti构成,TiC的生长形貌包括树枝状、十字花瓣状、胞枝状以及针状,热影响区主要由α-′Ti构成.合金化层的平均显微硬度为HV 420.TiC的合成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激光辐照时,固态C颗粒迅速扩散至激光熔池并被液态Ti包围;首先固-液结合界面处的Ti和C直接反应形成TiCx,随后液Ti扩散并穿过TiCx层与剩余的C进行反应,直至TiCx中C的浓度达到TiC中C的浓度,生成的TiC溶于液相中;快速凝固过程中,TiC从溶液中析出并长大.  相似文献   

14.
在目前激光材料强化技术的发展阶段中,为强化工艺和提高被强化表面的质量而采用了以下几项先进技术:(1)开发新的吸收层用于提高被强化表面对激光射线的吸收率;(2)研制检测材料吸收率和激光辐射工作区的瞬时温度的新仪器去控制激光强化处理条件;(3)寻找适于激光合金化和熔覆的新材料成分;(4)研究综合工艺。  相似文献   

15.
金属材料表面激光热处理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激光表面强化,激光熔覆、激光合金化及工程应用等4方面阐述了近年来金属材料表面激光热处理的研究与现状,提出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对其发展前景作了展望,提出了本课题研究内容及方向。  相似文献   

16.
激光作用下合金熔池内的熔体流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力学角度研究了激光合金化过程中的熔体流动。研究表明激光合金化熔体的流动受控于熔池表面的表面张力梯度的作用和来自熔池水平方向的温差所致的浮力作用。这两个力的作用区域合在合金化溶是有差异的。激光合金化的Bond无因次量的分析说明上述两个作用力的强度在同一数量级内,在一定条件下,两者几乎相当。  相似文献   

17.
T8 钢表面 Ni-Cr-Si-B 激光合金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用CO2激光器在T8钢表面实现的Ni-Cr-Si-B激光合金化,研究了合金层的显微组织和相结构,合金化处理后试样表面硬度和耐磨性都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18.
介绍用CO2激光器在T8钢表面实现的Ni-Cr-Si-B激光合金化,研究了合金层的显微组织和相结构,合金化处理后试样表面硬度和耐磨性都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19.
本文探讨了激光表面处理灰铁的工艺。运用1.2kW CO_2激光加工机重熔普通灰铸铁表面并进行合金化处理。结果表明,激光表面处理时白口深度的大小与激光器工艺参数P/(Dv)~2/1成线性关系,且受表面涂料的影响;白口层深度与熔区表面硬度成指数关系,白口深度越大,则硬度值越高。激光表面处理后,试样自表层起可划分为3个区域,即:熔化区,组织为莱氏体;热影响区,组织为针片状马氏体和隐晶马氏体;基体区,组织为珠光体。  相似文献   

20.
激光表面处理技术在改善材料抗腐蚀性能上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激光表面处理技术的原理、分类及其在材料腐蚀与防护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着重讨论了激光熔凝和激光表面合金化处理两种技术对材料表层的结构和合金元素分布的影响。腐蚀实验证实,经激光处理的材料表面的抗腐蚀性能,尤其是抗局部腐蚀性能,远高于基体。在分析材料腐蚀机理的基础上,弄清了激光表面处理提高材料抗腐蚀性能的机理,并就该方向的进一步研究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