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特立独行、避世隐居的20世纪犹太裔无国籍数学巨匠亚历山大·格罗腾迪克(Alexander Grothendieck)于2014年11月13日在法国西南城镇圣日昂的医院辞世,享年86岁。出于对隐私的保护,医院未对外公布其死亡的原因。法国总统奥朗德总统在次日发布的讣闻中,盛赞他为"我们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和"生命哲理中杰出人格的代表"。据法国《世界报》报道,格罗腾迪克在圣日昂附  相似文献   

2.
王志成 《科学之友》2007,(13):70-71
垃圾生态艺术塑像 法国东南部的夏蒙尼,位于著名的勃朗峰下,是欧洲首屈一指的体育旅游胜地.每到冬季,到此度假的滑雪者数不胜数,因此这里的垃圾堆积如山.有人呼吁让生态艺术家给予帮助.  相似文献   

3.
《异形》、《第五元素》、《电子世界争霸战》……在这些名声大噪的科幻电影中,奇形怪状的外星人与充满现代感的未来世界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提起这些电影,就不得不提到他们的美术设计——墨必斯。除了参与各式各样的科幻电影,墨必斯的主要工作是绘制漫画。他是一位来自法国的著名漫画家。  相似文献   

4.
波士顿东北大学教授理查德E.格罗让和格雷戈里J.卡瓦尔斯奇发现北极熊的白色毛能够将光转换成热能,在某一波长,这种转换效率几乎达9(?)%。其转换效率大大高于人们在实验室或田野通过技术产生的转换效率.对其转换过程目前他们还不十分清楚。但却很有实用价值——既可以做轻便、保暖的衣服,也可  相似文献   

5.
钻石是举世公认的、人们孜孜以求的珍贵宝石。你有没有想过如此高贵典雅之物是如何来到地表的呢?关于钻石的来源有许多动人的传说,这也是科学家想要揭开的一个谜。 为钻石着迷 1868年,一个年轻的非洲部落男子在位于今天南非地域的橙河流域附近发现了一块让他着迷的玻璃状石头。这个年轻人,现在只知道大家都把他叫做黑小子,他把这块晶莹的石头带给一个喜欢彩石的当地人,希望以此抵押作为一夜的住宿费用。但是这个叫做斯科克的当地人却让黑小子大大震惊。他竟然愿意用自己所有的家畜来交换这块石头,他的家畜包括500头绵羊、10…  相似文献   

6.
(续2005.1期)四“阿尔索斯”一成立,就把绑架和俘获德国著名物理科学家作为自己的重要任务。当战争打到德国本土以后,搜捕工作就成为头等重要的任务。无论如何不能让这些科学家中的任何人落入苏联手中,就是“阿尔索斯”工作的最高准则。1943年12月,“阿尔索斯”将卡耳佛特少校派到伦敦,名义上是美国大使馆的武官,实际上专门从事科学间谍的工作。他首先仔细查阅了德国现期和过期的全部物理杂志,并且询问了逃到美国的所有欧洲的物理学家,像爱因斯坦、费米和玻尔等人,然后开列出一张共有50名德国科学家的名单,他们都是可能与德国原子能计划有关…  相似文献   

7.
百花岭观鸟     
现代文明在让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舒适的同时,也渐渐隔断了人与自然的联系。身心疲惫、精神紧张的人们发现,度假休闲、走进自然可以调节缓解工作压力,而观鸟正是人们亲近自然、松驰身心的有效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8.
永远年轻     
正一些动植物看来感受不到时间压力,不停生长不死,可能会是一个诅咒,而不是一个赐福。希腊神话中,特洛伊城创建者拉俄墨冬之子提托诺斯,以生命代价认识到了这一点。这位特洛伊王子是如此英俊,以至于黎明女神厄俄斯迷上了他。她成功央求主神宙斯赐予提托诺斯永生,这样一来,她就能和提托诺斯永远在一起。提托诺斯得到了永生,却依然衰老了。他失去了英俊和智慧,厄俄斯则失去了对他的兴趣。老迈且胡言乱语的提托诺斯,最终被她永久囚  相似文献   

9.
杨建邺 《世界科学》2006,(10):42-45
1930年9月,劳伦斯的创造生涯和一个学生——斯坦利·利芬斯顿(Stanley Livingston)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当时,利芬斯顿正在为自己的博士论文寻找题目,他拜访了劳伦斯,希望这位实验物理学家给他提供一个课题。而劳伦斯此时正因埃德勒夫逊的毕业离开而急需一个助手。他希望利芬斯  相似文献   

10.
《大自然探索》2005,(11):6-6
2005年7月14日,美国宇航局发射的“卡西尼号”飞行器从土星的冰质卫星——恩克拉多斯上空仅175千米的地方近距离飞过,并且拍摄了这颗卫星的许多表面图像。然而,这些图像却让天文学家们迷惑不解。 图像显示,恩克拉多斯表面到处都是直径在10米至20米之间的巨型卵石,但同时又密布裂缝,这种地貌在整个太阳系中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些裂缝或许并不奇怪——它们很可能是土星和它的其他卫星的引力挤压或拉伸恩克拉多斯所造成的“伤口”。让人感到奇怪的是:巨型卵石为何不去填补那些裂缝?会不会那些  相似文献   

11.
<正>崇尚勤奋的亚洲人,玩命工作的勤恳态度往往让欧洲人瞠目结舌。每年夏季,欧洲已全然一副半停滞的状态,大部分人都跑出去度假了,相比之下,国内的精英商务人士或许还在写字台前玩命写着工作计划书,他们长时间的工作导致与家人疏离,即使是回家也带着永远无法停止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正>在洞穴和迷宫中,人类的大脑导航器官大多是无用的。迷失方向会使大脑陷于混乱,但也可能使我们获得一种力量。2004年12月18日晚,在法国西南部的马迪兰小村庄,一位名叫让﹣吕克·约苏亚特﹣韦尔热斯(Jean-Luc Josuat-Vergès)的男子在一个废弃蘑菇农场的地道里迷了路。48岁的韦尔热斯是当地  相似文献   

13.
<正>从煤矿工人到留学博士的转变,让他接触到了检漏这项在国外十分热门、国内却少人问津的专业。为填补该技术在国内的研究空白,他毅然投入到检漏技术的学习和研究中。几年后,学有所成的他已经成为日本一家大型企业的技术总监,这时一个强烈的念头却反复出现在他的脑海  相似文献   

14.
《科学之友》2004,(2):86-86
这部耗资四百多万美元制作的影片,是法国导演雅克·贝汉先生历时4年,横跨五大洲,不惧艰难险阻,在与候鸟群共同飞行的过程中,精心磨砺制作出的一部精品。他带着观众走进鸟群,深入鸟的灵魂,让我们一次又一次萌发了触摸那些鸟儿的愿望,而那诗一般的画面,聆听着大自然的声音,为我们心中留下了永恒的奇迹。导演雅克·贝汉于1941年7月出生在法国。  相似文献   

15.
法国医生让-米歇尔·杜伯纳德(Jean-M ichelDubernard)因进行世界上首例面部移植手术而被推到了一场伦理风暴的中心——现年64岁的杜伯纳德医生具有双重身份:一方面,他是法国里昂市的一名外科医生,曾率先开创了胰腺及其他组织的移植技术,并在1998年组织了世界上第二例前臂移植的国际手术小组(第一例是1964年在厄瓜多尔进行的,当时的药物和显微外科技术尚没有现在这样进步);另一方面,他也是一位政治家,曾担任里昂市副市长,从1986年至今一直在法国议会任职。目前他是法国国民议会中最有影响力的议员之一。对一名严重毁容的38岁法国妇女进行…  相似文献   

16.
科学史上的伟人、著名的博物学家乔治·居维叶(Georges Cuvier, 1769~1832),1769年8月23日出生在法国东部蒙贝利亚尔的一个胡格诺教徒家庭。他自幼颖悟异人,然而体格却十分虚弱,全靠母亲悉心照料。在他儿童时期,母亲就送他上学校学习各门自然科学知识。因此他对自然历史特别爱好。在他幼  相似文献   

17.
罗曼·迪亚兹(Roman Diaz)是来自乌拉圭的折纸艺术家。法国的折纸大师尼古拉斯·特里(Nicolas Terry)曾经评价他艺术修养极佳,作品透着一种罕见的美感。他认为罗曼是最杰出的折纸艺术家之一,特别是那种少有的、能成功地为作品添加生气的人,这也许是得益于他的兽医工作。只有为数不多的人有这样的天分,他们既能够设计出所有折纸爱好者都喜欢的基本型,又能让作品有灵气。罗曼是一位兽医,他曾说过,不管他的工作中是和健康还是生病的动物打交道,他习惯于从那些动物的高度去观察他们,并且痴迷于将手指插入这些动物的皮毛中去抚摸它们,感受那皮骨之下的生命。一开始做动物折纸的时候,他认为不用像对待真的动物那样,为这些东西负责任,但是他错了。现在,  相似文献   

18.
“舌头也能‘看’东西?”这不是痴人说梦吧?当然不是。高科技让13岁的法国盲童皮埃尔用舌头生平第一次“看”到了生他养他的父母,“看”到了从未见过的缤纷世界。家住法国斯特拉斯堡的小皮埃尔非常幸运。他的故乡有个路易斯·巴斯德大学,这个大学的感知系统实验室的科学家研究开发出了被誉为“盲人第三只眼”的口腔式“触觉、视觉替代系统(TVSS)”。小皮埃尔荣幸地成为了受试者。  相似文献   

19.
<正>2004年6月中旬,当杰克前往巴西境内的亚马孙热带雨林时,他心里异常兴奋。尽管杰克此前多次涉足南美大陆,但却从未深入雨林腹地,他不禁为有生之年能有这样一个冒险机会而欢欣鼓舞。深入雨林腹地6月12日,杰克带着重达50多千克的装备,来到亚马孙河边的玛瑙斯市,这里将是杰克进入雨林的第一站。临行前一天晚上,在一个酒吧里,杰克  相似文献   

20.
最大的悲痛莫过于当我和我的同事们惊悉约翰&#183;麦多克斯(John Maddox)爵士——或者一如他的同事们称他为JM——不幸去世的噩耗(麦多克斯于4月12日逝世,享年85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