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抑制法,对口服中华猕猴桃浓缩果汁家兔血液红细胞的邻苯三酚自氧化抑制效应的试验表明,按50kg体重人体,每日食用0.5kg果汁剂量,持续5周服用中华猕猴桃浓缩果汁的家免,其血液红细胞邻苯三酚自氧化反应抑制率明显升高。与服用前正常值73.7%对比,1—5周依次为129.1%,153.1%,133.4%,154.9%和150.8%。停服果汁2周和4周的测定值为111.8%和114.8%。结果提示,口服中华猕猴桃浓缩果汁有明显增强家兔血液红细胞的邻苯三酚自氧化抑制效应,抑制率比正常值提高1倍。猕猴桃果汁与同等剂量试剂抗坏血酸平行抑制试验结果,猕猴桃果汁的自氧化抑制率较试剂抗坏血酸高2个剂量级。  相似文献   

2.
对中华猕猴桃浓缩果汁所含的蛋白质、脂肪、糖、酸度和维生素A,B_1,B_2,C,E以及钾、钠、钙、镁、磷、铁、锌、铜、硒、碘10种营养元素成分进行了分析测定。氨基酸的组成分析表明,中华猕猴桃含有18种氨基酸成分,其中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俱全。其浓缩果汁按50kg体重人体每日服用0.5kg剂量,对家兔持续6周喂养试验,具有明显提高家兔血液红细胞血红蛋白(Hemoglobin)的含量。当停服2周后,测定值出现下降,4周时接近原正常值范围。  相似文献   

3.
甲基杀虫脒盐酸盐作为一种化学诱变物具有一定致突变性。本研究设计中突变的最低剂量组1/50LD50=4.48mg/kg体重,在小鼠骨髓细胞微核出现率中,与对照组比较,呈极显著性差异。因此,无作用剂量组应低于4.5mg/kg体重。染色体畸变的最低剂量在1/5LD50与阴性对照组有极显著性差异,染色体畸变的无作用剂量在8.95~44.76mg/kg范围内。  相似文献   

4.
本文总结了~(60)Cor射线对蚕豆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的染色体桥、断片、染色体环和微核等变异,并对四分孢子的排列形式和小孢子的数目进行了分析,发现整个小孢子发育过程中的畸变,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发展的演变过程。染色体的畸变率与剂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以不同浓度的盐酸吗啉胍为诱变剂,运用蚕豆根尖微核检测技术和染色体畸变实验方法,测定蚕豆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指数、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率.结果表明:盐酸吗啉胍能够降低蚕豆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能诱发较高频率的微核和染色体畸变,产生染色体断片、滞后染色体和染色体桥.随着盐酸吗啉胍处理浓度的增加,有丝分裂指数降低,而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率均升高;随着盐酸吗啉胍浓度的进一步增加,染色体畸变率却下降,但仍明显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6.
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法和PEG化学沉降分析法,对口服中华猕猴桃浓缩果汁家兔血清脂蛋白组分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其亚组分的动态变化进行实验观察。结果表明,持续30d口服浓缩果汁血清总胆固醇呈明显下降,高密度脂蛋白亚组分胆固醇HDL2-C/HDL3-C比率明显升高。凝胶电泳分析结果,α-脂蛋白与β-脂蛋白的比值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7.
以蚕豆根尖为材料,采用微核实验,对吲哚乙酸、萘乙酸的遗传毒性进行了研究,测定了有丝分裂指数、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率3个指标.结果表明:在浓度较低时,与对照组相比,测试组的有丝分裂指数、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率同时升高,呈正相关,具有良好的剂量-效应关系.浓度较高时,有丝分裂指数与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率呈负向关系.在任何浓度下,...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采用小鼠骨髓细胞微核分析法和离体培养人体外周血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SCE)和微核试验,对绿茶水溶性提取物GTPP的遗传安全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小鼠口服本样品GTPP剂量达750mg/kg.body.wt./day或腹腔注射剂量为520mg/kg.body.wt.引起的雌雄小鼠骨髓PCE微核率与阴性对照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当小鼠口服剂量大于90%LD_(50)或腹腔注射剂量达1300mg/kg.body.wt.时,诱发的小鼠骨髓PCE微核率比阴性对照组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离体培养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SCE和微核试验中的GTPP三个剂量组的SCE频率和微核细胞率(MNCF)与阴性对照组间比较也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9.
不同浓度的环磷酰胺对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蚕豆根尖微核实验与染色体畸变试验同样具有准确、快速、操作简便、有明显剂量一效应关系、适合大批量样品检测等特点.研究不同浓度环磷酰胺诱发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的效应,结果表明环磷酰胺处理可诱发蚕豆根尖诱导细胞内染色体发生畸变,影响纺锤丝和中心粒而产生微核,并且诱发微核的剂量与效应关系,以及微核率与染色体畸变间的相关关系非常显著.这些研究结果表明,蚕豆根尖间期微核数量可用作检测污染物,确定污染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垃圾发酵用菌种粉末的急性毒性反应、致染色体畸变作用以及对皮肤的刺激性 ,采用昆明小鼠急性经口毒性实验和骨髓嗜多染细胞微核实验以及新西兰兔急性皮肤刺激实验 ,来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 :小鼠经口LD50 值 >6 0 0 0mg·kg- 1 (体重 ) ;实验组小鼠骨髓细胞的平均微核率 (2 .7± 0 .81‰ )与正常组 (2 .5± 0 .77‰ )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与阳性对照组的平均微核率 (2 5 .5± 1.6‰ )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1) ;家兔皮肤刺激强度分值为 0。上述结果提示 ,该菌种粉末无毒 ,不具有致染色体畸变作用 ,对皮肤无刺激性。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一组多效应终点、多层次的饮用水遗传毒性测试体系,并用于盐城某水厂饮用水处理工艺的评价.采用Ames试验菌株TA98和TA100检测水样浓集物致突变效应,分别利用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试验和彗星试验检测染色体结构损伤和DNA链断裂程度.Ames试验结果显示,水样浓集物在0.5~2.0 L/皿的浓度范围内未出现致突变性.微核试验中原水、砂滤水和出厂水均表现出较强的致染色体畸变作用,0.125 L的剂量即可引起淋巴细胞微核细胞率的升高,经过臭氧-生物活性炭处理后各剂量均与对照无差异.彗星试验结果显示,各水样均在不同剂量下对淋巴细胞DNA造成损伤,原水、出厂水、砂滤水、生物活性炭(BAC)水的作用剂量分别为0.25,0.25,0.50和1.00 L,损伤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原水、出厂水、砂滤水、BAC水.  相似文献   

12.
复硝酚钠的致突变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检测复硝酚钠有无致突变作用,为其安全生产和使用提供依据.采用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试验(Ames试验),用TA97,TA98,TA100,TA102菌株,加与不加S9,剂量设为:0,250,500,1 000,2 000 μg/皿;小鼠骨髓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剂量设为雄、雌性小鼠给药剂量均为:15.8,31.6,63.2 mg/kg;小鼠睾丸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剂量设为:15.8,31.6,63.2 mg/kg检测有无致突变作用.结果为Ames试验中各测试浓度的诱发回变菌落数均未超过自发回变菌落数的2倍;小鼠骨髓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和小鼠睾丸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各剂量组和溶剂对照组的微核率进行统计学处理,未见有显着性差异(P>0.05),表明各项试验结果均为阴性.因此在本试验条件下,复硝酚钠无致突变作用.  相似文献   

13.
放射科和肿瘤科护士血液淋巴细胞遗传损伤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放射科护士长期接受环境中低水平电离辐射、肿瘤科护士职业接触低浓度抗癌药物污染,可能会引起细胞遗传物质损伤。研究了放射科和肿瘤科工作环境对其护士血液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和微核的生物效应。结果表明,放射科、肿瘤科护士血液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微核率均高于对照组(P放<0.05,P肿<0.01);肿瘤科护士血液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微核率均高于放射科护士(P<0.05)  相似文献   

14.
芜菁块根汁对环磷酰胺致小鼠损伤的拮抗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清洁级ICR小鼠为实验动物,研究芜菁块根汁对环磷酰胺(Cyclophospamide,CP)引起遗传物质损伤的拮抗效应。采用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PCE)的微核试验,小鼠骨髓染色体畸变试验等方法,结果显示灌胃(ig)不同剂量芜菁块根汁均使小鼠骨髓PCE微核率,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率有所下降,且具有明显的剂量效应。结论:芜菁块根汁对环磷酰胺引起小鼠的损伤具有明显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5.
蚕豆根尖细胞对于平阳霉素、丝裂霉素C极为敏感。在其细胞分裂的各个时期均出现微核和染色体畸变,而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细胞率与平阳霉素、丝裂霉素C的浓度密切相关。在一定范围内二者的浓度增高,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细胞率同时表现线性增长。故可确认蚕豆根尖细胞在水质监测和诱变剂筛选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以微核测定法,对极低温(-196℃)和常温下照射材料的细胞学研究结果表明:极低温有保护效应,能减轻M_1代的生理损伤:辐射种子萌动芽尖间期细胞的微核率与M_2代某些性状突变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极低温单因子处理种子亦可导致染色体畸变。该实验为阐明极低温对种子照射效应的影响提供了微观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haFGF)皮肤外用的遗传毒性。方法:用CHL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小鼠骨髓PCE微核试验和Am es试验方法对rhaFGF进行遗传毒性研究。结果:rhaFGF各剂量组和阴性对照组在加或不加S9情况下,其CHL染色体畸变率均<5%;各剂量组的骨髓细胞微核细胞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无显著性(P>0.05);rhaFGF各剂量组(0.5~5 000μg/皿)对TA97、TA98、TA100、TA102菌珠在加或不加S9混合液条件下均无致突变作用。结论:在所选试验和剂量范围内未见到rhaFGF具有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使用ICR小鼠开展体内染色体畸变实验,通过在不同时间点给予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P)及秋水仙素(colchicine,COL),对比不同给药/取材时间点及不同给药浓度对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共36只约7~8周龄ICR雄性小鼠首先随机分为药后18 h取材组和给药后24 h取材组,再下设COL 4 mg/kg体质量(取材前4 h,i.p.)和10 mg/kg(取材前2 h,i.p.)给药组,以0.9% 氯化钠注射液为溶媒对照,分别给予CP 0 mg/kg、10 mg/kg和40 mg/kg,每小组各3只动物。记录实验期间给药前后动物体质量。阴性对照组和10 mg/kg CP组间隔24 h分两次给药,40 mg/kg CP为单次给药。给药后18 h或24 h取材,取材前2 h或4 h分别腹腔注射COL。取材时摘取全部实验动物双侧股骨,收集骨髓细胞悬液制备Giemsa染色体标本用于分析染色体畸变类型,并计算每组平均结构畸变细胞率(不含ctg及csg,AC%)、结构畸变细胞率(含ctg及csg,ACG%)、多畸变细胞率(不含ctg及csg,MAC%)及多倍体细胞率(PC%)。结果 本研究所用CP和COL对动物体质量无明显影响,给药剂量和给药频率可行。与各小组内的溶媒对照组相比,所有CP给药组的AC%、AGC%和MAC%均显著性升高(P<0.01),且给药剂量高时染色体损伤更为严重;CP18 h-COL4h组的AC%、ACG%和MAC%均低于CP18 h-COL2h组,并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使用高剂量的COL(10 mg/kg)可产生额外的染色体损伤。溶媒对照组中的结构性畸变类型绝大多数为裂隙,而染色体单体及染色体断裂是CP引起的最主要畸变类型。结论 开展ICR小鼠染色体畸变试验时,在CP给药后约18 h、COL给药后4 h取材较为理想。本研究通过对试验条件的摸索不但积累了背景数据,也为相关研究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了蚕豆在磁致诱变下磁场剂量与染色体畸变频率的相关性结果。从3O00GS、5000GS、7000GS、900OGS、10000GS实验结果的相关性及回归分析表、剂量与染色体畸变率的关系图均可看出,随着剂量的增高、染色体的畸变率(%)逐渐增大,磁场剂量与染色体畸变率呈显著正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20.
松杉灵芝多糖的抗突变作用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通过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 小鼠睾丸染色体畸变和Ames 试验观察了松杉灵芝多糖的抗突变作用. 结果表明, 松杉灵芝多糖对TA98, TA100两株试验菌株, 加与不加S-9均对阳性物致突变作用有抑制作用; 口服不同剂量的药液30 d, 能明显拮抗环磷酰胺所致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率, 但对于丝裂霉素C诱发小鼠睾丸染色体畸变无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