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马克思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理论为基础,考察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我国地租存在的原因,揭示了当前我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农地制度存在的土地产权界定模糊、农民投资积极性低、农地流转不畅、地租分配不合理等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我国农地产权制度、承包制度、流转制度、征用制度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土地集体所有制和家庭经营制度符合我国国情,我国当前的农地制度变革必须在坚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进行完善与创新,克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制度缺陷,加快土地流转,构建家庭农业规模经营,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十六年来,在农地制度安排方面所显现出来的缺陷为背景,分析当前我国农村正酝酿启动着一场新的农地制度改革.从体制改革、生产要素优化组合、环境保护、社会发展、法律依据等方面阐述推行“四荒”使用权有偿转让的客观必要性,指出在改革过程中需要注意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剖析了我国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相互分离为主要特征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变迁。通过农地流转制度的交易费用分析,得出集体推动型的土地流转制度将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优化并可能形成相应的正式制度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一个合理的农地制度是农业农村科学发展的基础,改革当前的农地制度——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必要的。从宏观上讲,我们要坚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微观上讲,我们要逐步的完善它:建立合理的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逐步走规模化经营的道路;逐步健全和完善双层经营体制。  相似文献   

6.
农地制度作为经济体制度的子制度,适用制度经济分析。我国当前农地制度占有和使用权限清晰而收益和处置权模糊,国家、集体和农户对农地制度具有差异化的功能需求和成效评价:对于国家和集体经济主体来说,当前农地制度的运行是成效“显著”的,但对于大部分农户来说,农产品价格的相对低廉和农地产权的“残缺”以及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的欠缺,农地退化为最后的生存保障而难以获取更多的收益,国家和私人对于农地制度的不同功能诉求主导了我国改革开放后农地制度的演进,而现行制度运行本身权衡实现不同功能需求的成效决定了该制度的维续和演进进程。  相似文献   

7.
农地发展权视角下的农地征收与耕地保护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人均耕地资源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人地矛盾十分突出,为此国家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但是并没有从“根”上解决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二者之间的矛盾。本文以农地征收为突破口,分析现行征地制度的弊端,并从设置农地发展权、改革现行征地制度、完善农地产权制度的视角为此问题的解决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地征用问题越来越突出,失地失业农民不断增多,根本原因就是我国农地征用制度存在缺陷。为切实解决土地征用造成的问题,当前应明确土地所有权和产权关系,界定土地产权内容,建立科学的征地补偿标准,推进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  相似文献   

9.
近二十年来中国经历了三次大的社会转型,进入了最佳发展时期.但随着“三化”进程的深入,农业发展不稳定、农业生产要素结构性扭曲、农地利用及其制度缺陷等问题日显严峻.制度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根本性变量,农地制度创新在农地可持续利用中起决定性作用.要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解决其根源问题——现有农地制度与农地可持续利用的结构性矛盾.为此,要创新农地产权制度,确保产权主体在.配置农地资源上的核心作用;完善农地流转制度,提高农地规模经营水平;建立农地保障替代机制,强化农地的生态、生产功能.  相似文献   

10.
杨小成 《科技信息》2007,(23):66-67
目前就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理论上的建议和实践中的尝试均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农地产权制度未来变迁路径究竟如何抉择,令人深思。论文在回顾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变迁历史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和比较人民公社制度和农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制度失灵原因,寻找农地产权制度设计应遵循的规律,认为高效率的农地产权制度必须能够实现资源的控制权和收益权相结合,实现制度、生产力水平和市场经济发展程度的有机结合,由此推测农地产权制度的可能演进趋势。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我国农地制度存在的问题及这些问题对农业发展的制约,提出了农地制度改革的初步设想 。  相似文献   

12.
土地违法屡禁不止,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当前土地制度的弊端。农地集体所有制陷阱使得作为土地主人的农民失去了保护土地的合法屏障,国家也迷失在土地集体所有的法律陷阱中不能自拔,少数觊觎土地暴利的地方政府和开发商则有意无意地利用了当前土地制度的弊端。这成为土地违法案件屡禁不止、土地征用演化为大规模的“圈地运动”的制度根源。改革农地集体所有制,实行国家与个体农民共同所有的农地股份制才是解决当前农地问题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3.
明晰产权关系是农地资源优化配置的根本前提。农地产权对农地资源优化配置的内在约束性体现于七个方面,即产权的明晰性、产权的排他性、产权的安全稳定性、产权的可转让性、权能和利益的对称性、产权安排的针对性、产权行使的限制性等。而我国农地产权的缺陷是显而易见的,集体土地所有权边界不清、权利主体不清、集体成员之间的权益关系不清、权能不完全等构成我国农地资源市场化配置的障碍性因素。为此,调整农地产权关系,选择合适的农地产权结构,走多元化的农地配置利用之道是我国农地资源优化配置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了日本农地制度中关于农地保护的制度后,能够对我国当前的农地保护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对于今后保护农用地不受侵犯,保护我国农地的可持续发展,提出理论及政策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农地流转"被学者称为中国继"土地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中国农村土地的"第三次革命"。我国农地流转经历了自由流转、严格限制、重新恢复的发展历程。当前达州农地流转呈现出:流转形式多样化、流转势头增长化、流转区域差异化、流转格局多元化、流转规模小型化、流转方向随意化等特点。农地流转存在思想认识不足、流转行为不规范、流转市场化程度低、流转规模较小、流转监管不力等突出问题。建议通过推动农地流转科学研究,宣传普及农地流转相关知识,消除农地流转方面的思想认识障碍;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开辟更广阔的非农就业空间;加快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消除农民对农地流转的后顾之忧;健全农地流转机制,切实保障农地流转中农民的合法权益;培育农地流转中介服务组织,逐步提高农地流转的市场化水平等措施,引导其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6.
根据我国目前农地金融制度体系存在的有关制度缺陷,提出了建立农地金融制度的基础制度:(1)改革农地经营方式,明确农村土地所有权,稳定土地承包权,促进农地使用权合理流转,健全土地产权法规;(2)采用避免风险、控制损失与转嫁风险等措施,防范农地金融风险;(3)建立科学的农地评估体系,提高评估从业人员素质,正确处理政府、评估师协会、评估机构和评估师的关系,促进评估机构开展公平竞争,允许国外土地评估机构进入中国评估市场。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产权理论的角度分析了中国农地制度存在的弊端,研究了现实的制度创新实践,在对这些实践进行绩效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政策建议:一是进一步明晰农地使用权的产权界定,建立以村为基础、乡统筹的农地产权制度,强化和稳定农户的土地承包关系。二是健全农地使用权市场和必要的土地流转中介组织,建立有效的土地流转机制。  相似文献   

18.
易萍 《科技信息》2011,(6):81-82
国家作为统治者不仅可以提供有效率的产权制度并适时变革产权制度,也可以提供无效率的产权制度并维持这种制度[1]。本文通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阐述了我国政府在农地制度变革中所存在的一些局限性影响因素,同时提出政府在制度变革中必须对自己的角色有一个明确合适的定位,以适应当前农村改革对农地制度变革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当前农村宅基地产权制度存在诸多问题,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进程的加快以及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战略的提出,宅基地产权制度改革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对农地宅基地的基本特征进行产权经济学的分析,针对农村宅基地产权制度改革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农地抵押对于融通农地经营资金、提高农地利用效率、促进农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在我国现有的法律框架内,除了“四荒”土地以外,我国农地不能用于抵押。本文分析了当前建立农地抵押制度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并对农地抵押标的物的范围、农地抵押权的设立与保护做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