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管材无模拉伸壁厚变化规律研究王忠堂,栾瑰馥,白光润,王景旭采用上限法对管材无模拉伸时壁厚变化规律进行了理论研究,提出了管材无模拉伸时壁厚变化与拉伸后管材外径、内径及截面收缩率之间的关系.通过实验研究证明,管材无模拉伸后壁原与其内径、外径以及人、又(R...  相似文献   

2.
管材无模拉伸壁厚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上限法对管材无模拉伸时壁厚变化规律进行了理论研究,提出了管材无模拉伸时壁厚变化与拉伸管材外径、内径及断面减缩率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对管材无模拉拔变形时壁厚变化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管材无模拉拔时壁厚变化的影响因素及影响规律。确定了管材无模拉拔时壁厚变化经验公式。实验结果发现,管材无模拉拔时,壁厚变化t_f/t_0与D_(if)/D_i,D_(0f)/D_0,(1-R_S)~(1/2)的值成正比。对于薄壁管材(当t_0/D_0<0.1)无模拉拔时,比例系数等于1,即K_1=K_2=K_3=1。  相似文献   

4.
研究路灯电杆无模拉伸特种成形方法解决路灯电杆难于塑性成形的问题.在对锥形电杆无模拉伸变形机理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出了路灯电杆无模拉伸生产工艺,给出了路灯电杆无模拉伸的速度变化模型,提出了主要工艺参数的确定方法.无模拉伸方法比传统加工方法工艺设备简单,并且由于不受模具限制,该方法特别适用于常规加工方法难以成形的高强度、高摩擦、低塑性及长尺寸变断面管材,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对锥形方管进行无模拉伸基础实验研究.探讨各种工艺参数对锥形方管外形、断面形状和锥度变化的影响,分析方管无模拉伸时断面圆化程度的影响因素及影响规律,并提出减轻断面圆化程度的具体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无模拉伸的方法可以加工带有一定锥度的锥形方管,锥管角精度在1.0%以内,加工后锥形方管的轮廓与控制曲线的计算结果一致性很好;方管拉伸断面形状膨胀率随着拉伸变形区宽度增大而减小;壁厚较大,断面形状膨胀率较小,当壁厚和变形区宽度都比较大时,几乎不产生膨胀现象.  相似文献   

6.
在锥形管无模拉伸实验的基础上,研究了各种工艺参数对方断面锥形管外形和断面形状的影响,分析了方断面锥形管无模拉伸时影响断面形状膨胀程度的因素.结果表明,方断面管拉伸断面形状膨胀率随拉伸变形区宽度的增大而减小,随断面减缩率增大而增大,随方管壁厚增大而减小,当壁厚和变形区宽度都比较大时,几乎不产生膨胀现象.采用无模拉伸的方法可以加工带有一定锥度的方断面锥形管,加工后方断面锥形管的轮廓与控制曲线的计算结果一致性较好.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在生产实践中,对不同形状大小、不同材料及厚度的冲裁件复合模的凸凹模模厚度和相对模壁厚度值;分析了影响最小模壁厚度的主要因素;与《冲压设计资料》推荐值比较,提出了更小的模壁厚度和相对模壁厚度.  相似文献   

8.
无模拉伸速度微机控制的数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无模拉伸速度微机控制进行了初步研究。采用阶梯直线逼近连续变化速度曲线的方法,确定了无模拉伸速度微机控制的数学模型,从而确定了无模拉伸速度微机控制CTC时间常数表,为实现无模拉伸速度微机控制提供了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注射压力和模温对聚丙烯平板微结构、拉伸强度和断面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注射压力和模温对聚丙烯平板的密度、结晶度、取向程度、取向分布、皮层厚度和拉伸强度等均有影响,对拉伸断面形态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0.
管模间隙对21-6-9高强不锈钢管数控绕弯成形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ABAQUS/Explicit有限元平台,建立了21-6-9高强不锈钢管数控绕弯成形过程的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模型,并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利用该模型研究了不同管模间隙对管材数控绕弯过程壁厚变化及截面畸变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增加管材-芯棒间隙、管材-防皱块间隙或减小管材-压块间隙、管材-弯曲模间隙可以减小壁厚减薄率;减小管材-芯棒间隙或增加管材-压块间隙可以减小壁厚增厚率,而其他管模间隙对壁厚增厚率的影响不显著;减小管材-压块间隙、管材-弯曲模间隙或增加管材-防皱块间隙可以减小截面畸变率,而增加管材-芯棒间隙,截面畸变率呈现先减小后增加的变化规律;获得了规格为Φ15.88 mm×t0.84 mm×R47.64 mm的21-6-9高强不锈钢弯管件较佳的管模间隙值.   相似文献   

11.
Banach空间的K-凸性模与K-光滑性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对Banach 空间引进了 K- 光滑性模的概念,从而刻划了 K- 一致光滑空间的特征.给出了Banach 空间的 K- 凸性模和 K- 光滑性模之间的关系,利用这些关系得到如下结果:(i) 一列Banach 空间{ Xi} ∞i= 1 的lp - 乘积空间是一致光滑当且仅当对任意i,Xi 为一致光滑且具有共同的光滑性模;(ii) 一列Banach 空间{ Xi} ∞i= 1 的lp - 乘积空间是 K- 一致光滑当且仅当存在 n0 ,当 n > n0 时,Xn 为一致光滑且具有共同的光滑性模,当1 ≤n ≤n0 时,Xn 为Kn - 一致光滑且∑n0n = 1Kn ≤k + n0 - 1 .另外,文中还给出了 K- 一致光滑空间的一个充分必要条件.特别地,当k = 1 时得到了一致光滑空间的一个新的充分必要条件.最后说明了 K- 一致光滑空间具有一致正规结构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一个位于高Qker介质腔中初始时处于基态的级联三能级原子与双模SU(1,1)相干态场相互作用系统中,Ker效应对原子动力学行为,光场两模间的相关性,和cauchy-Schwartz不等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采用二维刚塑性有限元软件DEFORM-2D对底部带柱形支撑台的大型厚壁椭圆形封头的热拉伸工艺进行模拟,研究了拉伸过程中板坯变形特点,并预测出其成型缺陷,在与椭圆封头短轴成37°~67°范围内存在"不贴模"现象,分析了产生该缺陷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定量研究了板坯削边值、凹模整形带等参数对缺陷的影响,确定了合理的工艺参数。有限元计算表明,只有同时改变削边值厚度和整形带长度才能有效减小"不贴模"程度,使封头壁厚满足锻造公差。  相似文献   

14.
文章探讨了焊接的温度、时间、压力对聚乙烯焊接管材焊接处的拉伸性能的影响,得出了110mm聚乙烯管材最佳焊接条件为加热时间96s,加热温度210℃,焊接压力0.20MPa。进一步探讨不同壁厚管材及管材与管件之间的焊接,获得影响焊接质量的因素,以期更好的指导焊接施工。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超薄壁管材的弯曲成形质量,研究了芯球个数、芯球厚度和芯棒支撑角度等芯棒参数对壁厚变化和椭圆度的影响。设计了3种芯球厚度和7种芯球个数,组合得到21种不同的芯棒支撑角度方案,建立了超薄壁不锈钢管材数控绕弯成型有限元分析模型进行仿真计算,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芯球个数对壁厚减薄的均匀性有一定的影响,芯球个数相同时,芯球厚度越小,最大壁厚减薄率也越小,最大壁厚减薄率随着芯棒支撑角度的增大而变大;随着芯球个数、芯球厚度或芯棒支撑角度的增加或变大,椭圆度都有减小的趋势;同时总结出超薄壁不锈钢管材的合理的芯棒支撑角度范围为θ/3~θ/2。此项研究对指导芯棒参数设计、提高超薄壁管材的成形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一个图若不含与K1,r同构的导出子图,则称它为无K1,r图,本文将运用T-插点方法,通过对图的独立集的邻域交的研究,给出(k+1)-连通无K1,r图Hamilton-连通的两个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套筒截面尺寸对套筒灌浆搭接接头受力性能的影响,进行了39个套筒厚度、内径不同试件的单向拉伸试验,研究了其破坏形态、极限承载力、延性、钢筋和套筒应变等性能. 结果表明:试件的破坏形式有钢筋拉断破坏和钢筋拔出破坏;由于加载偏心影响,试件的有效搭接长度约为设计搭接长度的81%;套筒内径相同时,在一定厚度范围内,随壁厚增加,套筒约束增强,试件承载力增大;套筒壁厚相同时,壁厚较小(1.5?mm)时,约束较弱,内径(类似保护层厚度)越大,试件承载力越大,壁厚大于等于2.0?mm时,约束增强,试件发生拉断破坏,内径的增加对承载能力影响小;在弹性阶段,套筒壁厚比套筒内径对钢筋-灌浆料黏结力的影响更明显;套筒中部截面的纵向应变在加载前期为拉应变,随荷载增大逐渐向压应变转化;套筒中部截面的环向应变在加载前期为压应变,随荷载增大逐渐转变为拉应变.提出的接头极限黏结应力和钢筋临界搭接长度计算公式,适用性较好,可供实际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8.
超声导波频散特性与管材内径-壁厚比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自由管材的情况下,对于内径-壁厚比变化对管材中较低除阶纵向导波模式频散特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管材中导波的频散特性与内径-壁厚比有关;当内径-壁厚比和频厚积较小时,内径-壁厚比的变化对低阶导波模式的频散特性有较大的影响,但随内径-壁厚比和频厚积的增加,这种影响将减小,另一方面,内径-壁厚比对导波频散特性的影响随导波模式阶次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 3 Cr2 W8 V 热锻模失 效组织 的电镜 观测 和 对断 裂韧 性 K I C 值的 测定 ,认 为 K I C 值 偏 低是3 Cr2 W8 V 热锻 模早期开 裂和热 疲劳的主 要原因 实践 证明, 采用 1 200 ℃ 高 温淬 火 和680 ℃高 温 回火( 即高淬 高 回) 的 新 工 艺, 能 大 幅 度 提 高 材 料的 K I C 值, 延 长 该 类 模 具 寿 命 4 倍 左 右  因 而 K I C 值 是3 Cr2 W8 V 热锻 模的主 要韧性指 标,而冲 击韧性α K 值仅 能作为 参考图 2 ,表 1 ,参6   相似文献   

20.
采用有限元法对具有深透加热时的无模拉伸温度场进行解析,推导出其热传导微分方程式;首次分析了温度场中的热流输出边界条件,并考虑了加热线圈与冷却喷嘴间距的影响。理论解析结果很好地反映了拉伸件内部温度分布,为无模拉伸变形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