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物种灭绝     
地球上的生命正处于又一次大灭绝的时期,在过去500年中,诸如旅鸽、海雀、袋狼和斑驴等844个物种已经灭绝,还有多达16000个物种正受到灭绝的威胁,世界上11%的鸟类已经芳影不存,非洲一些地方的类人猿减少了超过50%,亚洲40%的动物和植物将很快消失,目前一半的有袋(目)动物和三分之一的两栖动物正处于生死存亡的境地,到2025年,全球2/3的海龟也将与我们永别。这仅仅是物种灭绝的冰山一角,尽管已经有150万个物种被人类所认识,但估计自然界中物种的实际数量为500万到3000万个,科学家估计可能每20分钟就有一个物种灭绝或者说一年灭绝27000个物种,很…  相似文献   

2.
俗话说:“不打不相识”, “不是冤家不聚头”。这确实表达了彗星、小行星与地球关系的某种真谛。 在科学不发达的古代,彗星被作为灾难的先兆,因此星相学家特别关注彗星的出没;在科学昌明的今日,人们仍然对彗星以及小行星给予极大的关注。一种观点认为,地球上生命的种子,甚至地球上的水都来自彗星。迄今的探测了解到,小行星上的丰富资源对人类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价值。另一种颇为一致的观点认为,地球上物种的灭绝,特别是6500万年前统治地球时间最长的庞然大物──恐龙的灭绝,是彗星或小行星撞击地球造成的。 细微末屑好景观 在…  相似文献   

3.
与分子共舞──利用激光控制化学反应张长青编译设想有这样一种场景:在某个星期天的下午,1千辆汽车朝一座足球场驶来。汽车长队绵延数里,司机们正在等候将汽车停放到足球场内。一盏交替变幻的指示灯,通过箭头显示控制着车的流量。当绿色箭头朝向左闪亮时,汽车便向A...  相似文献   

4.
《大自然探索》2008,(2):7-7
在大约2.51亿年前的二叠纪末期,地球上发生了一次恐怖的物种大灭绝事件。当时,大约90%的海洋物种和70%的陆上物种惨遭灭绝。最新研究结果显示,早在这次大灭绝发生之前至少几千万年,曾一度广泛分布于全球海洋中各个深度的苔藓虫就开始走向灭绝。也就是说,二叠纪大灭绝并非是陡然爆发、瞬间结束的,而应该是一个很缓慢的渐进过程:首先消失的是深海动物,接着是浅水居民,最后才是陆地物种。  相似文献   

5.
汉乐府《长歌行》云:“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美国科学家、实业家富兰克林有两句名言:“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金钱。”鲁迅说:生命是以时间为单位的,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是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等于是慢性自杀。  相似文献   

6.
格林尼治时间公元1999年12月31日下午4点,当地时间2000年1月1日凌晨5点,全世界的目光聚焦于南太平洋上距新西兰东海岩800公里的彼特岛上。这里,一轮红日正从海平面冉冉升起,几缕阳光洒在了海边的哈科帕山上,岛上的游客和全球数亿围在电视机前观看日出现场直播的人们吹呼雀跃──人类迎来了新世纪的第一缕曙光!狄奥尼修斯留下千年难题2000年1月1日是否新世纪第一天尽管许多人已经理所当然地把2000年1月1日当成新世纪的开始,尽管庆祝21世纪到来的活动正在世界各地紧锣密鼓地举行,但是人们不能忽视来自科学界的呼声。国际上多个具有权…  相似文献   

7.
Lipkin  R 《世界科学》1996,(4):15-16
控制生命的闸门──开关细胞膜RichardLipkin著.林志信译标志着生命边界的正是海绵状多孔层。这是一位看管闸门者,它控制着每个活细胞中分子的出入。完全关闭时,由蛋白质和脂肪酸组成的这种网膜(脂质双分子层)像是分子障。这就是细胞膜:它在细胞的内部...  相似文献   

8.
探索地球生命起源的奥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6年7月,在法国奥尔良附近,罗亚河畔高大雄伟的城堡──钱博宫的中央大厅里,举行了3年一次的会议──第11届国际生命起源大会。大厅里有一道华丽的双螺旋楼梯上升到平展的屋顶。这太适合于国际生命起源研究协会(ISSOL)的盛宴了。因为没有双螺旋的DNA和RNA分子,生命就不复存在。将近300名科学家,包括3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参加了这次大会。他们共同致力于解决生物分子最先出现之谜,以及它们如何进化成为自我繁殖的细胞──随着生命可能以某种形态在火星上发展过的线索,重新增加了问题的紧迫性。提前了生命出现的年代ISSOL会议…  相似文献   

9.
我今天讲的主题是,是否存在外星人?能否找到他?怎样与之建立联系?当然我在这里讲的只是我本人接受的一种观点,不一定正确。 很凑巧的是在上周(12月2日和9日下午4:45~5:00左右),不明飞行物(UFO)两次光临申城,以致舆论、公众大谈UFO。据我所知,最早有报告发现UFO是在1947年。1987年上海天文台有人看到所谓的不明飞行物,福建也有人报告看到,两地看到的时间相差1~2分钟,样子都差不多。我当时考虑一下后认为可能是火箭,火箭每秒钟要飞行8公里,从福建到上海也就1~2分钟。第二天果然有报道…  相似文献   

10.
挽救生命的雷达雪冬编译1994年4月25日晚上9点38分,一个强大的龙卷风呼啸地席卷得克萨斯州兰开斯特的中心地区。它摧毁了175幢以上的房屋,夷平了历史悠久的商业区一半的建筑,把整片的街区变成了瓦砾堆。但令人惊奇的是,只有4个人死于这场浩劫──这在很...  相似文献   

11.
关于分子进化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现代分子生物学的成就对综合进化论的发展。生物分子顺序的分析,可以重建物种之间的亲缘关系。遗传密码的发现,证实了所有物种基本的生命机制的统一性。所有物种和个体的遗传和形态发生,都可归诸于基因组的信息。基因组的信息也是自然选择得以作用的唯一信息。核酸遗传信息向蛋白质传递的顺序的不可逆性,证明了“获得性状”是不可能的。分子生物学表明,生命体具有一种结构和机制以保证一模一样地复制自身结构以及复制在这个结构中发生的突变类型。由此可见,生命的特权是保守,进化不是生物的一个规律。有三类与选择进化论格格不入的理论:一是认为物理规律不能说明生命的存在和进化的活力论;二是认为进化不仅是生物的规律,而且是整个宇宙向上渐进的规律的泛灵论;三是以某些热力学家为代表的、主张地球上生命的出现和进化的必然性的泛灵论。如果接受选择的进化论,必须认为生命在地球上的出现,任何物种以及人类、社会的存在,都是在整个宇宙中只发生一次的事件,是完全不可预言的。  相似文献   

12.
事业是生命之光──访上海能源化工总公司董事长胡华梁一位古代西方哲人曾说过这样的话:给我一根足够长的杠杆和一个支点,我就能移动整个地球。公元1995年7月底的一天,我在总部设在上海的上海能源化工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胡华梁先生的办公室,听着胡先生直抒胸臆...  相似文献   

13.
1858年:达尔文出版《物种起源》,提出了自然选择原则,但他无法解释生物为什么能将性状遗传给下一代。1866年:孟德尔通过豌豆实验发现了遗传法则。1874年:米歇尔首次发现了重要的生命物质——核酸。  相似文献   

14.
编读往来     
我个人认为《大自然探索》一书不论在文章的选取,还是在版面的设计上都十分好,所以对贵刊并无太多意见可提。本次写信一是对杂志社的工作人员道一声“谢谢”。谢谢你们为我们大家提供了这么好的刊物。二是想寻问一下有关贵刊2000年第11期即总第81期杂志上所登文章《火山与生命》中(第13页,彩页那一张)“我们生活在对于地球科学来说激动人心的时代。新的技术……这是我们以前不曾梦想过的时代。我们现在开始讲述的仅仅”这段文字的最后“仅仅”后面的内容写在哪里了?可能是我粗心大意没有找到吧。所以希望杂志社的叔叔、阿姨们能帮我解决这个问题。 黑龙江黑河 张宇宁 编者:张宇宁朋友,不是由于你的粗心大意,而是由于我们工作的疏忽,将该文的最后几个字:“是这个神奇故事的开端。”漏掉了,给你及广大读者朋友带来不便,在此我们深表歉意。 2000年到手的《大自然探索》月刊已10期,通读和部分反复读的共9期。刊物办得还有点“美中不足”,个别文章存在着严重的常识性错误,影响刊物的质量和她在读者中已有的崇高声誉。如第9期中的《青海湖──青色的“海”》。文章说:“青海湖……面积达4583平方公里……最大深度为32.82米,总蓄水量约1亿立方米。”有小学毕...  相似文献   

15.
构筑生命的最重要分子材料──氨基酸和糖──都有左手型和右手型两种形式,就像一双手套,互为镜像。现存生物体只用左手型的氨基酸和右手型的糖。至于生命起源的某一时刻为何作出这种选择,现在出现了一种新理论。 法国格勒诺布尔CNRS高频磁场实验室的吉特·里肯(Geert Rikken)和 E·劳帕奇(E.Raupach)证实,磁场能与光互相影响而导致分子在手型上的不均衡,即在光促化学反应中产生了分子的“手性”。 分子手性是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LouisPas-teur)在19世纪发现的。他注意到酒石酸的晶…  相似文献   

16.
资讯     
“生命之树”工程将揭开奥秘美国科学家最近即将开始着手建造“生命之树”工程。“生命之树”最终将地球上所有现存的生物———从微生物到鸟类到巨型爬行动物,是如何与另一种生物相互发生联系的,特别是植物、蜘蛛类、鸟类和恐龙类等生物之间相互联系的秘密详尽地展示出来。工程预计需要十年多一点时间完成。几代生物学家已在植物群和动物群中勾画出了规模宏大的进化模式示意图,科学家也已描绘出了地球上现存的大约170万种物种。但其中大多数物种未被研究过,且有上百万种物种未被编上目录。工程将采用在分子遗传学和计算机技术中的最新技术,…  相似文献   

17.
刘阿姨坐在外婆床前,拉着她的手,不说什么,只是抚摩着外婆的手,泪水顺着她的面颊流下来,外婆虽然已经失语,但我能感觉到她浑浊的双眼里有种安慰。没过几天,外婆就去世了。回想起来,那时我们这些身边的亲人倒是很少抚摩外婆──手或者其他,虽然我们照料着她躺在床上的躯体,可是,也许像刘阿姨的抚摩更是走向生命终点的外婆所真正需要的。饮食起居对临终的生命而言已经几乎丧失意义,也许只有生者的触摸才是临终者面对死神而不至于恐惧的安慰,它使临终者在生的抚慰中走向永恒的安详。 我想,这是临终关怀的一种方式,是最后的生命…  相似文献   

18.
时间的价值     
●如果我们让生命的早晨滑了过去而未加利用,我们将永远无法弥补这损失。俗话说:“时间就是金钱。”这就是说,我们的时间使用得当,就能生产有用的和重要的产品,或者充实经验,增长才干,有了适当时机我们就能挣钱。再说,我们的生命无非就是活在人世的时间。我们对于损失一个钟头或者一天时间如若漠不关心,忘记了生命原本就是我们生活的每一天、每一小时的总和,浪费一天或一小时就是丧失一天或一小时的生命。让我们记住这一点,这样就会把浪费时间看做是一种罪过,跟自杀一样应该受到惩罚。还有第三层考虑,也会提醒我们别浪费时间。…  相似文献   

19.
自从地球上产生生命之后,至今已经经历过五次物种大灭绝。不论你相信,还是不相信,这是古生物学家们所阐明和证明了的事实。每次物种大灭绝,带给地球的是凄凉的景观。而这种凄凉景观少则持续20万年,多则300万~900万年,古生物学家把这时的世界称之“死亡地域”。在“死亡地域”大型哺乳动物所剩无几,  相似文献   

20.
何其蔚 《自然与人》2010,(2):F0003-F0003
华盛顿的国立自然史博物馆陈列了各式各样的展览.内容涵盖了海洋生命、灵长类动物、最后一次冰期时的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两栖动物以及蝴蝶等。在每一个展示区域都标有一段对某个特定物种的简要的介绍以及它在整个生态系统中所扮演的深层次的角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