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非法侵入住宅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了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行为,因此,在判断行为人的性质时就要求判断行为人进入他人住宅的行为首先应当是非法的。因此,准确定义‘非法’这个概念,是判断侵入住宅行为性质的先决条件。同时,非法侵入住宅罪这个罪名的提法也应当变更,笔者以为定侵入住宅罪为妥。 相似文献
4.
《刑法修正案(十一)》增设“催收非法债务罪”是对当下我国民间借贷、套路贷等行为所引发犯罪问题的立法回应,充分体现了当前积极的刑事立法观。但该罪设立实施后所带来的司法适用难题,如法益保护范围界定上的模糊、罪状规定理解上的歧义,以及与他罪关系不够明晰等问题有待解决。基于对刑法条文规定构成要件的检视,催收非法债务罪所保护的应为社会公共管理秩序和个人人身权利双重法益。在犯罪主观层面,需具备催收非法债务这一主观违法性要素。在与他罪关系的厘清中,本罪与非法拘禁罪、故意伤害罪、非法侵入住宅罪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竞合,与寻衅滋事罪则属对立关系,在司法实践中应择一适用。 相似文献
5.
6.
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机动车辆大幅增长.随之而来的危险驾驶问题不断凸显,给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在我国,由于各种危险驾驶行为,造成了无数家庭的支离破碎,给广大群众带来的深深的痛苦。但是,由于我国法律体制尚不健全,特别是对于这一类的危险驾驶行为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法律规定.造成了在安际的法庭审判和定罪量刑之中的困难.出现了“同罪不同刑”的现象,并引起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与讨论。因而,从统一对危险驾驶行为定罪量刑.惩罚犯罪.抚慰受害者心理的角度出发,也为了维护我国的交通管理秩序.危险驾驶罪入刑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短期自由刑的行刑效果一直遭受质疑。但事实上,报应、一般预防、特殊预防均是现代刑罚目的所在,刑罚运作的不同阶段各有侧重。这正是短期自由刑存在的价值基础。刑事一体化必须创造结构合理、机制顺畅的刑法实践,短期自由刑的构造与运作模式正与之契合。 相似文献
8.
杨红文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6,(Z1)
中国刑法典在立法时既考虑了刑罚个别化,规定了初犯、累犯、自首、立功、胁从犯等量刑情节,在司法时法官根据法律规定和行为人的具体情况裁量刑罚,在执行刑罚时执行机关根据刑法规定及罪犯的情况,可以予以减刑、假释。罪刑法定原则一定意义上是包含了刑罚个别化原则。 相似文献
9.
10.
近代中国处于内忧外患之中,盗匪更是不绝于世,盗匪肆虐严重影响了社会秩序,故清末民国时期各政府不断颁布刑事法律对盗匪行为进行规制,但在立法层面与司法实践之间仍有断裂之处。随着近代西方刑法的引入,立法上盗匪规定日趋完善。司法实践中,清末修律多适用《钦定大清现行刑律》处理盗匪案件,北洋政府将盗匪刑事特别法与大理院判决例、解释例相结合惩治盗匪行为,南京国民政府采用最高法院判决例和解释例对立法不足加以补充。各时期政府为实现立法与司法实践的融合而努力。 相似文献
11.
在刑事司法工作中,如何准确区分此罪与彼罪,不但涉及到保障司法公正和效率的问题,而且涉及到怎样稳、准、狠地打击、惩罚犯罪的问题。诚然,犯罪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各种犯罪之间有必然存在它们的共性与特性,所以想准确区分此罪与彼罪也并非易事。本文仅以故意伤害罪与他罪的界分为例,试图以一罪自身及案情事实的特殊性,提供区分此罪与彼罪的一个新的审视角度。 相似文献
12.
万红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9(1):45-46,58
“非法持有毒品罪”是在刑法典颁布10余年以后,首次出现在单行刑法之中。这一重要罪名被立法所确认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打击毒品犯罪的形势需要、履行国际法中关于禁绝毒品的国际义务的需求、打击毒品犯罪的刑事司法实践的需要和世界各国的立法实践对我国毒品犯罪立法的影响等是“非法持有毒品罪”得以出台的主要立法背景。1997年新《刑法》的颁布实施,使我国“非法持有毒品罪”立法得到了完善。 相似文献
13.
围绕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犯罪对象、主体、客体等方面进行讨论。就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在实践中存在的一些疑难问题,如行为人非法吸收存款但被害人不认为自己被害,金融机构高息揽储,以存代借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等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4.
许桂敏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1995,15(2):18-19
<正> 此文所说的青少年是介于14周岁和25周岁之间的公民。青少年犯究竟适不适用资格刑?争论不一,尚无定论。所谓资格刑,是指在主刑执行完毕后,开始执行的依法剥夺犯罪人某种权利和荣誉资格的一种刑罚方法。是一种给犯罪人以精神性痛苦的刑罚,公开地表现出国家对犯罪人的严厉态度。青少年适用资格刑,起到了预防、威慑犯罪的作用。具体根据有二: 相似文献
15.
围绕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犯罪对象、主体、客体等方面进行讨论.就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在实践中存在的一些疑难问题,如行为人非法吸收存款但被害人不认为自己被害,金融机构高息揽储,以存代借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等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6.
围绕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犯罪对象、主体、客体等方面进行讨论.就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在实践中存在的一些疑难问题,如行为人非法吸收存款但被害人不认为自己被害,金融机构高息揽储,以存代借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等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7.
围绕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犯罪对象、主体、客体等方面进行讨论。就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在实践中存在的一些疑难问题,如行为人非法吸收存款但被害人不认为自己被害,金融机构高息揽储,以存代借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等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8.
向梅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22,(1):32-37
《刑法修正案十一》新增催收非法债务罪不仅满足了司法实践的需求,更能弥补相关理论的缺憾。应当明确催收非法债务罪的社会秩序法益可主要理解为个人生活安宁或稳定,主观罪过形式仅为故意,非法债务的认定不可脱离对高利贷的判断,情节严重的情形应当在刑法分则一般认定特征的基础上结合本罪具体行为方式进行明确。 相似文献
19.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快,但是国有企业、国有公司中的一些单位领导和主管人员却打着为单位谋福利的旗号,违反国家规定,以各种名义滥发款物,损公肥私、私分国有资产的现象日益严重。并且有的国家机关、国有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也以各种名义私分其经手、管理、使用的国有资产,致使大量国有资产流失,这不仅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经济改革的进程,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而且严重腐蚀了相当一批党政干部,败坏了党政机关清正廉洁的传统。针对有些地方和部门私分国有资产行为愈演愈烈的现状,认真分析和研究私分国有资产罪的立法理论及司法实践操作问题便很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无证经营重要的国家资源是否触犯刑律,构成非法经营罪,在司法实践中备受关注,也颇有争议。基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这一价值目标,基层司法实务界的同志多数认为应按非法经营罪追究刑事责任。拟从一起无证经营煤炭案件的处理,探讨罪刑法定原则在司法实践中的理解与正确适用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