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颅脑闭合性损伤包括脑震荡,脑挫裂伤、颅内出血等病,是外科常见病之一。在临床观察中此类病人病情变化快,来势凶猛,如治疗、护理不及时可危急肩入生命。我科自1990年1月H992年6月,收治颅脑闭合性损伤病员183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病例183例,男性112例,女性71例;最小老3岁,最大老朋岁,平均年龄35.5岁,损伤种类:脑组织挫裂伤25例;急性硬膜下血肿流例;急性硬膜外血肿23例;脑干损伤9例,头皮血肿52例;脑震荡44例;其它4例;手术90例;抢救成功180例;死亡3例。二、观察R护理1、意识状态的观察:由于不同…  相似文献   

2.
徐吉光 《甘肃科技》2001,17(5):64-64
重度颅脑损伤病人的存活是临床医生关注的重点,影响其预后的因素很多。临床工作中常用指标有:GCS评分、瞳孔变化、意识状态、CT表现等。上述指标的动态观察无疑有助于临床医师判断预后。除了这些临床常用的指标外,重度颅脑损伤病人早期发生应激反映的强度也可以影响预后,据报道血糖水平可以代表应激反应的严重程度。通过观察33例重度广泛性颅脑损伤病人伤后血糖及变化,发现其与预后有明确关系。 1 临床资料及方法 临床资料:男28例,女5例,年龄16-69岁。全部病例GCS<8分,其中3~5分15例,瞳孔不等大21例,脑干损伤4例,其余为…  相似文献   

3.
在多年的临床护理观察工作中,我们针对脑外伤病人的特点,做到“三勤一严”,即对病情勤询问、勤观察、勤分析,严格执行医疗护理观察制度。特别注重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和肢体活动障碍四个进行性的改变,对早期诊断颅内血肿、脑病以及提高护理质量和对病人的预后都起到了较好的作用。一、注重意识的改变减少重型颅脑损伤的死亡率关键是早期作出颅内血肿的诊断,在出现脑疝之前及时手术。脑外伤病人人院后首先注意观察有无意识障碍及意识障碍的程度、发展趋势,这是诊断颅内血肿发现脑店的重要环节。在原发性脑伤症状的基础上,出现急性颅…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降低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致残率和病死率.方法:采用低温疗法(34~36℃)治疗90例,低温治疗期间密切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颅内压的变化及上消化道出血征象,发现异常及时处置;加强基础护理和气管切开护理,严格无菌操作,预防褥疮及感染.结果:痊愈33例,轻残18例,中、重残12例,死亡27例,较1997年11月以前同类病人的病死率下降了17%.结论:低温治疗可使病人保持自主呼吸,生命体征变化幅度减小,病死率降低.  相似文献   

5.
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方法: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行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结果:110例病人中术后痊愈92例,并发肺部感染14例,死亡4例,拔管最短12d,最长72d.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合并呼吸功能障碍应早期进行气管切开术,并施以科学有效的护理是预防和减少并发症、有效控制肺感染、提前拔管时间、提高救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重型颅脑损伤在经过手术治疗后,由于外伤及手术的损伤,颅内脑水肿和脑细胞的损坏,病人仍表现昏迷、瘫痪。此时配合高压氧治疗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概述了对颅脑损伤病人瞳孔观察技术及体会。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老年人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统计6年来治疗的老年人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总数、发病率及病因,综合分析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结果。结果:急性重型颅脑损伤86例,占同期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491例)的17.5%。手术治疗55例,保守治疗31例,死亡率分别为38.2%和38.7%,与同期35-60岁同类型病人86例比较,老年组合并伤及治疗中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增高(P<0.005)。结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危及生命的合并伤,急取在脑疝前期开颅,充分脑减压,早期防治并发症可降低老年人急性重型脑损伤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又称急性多发性神经炎(格林-巴利综合症)其神经系统病变弥漫而广泛,主要病变是在脊神经根和脊神经,常累及颅神经,我科近四年共收治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病人七例,无一死亡,均全部治愈出院。除正确的治疗外,护理工作的优劣决定治愈的关键,兹就护理体会介绍如下:一般资料(一)本组七例,男2例,女5例,年龄18-36岁之间,均为多发性神经炎型。其中4例发病前一个月有感冒发热病史,2例发病前3-4日有腹泻病史,l例无明显诱因,上述病人尽管诱因不同但约有80%以上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感染史,其中以上呼…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大鼠急性颅脑损伤后脑肿胀及钙镁离子的改变,以找出颅脑损伤后病情转化的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采用自由落体致大鼠脑挫裂伤,伤后122、44、8 h分别取材,观察脑肿胀及钙镁离子的变化。结果大鼠急性颅脑损伤后脑肿胀在24 h达到高峰,钙镁离子也有相应变化。结论急性颅脑损伤后脑肿胀的变化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产生外伤性脑肿胀的病理基础为脑血管扩张充血导致微循环障碍,救治急性颅脑损伤要重视预防微循环障碍,及时脱水,纠正缺血、缺氧。  相似文献   

11.
创伤性,多发性骨折多伴有严重复合伤,伤后致残率较高。我院自1989年-1992期间共收治多发性骨折病人13例,疗效较好,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一、一般资料本组病人:男11例,女2例,年龄19—37岁,骨折部位:下肢多发骨折5例;上肢与肋骨骨折4例;下肢与脊柱骨折2例;下肢与骨盆骨折2例。致伤原因:车祸4例,压砸伤5例,坠落伤4例。治法及结果:切开复位内固定,同时加用牵引7例,石膏固定加牵引6例。术后病人早期床上功能练习,均获得较好之疗效。二、护理措施(一)重要合并伤护理:多发性骨折病人大多合并有其它脏器损伤,往往在入院后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颅内血肿并静脉窦损伤诊断、治疗、手术方法。方法急性颅内血肿清除时修补静脉窦损伤,术中行明胶海棉压迫,硬脑膜悬吊8例,上矢状窦前1/3损伤断裂结扎1例,间断缝合、骨膜、硬脑膜翻转修补缝合5例,术中修补硬脑膜6例。结果本组治愈11例,上肢感觉障碍2例,死亡2例,1例死亡于手术中。结论对于静脉窦损伤患者尽量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抢救患者的生命,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急性颅内血肿并静脉窦损伤诊断、治疗、手术方法.方法 急性颅内血肿清除时修补静脉窦损伤,术中行明胶海棉压迫,硬脑膜悬吊8例,上矢状窦前1/3损伤断裂结扎1例,间断缝合、骨膜、硬脑膜翻转修补缝合5例,术中修补硬脑膜6例.结果 本组治愈11例,上肢感觉障碍2例,死亡2例,1例死亡于手术中.结论 对于静脉窦损伤患者尽量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抢救患者的生命,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4.
特重型及重型颅脑损伤1049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1049例GCS 3~8分特重型及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救治经验.方法:对通辽市科尔沁区第一人民医院脑外科1995—11~2003—10收治的GCS 3~8分特重型及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1049例GCS 3~8分特重型、重型颅脑损伤中治愈及好转714例(68.1%),重残95例(5.6%),死亡276例(26.3%).在常规治疗方法基础上,430例病人加用尼莫地平和130例加用亚低温冬眠疗法治疗后,临床效果显著提高,治愈及好转444例(79.3%),重残10例(1.8%),死亡106例(18.9%).结论:尽早清除颅内血肿,去骨瓣减压,早期亚低温治疗,呼吸机辅助呼吸,维持内环境稳定,防治并发症发生等措施,可显著改善GCS 3~8分特重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讨论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在急诊科有效的抢救处置和护理措施,对挽教病人的生命和减少并发症的重要的意义。方法:对我院急诊科1996至200l年48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进行早期明确诊断、积极的抢救和护理处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急诊科的保守治疗病例与收住院手术病人进行随访统计,治愈率提高并发症减少。结论: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死亡率高、预后差,因此,在急诊科的积极有效的处置是提高治疗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颅脑损伤病人在护理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方法:将70例亚低温治疗颅脑损伤病人用医用水降温毯辅以冬眠药物实施脑复苏的护理。结果:应用亚低温治疗的病人均得到满意的治疗效果。其中治愈56例,好转8例,死亡6例。结论:加强对亚低温治疗病人的护理,可提高治愈好转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总结分析高压氧(HBO)治疗颅脑损伤50例,与对照组比较,认为HBO治疗颅脑损伤病人,可明显提高治愈率和有效率,可促进颅脑损伤手术后昏迷病人的清醒,改善运动机能障碍,消除颅脑损伤后遗留下的神经精神症状,对于颅脑损伤病人,手术治疗后应把握好时机,尽早行HBO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髋臼双柱复杂骨折的护理方法。方法:本组20例采用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治疗。术前护理重点为做好患者心理护理消除恐惧、焦虑情绪;术后护理重点为监测生命体征、观察伤肢活动、感觉情况及早期合理的功能锻炼。结果:本组20例均痊愈,无深静脉血栓或肺栓塞、医源性神经损伤、血管损伤、股骨头坏死等并发症。结论:病人卧床时间明显缩短,并发症减少,功能恢复早,最大限度减轻病人的伤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抢救重度颅脑损伤的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历年来重度颅脑损伤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196例中,117例恢复良好;轻残19例;重残15例;植物状态2例,死亡43例。结论:对于重度颅脑损伤要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早恢复。  相似文献   

20.
作者对1996年9月至1998年12月间对73例除皱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共73例患者,女性71例,男性2例,年龄均在29-65岁,其中以40-50岁为多数,小切口除皱术患者47例,大切口除皱术患者26例,均在0.7%利多卡因加付肾局部浸润麻醉下进行手术,术后均严密观察病人5-7天,结果表明,满意者54例,基本满意者6例,不满意者11例。2并发症与临床分析在73例额颞部除皱病人中作者分析了基本满意和不满意共17例患者除了共性血肿、刀口处头发脱落、疤痕大、局部麻木感的并发症外,由以下原因所造成的井发症具体分析如下:2、1术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