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二羟基二过碘酸合镍(Ⅳ)(简称Ni(Ⅳ))为引发剂,在碱性环境中引发丙烯腈(AN)聚合。结果表明:聚合速率随单体浓度和引发剂浓度的增大而增大,随温度、介质pH值的增大出现先开后降的趋势;聚合物分子量随引发剂浓度的增加而减小;本聚合反应对单体的浓度指数为1.108,对引发剂的浓度指数为0.553;反应活化能为41.57kJ/mol;通过红外光谱等对聚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引发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在碱性介质中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二羟基二高碘酸合镍 (Ⅳ) 配离子 (DDN) 于25 ~ 40 ℃区间氧化异丙醇的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反应对 DDN 为一级,对异丙醇为正分数级.准一级速率常数kobs 随[OH-]增大而增大,随[IO4-]增大而减小.有微弱的正盐效应,未检出自由基.提出一个包括 Ni(Ⅳ) 和异丙醇生成加合物前期平衡的反应机理,导出的速率方程满意地解释了所有的实验事实,并计算出平衡常数、速控步骤的速率常数及相应的活化参数.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二过碘酸合镍(Ⅳ)(DPN)在碱性溶液中与乳酸的氧化还原反应动力学的研究,结果表明,反应对DPN为一级,对乳酸为一分数级。表观速率常数随[OH-]增大而增大,随[KIO4]增大而减小,随[乳酸]增大而增大。该文所提出的机理成功地解释了上述实验。  相似文献   

4.
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碱性介质中二过碲酸合铜(Ⅲ)配离子氧化四氢糠醇的动力学及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反应对[Cu(Ⅲ)]是一级,对四氢糠醇为1.27~1.49级(294.2~302.2K)。表观速率常数随体系中[OH-]的增大而降低,随碲酸根浓度的增加而降低。根据实验事实,提出了一种含有前期平衡的反应机理,据此导出了一个能够解释实验事实的速率方程,求得了速控步的速率常数,并给出了298.2K时的活化参数。  相似文献   

5.
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二过碘酸合铜(Ⅲ)氧化乙二胺的反应动力学及机理。结果表明,反应对Cu(Ⅲ)是准一级。准一级速率常数kobs随乙二胺(EDA)的浓度增大而增大,为正分数级,且1/kobs对1/[EDA]有较好的线性关系。kobs随OH-[]的增大而增大;随IO-4[]的增大而减小。据此提出了包括前期平衡的反应机理,解释了实验现象,求得了速率控制步骤的速率常数。  相似文献   

6.
二羟基二过碘酸合镍(Ⅳ)钾(简称Ni(Ⅳ))为氧化剂,尼龙6为还原剂,二者组成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于碱性介质中,在尼龙6表面引发丙烯酸甲酯接枝共聚合反应,测定了各种因素对接枝参数的影响,得到了高接枝效率的接枝共聚物.用X光衍射、红外光谱(IR)等方法对共聚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并探讨了引发机理.  相似文献   

7.
在碱性介质中于 20-35℃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二羟基二过碘酸合镍(IV)配离子 (DDN)氧化天冬氨酸的动力学。结果表明,反应对[Ni(IV)]为一级,对天冬氨酸为正分数级。准 一级速率常数(Kobs)随[OH-]增加而减小,1/kobs对[io-4]有线性关系,表明二羟基一过碘酸合镍 (IV)配离子(DMN)是氧化剂的活性物种。无盐效应且未检出自由基的存在。据此提出了包括 DPN和MPN以及天冬氨酸存在前期平衡的反应机理,并求出相应的活化参数。  相似文献   

8.
在碱性介质中,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二过碘酸合铜(III)配离子(DPC)氧化1,2-丙二胺(PDA)的反应动力学及机理.结果表明,反应对DPC为一级,对PDA为1相似文献   

9.
在碱性介质中,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二过碘酸合铜(Ⅲ)配离子(DPC)氧化1,3-丙二醇(PG)的反应动力学及机理.结果表明,反应对DPC和PG均为一级,在保持准一级条件([PG]0[Cu(Ⅲ)]0)下,表观速率常数kobs随着[IO4-]增加而减小,随着[OH-]增大而增大,没有明显盐效应.据此提出了包括配离子和PG形成络合物的前期快速平衡的反应机理,由假设反应机理推出的速率方程能解释全部实验现象,进一步求得速控步的速率常数k和平衡常数K及活化参数.  相似文献   

10.
在碱性介质中,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二过碲酸合铜(Ⅲ)(DTC)氧化天冬氨酸(Asp)和谷氨酸(Glu)的反应动力学及其机理.结果表明,反应对DTC为准一级,对氨基酸均为分数级;表观速率常数kobs随[OH-]和[TeO42-]的增大均减小,且有负盐效应.据此提出了包括配离子和氨基酸形成络合物的前期快速平衡的反应机理,由假设反应机理推出的速率方程能解释全部实验现象,进一步求得速控步的速率常数和活化参数.  相似文献   

11.
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碱性介质中二过碘酸合铜(Ⅲ) 配离子氧化丙酮酸钾的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反应对氧化剂是准一级,对还原剂为1.6 级,反应速率随着高碘酸根浓度的增加略有增大。并且〔 Py〕/kobs对 1/〔 Py〕;1/kobs对 1/〔 H L〕均为有正截距的直线。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了一种含有前期平衡的反应机理,据此导出了一个能够解释全部实验事实的速率方程,求得了速控步的速率常数,并给出了 298.2 K 时的活化参数。  相似文献   

12.
在碱性介质中,二(过碘酸)合银(Ⅲ)配离子([Ag(HIO6)2]5-)氧化Gln导致脱羧与脱氨而生成H2NCOCH2CH2CHO,氧化的产物由化学方法和质谱鉴定.动力学实验表明,氧化反应为总二级,对Ag(Ⅲ)和Gln各为一级,表观二级速率常数随[IO4-]tot增大而减小,随着离子强度的增大而增大,同[OH-]的变化几乎无关.所提出的反应机理包括[Ag(HIO6)2]5-与[Ag(HIO6)(OH)(H2O)]2-形成前期平衡;2种Ag(Ⅲ)的形态被Gln平行还原并且均为速率控制步骤.根据反应机理,导出了速率方程和速控步的速率常数值,计算出了活化参数,对电子转移方式进行了详尽的讨论.  相似文献   

13.
锆(Ⅳ)-2,4-二羟基苯基荧光酮-CTMAB体系的分光光度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TMAB )存在下,0.6 mol/L HCl介质中,锆(Ⅳ)与2,4-二羟基苯基荧光酮[2,3,7-三羟基-9-(2,4-二羟基)苯基荧光酮](DHPF)生成红色络合物,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525 n 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25×105 L·mol-1·cm-1,锆(Ⅳ)含量在0~8 μ g/25 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络合物的组成比为Zr(Ⅳ)∶DHPF=1∶4.有色络合物稳定10 h 以上,拟定的分析方法用于铝合金中微量锆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K3[Fe(CN)6]和抗坏血酸反应体系中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建立了反应速率方程,并对其动力学参数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对K3[Fe(CN)6]和抗坏血酸其反应级数均为一,并由此提出适宜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5.
在碱性介质中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二过碲酸合铜(Ⅲ)配离子(DTC)于25~40℃区间氧化1,2-丙二醇(Pr-diol)的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反应对DTC为一级,对Pr-diol的表现反应级数是1.1级。准一级速率常数kobs随[OH-]增大而增大,随[TeO42-]ex(外加的TeO42-离子浓度)的增加而减小,并且有负盐效应。在氮气保护下,反应能引发丙烯腈聚合。提出了含有自由基过程的反应机理,据此导出的速率方程圆满地解释了全部实验事实,并计算出速控步骤的速率常数及相应的活化参数。  相似文献   

16.
邻苯二酚紫与溴酸根离子褪色反应分光光度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邻苯二酚紫与溴酸根的褪色反应,据此拟定了测定溴酸根简便、快速的分析方法,确定了该褪色反应的最佳褪色条件。溴酸根在1.0~13μg/10m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摩尔吸光系数ε557=3.7×104L·moL(-1)·cm(-1).  相似文献   

17.
分别将系列Fe(Ⅵ)碱性溶液加热到65℃、75℃、85℃、95℃,用分光光度法跟踪热溶液中发生的反应.在热溶液中Fe(Ⅵ)分解生成Fe(OH)3,同时存在着Fe(Ⅵ)向Fe(Ⅳ)的转化反应.新生成的Fe(Ⅳ)溶液2 h即达最高浓度,并且在85℃以下能稳定存在.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对于测定矿石中少量钛(1v)曾提出不少光度分析方法,其中有些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与选择性,但由于种种原因,在实际生产中未被广泛应用。目前普遍采用过氧化氢法和变色酸法,也是各有利弊。前者受钼、铬、钒,氟等离子干扰,灵敏度低;后者是变色酸本身不够稳定试剂空白也较大,灵敏度不如有些方法高,仍不是很理想的。  相似文献   

19.
分光光度法测定Fenton反应产生的羟基自由基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基于水杨酸可以捕获羟基自由基(·OH)生成2,3-二羟基苯甲酸和2,5-二羟基苯甲酸,在波长510nm处有最大吸收的原理,建立一种用分光光度法检测Fenton反应产生的羟基自由基(·OH)的方法.通过对反应体系影响条件的优化,筛选出最佳反应物配比和最佳实验条件,并对其稳定性进行检测.在此基础上。测定抗氧化剂对羟基自由基(·OH)的清除率.结果表明:该体系反应灵敏、稳定性高,可作为抗氧化剂的筛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0.
铬(Ⅲ)离子催化铈(Ⅳ)离子氧化甲酸的反应动力学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酸性介质中用氧化还原滴定法研究了铈(Ⅳ)离子在铬(Ⅲ)离子催化作用下,于30C~45℃区间氧化甲酸的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反应对铈(Ⅳ)和甲酸为一级,准一级速率常数kabs随催化剂[Cr(Ⅲ)]增加而增大,亦随[H^ ]增加而增大,而随[HSO4^-]增加而减小,在氮气保护下,反应引发丙烯酰胺聚合,说明在反应中有自由基产生,提出了催化剂,底物和氧化剂间的反应机理,通过kabs与HSO4^-的依赖关系,并结合Ce(Ⅳ)在溶液中的平衡,找到本反应体系的动力荤活性物种是Ce(SO4)2,还计算出一些速率常数及相应的活化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