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是一部调整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劳动合同关系的法律,也是一部劳动者权益的保护法,不仅总则开宗明义规定保护劳动者权益,各章节具体条文处处体现了对劳动者关心和爱护。劳动者权益保护制度的设计相当具体和周全,如劳动者对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协商权、修改权;劳动者对订立劳动合同的知情权;劳动者的合同解除权;劳动者获得无固定期限劳动合的订立权;劳动者的经济补偿权等。在立法上向劳动者权益保护倾斜,为处于弱势地位的劳动者撑起一把强有力的保护伞。  相似文献   

2.
全国人大常委会2007年6月29日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于2008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法的颁布,在社会各界引起广泛反应和关注,其亮点之一:通过对劳动者权益保护的倾斜,使原本不平衡的劳动关系适当平衡,将处于被动和弱势地位的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笔者对《劳动合同法》的基本热点问题,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一月天下事     
《青年科学》2008,(4):30-30
2008年1月1日,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正式实施,较1995年施行的老《劳动合同法》,新法做了不小的改动,在保护劳动者权益方面更加细化。这部标志着劳动者权益保护新里程碑的法律,旨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劳动合同法》的立法背景,以及对《劳动合同法》所维护的社会价值——自由、公平、效率进行分析,认为《劳动合同法》符合中国现实和经济全球化背景,兼顾市场规律之自由原则、效率原则和社会公平原则,保护劳动者权益,规范劳资关系,提高企业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构建了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5.
<正>五一劳动节前夕,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北京出席全国劳动模范表彰大会。胡锦涛在大会致辞时提出,要不断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的劳动报酬,让广大劳动群众实现体面劳动。(《新华社》4月28日)尊重劳动,保护劳动,维护劳动者权益,不仅是一个有希望的国家应奉行的价值理念和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6.
本人以我国《劳动合同法》为根据,对各种情况下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及竞业限制的经济补偿和赔偿金的适用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以期能更好的对劳动者的权益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7.
李满园  张继 《科技信息》2010,(26):96-96,98
目前法律对劳动关系调整仍然存在很大缺陷,劳动者的劳动权利经常受到损害,所以需要从各个方面加强对劳动关系法律规制,以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利。  相似文献   

8.
劳务派遣作为一种使用与雇佣相分离的劳动关系,被派遣劳动者权益的维护更加不易。本文对劳务派遣的概念与本质进行基本厘定后,论述了被派遣劳动者不完整的劳权,结合实践评述了《劳动合同法》对劳务派遣的规制,以期完善立法。  相似文献   

9.
新破产法否定了以往我国破产实践中广泛存在的,将破产国有企业劳动债权优先于担保债权清偿的政策性做法,而规定劳动债权作为一般债权受偿。此一规定的改变,理顺了一般劳动债权与担保债权的关系,符合一般法治理念,但也给政府的破产企业职工劳动者权益保护政策带来挑战。政府应采取多种措施保护企业劳动者权益。  相似文献   

10.
随着《劳动合同法》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执行,劳动争议发生数量大量增长。利用1988~201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实证研究立法价值取向与劳动争议数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保护劳动者合法利益的立法价值取向与劳动争议数量显著正相关;加大对劳动者合法利益保护的力度有利于减少劳动争议数量。因此,我国应该坚持加强对劳动者合法利益保护的立法价值取向,继续完善调整劳动争议的有关法律和法规,并提高实际工资占实际GDP的比重,完善劳动力市场建设、引导劳动力合理流动。  相似文献   

11.
<正>不久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放在首要位置,把"依法保障职工基本权益"放在关键地位,这是对亿万劳动者的真情呵护,体现着国家对劳动的尊重与珍视。正如《意见》指出的,和谐劳动关系是生产关系的重要组成,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没有劳动关系的和谐,非但生产力要素无法激发最大的效能,还可能成为生产的阻力。历史上朝代更迭、社  相似文献   

12.
保护劳动者职业稳定权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方面,关系到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美国较为系统的劳动立法、强大的工会组织、完善的就业政策以及健全的劳动权益维护机制对雇员职业稳定权的保护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以此为借鉴,保护我国劳动者职业稳定权应采取如下措施:进一步完善我国劳动法律体系,积极构建劳资协商平台,完善内部劳动力市场。  相似文献   

13.
《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宗旨,体现了劳动合同立法的价值取向。其立法宗旨为: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深入理解《劳动合同法》立法宗旨,对我们贯彻执行《劳动合同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林文春 《科技资讯》2011,(26):177-177
保障女职工的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是《妇女权益保障法》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工会组织的重要职责。本文分析了近年来电力行业女职工劳动权益保护的基础上,探讨了女职工就业过程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并针对女职工的劳动权益保护的现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劳动合同法侧重保护劳动者利益与劳动法之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构建和谐社会呼唤和谐的劳动关系。文章从八个方面对我国正在讨论的劳动合同法草案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就侧重保护劳动者的利益所做的规定进行比较,说明我国劳动法规在保护劳动者利益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仍有许多缺陷和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6.
《劳动合同法》既是资本与劳动力的联姻结合机制,也是劳动权的实现机制。对劳动者的倾斜保护,在目前劳资双方利益推移的现实中,更能促使劳动关系的稳定性。劳务派遣的增设从实际上解决派遣工的劳动平等问题。劳动规章制度性质争议。经济补偿金制度充分体现劳动法追求劳动关系公平的立法理念和倾斜保护劳动者的立法技术。  相似文献   

17.
因单位用工成本降低、人事管理便捷专业等优势,劳务派遣这一灵活用工形式自20世纪70年代在我国迅速发展,为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这种雇佣和使用相分离的新型劳动关系带来的雇主责任分配、劳动者权益保护等问题仍需要完善立法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8.
试用期是劳动合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试用期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为了相互了解与相互考察,在平等和协商一致的基础上进行考察的一段时间.本文描述了现实生活中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侵权的各种行为及其表现,分析用人单位滥用劳动合同试用期的原因.在现行<劳动法>条文规定不足的情况下,<劳动合同法>对试用期做出了改革式的规定,对劳动者的权益保护升级.尽管<劳动合同法>对试用期进一步完善,但是还有许多缺陷亟待解决.本文根据本国实际情况,借鉴国外的经验教训,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尝试通过完善现行法律制度,对试用期限做出系统明确的规定,进一步保护劳动者在试用期内的权益.  相似文献   

19.
中国经济结构转型之际,劳资矛盾日渐凸显,《劳动合同法》出台对于缓和劳资矛盾具有重要作用。其中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更成为众多劳动者和企业共同关注的焦点。《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及其相关具体实施条例所承载的立法愿意为何,法条与实施条例对立法愿意的贯彻是否准确,比照国际惯例进行分析。从权利保护的角度,指出劳动合同法的疏漏,进一步加强司法实践中对劳动者的权利保护。  相似文献   

20.
浅议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京州 《甘肃科技》2004,20(6):168-170,130
我国劳动法律法规对解除劳动合同支付经济补偿问题作了明确的规定 ,这对于限制用人单位擅自解除劳动合同、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起到了有效的作用。但是 ,现行的立法在经济补偿的问题上仍然存在不少缺陷 ,使实际操作偏离了立法的初衷 ,劳动者的权益因此受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