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7 毫秒
1.
雷颐 《世界知识》2008,(23):5-5
近日.汇源旗下的汇源果汁集团有限公司被可口可乐以179亿港元收购的消息传来,网络上一时议论纷纷.认为是令人心痛的民族品牌之殇,反对之声四起。然而,激愤之后,更应有冷静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林威 《厦门科技》2009,(5):42-44
2008年8月中国《反垄断法》实施以来.可口可乐公司对汇源果汁的收购预案成为全国人民关注的焦点。不久前,商务部驳回了此项收购预案.并给出了三条理由:(1)集中完成后可口可乐公司可能利用其在碳酸软饮料市场的支配地位,搭售、捆绑销售果汁饮料,或者设定其他排他性的交易条件,集中限制果汁饮料市场竞争,  相似文献   

3.
在北京奥运会结束后不久,可口可乐的一家全资附属公司Adantic Industries于20008年9月3日宣布以179.21亿港元的价格收购汇源果汁。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我国商务部禁止可口可乐公司收购中国汇源公司和法国最高行政法院驳回可口可乐收购法国Orangina两个案件的对比,指出我国经营者集中关于实体标准的认定的不足,提出完善建议,以求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反垄断法律规制。  相似文献   

5.
王亚娟 《世界知识》2008,(19):20-21
可口可乐并购汇源果汁所产生的强烈反应,可能是许多人都不曾预料到的。根据相关调查,八成以上网民反对该项收购,汇源果汁老总朱新礼因而也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批评谴责之词不乏尖锐甚至带有某种人身攻击。通过对相关专家的采访,本刊记者觉得该并购案引出的以下几个问题值得关注与思考。  相似文献   

6.
并购对民族品牌的影响: 独立自我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可口可乐并购汇源”为例进行实验, 考察外国品牌并购中国品牌对于被并购品牌的评价的影响。结果发现, 强调“可口可乐收购汇源”这样一件并购事件(相比较于不强调该并购事件), 会导致消费者降低对汇源的正性品牌态度和购买意向。另外消费者的独立 自我倾向调节了上述关系, 并购事件的消极影响只在高独立自我的个体中出现。该研究扩展了有关自我建构方式影响消费者行为的研究, 说明在企业行为与自我相联系时, 与自我建构倾向相一致的企业行为更受消费者推崇。  相似文献   

7.
钟飞腾 《世界博览》2008,(21):50-53
外资被看作"特洛伊木马",引发过各国的恐慌。近来美国可口可乐公司收购中国汇源果汁集团一事引发诸多争议。有人认为这是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威胁,有人认为违反了反垄断法,还有人认为汇源公司可以卖个更好的价格。环顾周遭世界,因并购引发的民族情绪和种种疑虑也时常可见,并无惊异之处。不过,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的步伐毕竟刚刚迈出,对西方商业规则的诞  相似文献   

8.
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下,外资并购案例日益增多,成为世界资本流动的一种必然结果。各国为了维护经济安全、保护合理有效的竞争秩序,都对外资并购行为做出了规制。从外资并购涵义出发,结合美国可口可乐公司收购汇源果汁被否决案件,分析了我国外资并购的现状及相关制度漏洞。评述了我国《反垄断法》对外资并购的立法现状和缺陷,并对相关制度的完善提出了可行性的对策构想。  相似文献   

9.
财经剪贴     
《世界知识》2008,(18):10-10
可口可乐收购汇源 有待反垄断审查;上海环球金融中心落成启用;美破产银行逼穷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全球主权财富基金就自愿行为准则达成初步一致;10亿奥运物资将公开拍卖;“古斯塔夫”助国际油价创五个月新低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厘清了反垄断理论中由"结构"、"行为"、"效益"所组成的几个概念之间的关系,认为反垄断法的规制模式包括结构主义规制模式与行为主义规制模式。其次,梳理了《反垄断法》出台前关于采取何种规制模式的论争,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对我国《反垄断法》实际所采取的规制模式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易鹏 《科技智囊》2010,(2):I0024-I0027
过去的一年里汇源无疑是中国企业中的一个热门话题。2008年9月,汇源宣布与可口可乐达成并购协议,汇源的出售总价高达196亿港元,而汇源的创始人朱新礼个人将获74亿港元。但遗憾的是,商务部被网上高达八成的持有反对意见的民意所挟持,今年3月否决了这桩并购案,让朱新礼的巨额套现成了一场梦。当时,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行业协会限制竞争行为已存在很久了。基于这种状况,2007年颁布的《反垄断法》对行业协会及其限制竞争行为作了专门规定。但是,我国《反垄断法》有关行业协会限制竞争行为的规定是粗线条的,可操作性不强。鉴于这样的情况,此文以"行业协会限制竞争行为的反垄断法规制"为题,旨在通过对该论题的研究,弥补相关理论研究的不足,并对我国反垄断法有效规制行业协会限制竞争行为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世界博览》2009,(12):10-10
英国《卫报》2009年5月18日报道,很多人都有理由认为中国已经"走向全球"了,然而这个词对于中国来说有着特定的含义:"走向全球"特指90年代中期中国开始实施的,扶持国内企业在国际上建立竞争优势的政策。十年之后,中国首次批准了一家中国企业对国外公司进行直接投资,TCL集团收购了法国的汤姆逊公司。以后的几年间,我们又看到了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事业部,以及很多其他的收购行动,包括失败的海尔收购美泰案。  相似文献   

14.
财经剪贴     
《世界知识》2008,(24):10-10
第五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取得丰硕成果;可口可乐并购汇源进入审批阶段;“两拓”合并失败;中国首富黄光裕被拘;奥巴马宣布将成立经济复苏顾问委员会;欧盟出台2000亿欧元经济刺激计划;  相似文献   

15.
中国商务部反垄断局局长尚明近日指出,禁止行政垄断是中国《反垄断法》的特色,行政机关负责人员如果滥用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反垄断法》不适用于香港和澳门。  相似文献   

16.
本文简要介绍了《反垄断法》出台的现实意义和我国医药行业当前的现状,并指出《反垄断法》出台后,给医疗行业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反垄断法》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其立法目的在于保护竞争,反对任何无合理依据,违法的限制竞争的行为;《反垄断法》反对的是垄断行为,而非垄断状态,我国制定的《反垄断法》与支持和鼓励中小企业联合、扩大企业规模、发展规模经济的产业政策并不冲突,两者在根本目的上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是建立有效竞争市场结构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8.
张磊 《世界知识》2018,(3):11-11
【英】《新政治家》2018年1月6日1936年9月,西尔维奥·贝卢斯科尼生于意大利米兰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在米兰大学法学系求学期间,他通过勤工俭学完成学业。他最初以建筑商身份在意大利闻名。1978年,他建立第一家有线电视台Telemilano,创建家族企业费宁韦斯特集团,其后建立第一家私人电视台"5频道",并收购"意大利1"电视台、"电视4台"及最大的出版集团蒙达多里出版集团.  相似文献   

19.
我国反垄断法堪称为经济宪法,它的颁布和实施,对市场的规则及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中国经济法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但我们仍要看到一个现实:法律本身具有天然的不完备性,反垄断法也不例外。因此,我们应该科学的认识和评价《反垄断法》。  相似文献   

20.
我国已于2007年8月30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以下简称《反垄断法》)。然而,对于没有反垄断立法和执法经验的我们来说不可能一蹴而就,《反垄断法》尚存在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反垄断执法机构的不确定性更是反垄断执法的难点和重点,将来反垄断执法机构的构建就成为我国《反垄断法》的重中之重。任何法律不可能尽善尽美,但应对实际执法的统一标准和依据应做出尽可能的完善和统一,使我国反垄断执法机构的建设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