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透过明清时期西学东渐的中国数学背景,考证了明末清初两代安徽数学的概况,记述当时两位中国数学的代表人物程大位与梅文鼎的数学思想发展及其历史评价,籍此弘扬我省数学在中国数学史上的辉煌成就.  相似文献   

2.
正2013年11月2~4日,纪念梅文鼎诞辰38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于在安徽宣城召开(图1)。本届会议由中国数学会数学史分会(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数学史专业委员会)主办,安徽宣城市人民政府和安徽师范大学承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内蒙古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院和安徽省科学技术史学会协办。会议主题为:有关梅文鼎的学术研究;围绕梅文鼎历史文化研究,推动宣城文  相似文献   

3.
清代数学家、天文学家梅文鼎,覃思著述,成书七十余种,数学著作遍及初等数学各个分支.本文从梅氏著作中总结了突出逻辑证明和推动中西数学结合等特点,进一步论述了梅文鼎在促进中西数学结合方面做出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4.
目的深入分析梅文鼎对方程解法问题的研究。方法历史分析和文献考证。结果梅文鼎在《筹算》中统一了传统数学中二项方程和一般方程的解法,所给方法与伟达一般方程数值解法相同,但属于独立发现;他在《少广拾遗》中对《同文算指》中高次方程数值解法作了进一步的研究和推广。结论从某种意义上说,梅文鼎对方程解法问题的研究达到了明清以来士人追求的会通中西数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技史杂志》2021,(2):320-320
梅文鼎是清初著名的数学家、天文学家,他上承明末传入的西方数学,下启乾嘉时期的历算研究,历算之学被誉为"国朝第一",其著述等身,汇通中西,影响了有清一代数学的发展。由韩琦整理的《梅文鼎全集》是梅文鼎作品的全面整理和影印,入选"十二五"国家重点出版规划,获2018年度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经费资助,2020年由黄山书社出版,最近荣获2020年度全国优秀古籍图书奖。全书共分八册。  相似文献   

6.
梅文鼎是清初最重要的历算学家,一生著述丰富。在梅文鼎生前,其历算著作在友人蔡璿、李光地、李鼎徵等人的资助下,先后经过五次刊刻。本文以清华大学图书馆所藏康熙本《勿庵历算书目》为主要依据,结合诗文集等文献记载,以及新近发现的梅文鼎历算著作的康熙刻本,对这五次刻书活动的时间、刊刻书目及相关刊刻背景和所刻版本的流传情况,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和考证,订正了之前存在的一些错误认识。以期有助于学人进一步认识梅文鼎的历算交流活动以及梅氏历算学在康熙间的传播。  相似文献   

7.
梅文鼎是清初最重要的历算学家,一生著述丰富。在梅文鼎生前,其历算著作在友人蔡璿、李光地、李鼎徵等人的资助下,先后经过五次刊刻。本文以清华大学图书馆所藏康熙本《勿庵历算书目》为主要依据,结合诗文集等文献记载,以及新近发现的梅文鼎历算著作的康熙刻本,对这五次刻书活动的时间、刊刻书目及相关刊刻背景和所刻版本的流传情况,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和考证,订正了之前存在的一些错误认识。以期有助于学人进一步认识梅文鼎的历算交流活动以及梅氏历算学在康熙间的传播。  相似文献   

8.
论述了梅文鼎、戴震和焦循对"总弧存弧法"的研究情况.焦循在梅文鼎、戴震的研究基础上,利用数形结合,将西算的演绎性与传统中算结合起来,形成了自己对西学的研究特点,并且巧妙地避免了梅、戴二人无法解决的三角函数的符号问题.  相似文献   

9.
梅文鼎《远西奇器图说录最》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远西奇器图说录最》是系统介绍欧洲力学知识的第一部中文著作,为19世纪中期中国学者了解西方相关知识的主要来源。梅文鼎也曾研究该书,并发表了相关著述。以新发现含梅文鼎注文的《奇器图说》抄本为主要资料,探讨梅氏对欧洲力学知识的理解程度、他关注的力学问题的内容以及他注解的特点和方式。此外,还比较梅文鼎与荷兰力学家斯蒂文证明力学问题的方法及方式,以展现中、西学者力学研究和表述方式的异同。  相似文献   

10.
试论清代安徽数学学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明确提出了“安徽数学学派”这一数学史概念,并阐述了它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以及它的成就和在中国数学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勾股定理的证明、勾股定理证明的基础和勾股定理的应用三个方面,论述了梅文鼎融通中西几何,以及从研究中确定了勾股定理在几何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梅文鼎年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序:梅文鼎与牛顿,关孝和并时;其整理西算,佳惠後学;厥功甚 伟;且行年三十,方学历算,而终身用力从事;至老不倦,尤属可钦。 其事迹散见各书,爰为几次,集成年,俾便参放。其并世国中算 学家著述大略,与历箅事实,附记另行。并冠学圈为志。 向。会徵访梅氏宗谱,而所得未如所期。文鼎事迹,因多在疑之 处,愿海内明达,进而教之。年谱明崇祯六年癸酉(一六三三)一岁。一二 是年夏历二月初七日亥时,梅文鼎生於安徽宣城。 三 五续疑年绿录称“梅定九,文鼎正录明崇祯六年发西生,康 五 熙六十年辛丑卒。名人年 同。补录万历元年癸酉生, 顺治十八年辛丑卒。…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就《九章算术·勾股章》以及赵君卿、刘徽、沈括、梅文鼎等关于匀设定理的著述介绍了我国吉代数学家在勾股定理研究方面的杰出成就,并对刘徽如何证明勾股定理提出了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4.
对梅文鼎《度算释例》中物理学知识进行了探讨,分析了书中利用比例规和比重表两种方法求解物体比重问题,并且对书中两种求解任意四边形重心的方法,做了详细的介绍与分析.  相似文献   

15.
我国宋代<统天历>中提出了回归年消长的思想.西历东来后,我国学者开始用西方天文体系对这一问题重新做出解释.介绍了清代著名学者梅文鼎与江永关于回归年消长问题的研究工作,以及乾嘉学者的相关评论.  相似文献   

16.
方程术(即线性方程组解法)是中国古代数学的伟大创造之一。从纪元前后的《九章算术》,到十七世纪梅文鼎的《方程论》,方程术一直是中算的传统内容之一,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和方法。本文就秦九韶对方程术演进所作出的贡献作一简要论述。秦九韶(1202—1261),我国南宋著名数学家。他所著《数书九章》,是继《九章算术》之后,我国又一部古典数学名著。书前有南宋淳祜七年(1247)九月作者自序,  相似文献   

17.
在新近发现的《中西算学通初集》的基础上,结合《勿庵历算书目》等文献,考察了《中西算学通》所辑各书的内容、成书年代、版刻情况等.并探讨了梅文鼎早期的算学思想.  相似文献   

18.
探寻梅文鼎(1633—1721)《环中黍尺》中的球面余弦定理及符号判定法。《环中黍尺》中所载"加减约法"针对当时余弦值为正而产生的符号改变问题所设,结论正确,但誊写有误。梅文鼎给出数种余弦定理的正确证明法,并指出每种算法在符号判定、数值查询、计算简便等方面的特点。他综合诸法优势得出"加减捷法",由此阐明《测量全义》卷九中算式的数学原理,而该法符号判定及特殊条件下算法变化均正确,戴震"矢较法"实不出梅氏范围。至此,明末传入的球面余弦定理得到圆满解决。  相似文献   

19.
梅文鼎是我国清初杰出的民间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他努力吸取中国传统数学的精华和西学东传的先进科学知识,把西方数学、天文学与中国传统数学、天文学结合起来,融会贯通,并有自己的创造.他积60年之精力,著书88种,内容涉及算术、代数、几何、三角、测量以及对我国传统天文学研究、评述和西方天文学介绍等.家学相传,在他的带动、教诲和影响下,梅氏家族数学人才辈出,其弟文鼐、文,子以燕,孙珏成,成,曾孙、、、钫、、,玄孙冲也都学有专长,有许多历算著作问世.梅氏家族祖孙五代对科学矢志不渝的追求,为中国天文历算的发展做出了伟大贡献  相似文献   

20.
明末清初,遗民学者揭暄所撰<璇玑遗述>是一部有关宇宙模型和星体运动机制问题的著作.揭暄同时代以及后世学者游艺、梅文鼎和安清翘对揭暄宇宙论进行了一定引用和解说.这里具体分析了三人对揭暄宇宙理论的评说,由此对揭暄宇宙论的影响力作出判断,并进行了初步的原因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