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根据重庆市秀山县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l)发生高峰期的田间调查资料,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结合传统空间分布分析方法,研究了褐飞虱于2007-2013年不同年份在全县范围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2007-2013年的褐飞虱种群在全县范围呈现明显的聚集分布;反向距离插值图显示,不同年份褐飞虱发生的聚集中心和聚集程度不断变化;秀山县中西部的溶溪、塘坳、官庄、中和等乡镇发生较重,南部的兰桥、梅江等地发生相对较轻.褐飞虱这种空间分布格局和动态变化是多种生态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本研究为该地区褐飞虱的综合管理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褐飞虱与白背飞虱自然种群空间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地质统计学中的交叉变差函数方法,研究稻田中褐飞虱和自背飞虱自然混合种群密度的空间分布关系.结果表明在水稻不同生长发育期,褐飞虱与白背飞虱存在正或负的相关关系,但在水稻生长的个别阶段不同飞虱种群密度的空间关系不明显.褐飞虱与白背飞虱在早稻中多为不相关关系,且方向差异不明显,但在水稻生长的中期,稻飞虱种间不但存在相关范围等于18m的正相关关系,而且存在相关范围等于54m的负相关关系.两种飞虱在晚稻田中的空间关系多为负相关关系,相关范围等于54m或更大,且方向差异较明显.  相似文献   

3.
用扑虱灵对水稻褐飞虱进行抗药性筛选及抗药性监测,在室内筛选8个世代后,褐飞虱没有产生抗药性;对田间褐飞虱种群连续3a的抗药性监测中,也未发现褐飞虱对扑虱灵的抗药性。可见室内抗药性筛选和田间抗药性监测的结果是致的。这些结果说明,褐飞虱对扑虱灵不容易产生抗药性,或者抗药性发展缓慢。  相似文献   

4.
正我校生命科学学院荆胜利博士2017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克服水稻抗性基因BPH15的褐飞虱效应子研究,项目编号:U1704111.褐飞虱是一种重要的水稻害虫,它可以直接取食或间接将病菌和病毒传递给水稻,给粮食生产带来巨大损失.严重威胁着我国粮食持续丰收.目前,对褐飞虱的防治主要采用喷洒化学杀虫剂和种植抗性水稻两种  相似文献   

5.
谷胱苷肽转移酶是昆虫体内重要的解毒酶系之一,研究水稻害虫褐飞虱的谷胱苷肽转移酶基因在褐飞虱与水稻互作中的表达变化,可为有效防治褐飞虱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利用反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克隆了褐飞虱谷胱苷肽转移酶基因编码区的eDNA片段,并使用Northern杂交技术检测了该基因对两种不同抗性水稻的分子反应。结果表明,所克隆到的eDNA片段长度为201bp,该片段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来自大劣按蚊、细小按蚊、冈比亚按蚊、果蝇和木瓜果实蝇的谷胱苷肽转移酶的片段存在高度同源性。Northern杂交显示,在褐飞虱取食抗性水稻后,谷胱苷肽转移酶基因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但褐飞虱取食感虫水稻TN1后,该基因的表达水平没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6.
高温对褐飞虱生长发育与繁殖的影响机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al)是我国水稻的重要迁飞性害虫。实践表明,褐飞虱的种群消长与气候、食物及天敌等因素密切相关,尤以田间小气候直接影响其繁殖和发生为害的轻重。研究表明,褐飞虱对温度的反应比较敏感,在一个栽培品种基本稳定的地区,年度间发生程度的级差主要由温度决定,在水稻生长季节主要受高温控制。国内外有关高温对褐飞虱生长发育与繁殖的研究虽然较多,但研究多集中在温度对其种群数量变动的生态学影响、高温条件下褐飞虱发育与生殖的生物学特性等方面,关于高温对褐飞虱生长发育与繁殖的影响机制尚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近年来,笔者对褐飞虱生长发育与繁殖的影响机制开展了下列研究。笔者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粘虫、褐稻虱迁飞行为机制的研究”(编号:39130070)中研究了不同高温条件对褐飞虱若虫发育历期、产卵量、产卵前期、寿命等  相似文献   

7.
比较了ASD7、IR36、JX89、Mudgo四个抗褐飞虱水稻品种及感性品种TN1对褐飞虱和白背飞虱羧酸酯酶活力的影响.两种稻飞虱在各供试的抗性水稻品种上的羧酸酯酶活力均低于在感性品种TN1上的羧酸酯酶活力.在抗性水稻品种上,白背飞虱的羧酸酯酶活力只在Mudgo上低于褐飞虱,而在其余3个抗性品种上均较褐飞虱高.结果表明,抗褐飞虱水稻品种对褐飞虱和白背飞虱的羧酸酸酶活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但对褐飞虱的抑制作用显然要大于对白背飞虱的抑制作用.供试水稻品种的这种低抑制作用,可能会导致白背飞虱持续取食抗褐飞虱的水稻品种,从而致使其在这类品种种区植内种群数量上升.  相似文献   

8.
NADH泛醌氧化还原酶是动物体内呼吸链电子传递系统的第一个酶,克隆水稻害虫褐飞虱的NADH泛醌氧化还原酶基因,及研究其在褐飞虱与水稻互作中的表达变化,将为科学防治褐飞虱提供新的线索。利用反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克隆了褐飞虱NADH泛醌氧化还原酶51kDa亚基基因的cDNA片段,并进行了序列测定;使用NoRhem杂交技术检测了该基因对两种不同抗性水稻的分子反应。分子杂交结果表明,在取食抗性水稻品种B5后,褐飞虱的NADH泛醌氧化还原酶51kDa亚基基因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而取食感虫水稻TN1后,该基因的表达水平没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9.
采用水稻敏感品系TN1和抗性品系中浙优、IR56饲养褐飞虱,研究褐飞虱产卵量等繁殖情况,测定解毒酶系中酯酶、细胞色素P450和谷胱甘肽转移酶(GST)及卵黄原蛋白(Vg)等基因在mRNA上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褐飞虱在抗性水稻上产卵量减少,Vg2的表达量极显著下降,表明水稻抗性对褐飞虱的产卵量有抑制作用且Vg2调控产卵.酯酶和P450中的部分基因均在取食抗性水稻的褐飞虱体内表达量较高,存在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参照Rao等(1998)的褐飞虱生物鉴定和喂养方法,用水稻褐飞虱生物Ⅰ型的-龄若虫食喂,用基因枪法获得2个转基因水稻纯系。这2个纯系均含有并表达潮霉素抗性基因(hpt),gusA报告基因和雪花莲凝集素基因(gna)。褐飞虱生物鉴定和喂养试验表明,水稻纯系对褐飞虱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具体表现为降低褐飞虱成活率和繁殖力、延缓褐虱发育以及减少褐飞虱进食是。通过褐飞虱生物鉴定和喂养试验证明,表达GNA的转基因水稻纯系对严重危害水稻生产的褐飞虱具有抗性作用。  相似文献   

11.
图集的统一协调,对图集质量有很大影响。本文是作者在编制北京市农业区划地图集的实践基础上,根据地图信息传输论的观点,对农业区划地图集的统一协调的内容及方法进行了探讨。试图总结编制这类图集的统一协调模式,以供读者编图时参考。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国家法的抽象正义观与民间法的情理正义观,认为西方国家法的抽象正义观与东方民间法的情理正义观存在实质的不同,原因在于思维方式、超验与经验传统、政治结构的差别。在现代法治理念下,传统民间法所代表的正义观将向混合正义观转型,西方法治所代表的国家法抽象正义观是其骨架。  相似文献   

13.
许多科学家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都预言,真空是未来物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十七世纪的伽利略时代人们曾讨论过"真空"是否存在的问题.当时的学术界分成两派,一派以帕斯卡为代表,认为真空存在,另一派以笛卡尔为代表,认为真空不存在,最后实验证明"真空存在派"正确.现代研究表明,真空并非一无所有,这样就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排除了真空物质后的空间",即"真空的真空"是否存在.本文探讨了与"真真空"有关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观测实验方法,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最终解答"真真空"的存在性问题.  相似文献   

14.
给出了一维非自治时滞系统点态退化的一个例子,拓宽了该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在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的演进过程中,形成了与不同文明时期相适应的人-自观念。从"天人合一"到"人定胜天"再到"和谐共生",这是人-自观念演进的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也是一个合乎规律的过程,它们都是时代的产物,都包含着不同程度的合理的因素,我们必须对它们进行具体的辩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对于行政许可违法的法律责任问题,人们往往是从行政许可实施违法的角度进行研究,而对于设定违法及其责任追究的探讨却相对薄弱。然而。行政许可设定一旦违法,其对相对人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损害将会更大,因此,对许可设定的违法及其责任问题进行研究,以避免违法行政行为的发生,促进政府依法行政,不仅必要而且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7.
曲面“侧”是一个重要而难以理解的概念,本文对曲面“侧”概念的讲授方法进行了探讨,给出了曲面“侧”概念的“参照物”理解法,通过实践证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影响要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是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能动生活状态的重要表征。在梳理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相关概念、测度方法基础上,分析了物质环境要素和非物质环境要素对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影响;提炼出有效支持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中观环境规划、微观环境设计和政策文化扶助层面的策略;指出了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研究建议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20.
利用对位异构体的对称性由核磁共振氢谱测定了工业十二烷基苯在硝硫混酸中的硝化选择性,发现一硝化产物中对位异构体的比例为75% ̄80%。以月桂酸和苯为原料,经氯化、酰化和还原合成了正十二烷基苯。在同样条件下研究了正十二烷基苯的硝化,由核磁共振氢谱和气相色谱分析,发现一硝化产物中对位异构体的比例仅为60%。根据空间位阻效应,对结果进行了讨论,并与甲苯,乙苯,异丙苯等短链烷基苯的硝化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