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教师专业自我"出发,通过调查分析,从教师自我认识、教师自我体验、教师自我控制三方面描述民族地区双语教师专业自我发展现状。分析了民族地区双语教师专业自我发展问题,探讨了影响双语教师专业自我发展的因素,提出了提升双语教师专业自我发展的策略和路径。  相似文献   

2.
高职旅游专业学生面临着一个大有可为的职业发展方向,但由于心理上普遍存在着自我认知的困惑、人际交往的障碍、自我价值感的偏差、心理成熟程度弱等的问题。因此,在学生中开展生涯指导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观察、环境观察和社会学习能力,以生涯发展理论帮助学生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与自我调节能力。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背景下思想政治教师专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通过持续的学习、探究和实践历程,不断提升其专业水平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已经成为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我国新课程改革更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这要求我们的教师必须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全面提升素质,实现专业发展。本文针对当前政治教师的专业发展现状和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新课程的要求,明确了新形势下政治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提出了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途径。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坚持自我发展,立足校本,多方共同努力,最终实现专业素质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高校辅导员的心理求助方式,选取重庆地区12名高校辅导员进行半结构化访谈,采用主题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辅导员的心理求助方式主要有4种,即自我帮助、他人帮助、专业帮助和帮助他人;影响辅导员心理求助方式选择的因素有3个,即自我效能、求助资源和求助观念.研究认为我国高校辅导员的心理求助方式有其普遍性和独特性.  相似文献   

5.
新生初进入大学,面临一段艰难的心理适应期.对于缺乏心理准备的大学新生来说,在这个心理转型与重塑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适应困难,这就要求高校辅导员承担起对大学新生入校教育的工作,注重对新生入学后的心理调适,帮助其度过心理失衡期.  相似文献   

6.
大一新生入学后,会度过一个校园适应期。在这个适应期里,每个大一新生要学着适应学校所在地的地域文化、繁重的大学学业、新的交际圈子,学着认同专业和学校,步入成年早期。如果不能适应新的环境,就会出现新生校园适应期危机。面对危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帮助处于困境中的学生:寻求和建立多样化的支持源、进行入学适应期集中教育、重视适应期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危机预警机制并重点帮助适应期危机严重的学生。  相似文献   

7.
经调查研究发现大学生大学四年的心理发展具有阶段性特点。具体可分为三个阶段:调整、适应期:成长发展期;就业准备期。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心理发展内容。因此不同阶段的教育引导对策也应不同。调整、适应期要加强对学生心理上的引导。成长发展期要加强和学生的平等交流及对他们的鼓励和帮助,减少说教式的教育和管理。就业准备期要加强对他们的就业辅导和心理支持。  相似文献   

8.
现代女大学生创业过程中主要存在如下心理问题:自我认知不准,创业意识淡薄;存在畏难心理,创业体验匮乏和依赖心理重,创业心理品质不良。通过开发女大学生的心理资本,预防和调适她们创业中的心理问题,促进其自我认知,帮助她们树立希望、培养乐观心态、提高自我效能感、提升创业韧性,能有效提升她们在就业创业中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9.
认知是人们对客观世界感知与体验的过程,教师认知是教师的信息、思想、知识结构对教学的发展,教师专业化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专业不断提升自我的一个复杂心理过程。本文通过对广州大学松田学院教师现状的调查,提出通过自我、校本培训、校本教研等途径,提高教师专业化。  相似文献   

10.
孙婧 《科技信息》2008,(31):240-240
职业学校的班主任在新生阶段应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实现学生对自我角色的内心认可;班主任应该是双师型人才,精通本学科的专业知识,熟知课程设置和教学进度,针对不同学习阶段进行心理引导,有的放矢的在学习上为学生排忧解难;学生度过新生适应期后,班主任应从多方面,多层次着手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达到学生能够自我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