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逮捕告知规则是一项重要的人权保障机制。但是由于我国长期以来重实体、轻程序的观念影响,我国刑事诉讼法对逮捕告知规则的规定不太完善,不利于保护被追诉人的权利。参考域外法治国家对逮捕告知规则的规定,应从告知的主体及对象、告知的时间、告知的方式、告知的内容、逮捕证记载的内容、违反逮捕告知规则的法律后果几个方面对我国逮捕告知规则予以修改和完善。  相似文献   

2.
逮捕制度是控制犯罪,保障人权的第一道防线,而逮捕证明标准是逮捕制度的核心。我国逮捕证明标准主要存在证明标准表述笼统模糊,证明标准过低等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存在与逮捕制度本身的缺陷密切相关。在现今的环境和条件下,最佳的解决方式是提高逮捕证明标准,使其与羁押的标准相适应,同时,也提出了对我国逮捕证明标准如何进一步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为保障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需要建立逮捕制度的强制犯罪嫌疑人到案。世界上大多数国家设立了有证逮捕和无证逮捕,由中立的司法机构进行审查,采取事前审查和事后审查相结合,逮捕与羁押分立,当事人对逮捕有完善的救济途径。而我国目前逮捕制度的缺陷是由追诉主体决定逮捕导致逮捕的滥用,逮捕与羁押合一问题严重,当事人救济途径虚化,因此需要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4.
逮捕必要性双向说明理由制度的建立,是准确适用逮捕三个要件的客观需要,符合逮捕制度的保障人权和保障刑事诉讼的价值追求。文章从逮捕必要性双向说明理由制度建立的必要性、应有内容和完善措施等方面对本制度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只存在有证逮捕,且羁押往往与逮捕相混,不利于刑诉程序的顺利开展。国外对逮捕和羁押分剐进行了规定,可以确保安全与自由、侦查的效率与程序正义得到合理平衡。确立逮捕和羁押分离原则是我国刑事诉讼中必须正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存疑不起诉与刑事赔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赔偿采取的是违法归责原则。对存疑不起诉案件应否给予刑事赔偿 ,实践中做法不一 ,理论上存在分歧。存疑不起诉的被不起诉人被逮捕的 ,应考察逮捕时的正当性。如错误逮捕的 ,国家承担对被不起诉人的赔偿责任 ;如逮捕是依法进行的 ,国家应当免除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检察机关逮捕决定权的正当性提出非难、拮问,在指出其非诉讼化的基础上,勾勒出逮捕自行决定权的异议制度,在赋予被逮捕人救济权的同时,通过上级检察机关监督或同级法院司法审查对检查机关自侦案件逮捕予以节制,体现程序的正当性。  相似文献   

8.
“无逮捕必要”不捕的适用率过低,造成了诸多弊端。基于司法人性化和逮捕的必要性原理,应拓展“无逮捕必要”不捕的适用空间。结合检察工作实践,可以引出指导实践的一些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分权制衡理论的角度提出控制未决羁押权滥用的若干思考:建立逮捕与羁押的司法审查机制,将逮捕与羁押决定权从承担追诉职能的警检机关转移给处于中立地位的法院;实行逮捕的令状主义规则,建立逮捕与羁押相分离的体制;重塑我国看守所管理体制,将未决羁押场所从公安机关分离出来,改由处于超然地位的司法行政机关管理;完善未决羁押阶段律师的辩护制度,真正实现控辩平衡、诉辩对等。  相似文献   

10.
新刑事诉讼法赋予了检察机关在逮捕后对羁押必要性进行审查的工作职责。如何执行新的法律规定对检察机关来说是个急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本文先行阐述逮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的意义,进而分析法律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对如何逮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落到实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对一般情况下逮捕后的羁押期限都做了明确的规定,但对于逮捕后变更为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有关规定被再次逮捕的羁押期限未做明确规定,但此种情况又是在实践中会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笔者想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审查逮捕是人民检察院法律监督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现行书面审查且带有浓厚行政色彩的审查逮捕方式,既不利于逮捕目的的实现,也与现代刑事诉讼的科学性、民主性不符。借鉴国外先进的制度和做法、建立由主办检察官负责的审查逮捕听证制度是我国审查逮捕方式改革与完善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3.
完善刑事立法是实现宽严相济的必由之路,慎用逮捕是宽严相济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4.
完善刑事立法是实现宽严相济的必由之路,慎用逮捕是宽严相济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5.
翻开报纸,一条消息赫然跃入眼帘:4月1日凌晨,南斯拉夫政府以“滥用职权罪”逮捕前总统斯洛博丹·米洛舍维奇。心中一沉,早就担心的事终于发生了。其实,世人都知道,真正要逮捕米氏的不是南政府,而是华盛顿。美国早就以1亿美元“经济援  相似文献   

16.
为防止侦查权力滥用,逮捕必须依一定正当程序并加以监督。规范层面上的审批逮捕有两方面作用:一、谨慎批捕;二、侦查监督。而在实践运作中,逮捕的条件接近于起诉的条件。在公、检察机关内部将批捕准确率、起诉准确率、批准逮捕率与办案人员的内部行政考核相挂钩。产生的后果就是,为收集证据(特别是口供)以确保准确率,有可能发生侦查机关滥用侦查权、侵害犯罪嫌疑人权利等问题。要解决相关问题,加强律师在侦查阶段的作用、取消批捕正确率等的考核标准等方法,值得探讨一二。  相似文献   

17.
黄瑞栋 《韶关学院学报》2007,28(11):100-103
为推动刑事和解制度的建立和取得实际成效,有必要运用现代法治理念对逮捕程序进行改造。受害人与加害人达成和解的轻罪案件,对加害人可以不采取逮捕措施,即使是重罪案件也应当从宽处理。和解不捕制度具有理论和现实依据,又易于实际操作,可作为我国构建刑事和解制度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8.
刑事搜查行为本身即是犯罪控制和保障人权两个矛盾的综合体。美国通过判例法形成了完备的逮捕附带搜查制度,并成为无证搜查体系的重要一环。我国虽然规定有逮捕附带搜查,但和美国相比仍有许多不同之处,并且在实践中碰到难题。因此,借鉴美国立法经验对我国构建科学合理的刑事搜查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使其既能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不受侵犯,又能发挥搜查的应有职能。  相似文献   

19.
皮诺切特在英国被逮捕事件犹如一石击水,在国际社会、尤其是在司法和政治领域激起层层波浪。处于和平时期的前国家元首在异国他乡遭捕并可能受到第三国的审问尚属首次,世人对此案众说纷纭。古巴主席卡斯特罗声称逮捕皮诺切特“合理但不合法”,那么,“理”是什么,“法”又在哪里,当事国的认识和解释  相似文献   

20.
据美国广播公司的新闻报道,加拿大一绰号为“黑手党男孩”(Mafiaboy)的15岁男孩近日被警方逮捕,警方怀疑他与2月份的黑客攻击事件有关。在那次攻击事件中,包括雅虎、亚马逊和eBay在内的众多著名网站曾瘫痪达数小时。 美国广播公司报道说,加拿大皇家骑警在蒙特利尔将这名少年逮捕,并对他正式提出起诉,但由于年龄原因,他的这一犯罪记录将不对外公布。据称,这名绰号为“黑手党男孩”的少年至少被指控参加了一次攻击行为。 另据美国广播公司透露,加拿大皇家骑警将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这一逮捕消息。此前一直对此事进行调查的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