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半导体超晶格与微结构是半导体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它的确立与发展不仅对现代信息科学技术,而且对低维物理,材料科学和纳米技术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今天,在崭新的21世纪来临之际,通过重温它的历史沿革和分析它的发展模式,进而揭示安的内在规律性,以此纪念半导体超晶格与微结构研究发展30年。  相似文献   

2.
半导体超晶格与量子微结构研究30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英才 《自然杂志》1998,20(5):263-267
半导体超晶格与量子阱系指对电子具有一维量子限制作用的多层超薄异质结人工材料,量子微结构泛指对电子具有二维和三维量子约束性质的量子线与量子点介观系统.这类低维体系的研究是近30年来半导体科学技术中,尤其是半导体物理学领域内一个发展最迅速的活跃前沿.它的研究兴起,不仅对信息科学技术,而且对低维物理、材料科学以及纳米技术的发展,正在产生着革命牲的影响.本文着重回顾与评述了30年来半导体超晶格与量子微结构在材料生长工艺、体系维度变化、物理效应产生以及新型器件应用等方面所取得的一系列重大进展,并对其在21世纪的发展作了初步展望.  相似文献   

3.
半导体超晶格以其理论上的可算性、实际上的可测性和作为新材料广泛应用的可能性,正越来越显示出它的发展前景。《半导体超晶格研究进展》一文作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就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4.
半导体超晶格与量子阱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70年代初期发展起来的半导体超晶格与量子阱的研究正在深刻地改变着固体物理学和半导体物理学的研究面貌,并且正在对低维物理学、材料科学和微电子科学的研究产生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自从江崎和朱兆祥1970年发表了他们对晶态GaAs/GaAlAs周期性多层叠合结构的研究工作以来,半导体超晶格的研究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最初10余年间的工作仅限于结晶半导体。至于非晶(或称无定形),或许是由于这种材料本身的研究历史还不够长,人们在那期间的认识还欠充分。非晶半导体超晶格这个术语出现在科学文献上,还仅仅是最近  相似文献   

6.
1973年美国的江畸与张立纲等采用分子束外延的技术研制成功了一种新型结构的化合物半导体.它不是一种均匀的单一合金成份的晶体,而是由二种极薄的不同合金成份的半导体单晶薄膜周期性地交替迭合在一起而成的多层异质结构.每层薄膜的厚度一般在数十埃至一百埃.人们称做超晶格.最初研制成的样品是由GaAs与Al_(0.5)Ga_(0.5)As交替迭合而成的,如图1所示,共包含几十个周期至一百个周期.  相似文献   

7.
ZnS-ZnSe应变层超晶格远红外反射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崔捷 《科学通报》1991,36(4):265-265
Ⅱ—Ⅵ族宽禁带化合物超晶格是最有潜力的制做短波长光电器件的半导体材料.ZnS-ZnSe、ZnSe-ZnTe应变层超晶格由于每层中含有较大的应力,因此有许多特殊的性质,已有许多人用Raman光谱法、光致荧光法研究这种超晶格.我们用远红外反射光谱方法研究这种超晶格材料的声子模.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方便地通过声子模的测量来检测微结构的质  相似文献   

8.
半导体物理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半导体物理是凝聚态物理领域中的一个活跃分支,也是半导体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物理基础.半个多世纪以来,半导体物理自身不仅在晶态半导体、非晶态半导体、半导体表面、半导体超晶格、纳米半导体和有机半导体等领域中都获得了令世人瞩目的重大进展,而且它还是一系列新材料、新结构、新效应、新器件和新工艺产生的源泉,极大地丰富了凝聚态物理的研究内容和有力地促进了半导体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温故而知新.今天,我们重新认识它的发展规律与特点,对于把握半导体物理在21世纪的发展走向具有直接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着重介绍了用于微电子技术的非晶态、宽带隙、纳米相、超晶格、量子微结构以及多孔硅等半导体薄膜材料,近年来在结构特征、物理性质以及器件应用等方面取得的某些新进展.并指出,原子组态的无序化,材料禁带的宽带隙化,能带剪裁的任意化以及人工结构的低维化和量子化,集中体现了半导体薄膜材料的发展特点。  相似文献   

10.
崔捷 《科学通报》1991,36(15):1135-1135
ZnS、ZnSe、ZnTe等宽禁带半导体材料构成的超晶格和量子阱结构可望在可见光光电子器件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它们可制成600—700nm光电子器件,在高密度光学信息系统中的应用,前景非常诱人。因此人们正加紧努力研制基于这种材料的光波导、激光器及光学  相似文献   

11.
赖廷谦 《大自然探索》1994,13(1):119-126
中国传统技术观是指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长期流传并盛行的占统治和主导地位的对技术的基本看法和观念.本文分析了这种观念的六个负面.探讨、反思了中国古代技术发达的三大独特类型和传统技术观的内在联系及其悲剧性结局。以此力图阐明技术社会史上这二者之间难解的背反现象和成因.并希翼人们以史为镜,从负面的深刻教训中.在今天更牢固地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战略观念。  相似文献   

12.
13.
王青玉 《科学之友》2009,(3):171-172
人类进入21世纪,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世界多极化和科技全球化日趋发展,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结构中的潜在因素,已渗透到生产力的三要素中,对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发展正发挥着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4.
科学技术史功能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增建 《大自然探索》1995,14(1):119-123
木文研究科学技术史的社会功能,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文章还结合当前社会实际,就开展科技史的教育和研究对我国文化建设所具有的重大意义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孔令宏 《大自然探索》1999,18(2):120-124
中国传统文化自春秋战国时期真正产生时起,就依属于,服务于王道政治,这形成了它的一系列特点。在大一统的君主专制中央集中强化成熟后的明,清两代,这些特点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严重阻碍了科学技术发展,是中国科技落后于西方的重要影响因素,也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中国传统科技向近代科技的转化。  相似文献   

16.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太赫兹科学与技术在多个基础研究及工程应用领域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辐射源、传输与控制及探测感知是太赫兹技术进一步发展需要继续探索的三个重要方面。太赫兹波应用的共同基础是使其与物质发生有效的相互作用以携带信息、传输能量等,实现这些过程往往需要对太赫兹信号的振幅、相位、频率、偏振、波前等电磁特性及自旋角动量、轨道角动量等光子特性在时空维度上进行调控。上述调控可以直接在辐射源处进行,也可以在传输过程中引入额外的功能器件。文章介绍了几种最具代表性的、基于源及器件的太赫兹波调控技术,并总结其基本原理、发展历程及最新进展。太赫兹波调控技术的发展将为太赫兹波的进一步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人类进入21世纪,科技进步日新月异,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中国传统的教育模式已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取而代之的应是大力实施创新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8.
黄晓阳  雷宏刚 《科学之友》2008,(12):101-102
文章论述了科学技术的应用引发了一系列的伦理道德问题,造成了一些较为深远的负面影响,但不能因此说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与伦理道德背道而驰,关键是如何正确理解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略论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论述了科学技术的应用引发了一系列的伦理道德问题,造成了一些较为深远的负面影响,但不能因此说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与伦理道德背道而驰,关键是如何正确理解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