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费加罗的婚礼》与《塞维利亚理发师》都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喜歌剧,本文以前人对《费加罗的婚礼》和《塞维利亚理发师》的研究作为基础,研究分析莫扎特和罗西尼歌剧中体现的古典时期和浪漫时期音乐风格特点及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2.
郑鲁燕 《科技信息》2009,(8):104-104
《费加罗的婚礼》与《塞维利亚理发师》都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喜歌剧,本文以前人对《费加罗的婚礼》和《塞维利亚理发师》的研究作为基础,研究分析莫扎特和罗西尼歌剧中体现的古典时期和浪漫时期音乐风格特点及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3.
莫扎特歌剧的《费加罗的婚礼》是意大利谐歌剧的代表作。本文对这部歌剧运用各种重唱形式表达复杂的戏剧内容以及运用鲜明活泼的音调来刻画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人物形象的手法,对他喜剧音乐语言的独特风格进行了分析、论证、归纳与总结。  相似文献   

4.
莫扎特在音乐创作中很注重人物内心世界的情感表达,而咏叹调女高音则是作者表达人物内心世界的有利工具。咏叹调女高音由于受生理及歌曲自身因素影响,表现出不同的声型特点与声音造型,并呈现出一系列文艺特征。《费加罗的婚礼》中伯爵夫人第二幕开头的《求爱神给我安慰》一曲,是不可不提的咏叹调女高音优秀范例。通过这一曲来对咏叹调女高音的三个文艺特征进行实例探究,旨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比中以彰显歌剧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5.
1日 1786年莫扎特的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在维也纳首演。1851年在伦敦海德公园举行的“世界大博览会”开幕。1886年美国芝加哥等地工人举行大规模罢工和游行,争取八小时工作制。此日后来被定为国际劳动节。1926年英国矿工举行大罢工,一直持续到当年  相似文献   

6.
莫扎特歌剧的<费加罗的婚礼>是意大利谐歌剧的代表作.本文对这部歌剧运用各种重唱形式表达复杂的戏剧内容以及运用鲜明活泼的音调来刻画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人物形象的手法,对他喜剧音乐语言的独特风格进行了分析、论证、归纳与总结.  相似文献   

7.
孙静 《科技咨询导报》2008,(34):181-181
奥地刺著名作曲家英扎特,被誉为“音乐神童”。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在其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体裁涵盖几乎所有的音乐作品门类。而其中,歌剧的创作在其艺术床沿生涯中无疑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在他一生的36年中,有25年在从事歌剧创作,共写了22部。本文以其著名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为研究对象,对作品的创演背景.音乐创作手法等进行了较为详尽的综合分析,以期能窥探其歌剧作品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8.
莫扎特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在维也纳期间(1781年—1791年),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创作达到了顶峰,陆续诞生的17首协奏曲各具特色。本文将对莫扎特在维也纳时期创作的17首钢琴协奏曲中的《d小调第二十钢琴协奏曲》作以简要的概述。  相似文献   

9.
解敏 《科技信息》2008,(15):200-200
苏珊娜与伯爵夫人的二重唱《多么温和的西风》是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最优美抒情的二重唱,为推动剧情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苏珊娜的咏叹调《美妙时刻将来临》使整部歌剧剧情发展更加跌宕起伏,在声乐教学过程中常常用到这两首歌剧选曲。本文试图将这两首歌剧选曲在演唱中表演的方法及作用做简单的探索与整理,为声乐教学实践与演唱实践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正他是米洛斯·福尔曼,从小经受二战的洗礼,一名在捷克、法国和美国之间迁移的反叛家。他的命运看似漂流不定,却用疯狂而神圣的灵感创造出不朽的光影佳作。他是捷克电影新浪潮代表人物,凭借《飞越疯人院》和《莫扎特传》两次摘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更是柏林和戛纳电影节上的常客。他总能  相似文献   

11.
莫扎特     
莫扎特是十八世纪的伟大的音乐家。他的几部歌剧:“费加洛的婚礼”、“魔笛”、“董乔伐尼”(唐·璜)、“后宫诱逃”,每年都在世界各大城市里上演着,受到千百万讲着不同语言的人民的喜爱。他的交响曲中的最后三首:降E调交响曲(第三十九号)、  相似文献   

12.
《安魂曲》是弥撒曲的一个分支,主要是罗马天主教用于超度亡灵的特殊弥撒。莫扎特临终前创作的《安魂曲》最具代表性。本文通过对莫扎特《安魂曲》的创作背景,过程及曲式结构等要素进行简要阐述,对莫扎特《安魂曲》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为欣赏莫扎特《安魂曲》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3.
吴蕾 《枣庄师专学报》2007,24(3):107-109
莫扎特是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音乐典雅秀丽,清澈透明,洋溢着青春的生命力。本文从他的音乐创作特点,演奏风格及版本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4.
莫扎特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在维也纳期间(1781年-1791年),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创作达到了顶峰,陆续诞生的17首协奏曲各具特色.本文将对莫扎特在维也纳时期创作的17首钢琴协奏曲中的作以简要的概述.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中国象征派诗人中的代表人物,姚蓬子首先是一个具有“浪漫性”气质的诗人,他的“浪漫性”气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人生道路的选择,第一次转变是在1929年他的《银铃》发表前后,他宣布“把青春撕成碎粉”;第二次转变发生在1934年,以他发表《姚蓬子脱离共产党宣言》为主要标志。两次转变都促使了姚蓬子文学创作的转变,更为主要的是在这两次的抉择面前他总是以一种“徘徊者”的面貌出现,这体现了风起云涌的时代气息和他思想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6.
今年是世界上伟大的音乐家之一莫扎特诞辰250周年。他的《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已经成为世界上最知名的胎教音乐,甚至为了唤醒因中风陷入昏迷的以色列总理沙龙,医生在他病房里播放的也是“莫扎特”。近  相似文献   

17.
《科技潮》2000,(2)
达·芬奇的名字因《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等著名画作而家喻户晓闻名于世。然而,除了绘画,他在科学技术的研究方面也显示了卓越的才华。达·芬奇简直是一个不可思议的人物,他的科学探索竟然涉及医学、解剖学、植物学、生理学、物理学、数学、地理学、天文学、气象学、建筑学、土木学、水利学、机械制造以及军事科学等诸多领域,  相似文献   

18.
列夫·托尔斯泰三大名著的最后一部是《复活》,《复活》是他的代表作品,也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达到了顶峰的作品。 《复活》从1889至1899年,断断续续共写了十年。这正是作者文学活动的末期。当时作者已经同他的本阶级决裂,转到了宗法制农民的立场上。这部作品是作者思想创作发展的总结,集中地体现了他转变后的世界观及其矛盾。这部作品的素材是检察官柯尼  相似文献   

19.
博马舍     
启蒙话剧的最高成就是博马舍的有名的三部曲,说得更准确些,是他的两部喜剧,《塞维勒的理发师》和《费加罗的婚姻》。博马舍的这两部作品是法国喜剧发展到一个光辉的新阶段的标识。  相似文献   

20.
歌剧是莫扎特音乐创作的最爱,在他短短的一生中,共创作了22部歌剧。他在歌剧创作中突出音乐的主导地位,创造性地使音乐与歌词有机统一,赋予每个角色以独特的音乐形象,善于运用重唱的手法展开戏剧性情节和对人物的心理刻画。他的歌剧反映了时代的呼声,音乐通俗易懂,具有德国民族民间音乐的气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