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分别介绍了污(废)水灌溉在中国、国外的应用情况,简要分析了使用污(废)水灌溉时的优缺点,及在灌溉过程中应采取的污染防治技术措施,从而阐释了污(废)水灌溉在中国水资源利用中的应用价值、重要意义和强调了使用污(废)水灌溉的污染预防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工业污水处理方法及回收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污(废)水进行各种处理后进行回收再利用,从而减少排放量,也是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的重要措施之一,在这方面,我公司已经进行了可行的尝试,并且就氧化塘后段污(废)水的回收再利用工作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我公司的污水处理工艺系统如图1所示。[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室外排水系统的任务主要是将生活及生产的污(废)水、雨雪水,输送到污水处理厂,经处理后再排放到指定区域。本文论述了室外排水管道的几种敷设方法。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近年来引起农村农业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如污水灌溉、农用化学物质污染、生活垃圾污染、秸杆焚烧、乡镇企业污染等,并提出了加强污灌区的水环境监测、努力改善水质、合理施用、资源化处理垃圾、秸杆综合利用、建符合清洁生产要求的资源约束型乡镇工业体系等有助于农业生态环境的治理保护途径。  相似文献   

5.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途径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近年来引起农村农业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如污水灌溉、农用化学物质污染、生活垃圾污染、秸杆焚烧、乡镇企业污染等,并提出了加强污灌区的水环境监测、努力改善水质、合理施用、资源化处理垃圾、秸杆综合利用、建符合清洁生产要求的资源约束型乡镇工业体系等有助于农业生态环境的治理保护途径.  相似文献   

6.
枯水期嘉陵江小三峡浮游藻类调查结果表明:其种类(属数)由沥鼻峡到观音峡逐渐减少,数量逐渐增多。多样性指数d值逐渐下降,单项污染指数p_i值逐渐上升。利用藻类指标结合其它理化分析结果对小三峡水质进行了评价:枯水期毛背沱和水土沱水体为Ⅳ级水质(α-中污带),其余各采样点均为Ⅲ级水质(β-中污带).小三峡污染程度由高到低排列顺序为:观音峡>温塘峡>沥鼻峡。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截污措施在河流水质改善方面所起的作用,应用实际监测资料和理论预测,对浐灞河下游段实施截污工程措施以来的水环境质量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截污工程实施后浐河和灞河平均污染指数分别下降了25.12%和43.94%,各水功能区水质得到了提高,主要污染物CODcr、NH3-N和TP的平均截留率分别达到80.95%、40.88%和37.10%,水环境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因此通过控制点源污染进行污水的集中处理达标排放是加速浐灞河水质改善的较佳途径.  相似文献   

8.
通过监测太湖流域上游备用水源地西氿流域典型次降雨的降雨历时中支流河道样品水质以及降雨强度,探讨降雨过程对地表水体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所监测次降雨对水体中污染物有冲刷携带增加和稀释的双重作用,前期冲刷携带占主导,主要营养盐浓度上升达到峰值,后期受稀释作用和地表可冲刷污染物量减少等因素影响,样品中污染物浓度变化不同步。西氿整体呈劣Ⅴ类水质,化学需氧量(COD)、总磷(TP)与总氮(TN)为该区域地表水体主要污染物。实地调研表明,非点源污染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染、养殖业和种植业,近年治理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可见继续推进控源截污工程、开展专项整治并着重完善监管模式对控制污染、保护备用水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德兴铜矿酸尾混合输送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镇 《江西科学》2005,23(6):799-801
德兴铜矿是采矿规模最大的露天开采矿山,年产生酸性废水约750—1000万t,其中约40%的酸性水排放.是造成大坞河、乐安河(德兴段)水质酸化的原因。通过对酸尾混合输送工艺的研究,得出酸尾混合输送工艺可以达到以废治废的目的,具有显著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采用定点检测方法,对福州市自来水出厂水水质和管网水水质进行国标35项指标监测。采用随机取样的方法对福州市区管网直供水水质和二次供水水质进行8项常规指标检测分析。结果表明,福州市区管网直供水的合格率为99.17%,二次供水的合格率为81.67%,二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21,P〈0.01)。管网直供水浑浊度(χ^2=9.84,P〈0.01)、余氯(χ^2=17.67,P〈0.01)的合格率高于二次供水,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根据福州市区二次供水的污染原因分析,提出解决二次供水污染问题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沪河城市人造水面水体中叶绿素(Chl.a)、透明度(SD)、总氮(TN)、总磷(TP)与化学需氧量(COD)等水质参数实际监测的统计计算,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对西浐安河城市人造水面水体富营养状况进行了分析和综合评价,计算统计结果表明,泸河城市人造水面水质已呈中度富营养化等级,沪河城市人造水面水质呈有机型污染。并针对其现状,提出了以截污、清淤、补水、生物净化等工程为主的综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三峡库区重庆段汞污染现状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分析三峡库区上游重庆段的汞污染现状及特点,表明三峡库区水域特别是重庆主城区水域中汞的污染已经较为严重,三峡水域水质基本为Ⅲ类水状态,部分江段处于Ⅳ类水,个别断面的超标因子就是汞含量。探讨了造成库区重庆段汞污染的主要原因,其污染主要来源有面源、城区点源、汞矿开采和固体废物等。面源主要是水土流失、库区燃煤;点源主要是主城区、长寿以及涪陵等沿江两岸工业、生活废水排污口;汞矿主要是乌江以及武陵地区,固体废弃物主要是沿江堆积的工业废物和生活垃圾。提出了防治汞污染的一系列技术、法规、政策措施,从源头控制汞污染,采取有效的汞污染治理方法,建立水库水质监管体系,健全机制及制定相关法规,为三峡水库的水质安全与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徐州市区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与污染防治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徐州市2003年水环境监测资料,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该区的水环境质量污染现状进行了评价,分析了水污染的原因,并据此提出了污染防治对策.评价结果表明,云龙湖各监测断面水质基本能够达到Ⅱ~Ⅲ类水质,京杭运河为Ⅲ~Ⅳ类,废黄河除了三环西路监测断面为Ⅳ类外,其余各监测点以及京杭运河各支流和奎河各断面均为Ⅴ类水.  相似文献   

14.
城市有机污染对嘉陵江南充段硅藻多样性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集了嘉陵江南充“段5个城市15个采样点藻类样品,研究城市有机污染对硅藻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污染程度的增加,导致硅藻物种数减少、细胞密度增加、多样性指数值和均匀度指数值降低;硅藻群落相似性聚类图表明,15个采样点根据有机污染程度及水质状况分成3类,B-7.5由清洁水体的LZ1,LZ3和NB1组成,C-7.5由污染较严重(α-中污)的NC2和NC3组成,A-7.5主要由污染较轻(β-中污或微污)的LZ2,NB3,NC1等10个采样点组成;聚类结果与其它指标及实际观测的水环境状况相吻合,较好地揭示了有机污染对硅藻多样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沈阳市根据其自然环境状况及存在的主要环境污染问题,采取一系列的水、气、声、固废综合整治措施,加强污染治理能力,增加绿色覆盖面积,控制噪声及产污生产操作,使沈阳的环境状况有较大改善.  相似文献   

16.
对黄河泥沙与水质关系的研究——回顾及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河是世界上罕见的多泥沙河流,泥沙与水相互作用对黄河水质产生显著影响。根据以往研究工作,对黄河泥沙与水质的关系问题作全面的总结评述和展望,着重于4个问题:(1)黄河泥沙对污染物行为的影响;(2)黄河泥沙中的天然有机质与黄河耗氧有机物水质参数的关系和对污染评价的影响;(3)黄河泥沙中的本底量重金属与黄河重金属水质参数的关系和对污染评价的影响;(4)黄河泥沙中的碳酸盐对水质和对水质监测研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迎泽湖轮虫的种类、生物数量的初步研究,采用“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群落特征、生物指数和轮虫污染指示种类评价迎泽湖水质状况及营养化程度,研究表明,迎泽湖水质属于寡污-β中污型水体,且各湖区水质污染程度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18.
安道智 《太原科技》2009,184(5):50-52
详细介绍了太原市浅层地下水造成污粢的主要污染源及其对地下水的污染影响程度,分析了太原市盆地区、山区浅层孔隙水(0~50 m)水化学类型分布规律,得出浅层水水源地水质变化现状为横向上由盆地边缘到中心水质逐渐变差,矿化度逐渐增高;纵向上由北到南水质有HCO3,HCO3·SO4,SO4·HCO<3,>,SO4,CL型水,南部水质产生严重恶化.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闽江福州段自来水厂原水水质、不同点位水质调查分析表明,闽江福州段水质仍受到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农业污水的污染。生活污水收集率低、工业污水直排、海水养殖和畜禽养殖污水随意排放是主要原因。闽江福州段水质常态化治理,亟需完善水质保护监管机制,提升市民环保意识,实施分类水体治理技术,强化水体面源控制和推广岸带修复技术等,保障福州市生态环境和饮水安全。  相似文献   

20.
根据2003年至2011年愚溪水库、七浃河、吴界山三个备用水源地水质监测数据,用《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对水质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1)2011年度愚溪水库、吴界山水源属Ⅱ~Ⅲ类水质标准,水质状况良好,七浃河水源属Ⅳ类水质标准,水质状况为轻度污染;(2)2003年至2011年三个水源地总氮、总磷、氨氮三项典型污染指标无明显波动。此外,还分析了水质污染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备用水源地可持续发展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