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 戰爭任務與戰後形势第二次世界大戰跟以前許多次國際戰爭有着一些顯著的不同點。首先,它跟第一次世界大戰不同,它不是兩個純粹帝國主義集團利益衝突的結果。由於世界上已存在着一個強大的社會主義國家,由於蘇聯終於不得不捲入戰爭,戰爭真正成爲世界規模的,兩(?)陣線分明地擺列是出來:一方面是法西斯国家及其附(?)和寄生者的集團侵略,一方面是愛好自由和民主國家的聯合  相似文献   

2.
一 對荷印問題的種種論調歐戰範圍的擴大—尤其是延及荷蘭—是東方的趁火打刼者所翹企的事。在北歐戰事爆發之初,日本朝野一致认为歐戰擴大無可避免,而荷蘭被侵的危機特别為日本大部分輿論所强調和誇大。這,不消说,是日閥的主观願望的一種反映。現在,荷比真個被侵,而且西線已展開大規模的战鬥了,在這一點上,日閥可以说「誠心所願」。  相似文献   

3.
四年前,英勇的朝鮮人民爲反抗美國侵略,奮起進行了正義的戰爭.這個戰爭是由於外來的干涉而爆發的,是美帝國主義者爲了滅亡朝鮮、奴役朝鮮人民而强加於爱好和平的朝鮮人民頭上的.美帝國主義對朝鮮進行了三年多兇暴残酷的流血戰爭,當然带給了朝鮮人民巨大的破壞和困難,但美帝國主義的武装侵略並没有達到它的目的.在朝鮮人民軍和中國人民志原軍並肩作戰下,美國和它的僕從  相似文献   

4.
最近期间,日美兩大帝國主義在太平洋上的對立鬥爭,日趨於尖銳化。這不僅表現於海軍競爭的軍事鬥爭方面,而尤其表現於市場奪取的經濟鬥爭方面。假如經濟鬥爭是促成一切國際鬥爭的最基本的因素,那麼目前日美在太平洋上經濟戰的加劇,是非常值得我們重視的。是在這一點上,使我們相信不管日本帝國主義者如何裝成對美獻媚的姿態,也不管美國孤立主義者如何懷抱着「綏靖」日閥的企圖,而日美經濟戰的加劇,必將發展成為太平洋上一種主要的對立。  相似文献   

5.
從荷印歸來     
五月十日德軍侵入荷蘭以後,遠隔重洋的荷屬東印度羣島,立刻就受到了很大的震動。戰爭的威脅,破壞了這個老大帝國的殖民地的平靜和安全,荷印的居民全都在騷動着。忙着逃避,遷徙的人們,真是到處都是。在荷印有着很多的華僑,因為經不起這個浪潮的襲擊,都已回到祖國來,我就是其中的一個。因為大家都關懷着荷印的情形,我想在這襄作一簡略的報告。  相似文献   

6.
逆料着未來的正式戰爭爆發後,日本必然會因失去美國方面的煤油供給而造製荷属東印度的,因之荷蘭现在正計劃着怎樣阻止任何攫奪其殖民地丰富油站的企圖。假若日本南下進攻荷印,那么遠在她能攻擊到荷印的幾個基本地點之前,她就會受到猛烈的空中襲擊,因为,進入到这殖民地的航路極为窄狭,尤其是北方的進路都是夾在兩條很長海岸線之间。這些事實與荷蘭有限的國防费使得荷蘭决定了對海外殖民地所採用的防禦策略。  相似文献   

7.
在欧洲政治蜕變的過程中,六月二日法國和義 大利的選舉,是應該注意的。法國和義大利,這兩個西歐和南歐重要的國家,一個由於大戰初期的挫折和敵人的長期控制,一個由於戰争的最後失败,國際地位都已大大地低落  相似文献   

8.
印尼和希臘     
荷蘭進攻印尼的戰事又起了。在爪哇中部的蕯拉蒂格附近,战事很为激烈。由此可見與強權者妥协靠不住,強权者要和平,那和平是為了戰爭啊。二十七日印尼民主陣線領袖夏里富丁發表聲明说:‘印尼共和国决定中止和荷蘭談判政治问题,以及社會經濟及各項问题的談判,因為荷兰的進行谈判,不過是要爭取时间而己’。這是慘痛经验的教訓。在希臘,民主軍的聲勢日益壯大了,希臘全境十分之七的土地,都巳在它們的控制下。  相似文献   

9.
一在兩個戰爭中間 遠在太平洋的西南角,屹立着澳大利亞洲。它似乎是一个大島,事实上却是一个大陸;它應該是一个東方国家,但它却是完全地歐化的;澳大利亚本身已具备一个独立国家的形態,但它實際上還是属於不列顚世界帝国的一部分。這些地理上與政治上的條件,使澳大利亚在第二次世界戰爭展开中,显示着一種特殊重要的地位。例如,當日本帝國主义在侵華的同時,加南進的野心冒險,它的切近目标显然是越南、荷印  相似文献   

10.
一經過這次戰爭,美國和蘇聯在世界上所佔的此重,是空前的增加了。這表現在政治上: 美國的勢力,經過這次戰爭,早深入到全世界每一個角落。它已經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的領導者。  相似文献   

11.
爲了使得印度人民能够結成一條民族統一戰線,並擊败帝國主義分化各組織的種種企圖,國回團結在现階段是更有其重要性的。不幸得很,由於帝國主義的陰謀詭計,使得目前的分化仍然屹然不動,帝國主義的種種企圖至此已算成功了。去年夏季,國回兩當的國會領袖們達成協議,同意以“印督行政會議”作骨幹,並以國回平等作  相似文献   

12.
一世界政治的動向,至今還是决定於歐洲。兩次大戰都是以歐洲做主戰場的。歐洲問题的解决,就等于替一個和平而安定的世界的到臨,奏出一首序曲。在聯合国大會舉行的前夜,二十一個國家的和平會議,就是為了解决若干歐洲問题的。這個和平會議,如所周知,討論了對德國法西斯先前的五個幫兇或附庸國(意、匈、羅、保、芬)的和約草案;尽管有若干爭論,但也到達了一些結論。關於幾個國家的领土轉讓的几點(芬蘭把貝莎摩港讓與蘇聯,波卡拉借給蘇聯做海軍基地;意大利西方邊境一小塊讓給法國,多德干  相似文献   

13.
在最近歐洲的劇變中,一方面希特勒在向東推進,一方面許多觀察者指出他會掉頭西向,突然進攻荷蘭。對於這後一種的可能性,是相當大的。不但德國會在西方進攻荷蘭,德國還和日本訂有密約,準備分割荷蘭與英國在南太平洋的殖民地。關於德日軍事同盟的密約,傳之已久,許多人相信確有其事。這篇報告是一位法國記者所寫的,原載於巴黎出版的VU週刊,它把德日準備進攻荷蘭和分割它領土的計劃,完全公佈了出来。  相似文献   

14.
二十九年前,斯大林在‘十月革命与俄國共产党人底策略’一文中会預言道:和苏联的十月革命相比,其他國家的社會主義革命將在较为有利的形势下進行,它們的革命將不是孤立的,因為有蘇聯这样一个实力强大的蘇維埃國家的存在。歐洲人民民主國家的建立、鞏固及其革命發展的全部過程,證明了這一预言的正確性。由於蘇聯的援助和支持,歐洲人民民主国家在短期內就治癒了戰爭的創傷,恢復了國民经济,鞏固了人民政權;也正由於蘇聯的援助和支持,以及人民民主國家间的互助台作,使歐洲人民民主国家能够在資本主義包围的條件下奠立社會主義的基礎。  相似文献   

15.
西线展望     
歐戰的基本戰略形勢逼迫着聯軍不得不在各方面爭取主動;緊隨着蘇芬戰爭的和平解决和英法國内戰線的推移,戰爭擴大的形势殆已完全不可避免。這一切暗示在三月三十日,聯軍最高軍事會議后兩日的邱吉尔广播里。  相似文献   

16.
编辑后记     
由於以美帝國主義為首的西方國家已使巴黎協定批准生效,歐洲的局勢益趨緊張,战爭的危險增加了。在这种情勢下,东歐八国举行了华沙会议,为保障欧洲和平和安全奠定的不可动摇的基础。本期社论、半月述评、“西德垄断酱的复活及时性其借战阴谋”和“英国大选前夕”等文  相似文献   

17.
萨尔问题     
薩爾是位於德國和法國之間的一個地區,原属德國娣e僅七百四十一二平方公里,人口不到百萬。它是以丰富的煤礦和高度集中的鋼鐵工業聞名於世的,在兩次世界大戰中,都成為德國軍国主義的主要工業基地之一。按照一九一九年凡爾赛條約,划給法國管理十五年,以赔償法国北部矿產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所遭到的損失。根據一九三五年薩爾區公民投票的結果,歸還德國?诙问澜绱髴鸾Y束後,被划入法國佔領區。法國提出的‘舒曼計劃’的企圖之一,就是想使美國和西德承認法國併吞薩尔。因此,薩爾問題便成為西德与法國間矛盾的焦點,同時也是‘歐洲煤鋼聯營集團’中不斷激烈爭吵的中心議題。  相似文献   

18.
在前兩次文中,我們已說明了經濟恐慌的狂潮帶來了戰爭的威脅,法西斯主義的上台促進了重分世界戰爭的早日爆發,但是要希望戰爭的結果,能够摧毁敵人的力量而獲得最後的勝利,則自然非大規模擴充軍備,增强殺人的力量不可。所以自從國際的危機展開以來,各大强國莫不疯狂的擴充軍備。軍備擴充愈劇烈,則國際局面愈緊張,戰爭的威脅愈增大;而國際局面愈緊急,戰爭的威脅愈增大,則軍備的競賽也愈劇烈;這兩者互相影響,互爲因果,以致到了現在,全世界疯狂的軍備競賽已經到達最白熱化的階段了。一 國防費的增加最近軍備競賽的白熱化,我們從全世界軍事費的急劇增加中,最可明顯的看出來。據今年出版的國際聯盟「軍備年鑑」所載,一九三八年  相似文献   

19.
西班牙軍團黨(Phalanx)「綱領」第三條載着:『西班牙人須為西班牙堅决爭取在歐洲的優勢地位,而不能忍受外國的干涉和國際的孤立。』這一條綱領好像發出最痛苦的讥誚的声音,尤其是現在,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情况之下。這一次戰爭使西班牙的布爾喬亞得到了快樂的刺激。他們記起了第一次大戰帶給了西  相似文献   

20.
欧战和日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一九三九年九月一日,德軍開始侵入波蘭;三日,英法对德宜战,於是欧战爆發了!這對於日本,是一个晴天霹靂。日本所希望的,是全世界资本主义国家联合一致進攻蘇聯的反苏战爭。但歐战的爆發,却是資本主义國家自相對壘,而蘇聯則站在戰爭漩渦之外。这在正進行着对苏挑釁的諾門罕战事的日本,當然非常失望。日本一向是以反苏为號召的。這不僅是把反蘇做为侵華的掩護,而且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