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论语》强调音乐形式和内容的统一,认为音乐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是“善”和“美”,即合于仁德为善,表现平和中庸为美;道和乐具有本质的联系,存在的前提是“仁”;乐的地位从低于道,到趋于平等,乃至最终成为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制乐作乐更成为一个王朝不可或缺的政治使命;关注历史甚于现实的音乐思想到了墨子、苟子时期才有了较大的转变;始于孔子的儒家音乐思想并不是僵化和封闭的,而是基于历史并关注现实,不断调整和完善着的,这也正是后代王朝能把它纳入到统治思想主流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论语>强调音乐形式和内容的统一,认为音乐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是"善"和"美",即合于仁德为善,表现平和中庸为美;道和乐具有本质的联系,存在的前提是"仁";乐的地位从低于道,到趋于平等,乃至最终成为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制乐作乐更成为一个王朝不可或缺的政治使命;关注历史甚于现实的音乐思想到了墨子、荀子时期才有了较大的转变;始于孔子的儒家音乐思想并不是僵化和封闭的,而是基于历史并关注现实,不断调整和完善着的,这也正是后代王朝能把它纳入到统治思想主流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周芹 《科技信息》2009,(22):51-52
孔子思想中蕴藏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法等方面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观点。文章从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三个方面,对孔子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作了初步探析,旨在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提供有价值的借鉴材料。  相似文献   

4.
在先秦诸子中,儒家对于“乐”进行了详尽的美学阐释。孔子从“乐”的内容和形式方面首开论“乐”的先河,公孙尼子的《乐记》则是对于孔子有关“乐”美学阐释的理论总结,荀子则从“乐”的本体和“乐”社会功能等方面对“乐”进行了系统的美学阐释。  相似文献   

5.
王飚 《科技信息》2006,(5):354-27
孔子作为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和礼乐教育家,为春秋时期的音乐发展乃至整个中国音乐的发展都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孔子在其音乐美学思想和其具体音乐行为这两方面存在自相矛盾之处。在其音乐美学思想方面的矛盾主要体现在施乐等级观念和乐教等级观念上;在具体音乐行为中的矛盾体现在对待“郑风”和“郑声”的态度上。文章分别从客观和主观两方面来论述孔子音乐美学思想以及其具体音乐行为中的矛盾,并认为矛盾的存在是因为孔子具有一定的阶级局限性和时代局限性。而本文的目的并非想通过这些矛盾来否定孔子,只是想通过对孔子音乐美学思想以及具体音乐行为中的矛盾的正视,来更全面地了解孔子,使今人对他的评价更接近客观。  相似文献   

6.
《论语》中的孔子音乐美学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论语》中,孔子“美善合一”的主张奠定了儒家的音乐美学思想。音乐以艺术的形式帮助道德实施其教化作用。道德同时也渗透进音乐,使音乐在“美”的基础上,融合“善”,达到“美善合一”。孔子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谈“乐”,都是主张美善交融合一的。他赋予音乐审美以新的内涵,提高了音乐的作用,使之不仅作为娱乐的方式和表情达意的方式,还作为传递其思想、道德、伦理主张的重要形式。  相似文献   

7.
孔子对《诗经》作"正乐"的工作,其目的是要使"《雅》、《颂》各得其所",这包含了两个层面的含义,其一是从音乐风格的差异明确分《雅》、分《颂》的依据,这是就"辨体"而言;其二是从诗的使用场合、方式等方面使《雅》《颂》"各得其所用",这是就"明用"而言。两个层面结合,正是孔子音乐思想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8.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音乐家,也是儒家礼乐思想的奠基人,他精通音乐,从中领悟人生,并将其作为教化民众向善的手段,孔子认为礼乐的核心是“仁”与“和”。本文试从“仁”与“和”的角度分析探讨孔子的音乐思想。  相似文献   

9.
浅谈情感体验在普通高中音乐欣赏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音乐是人类情感最自然的流露.音乐艺术是综合的艺术,它所包容的内容万千,是其它任何艺术不可替代的,所以音乐是最富情感的艺术.正如孔子所说"乐,其可知也."如何"知乐"?音乐欣赏教学则是通向"知乐"的桥梁.而情感体验在音乐欣赏中则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王光祈是我国名的音乐理论家,他理论研究的范围较为广泛。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大部分精力用于我国音乐学的研究,给后世留下了丰厚的宝贵遗产,为后来的音乐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王光祈的音乐理论作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东西乐制之研究》(1926)、《东方民族之音乐》(1929)、《中国诗词曲之轻重律》(1933)《翻译琴谱之研究》(1931)《中国音乐史》(1934)等。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为:孔子在我国古代音乐史上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垄断音乐的局面,把奴隶主贵族的音乐教育变为新兴地主阶级的音乐教育,实行了一场空前的大革命;孔子揭示了音乐与政治的内在关系,阐明了音乐对政治的重大作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孔子从维护新兴地主阶级的立场出发,第一个提出了符合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尽善尽美”、“中和之美”的音乐审美现;孔子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既注重音乐内容,又注重音乐形式的音乐理论家。强调音乐必须“文质兼备”,即音乐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统一,对后世的音乐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我国自古代起,音乐的教育作用就受到高度重视,中国最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将"礼、乐"并提,在"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中"乐"位居第二,成为修身养性的必修课,可见音乐对人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卢川 《科技信息》2007,16(8):99-100
《论语》是儒家学说的经典,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思想体系。《论语》蕴藏了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原则、方法等方面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观点,对现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启迪与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的圣哲先师,在后也享有盛誉,但在孔子生活的时代,他的为政、治学和家庭生活都不顺利。在人均寿命仅35岁的情况下,孔子却顽强地生活了73年。这不得不归功于他的养生思想。孔子的养生思想与哲学关系非常密切,闪烁着人类智慧的光辉。本文认为,孔子的养生思想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仁德高尚以养心孔子首先提出“仁者寿”的哲学观点。他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①在孔子看来,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第一位的。孔子认为,只有仁德的人才能无私地对待别人,才能得到人们称颂,得到…  相似文献   

15.
官僚制理论是马克斯·韦伯政治社会学的重要内容。这一理论的许多概念、范畴和分析成为现代西方政治学理论来源之一。但官僚制理论并不是尽善尽美的,针对这一理论的评论和研究一直没有止步。重新审视官僚制思想并汲取对我国行政改革有益成分,对于我国目前的行政管理理论发展及实践的深入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乐与政通论     
《乐记》是我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的集大成者,也是我国古代音乐哲学的基石,它的"乐与政通"的思想也是音乐蒙上浓厚的阶级色彩,这种阶级性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我国古代音乐走向正规化、专业化,但更多的阻碍了音乐形式的多样化、大众化。本文拟从三个方面分析古代音乐的政治功能,在阶级社会里,音乐的阶级性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试金石,从音乐的阶级性可以看出社会的文明、进步程度的高低。  相似文献   

17.
《论语》记录了孔子的许多关于音乐的言论,表明了孔子的音乐思想。孔子从统治阶级的利益出发,将音乐看做是治世的手段,十分重视音乐的实用价值。孔子也看到了音乐的娱乐审美功能,只不过身处乱世,他更希望礼乐结合维持社会秩序。  相似文献   

18.
从儒家典籍看孔子的音乐道德美学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论语》对儒家典智中的音乐美学思想的总结来分析孔子的音乐道德美学观。通过考察孔子的言论进而归纳出三个方面的内容,可知孔子的音乐美学思想中强调了审美与情感、道德的结合,是儒家“乐感文化”的开端。  相似文献   

19.
梁武帝是南朝伟大的音乐家,他的贡献表现在正乐、创造清商曲、创作佛曲音乐、发明四通十二笛及"八十四调"理论。梁武帝早年深受传统儒、道思想影响,晚年潜入佛门,其音乐创作及音乐思想受其行为观念影响,尤其在正乐及佛曲创作中,他将佛乐融入传统雅乐、燕乐中,为我国雅乐俗化做出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古代礼乐一体的政治统治架构中,音乐与政治关系密切.《秦王破阵乐》突出反映了唐代宫廷音乐兴衰受政治影响的情况.以史料为基础,以《秦王破阵乐》为例,研究唐代宫廷音乐兴衰与政治变化关系,以期达到保护和传承中华音乐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