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钟厚璋 《科技资讯》2013,(18):149-150
随着我国超滤膜材料的开发、膜制造技术.的日益成熟和膜清洗方法的不断改进,超滤膜因为其高效经济的集成化工艺、构筑物占地面积小、投资运行费用低,分离过程简单、投资费用和能耗低等特点,逐步替代了传统的常规印染废水深度处理技术,在印染废水深度处理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实验采用不同规格和材料的超滤膜进行染整二级尾水分离实验,对比分析了污染前后膜面的接触角以及不同切割分子量对膜通量及出水水质的影响,对超滤膜的污染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分别对三种膜聚醚(PES)膜、膜聚砜(PSF)、膜和聚醚酰亚胺(PEI)膜的结果及使用性得到了相应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2.
壳聚糖超滤膜的孔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凝固浴凝胶工艺处理壳聚糖超滤膜,在制膜过程中通过改变凝胶工艺参数来调节膜孔结构.经凝固浴处理后,壳聚糖超滤膜对酸性红B的截留率提高了83.7%;不同凝固浴的温度、凝固剂的浓度、凝固时间等处理参数对壳聚糖超滤膜的孔结构有一定的影响,采用浓度为0.25~1.0mol/L的NaOH溶液为凝固浴,凝固浴温5~15℃,凝固时间为1.5min,可使壳聚糖膜获得良好的的分离效率和孔结构.  相似文献   

3.
采用截留相对分子质量为8 000的陶瓷膜,对聚乙二醇(PEG)溶液进行超滤实验,考察不同操作条件对陶瓷膜超滤过程分离性能的影响及膜污染机制,利用细孔模型对陶瓷超滤膜进行模拟表征,得出等效孔径和等效膜厚,并运用组合模型对膜污染内在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细孔模型能较好地运用于陶瓷超滤膜微观结构的表征,通过对不同相对分子质量PEG超滤过程的拟合分析得出了膜结构参数;在操作压力为0.3 MPa、膜面流速为0.5 m/s条件下,PEG 20 000的陶瓷膜超滤过程污染最严重,采用完全堵塞和滤饼过滤组合模型描述该过程的通量衰减趋势与实验值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4.
大豆蛋白废水超滤中化学清洗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大豆蛋白废水超滤过程中膜的化学清洗技术进行了中试试验研究.对于污染后的改性聚砜超滤膜,碱性清洗剂的清洗效果要好于酸性清洗剂,0.5%NaOH溶液的纯水膜通量恢复率(WFR)优于其它的几种试剂,与最好的碱性蛋白酶清洗剂的清洗效果相近,在质量分数小于0.5%下,各种清洗剂的WFR随浓度增大而增大,大于0.5%以后,各种试剂的WFR变化不同,清洗时间的延长会导致WFR的增大,但60min后这种变化较小,能谱分析结果表明,化学清洗并不能完全洗去膜上的污染物,SEM微观结构分析显示,长期的化学清洗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膜的结构,并且,化学清洗对膜的选择透过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清洗剂选择适当时,膜特性的改变并不严重。  相似文献   

5.
为了考察混凝/浸没式超滤膜工艺处理微污染地表水时影响跨膜压差增长的因素和对污染物的去除能力,采用实验室小试装置进行试验研究,保持工艺系统出水水量基本不变,观察不同运行工况下跨膜压差的变化,分析混凝剂投加量、混凝反应水箱水力停留时间、曝气强度对膜污染的影响,并考察采用低浓度碱液对膜进行在线清洗的效果,以及混凝/浸没式超滤工艺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混凝反应水箱的水力停留时间对膜污染影响较小,停留时间分别为10 min和0 min下运行,跨膜压差增长值接近;混凝剂投加量对膜污染影响较大,硫酸铝(以Al3+计)4 mg/L的投加量对膜污染改善比较好,继续增加投加量对膜污染的改善效果没有明显提高;曝气强度在20 m3/(m2.h)以下时,曝气量越大,对膜污染的改善越好;利用低浓度NaOH溶液进行在线化学清洗可以使跨膜压差得到有效的降低;该工艺的出水浊度保持在0.1 NTU以下,对CODMn和UV254的去除率分别能达到47%和54%。  相似文献   

6.
随着超滤膜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超滤膜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特性要求,而解决膜污染问题也成为目前膜领域最为关注的问题.超滤膜改性,尤其是在膜表面引入亲水性基团是解决膜污染问题的关键.介绍了超滤膜改性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探讨了未来超滤膜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丰桂珍  徐璠璠 《江西科学》2020,38(4):466-472
以鄱阳湖原水为研究对象,考察了PAC吸附预处理对超滤膜处理出水的水质、膜通量变化和膜截留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不同条件下引起膜污染的污染物种类。结果表明,吸附预处理可以提高膜通量,缓解膜污染,处理后的原水中TOC的去除率大约为40%,提高了吸附-超滤组合工艺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当增加吸附预处理,膜通量下降幅度明显减小,相比鄱阳湖原水直接进行超滤处理时的膜通量,能提升20%以上。在最佳吸附预处理条件下,超滤膜主要截留了鄱阳湖原水中的色氨酸、溶解性微生物产物和一部分腐殖酸,说明类蛋白质是引起膜通量下降的主要污染物。因此,采用吸附-超滤组合工艺可以提高超滤膜过水通量,缓解膜污染。  相似文献   

8.
利用粉末活性炭-超滤(PAC-UF)组合工艺处理污水厂二级出水中腐殖酸(humic acid,HA)溶液,主要考察在不同的PAC投加量工况下对膜通量的影响、膜污染阻力变化、Hermia经典过滤堵塞模型拟合和膜污染趋势分析情况。结果表明,PAC颗粒本身几乎不会影响膜通量的下降,处理腐殖酸类有机溶液的PAC最佳投加量为20 mg/L;腐殖酸导致的膜污染以不可逆膜污染为主,其与滤饼层污染模型的拟合度最好;将超滤阶段分为初期黏附阶段与后期黏聚阶段,初期阶段导致的膜通量下降更加剧烈,后期阶段形成的滤饼层有效的拦截有机物避免直接接触超滤膜。  相似文献   

9.
评价了聚丙烯酸接枝改性聚丙烯中空纤维膜的pH响应性。在接枝率小于17%时,接枝膜的pH敏感性随接枝率的增加而提高。在牛血清蛋白(BSA)溶液微滤试验中,接枝膜与未接枝膜在BSA的等电点4.7处,都表现出严重的膜污染;而pH=3时,膜通量下降趋势最小。与未接枝膜相比,接枝膜在pH=3时污染较严重,而接枝率18%的膜在pH4.7和8时表现出一定的抗污染性。研究表明:蛋白质与膜之间的电荷作用以及BSA和膜构象的变化都是膜污染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采用相转化法制备聚砜超滤膜,分别以甲醛溶液、乙醇溶液、DMAC溶液、蒸馏水以及自来水作为凝固浴,含量均为5%.并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控制聚砜膜空气中停留时间,并对聚砜超滤膜的断面结构以及表面结构进行了测试及表征.结果表明,使用水作为凝固浴组成时膜的选择性最好,断面结构分布均匀;空气中停留时间为15秒时选择性较好,指状孔结构分布均匀.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废水处理工艺在一定程度上成功地处理了排放的废水.然而,改善废水处理工艺是必要的,以便使处理后的废水能重复使用.膜技术已成为从不同的废水中回收再利用水的最佳选择.介绍了超滤膜、反渗透膜、微滤膜和纳滤膜的特征,阐述了这些膜在再生水中的研究近况以及膜污染的类型和清洗方法,最后展望了膜工艺在再生水中的应用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济南市空气污染与大气环流形势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空气污染加重对城市居民生活和健康的危害为人们所关注,通过对济南市若干严重污染日大气环流形势的调查分析,得出在污染原强不变的条件下,济南市区严空气污染与某些特殊大气环流形势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以引黄水库水为水源,基于超滤组合工艺中试装置,考察KMnO4预氧化对有机物转化和超滤膜污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原水以相对分子质量大于3×103的有机物为主,亲疏水性有机物比例相当。混凝沉淀主要去除疏水性与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105的有机物,去除率分别为13.50%和47.06%。随投加量的升高,KMnO4对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105的有机物去除率增加,同时产生了较多相对分子质量为3×103~1×105的有机物;水中疏水性有机物随之由降低变为升高。当KMnO4投加量适量时,可以减少膜污染,当投加量过高时,则会增加膜的不可逆污染。超滤膜去除的主要是疏水性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105和1×104~1×105的有机物分别是造成膜可逆与不可逆污染的主要因素。超滤反洗废液中主要为相对分子质量大的疏水性有机物,化学清洗废液中的Mn含量随KMnO4投加量升高而增大。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焦化废水的处理效果,减轻对环境的污染,选择好氧颗粒污泥膜生物反应器处理人工模拟焦化废水,探讨了不同颗粒污泥浓度对焦化废水的处理效果及膜污染的情况。结果表明,不同颗粒污泥浓度对焦化废水的处理效果有显著差别。投加颗粒污泥后,反应器对不同颗粒污泥浓度条件下COD、NH3-N、苯酚、TP的去除效果不同。好氧颗粒污泥内部缺氧和厌氧环境下,反应器中的好氧颗粒污泥质量分数为100%时对COD去除率为99.17%、NH3-N去除率为95.00%、苯酚去除率为99.90%、TP去除率为85.22%。同时,比较了不同颗粒污泥浓度下反应器运行中膜通量的变化趋势及膜表面的变化情况。颗粒污泥投加量的不同对膜污染的抑制作用也不同。颗粒污泥使膜污染减轻,膜通量恢复率升高。  相似文献   

15.
采用正交法对处理含油污水用的聚丙烯腈(PAN)超滤膜铸膜液配方进行了优选.试验证明,用正交法进行铸膜液配方的优选时,能找出各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膜性能的影响.用较少量的实验即可优选出最佳的铸膜液配方.该配方可作为制备处理含油污水用PAN超滤膜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超滤法是当前污水处理的最佳新型实用技术。本文通过用超滤法与预处理相结合的工艺处理热轧废乳液的工程实例,介绍了超滤膜的选择要点和选择方法,实践证明,超滤法较普通处理工艺具有操作方便,处理效率高,不产生二次污染,经济效益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膜生物反应器的污染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膜生物反应器不断被应用于污水处理与污水回用。但膜污染问题已经成为膜生物反应器广连应用的障碍。从膜的性质、活性污泥混合液和膜组件的操作条件3方面阐述了膜污染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膜污染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8.
膜分离技术纯化绞股蓝皂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固形物得率和绞股蓝皂苷含量为评价指标,进行陶瓷膜和超滤膜过滤实验,对操作压力、溶液温度和膜的规格进行优选.结果表明:选择孔径0.5μm的陶瓷膜,在溶液温度40℃、过滤压差0.24MPa条件下,能达到较好去除提取液中的悬浮物和大分子杂质的效果;选择截留分子量为3×104的超滤膜,在溶液温度40℃、操作压力0.8 MPa条件下,去除小分子杂质和截留绞股蓝皂苷的效果较好.采用膜分离技术可以有效地分离纯化绞股蓝皂苷,该工艺操作简单、可靠,纯化效率高.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膜材料尤其是有机膜材料在饮用水领域的应用和发展,概述了超滤技术在饮用水处理行业的历史发展沿革,总结了当前超滤膜污染控制技术研究成果,展望了超滤新技术在我国饮用水处理方面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用中空纤维超滤膜组件对含润滑油废水的处理进行了研究.讨论了操作压力、油含量、进料速率对膜的传递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