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马晓军  莫非 《科技资讯》2014,(28):84-85
该文介绍了电力以太网交换机的同步情况和IEEE 1588精密时间协议的特点。在此基础上,阐述了IE1588的基本原理,详细介绍了IEEE1588协议的实现方式,对几种时间同步的方式进行了分析,比较了这几种方式的精度,提出了IEEE1588在电力以太网交换机中的实现方法,并举例说明了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2.
由于许多应用领域对高精度网络时钟同步系统的需求,让IEEE1588标准精确时间同步协议(PTP)具有了巨大的发展潜力.该文首先对IEEE1588高精度时间同步的原理进行了阐述,然后分析了时间戳的生成方式.最后以自行开发研制的授时服务器和时间同步从设备为平台,测试与分析了软件时间戳和硬件时间戳下的时间同步性能.  相似文献   

3.
通过介绍精确时钟同步协议标准IEEE 1588协议以及精确时钟同步协议在SDH(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同步数字体系)传送网中的应用,阐述了IEEE 1588协议的基本原理,提出了IEEE 1588在SDH传送网中的实现方法,并在这一基础上提出了精确时钟同步协议在SDH同步数字传送网中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同步是网络化测试系统中关键问题之一。IEEE 1588同步协议可以实现纳秒级同步,但在实际应用中受硬件条件约束,利用软件实现高精度同步具有一定的意义。在局域网内部即测试现场中的测试服务器和测试设备管理器之间的同步采用IEEE 1588软件方式实现时钟同步。实验表明该方法可以实现高精度的同步。  相似文献   

5.
陈楠 《科技信息》2013,(18):448-448
本文介绍了大型客机试飞数据采集系统所采用的IEEE1588时钟同步协议。IEEE1588协议通过以太网精确传输时钟的方法,同步各数据采集设备子时钟,实现数据同步采集,成为大型客机网络化测试系统设计中的核心技术。  相似文献   

6.
徐开 《科技资讯》2010,(33):109-110
"北斗一号"用于电网保护装置时钟校准的应用设计,目前已在电网上使用且效果良好,正在引起电力运行部门越来越多的关注。随着电力系统管理和运行自动化程度的提高,电力网的时钟统一性、自主性和安全性的迫切要求,必然要求电网摆脱完全依赖GPS的局面。本文根据电力系统对时钟同步要求高精度和高安全性的原则,提出了一种基于IEEE1588协议实现北斗系统和GPS系统多时钟源的同步方案,采用IEEE1588协议实现时钟的同步,从而实现整个电力网络时钟同步的精度要求和安全要求。  相似文献   

7.
有关时间同步的文献, 以及作者之前的研究工作,均表明基于卡尔曼滤波的IEEE 1588 PTP在单跳时间同步中有很高的同步精度和稳定性。在OMNet++仿真平台上,验证了基于卡尔曼滤波的IEEE 1588 PTP在多跳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在多跳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相比于无卡尔曼滤波伺服的IEEE 1588 PTP,基于卡尔曼滤波的IEEE 1588 PTP有更高的同步精度和稳定性,更少的误差传递性,此外,对不同时钟的性能分析也表明:基于卡尔曼滤波的IEEE 1588 PTP 在真实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有更好的适应性能。
  相似文献   

8.
当今社会的发展,局域网时间同步对于授时服务器的时间准确度要求越来越高。GPS作为时钟源可以很好提供准确的时钟源,采用C/S模式.客户机定时向时间服务器请求时间信息,根据双方交换的时间信息,客户机与授时服务器时间的同步,从而达到局域网的时间同步。  相似文献   

9.
GPS授时系统在七号信令集中监测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讨论了GPS授时系统在七号信令集中监测系统中的应用.根据七号信令集中监测系统的体 系结构及其各组成部分对时间精度的实际要求,具体分析了GPS时间同步原理及实现电路.并利用GPS 授时系统构建七号信令集中监测系统远端站和中心站的时间同步系统方案.  相似文献   

10.
LXI触发方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XI仪器一个重要特点是LXI的触发和同步.介绍了LXI定义的一系列触发方式,主要包括:基于命令行的触发方式,局域网消息触发方式,基于时间(IEEE1588)的触发方式,基于LXI触发总线的触发方式.特别对IEEE1588的体系结构,时间同步的具体计算原理,影响同步精度的因素,以及改进措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最后比较了几种触发方式,并给出了它们各自的应用场合.  相似文献   

11.
基于分析基于报文传输延迟测算的时钟同步方法,提出一定同步准确度下具有漂移补偿的RCR模型,它具有提高每一次同步准确度、简化远端时钟读取成功判断的特点,在整体上实现降低整个系统同步计算量的优势.通过给出集成时间戳报文数字锁相环漂移补偿,实现一定同步准确度下具有漂移补偿的RCR时钟模型同步架构及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可将目前常见的基于报文传输延迟测算的时钟同步方法NTP、IEEE1588等的准确度提高一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12.
Based on the deep analysis of the wide area differential principle on the separation of satellite ephemeris errors and clock error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absolute separation of satellite ephemeris errors under time synchronization among the differential stations and relative separation of them under no time synchronization among them are analyzed. A one-station correction method of satellite clock errors including the 1st and the 2nd step correction is given under no time synchronization among these secondary stations, and the backward inference algorithm of the second correction of satellite clock errors is proposed. Through simulation analysis, satellite time service accuracy with code phase measurement can reach 5―7 ns, and that with carrier phase smoothing pseudo-range can reach 1―3 ns.  相似文献   

13.
IEEE 802.11无线局域网自有的时钟同步协议的定时同步功能(timing synchronization function,TSF)采用偏移量补偿的方式.基于这种TSF满足不了实时应用对同步精度的要求,提出一种基于WLAN信标的主从结构式连续时钟同步算法.该算法具有同步精度高、时钟连续变化、抗信标延迟和丢失能力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针对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相机在探测脉冲激光光斑过程中曝光时刻与脉冲激光同步的问题, 提出一种利用超前预测方式同步触发CCD相机抓拍光斑图像的高精度时钟源设计方案。该装置主要采用北斗2导航系统(BD2: BeiDou2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GP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双模接收单元提供的协调世界时(UTC: Universal Time Coordinated)时间以及高精度秒脉冲(PPS: One-Pulse Per -Second)时间基准作为同步时钟装置的基准源, 并结合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 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高速时序计算与微控制单元接口技术, 保证CCD相机同步抓拍时间, 从而完成高精度的同步触发。实验表明, 该装置可以提供微秒级时间同步精度和标准授时信息, 有效地缩短了CCD相机曝光时间, 得到完整清晰的高信噪比脉冲激光光斑图像。  相似文献   

15.
拥有一个精准的时间同步机制是许多网络应用的前提。目前的时间同步技术主要分为基于外部时钟源和基于软件算法两种,但现有的时间同步方法实现较为复杂或部署成本较高。提出一种基于通用PC的局域网时间同步方法,以TSC寄存器取代系统时钟作为同步的时间源,通过客户机请求与服务器响应的方式进行时间同步,计算简单,开销较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同步精度较高,且可以在较长时间内保持,适用于对时间同步要求较高的应用场合。  相似文献   

16.
在本文提出的时钟同步协议中,节点依据所持能耗大小在有限通信区域内完成时钟同步,即高耗节点通过监听低耗节点间进行同步交互的TPSN同步信标实现Receiver-Only同步模式,并通过引用卡尔曼滤波方法优化同步节点的时钟偏差以降低同步误差率。实验仿真表明,该同步协议与TPSN同步法相比提高了同步精度。  相似文献   

17.
传感器网络数据同步是数据融合算法正确运行的前提,具体指网内各节点汇报的数据基于同一时间基准,其采集时间、先后顺序等与真实情况一致.然而由于节点晶振的频率偏差和不同的初始计时时刻,网内节点的本地时钟不同步,这使得根据本地时钟标记的数据不能保持同步.提出了一种基于累计时延统计的数据同步算法,通过在数据包头附加一个时延字段,沿途节点根据该数据包的停留时间更新该字段,数据到达远方站点时即包含了数据的总时延,接收站根据当前时刻和累积时延计算数据的采集时间,最终达到数据同步.分析表明该算法可达到HIS级同步精度,适合于中低精度应用.相比于常规同步算法,其通信开销几乎为零.  相似文献   

18.
采用量子纠缠进行时钟同步的测量精度在理想信道传输中可以达到飞秒级;但纠缠光子在非理想信道(大气层)传输中将产生传输时延。分析了因大气吸收效应和散射效应产生的衰减和散射效应引起的时延,重点分析了两者对于量子时钟同步测量结果的影响。仿真表明,经过大气传输后量子时钟同步测量精度为0.01 ns,传输经验模型造成误差为1 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