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用浸渍法制备了两个系列的含分子筛催化剂,用溶剂法和吡啶吸附红外光谱法研究了催化剂表面酸性,并在连续微反装置上以正辛烷为原料,评价了催化剂活性。在此实验基础上,探讨了催化剂表面酸性和催化剂活性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中分子筛类型和含量影响催化剂表面总酸量、强酸量、L酸量以及B酸量。催化剂表面B酸中心是催化剂加氢裂化活性中心,催化剂表面L酸中心能提高催化剂的抗氮性能,因而可提高催化剂对含氮化合物原料的加氢裂化性能。  相似文献   

2.
李云华 《实验室科学》2010,13(6):94-95,98
催化剂的还原是催化剂具有催化活性的关键步骤。文章分析比较了在催化剂制备中不同还原剂对催化剂纳米粒度和稳定性的影响,并提出以金属整体型为还原剂进行催化剂还原的新概念。这些催化剂还原方法的分析,为实验室范围内催化剂提供了有力的指导。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铜的含量和催化剂焙烧温度对铜系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Cu含量为60wt%时催化剂的催化活性较高。随着催化剂焙烧温度的增高,催化剂的催化性能逐渐升高,在焙烧温度为500℃时,催化剂的催化活性较其他温度焙烧催化剂的活性好。  相似文献   

4.
对燃煤电厂砷中毒SCR(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脱硝催化剂中毒机理及砷中毒催化剂再生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砷中毒催化剂中毒机理及我国燃煤电厂砷中毒SCR催化剂再生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催化剂砷中毒主要由烟气中的As_2O_3(g)引起,As_2O_3(g)扩散进入催化剂,吸附于催化剂的V~(5+)-OH及Ti~(4+)-OH吸附酸性位上并发生反应,其生成物占据原催化剂的活性位,从而导致催化剂中毒;通过对砷中毒催化剂进行再生实验发现,酸性清洗液对砷中毒催化剂活性恢复效果明显,用浓度5%的H_2SO_4同时结合活性负载物及高温煅烧对砷中毒催化剂进行处理,既保证了低的V浸出率,活性恢复到新催化剂的98%左右。最后,对燃煤电厂催化剂砷中毒的预防措施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5.
对蜂窝式SCR(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催化剂磨蚀行为进行了研究,在实践的基础上结合侵蚀速率的经验表达式,提出了反应器内催化剂侵蚀速率及催化剂侵蚀承受系数β。其次,对催化剂磨蚀模型进行了研究,结合实践导出了催化剂综合磨蚀系数值及不同孔数催化剂的临界侵蚀速率。最后,分析了飞灰对催化剂磨蚀的影响及在飞灰作用下催化剂的壁厚减薄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孔数的催化剂其承受烟气侵蚀的能力不同,孔数越少的催化剂侵蚀承受系数β值越大,反之越小;不同孔数的催化剂其综合磨蚀系数a_H不同,18孔、20孔催化剂其综合磨蚀系数a_H较其它催化剂低,但是其临界侵蚀速率EC/λ较其它催化剂高;飞灰中粗颗粒飞灰、不合理的飞灰级配、飞灰中Al_2O_3及SiO_2的含量、飞灰的入射角及在反应器内的灰场分布等是导致催化剂飞灰磨蚀的重要因素,当飞灰中Al_2O_3及SiO_2的含量超过80%、飞灰的入射角偏差超过±10°时,催化剂的磨蚀速率明显增加;当灰场分布偏差大于20%时,催化剂局部磨蚀速率明显增加,飞灰覆盖堵塞催化剂风险加大;通过飞灰作用下催化剂壁厚减薄的规律分析,总结提出了催化剂的磨蚀主要是烟气的入口效应引起,通过增加催化剂硬化段长度及提高硬化段硬化效果可以有效缓解催化剂磨蚀。  相似文献   

6.
王涛  王继龙  林宏 《甘肃科技》2007,23(1):35-37
介绍了乙苯脱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和制备工艺改进历程,将LH365M催化剂与LH365、进口催化剂在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上作了对比,针对乙苯脱氢工艺的发展情况,提出了理想的乙苯脱氢催化剂制备工艺。结果表明:通过催化剂配方的调整、原料预处理的改进和催化剂制备工艺、设备的改进,催化剂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有了明显的提高,在化学性能上已接近国际同类先进催化剂的水平。  相似文献   

7.
利用浸渍法分别制备了Ni/CNTs催化剂和Ni/AC催化剂,对Ni/CNTs催化剂和Ni/AC催化剂在常压下甲醇气相羰基化反应中的活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Ni/CNTs催化剂活性较Ni/AC催化剂活性好。  相似文献   

8.
张红星  魏阳 《甘肃科技》2013,29(15):27-29
催化剂对聚丙烯装置的生产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分析了影响聚丙烯装置催化剂消耗的因素,提出了在生产中提高催化剂活性,降低催化剂消耗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
用分形几何描述催化剂的表面形貌,用盒子维模型测定了不同制备方法和载体所制备的催化剂表面分形维数,分形维数D被看作是催化剂形貌的表征参数。结果表明:催化剂表面形态具有自相似性,催化剂表面分形维数介于2.57至2.67之间,尖晶石载体对催化剂表面分形维数影响最大,制备方法也影响催化剂表面分形维数,相同组成的催化剂表面分形维数增大,催化剂的CO转化率提高。  相似文献   

10.
(1)催化反应工程.开发新型催化剂,例如生物催化剂、固体催化剂和碱催化剂、纳米级催化材料与催化剂、相转移催化剂、多功能催化剂、膜催化材料等具有重要意义.催化反应工程的研究充分发挥了催化剂的优蔑特性,两者互补可以创造出世界上生产规模最大、经济效益最好的催化裂化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11.
在常温常压下用模拟渣油和模拟氢气近似模拟了微膨胀床渣油加氢处理反应器内的气液流动状态,考察了催化剂粒径和堆密度、虚拟气液流速以及催化剂装填高度对催化剂床层膨胀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大粒径、低堆密度的催化剂床层膨胀率较高;虚拟气速与床层膨胀率关系曲线上存在拐点,拐点值随催化剂装填高度增加而增大;虚拟液体流速对催化剂床层膨胀率影响较小;在工业操作条件下,微膨胀床渣油加氢处理反应器的催化剂床层膨胀率小于10%;催化剂装填高度对床层膨胀率有明显的影响,催化剂装填量较大时,需要采用较高的气油比才能保证催化剂床层处于微膨胀状态。  相似文献   

12.
结合典型流态化催化裂化(FCC)废催化剂的物理化学特性,阐述其改性再生及其应用研究进展。FCC废催化剂可以在原本已沉积有Ni的基础上再补充负载Ni制备优良的加氢催化剂并应用于农林产品松脂的催化加氢反应;可以作为催化剂载体进行再利用;可以制备改性催化剂用于废塑料和生物质的裂解;可以经水热反应合成高精度超细分子筛;可以用于废水处理和润滑油、石蜡精制。随着石油化工产业的迅猛发展,FCC废催化剂的排放量不断增长,为了实现FCC废催化剂的资源化再利用,以FCC废催化剂制备加氢催化剂和固体吸附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VAH型气相醛加氢催化剂在淄博诺奥化工有限公司4万t/a丙醇装置上的首次工业应用.控制催化剂装填过程,避免催化剂出现破损现象,确保各列管压差均为35~50 kPa;严格控制催化剂还原过程中氮气中的氢气浓度,确保了催化剂还原彻底且不出现飞温.装置开工顺利,产品完全达标,催化剂表现出很好的加氢活性和选择性,VAH型醛加氢催化剂成功实现在丙醛加氢制丙醇装置上的工业应用.  相似文献   

14.
用预沉淀法制备了炭载Pt—Fe(Pt—Fe/C)和炭载Pt(Pt/C)催化剂.发现Pt—Fe/C催化剂对氧还原的电催化活性比Pt/C催化剂高,但对甲醇氧化的电催化活性比Pt/C催化剂差.即使在电解液中有甲醇存在时,Pt—Fe/C催化剂对氧还原的电催化活性仍比Pt/C催化剂高.所以,Pt—Fe/C催化剂适合于用作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中的阴极催化剂.  相似文献   

15.
采用电子能谱仪、X光衍射仪、吸附仪等物化仪器和化学分析法,对受热后铜系甲醇催化剂的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经实验室高温处理后的催化剂晶粒度增大,比表面积下降,孔容下降;经工业使用后的催化剂晶粒度增大,比表面积和孔容均下降且比表面积和孔容的下降大于实验室样品。实验室过热实验的催化剂与工业使用后的催化剂在结构数据变化的趋势上相同,比表面积减小与催化活性降低存在相关的变化。因此,当气体充分净化后,杂质对催化剂的影响已经很小,此时催化剂过热使用导致催化剂结构变化是影响催化剂活性和使用寿命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母体相组成对CO低变铜系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XRD、TPR、TPD和活性评价装置等技术设备,研究Cu-Zn-Al催化剂母体相组成对其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母体为HZ相的催化剂活性高,母体为FC相的热稳定性好,母体以ML相为主相的催化剂性能差。通过选择适宜的Cu/Zn/Al比和控制制备条件,获得适宜比例的FC、HZ、ML三相态混合母体是制备性能优良的低变催化剂的基础。制备出了活性高、热稳定性好的CO低温变换催化剂。  相似文献   

17.
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合成环己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环己醇脱水制备环己烯的反应,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等对脱水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对脱水反应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可避免用浓硫酸催化造成的环境污染,并且产品收率和纯度较高,催化剂可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18.
以Bi(NO3)3和AlCl3为原料,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固体酸催化剂SO42-/Bi2O3-Al2O3。探讨了SO42-/Bi2O3-Al2O3催化水合肼还原硝基苯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催化剂中n(Bi):n(Al)=1:15,以10%的(NH4)2SO4浸渍所得的催化剂具有较高活性。红外光谱表明,催化剂中存在B酸中心,能有效地提高催化剂的性能。此还原方法反应条件温和,催化剂制备简单。  相似文献   

19.
对不同含量Ni-W、Ni-Mo金属组合对加氢脱芳烃催化剂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得出含有w(NiO)=4%和w(WO3)=26%催化剂的加氢脱芳烃效果最好的结论.同时认为先浸渍W,再浸渍Ni的制备方法有利于增强催化剂的脱芳率,且金属在载体上分散性较好.处理FCC柴油的结果表明,研制催化剂的加氢脱芳烃性能优于一种已经工业化的参比剂.  相似文献   

20.
选用了两种催化剂进行催化转化热煤气中有机硫化合物的研究,实验表明,硫化态的Ni基催化剂是一种高活性的有机硫转化催化剂,其转化活性可达80^以上。当气相含硫太低时,催化剂在使用过程中会失硫,转化活性下降。然而在实际的热煤气含硫的情况下,它显示出相当高的催化转化反应活性,适于在热煤气净化的条件下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