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密度澄清池一种比较先进水处理工艺构筑物,它合理的利用了机械搅拌、加药助凝,污泥回流、斜管沉淀等技术对于低温低浊水的处理效果较好。同时占地面积小,水流条件好,反应效率高,耗药量少。  相似文献   

2.
梁宏桥 《广东科技》2012,21(9):155-156
可调式浮沉切换固液分离是在一个构筑物内可以交替运行气浮与沉淀两种不同工艺的设备,在装置的固液分离区内加入浮沉斜板组件填料,对气浮运行效果具有双重效应。运行气浮工艺对原水的处理效果优于未加入斜板组件填料运行气浮工艺,使其达到气浮工艺的表面负荷率。运行沉淀工艺,可显著提高沉淀的表面负荷率。两种不同工艺都能达到最佳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3.
新型澄清池工艺与常规水处理工艺技术经济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刚  邱文慧 《甘肃科技》2004,20(7):84-86
针对以黄河水为代表的高浊度水特点 ,新型澄清池工艺将预沉、混合、澄清集于一个池体中 ,比常规水处理工艺投资省、流程短、占地面积少、运行成本低。经试验和多项工程实践证明是集成解决沿黄流域高浊度水处理工艺中先进、适用、经济、可靠的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广东省中山市某水厂侧向流斜板填料在新型气浮-沉淀系统中对水库水藻类、浊度的处理效果,提高水库水藻类和浊度的去除率.方法确定PAC投加量、Na OH投加量、进水浊度和进水叶绿素浓度为主要影响因素,采用中心组合设计-响应曲面法建模分析气浮-沉淀后藻类和浊度的去除效果.结果当高藻水(ρ(叶绿素)=4 000 mg/L)PAC投加量为3.84~8.61 mg/L、Na OH投加量为1.88~5.63 mg/L时,叶绿素去除率最高达97.89%;低浊水(浊度=12 NTU)Na OH投加量为1.67~3.25 mg/L、高浊水(浊度=110 NTU)PAC投加量为39.67~25.46 mg/L时,浊度去除率最高分别为97.38%和98.66%.结论含有侧向流斜板填料的新型气浮-沉淀工艺可提高不同季节水库水除藻除浊效果.  相似文献   

5.
通过中试研究了常规给水处理系统运行工况与费用的基本关系,证实了最经济沉淀水浊度的存在;且证明了该浊度值同混凝剂,沉淀池排泥及滤池反冲洗水等各种费用值的以情况及原水水质条件相关;试验表明虽然该浊度值同原水水质条件相关,但变化幅度不大,有利于在生产上实现优化运行,同时发现在试验的具体条件下,混凝剂费是影响运行费用的主要因素,降低混凝剂消耗是降低运行费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水中天然有机污染物作为致癌消毒副产物的已知前体物,会增强配水系统的生物活性,对人类健康产生严重危害。本研究旨在提高澄清工艺处理水库原水的净化效能,降低中小型水厂出厂水中NOM的含量。试验首先考察了澄清工艺中上升流速对絮体层形成的影响,确定了工艺的最佳上升流速,在此基础上探究了投加粉末活性炭对澄清工艺去除有机物的强化效能。研究结果表明,在3.60 m/h的上升流速下,悬浮泥渣澄清工艺可将原水浊度去除至0.37 NTU,此工况对UV254和CODMn的去除率分别为57.92%和50.53%。在投加粉末活性炭后,工艺对有机物的去除率明显提高,其中在投加量为15.0 mg/L时对UV254和CODM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8.69%和63.38%。分子量分级实验结果表明,水库水中小分子量有机物含量最多,其中小于3 kDa的有机物占比59%,经沉淀工艺和澄清工艺处理后,此部分有机物含量分别降低了30.71%和38.80%,在投加活性炭后沉淀工艺和澄清工艺去除率分别提升了26.38%和19.07%。三维荧光光谱表明...  相似文献   

7.
黄军芳 《科技资讯》2009,(36):24-24
通过对原有矿井水处理工艺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原有构筑物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强化深度处理,使矿井水经过混凝沉淀+过滤十活性炭吸附+消毒工艺处理后,达到生活用水标准。该工艺的稳定运行不但减少了废水的排放,而且节省了水资源,有效缓解了矿区用水紧张的问题,同时也为类似废水的处理及回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草浆黑液木素的常温泡载分离(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影响草浆黑液木素泡载分离的几个重要因素。结果表明,分离工艺的最佳设计参数为:气浮池截面积与曝气器面积比为2-3:1;长径比为2:1;木素气浮分离率保证在95%以上的气固比为0.028;与附加热源加热重力分离相比,具有运行连续性,效果好、费用代等优点,另外对两种方法的经济技术分析也表明,常温泡载分离到时候人显著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9.
重金属氢氧化物沉淀强化气浮途径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用压力溶气、分布板分散气体及旋流-充气3种气浮方法分别研究了Cu~(2 )、Ni~(2 )、Cr~(3 )3种重金属离子的氢氧化物沉淀的气浮作用。红外光谱和吸附热结果说明Cu~(2 )和Ni~(2 )的氢氧化物沉淀对十二烷基硫酸钠(SLS)的吸附作用为化学吸附,而Cr~(3 )的氢氧化物沉淀对SLS的吸附为物理吸附。ζ电位对Cu(OH)_2和Ni(OH)_2沉淀的气浮分离效率影响不大,但对Cr(OH)_3沉淀的影响显著,当ζ电位在等电点附近时Cr(OH)_3沉淀的气浮分离率最高。对影响沉淀气浮分离效率的主要因素及其相应的变化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3种金属的氢氧化物沉淀的气浮动力学均可用一级动力学方程描述。发现气泡与氢氧化物沉淀颗粒碰撞粘附过程的表现活化能,可作为衡量气浮过程分离效率的特征参数。  相似文献   

10.
东北地区低温低浊地表水难以净化处理.地表水体的水质在一年中变化很大,常规的沉淀净化工艺很难适应.大庆水气厂生活水厂采用综合了气浮和沉淀二者长处的侧向流浮沉池工艺对原有的部分沉淀处理工艺进行了改造,2001年全年的运行数据表明采用浮沉池工艺可以有效地处理低温低浊地表水,工艺灵活性强,能够适应不同时期的水质,运行效果要优于沉淀工艺.  相似文献   

11.
水力循环澄清池的改造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水力循环澄清池的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针对提高水力循环澄清池的混凝效果、沉淀效果、容积有效利用率及其排泥控制等改造措施进行分析归纳,并在工程应用中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煤泥水药剂自动添加系统的改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煤泥水监测技术,将监测到的浓缩池煤泥水沉降速度和澄清水浊度数据分析、反馈到加药装置,调整、控制絮凝剂、净水剂的投入量,从而使药剂的投入量能够及时适应生产的变化。这样,不仅避免了药剂使用的浪费,还确保煤泥水处理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利用煤泥水监测技术,将监测到的浓缩池煤泥水沉降速度和澄清水浊度数据分析、反馈到加药装置,调整、控制絮凝剂、净水剂的投入量,从而使药剂的投入量能够及时适应生产的变化.这样,不仅避免了药剂使用的浪费,还确保煤泥水处理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水力循环澄清池的作用原理及应用现状,针对水力循环澄清池存在的能耗大、反应时间过短、运行效率低且不稳定、泥渣回流难以控制、出力小等缺点,探讨了如何对其进行技术改造。  相似文献   

15.
针对华矿生活污水处理站一体化设备二沉池处理能力不足,出水水质差,排泥周期短等问题,对二沉池进行了技术改造,将原串联4级二沉池合并改为1级二沉池,加装穿孔排泥管,并增加反冲洗系统,以防备排泥管堵塞。改进后的二沉池沉淀效果显著,出水浊度基本保持在20NTU以下,减轻了后续纤维球过滤器的运行负荷,保证了出水水质。  相似文献   

16.
就给排水工程细部设计中几种常见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及办法,包括在工艺管道与构筑物交界处增设柔性接头,水处理工艺管道中可用蝶阀取代大口径闸阀,球冠形可张微孔曝气器的选用,污水处理厂区工艺管道优先选用塑料管材和玻璃钢管道等。  相似文献   

17.
该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处理高磷废水去除总磷的工艺及其系统,尤其公开了一种基于化学法多点加药预处理高浓度含磷废水去除总磷的工艺系统,主要包括污水储存池、调节沉淀池、第一化学反应池、第一高效澄清池、第二化学反应池、第二高效澄清池、缓冲池、第三化学反应池、第三高效澄清池、混凝搅拌池、固液分离设备、白泥浓缩储存池、黄泥浓缩储存池,其特征是:高浓度含磷废水在污水储存池曝气均化、预氧化后通过化学法分次加入钙盐、酸、氧化剂、络合剂等化学药剂,实现多次氧化、沉淀、络合混凝反应,并进行多次固液分离后,保证出水总磷(TP)由2 000 mg/L降至约10 mg/L,去除率高达99%,预处理废水可进入市政管网进一步进行生化处理。该处理系统能实现资源的回收,有效消除废水中的磷含量,大大减少市政污水的处理负担。  相似文献   

18.
西安曲江水厂废水处理站技术改造工程设计与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安曲江水厂生产废水处理系统建成于一九九九年,采用传统的净水厂水处理工艺,即废水经混合、反应、沉淀(平流式沉淀)后,提升至原水进厂渠道处进行再处理,特殊情况排放至护城河,污泥经重力浓缩后,进行脱水处理,泥饼外运。为配合曲江水厂主工艺技术改造和节约原水费用,需要进一步完善废水处理站各项设施,解决原有设施存在的问题,经多方调研及讨论,最终完成曲江水厂废水处理及回用水站方案及施工图设计,2005年10月实施完成,经运行检验,达到了设计目标,本文介绍了该废水处理站设计方案及实施情况,可供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9.
曹豫平 《科技信息》2007,(16):123-123,118
考虑到污水的特点,遵循简易有效的原则,广州轨道交通四号线车辆段污水处理站采用气浮与生物处理相结合的组合工艺,使出水水质满足《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GB50335-2002)的要求。本文结合工程介绍了该工艺的特点、技术指标、主要处理构筑物的设计参数和设计体会等。  相似文献   

20.
主要阐述了微絮凝一体化净水工艺的设备构造、水处理工艺原理及其适用条件。结合安徽省东至县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花园水厂项目的具体情况,设计规模小、山区原水浊度低,考虑建设周期短、占地面积小、工程投资少等优点,选择微絮凝一体化净水器进行水处理,实现一体化净水,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