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多信源音频编码是指多个相关音频信源的独立编码和联合解码.它基于分布式信源编码定理,利用信道编码原理和信源之间的相关性实现信源的压缩编码,能在保证输出质量的基础上有效降低编码的复杂度.设计了一种非对称的多信源音频编码算法并进行了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编码简单且具有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多信源编码系统结构,分析了分布式多信源音频编码系统结构中的几种音频变换、量化和LDPC编码,总结了分布式多信源音频编码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视频及音频信号编码的目的,介绍了信源编码的原理,探讨了实现音频、视频数字传输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分布式信源编码是一种新的编码方式,它实现相关信源的独立编码和联合解码。在保证解码输出质量的基础上有效降低信源编码复杂度。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LDPC的分布式信源编码算法,该算法针对高斯信源,基于陪集分割原理,采用LDPC码来实现。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采用网格码和Turbo码实现的分布式信源编码,该算法直观简单且更具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5.
频带复制(SBR)是用于改进信源编码系统的新方法—.SBR也称为频谱扩展技术,即通过在编码端减小频谱带宽,在解码端复制相应的音频来实现,在保持相同感知音质的情况下,它可以大幅减小编码比特率.在许多场合得到了应用,目前已成为MPEG-4的音频频谱扩展标准.  相似文献   

6.
面向实时通信的低延迟高质量音频编码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一种新的低延迟高质量音频编码算法,主要面向交互式的实时通信。为了降低编解码算法延迟,采用了相对较短、长度固定的变换窗,从而大幅度地降低了算法延迟。同时,为了在高压缩比下获得高质量的音频,运用修正的离散余弦变换(MDCT)的分析方法,不仅降低了算法复杂度,同时也提高了分析的精确度。算法的提出弥补了传统音频编码算法和语音编码算法的不足,它不仅具有较低的编解码算法延迟,而且在编码效率、音质和算法复杂度等方面,可以与时下的其它高级感知音频编码算法相媲美。  相似文献   

7.
从H.263 的Annex V选项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分类的信源信道联合抗误码算法.首先在信源端根据信息重要性大小对视频数据进行分类封装,然后对不同重要性的数据实行相应的不对称信道误码传输保护.实验结果表明,联合编码算法在高误码的无线信道条件下具有比信源信道独立编码算法更强的误码鲁棒性.  相似文献   

8.
红外图像数据传输时,由于数据量大,需压缩后传输,而压缩后数据对信道干扰非常敏感,需进行信道纠错编码以保障数据传输,提高抗干扰性。本文介绍了一种信源信道联合编码策略,即信源采用多分辨率重采样图像压缩算法,信道采用RS码加交织,解决了图像传输过程中的信道干扰问题。  相似文献   

9.
红外图像数据传输时,由于数据量大,需压缩后传输,而压缩后数据对信道干扰非常敏感,需进行信道纠错编码以保障数据传输,提高抗干扰性.介绍了一种信源信道联合编码策略,即信源采用多分辨率重采样图像压缩算法,信道采用RS码加交织,解决了图像传输过程中的信道干扰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为充分利用信息采集网络中信源的相关性,有效解决采集设备的存储能力和计算能力受限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低密度校验码(LDPC)的分布式信源编码算法,将编码复杂度转移到解码端,在保证解码输出质量的基础上有效降低信源编码复杂度.该算法针对高斯信源,基于陪集分割原理,采用LDPC实现.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网格码和Turbo码,该算法更加直观、简单,且在相关信噪比较低时具有明显的优势,当符号错误率为10-3时,相对于网格码和Turbo码,信噪比分别有3.0~3.5dB和0.7dB左右的改进.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一种基于AVS音频编码的信息隐藏方法.该方法基于AVS独特的量化与位平面编码模块,使用位平面嵌入与比例因子修改技术,可以有效降低编码器码率控制对信息隐藏效果的不利影响,而且不使数据载体音质受到破坏.在量化过程中实施信息的嵌入,嵌入过程中主动修改比例因子以降低量化噪声.将隐藏信息进行矢量分组与位平面处理,进而在量化过程中将其嵌入到量化频谱中.仿真结果证明:该方法可以有效降低编码器码率控制对信息隐藏效果的不利影响,且嵌入隐藏信息后AVS音质也无明显损失.  相似文献   

12.
Huffman码的码字只能由整数比特逼近符合的熵,同时它的母符概率模型要做自适应调整非常困难,为克服这些局限进一步提高编码效率,提出用算术编码对先进音频编码器(AAC)的缩放因子进行无损编码,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表明算术编码在音频编码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网格编码量化的算术编码(ACTCQ)是网格编码量化(TCQ)和算术编码(AC)的有机结合.本论文将ACTCQ应用于G.719,提出了一种改进的G.719音频编码器.主客观实验结果表明,与G.719音频编码器相比,改进的G.719音频编码器不仅降低了0.2%~5.0%的编码速率,而且提高了0.04~0.21的重建音频质量.   相似文献   

14.
Abstract The method of quantization noise control of audio coding in the wavelet domain is proposed. Using the inverse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 (DFT), it converts the masking threshold coming from MPEG psycho-acoustic model in the frequency domain to the signal in the time domain; the Discrete Wavelet Packet Transform (DWPF) is performed; the energy in each subband is regarded as the maximum allowed quantization noise energy. The experimental result shows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attain the nearly transparent audio quality below 64kbps for the most testing audio signals.  相似文献   

15.
BD-2编码多路对讲机,是在BD-1的基础上,设计出来的,采用集成电路做为音频功放,对编码及检测电路做了进一步的完善工作,使整机工作更加可靠。  相似文献   

16.
参数模型已经被证明是一种在低码率下行之有效的音频编码技术.介绍了参数编码的基本方法,分析和比较了参数编码中不同的参数模型和相关的算法,以及参数编码的一些缺陷和以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介绍并实现了一种基于小波的适于实时硬件实现的音频编解码器,对输入音频信号,首先进行差分脉冲预测编码,然后进行整数小波变换,最后进行量化和熵编码,解码过程和编码过程相反。经测试,在每声道64kbps左右,可达到与MP3相近的近似透明音质,且硬件成本低,实现简单。  相似文献   

18.
传统重复编码解码转发中继具有简单、易实现的特点,在无线通信中得到了广泛的研究.重复编码的采用使得中继接收和转发必须占用同等的信道资源,这在中继信道各链路质量存在差异的情况下会导致系统频谱效率低下.为此,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叠加编码的中继协议,利用叠加编码在信息速率调节方面的灵活性,既保证重复编码的使用,又允许对中继转发时间进行适当压缩,进而均衡各链路负载.理论分析及仿真表明,在信源及中继至信宿的组合链路较好的情形下,基于叠加编码的中继协议实现了更高的频率利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