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CSMC双层多晶、双层金属、N阱0.6μm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工艺,设计一种脑电信号检测专用集成电路(ASIC).系统包含基于斩波技术的差分差值放大器、跨导运算放大器(OTA)-C低通滤波电路、增益调整电路、两相非重叠时钟产生电路和带隙电压基准等电路.仿真结果表明,输入信号在-0.862~0.902V范围内,输入和输出都是线性关系,且共模抑制比可达114 dB,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
脑电信号提取专用电极芯片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脑电信号的特性,提出一种适用于检测脑电信号的电极芯片的系统设计方案,分析系统所涉及的主要模块的实现技术.系统采用双铝双多晶(DPDM)标准的0.6μm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工艺完成系统信号处理电路的设计,同时采用单片集成微机电系统(MEMS)的工艺技术完成检测电极的制造,检测电极为4 mm×4 mm,电极针头长度为30~50μm,针头间距为100~210μm.系统的滤波模块主要是带通滤波电路,通带范围为0.5~50 Hz,低噪声放大电路和可调增益放大器采用基于斩波的差分差值放大器(CHS-DDA)技术,而连续时间滤波器则采用转导-电容(Gm-C)技术.  相似文献   

3.
设计了一种400~800 MHz带有源巴伦的低噪声放大器(balun-LNA).电路输入级采用共栅结构实现宽带匹配,输出端使用共源漏技术来实现巴伦功能,将单端输入信号转变为差分输出信号,利用参数优化设计来降低噪声性能.电路采用TSMC 0.18 μm RF CMOS工艺仿真,结果表明:在400~800 MHz工作频段内,balun-LNA的输入反射系数小于-12 dB,噪声系数为3.5~4.1 dB,电压增益为18.7~20.5 dB,在3.3V电压下功耗约为17.8 mW.  相似文献   

4.
文章分析了传统的轨到轨运算放大器输入级电路,设计了一种低功耗、恒跨导CMOS运算放大器。整个电路基于0.5μm标准N阱CMOS工艺进行设计,采用HSPICE工具仿真,在3 V单电源工作电压情况下,功耗约为0.15 mW,当电路驱动3 pF电容的负载时,电路的直流增益达到78 dB,单位增益带宽达到3 MHz,相位裕度为81°,达到了设计的低功耗、恒跨导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基于0.6μm CMOS工艺,设计了一种轨对轨运算放大器.讨论了该运算放大器的原理、性能及设计方法,并进行了模拟仿真.此运算放大器采用了3.3V单电源供电,其输入共模范围和输出信号摆幅接近于地和电源电压,即所谓输入和输出电压范围轨对轨.其运放的小信号增益为77dB,单位增益带宽为4.32MHz,相位裕度为79度.由于电路简单,工作稳定,输入输出线性动态范围宽,非常适合于SOC芯片内集成.  相似文献   

6.
提出一种利用噪声抵消技术减小热噪声因子的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宽带低噪声放大器电路.它具有不平衡变换器可转换单端信号为差分信号,无需外接平衡-不平衡变换器,也未采用电感匹配技术,进一步减小了芯片的面积.该低噪声放大器基于TSMC 0.18μm RF CMOS 1.8V的工艺设计,仿真和验证采用Cadence公司的Spectre工具.结果表明:在150~600MHz频带内的噪声系数为3.9dB,输入匹配参数S11小于-11.7dB,输入3阶截点IIP3为1.03dBm.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采用0.18μm CMOS工艺的3.1~10.6GHz超宽带低噪声放大器.电路的设计采用了电流复用技术与阻抗反馈结构,具有低功耗和平坦增益的特性.仿真结果显示,在3.1~10.6GHz频率变化范围内,低噪声放大器达到平均17.5dB的电压增益,输入和输出的回波损耗均低于-8dB,最小噪声系数约为2.8dB,在电源电压为1.5V下功耗约为11.35mW.  相似文献   

8.
针对人体内神经电信号非常微弱、噪声大、环境干扰大等特点,研究与设计了一款应用于神经信号采集的高电源抑制比(PSRR)和共模抑制比(CMRR)的低噪声植入式模拟前端.该模拟前端采用全差分结构来实现模拟前端中的前置放大器、开关电容滤波器及可变增益放大器,使得电路具有较好的电源抑制比和共模抑制比;采用斩波调制技术来抑制电路的低频噪声,并通过带电流数模转换器(DAC)的纹波抑制环路来抑制前置放大器的输出纹波,从而使该模拟前端在具有高PSRR和CMRR的同时能保持低噪声性能.文中采用0.18μm CMOS工艺设计该模拟前端芯片,版图后仿真结果表明,该模拟前端在0.1 Hz~10 k Hz内的等效输入噪声为2.59μV,实现了46.35、52.18、60.02、65.95 d B可调增益,CMRR和PSRR分别可达146及108d B,很好地满足了植入式神经信号采集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TSMC0.18μm CMOS工艺下,采用差分电路结构,通过功耗约束的噪声优化方法设计了一个2GHz下的CMOS无线射频接收模块低噪声放大器。本文使用限定功耗的噪声优化方法设计放大器的器件参数,并且在电感负反馈cascode LNA的基础上引入一对交叉耦合的电容,消除了寄生电容的影响。通过EAD工具ADS2009软件对电路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的低噪声放大器在1.8V供电下的主要参数为23.23dB的增益、0.778dB的噪声指数及11.5mw的功率消耗。  相似文献   

10.
采用标准0.35 μm SiGe HBT工艺设计了工作频段在3.1~10.6 GHz的超宽带低噪声放大器.从宽带电路和高频电路设计的器件选择、电路结构选择等方面讨论了超宽带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结果表明,通过合适的电路结构和器件参数选择,可以采用0.35μm SiGe HBT工艺制备满足超宽带系统要求的低噪声放大器.在整个工作频段内所设计的低噪声放大器输入输出匹配S11和S22均优于-8dB,噪声系数为3.5dB,电路的工作电压为2.5 V,电流消耗为4.38 mA.  相似文献   

11.
给出一种应用于超宽带零中频接收机的宽带RSSI电路.改进了传统的全波整流器,解决了增大其带宽与减小静态输出电流的矛盾,使其带宽提高到300MHz的同时消除了输出静态电流.采用0.13μm CMOS工艺,芯片面积为1.27mm2.测试结果表明RSSI工作带宽为300MHz,在-64~-4dBm输入范围内,检测误差小于±1.5dB,在1.2V电压下消耗电流10.6mA.  相似文献   

12.
研制基于单片机AT89C52的智能控制掺铒光纤放大器.设计泵浦源驱动电路,具有手动和自动调节驱动电流、功率范围内任意点光功率控制、激光器保护等功能;采用MAX1968芯片设计热电致冷器驱动电路,利用PID电路调节致冷器驱动电流,可实现0.1 ℃的控制精度;对放大器8个参数进行监测和显示,并能根据所设工作模式和输入信号功率,自动调整前后向泵浦源的工作电流,以实现低噪声放大.  相似文献   

13.
卫星通信中放大器使用的行波管(TWT)会引起信号的非线性畸变,对通信质量造成较大影响.为解决这种不利影响,在放大器前端采用非线性预失真,能较理想地消除放大器的非线性.由于神经网络能够对非线性函数进行较好地拟合,可以将其引入预失真器的设计.为简化神经网络中的LM算法,提出了一种采用LMS算法的系统模型,并建立新的自适应预...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给出了计算电子管丁类放大器的工程算法,这种方法较之于流行的图解积分法(切非公式法)简便,物理概念清楚,可以近似给出各参数之间的解析关系,因而易于找到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15.
该文介绍了一种简单易行的AGC电路,可用于第三代移动通信和其它通信系统中,文中包括了电路原理、实现方法和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16.
对集成运放在电子技术应用中出现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给出了相应的典型应用实例,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为电路设计者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仪表放大器技术初探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江华  谢红  于蕾 《应用科技》2001,28(9):10-12
介绍仪表放大器与普通放大器的区别及设计时的一些基本特性。  相似文献   

18.
用1.06μm的光泵浦国产Er^3+/Yb^3+双掺光纤的超 光实验,测量到μW量级的1.55μm超荧光,证明实现了Yb^3+→Er^3+的能量转移,为用国产Er^3+/Yb^3+双掺光纤研制光纤功率放大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一种仅用有源器件 OA(运算放大器)和 OTA(跨导运算放大器)设计的电压模式二阶多功能滤波器电路,通过选择不同的输入输出端,可以实现低通、带通、高通、带阻及全通等五种滤波器功能.调节两个 OTA 的跨导增益来调节电路的中心频率和品质因数.该电路仅含两个 OA 和两个 OTA,不含任何无源器件,相比同类电路,该电路具有结构简单,便于集成的优点.PISPICE 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电路方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介绍CDMA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分析设计中需注意的关键问题并给出相应解决措施。给出了实测的该低噪声放大器的各项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