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宇宙最大的爆炸?是行星撞地球吗?老土了不是,行星撞地球和它相比,就好像萤火虫和太阳比亮度!这种神秘大爆炸每天在宇宙里要发生上百次,随便一次爆发,在20秒内发射出的能量就比太阳从诞生到现在整整100亿年里发射的能量还要多几百倍! 哦,究竟是什么样的爆炸这么牛气冲天?这就是天文学家说的“伽马射线暴”。可它到底是何方神圣?它为什么能产生这么巨大的能量?  相似文献   

2.
<正>去加蓬的国家公园里探访野生动物,再去维多利亚湖吃一顿黑暗料理。四年前的科幻电影巨制《流浪地球》让我们通过行星发动机认识了位于印度尼西亚的苏拉威西岛,如今《流浪地球2》又让我们开始“看电影学地理”了,加蓬这个国家通过《流浪地球2》的画面出现在国人的视野中。加蓬不光对于大多数国人来说是个陌生的名字,在全世界范围之内也并不算太显眼,除了发生在2019年的那次令人啼笑皆非的“5人军事政变”外,加蓬这个国家在国际上几乎是隐形的。  相似文献   

3.
据英《新科学家》2003年1月25日报道 :美国阿拉巴马州亨茨维市的NASA马歇尔宇宙飞行中心的工程师BillEmrich领导的科研小组最近宣布 ,如果NASA的宇宙飞船用核聚变能量作发动机的动力起飞 ,从地球轨道到达火星的旅行时间将从6个月大大减少至不到6个星期。据推算这种核聚变装置产生的能量比任何化学燃料火箭发动机产生的推力大300倍 ,而使用的核聚变燃料重量仅为化学燃料的几分之一。这意味着星际间航行可以不再需要苦苦等待“最短航程”的最佳发射时机 ,想什么时候发射火星宇宙飞船就可以在什么时候发射。核聚变火箭的原理是在飞船上保持…  相似文献   

4.
<正>核聚变是将两种氢同位素——通常是氘(音“刀”)和氚(音“川”)——加热到极高温度,使原子核熔合,释放出氦和以中子形式存在的大量能量的过程。理论上,几克反应物就可产生一太(即一万亿)焦耳的能量,这相当于发达国家一个人在6 0年内所需的能量总和。氘氚聚变不同于铀钚裂变,主要产物为惰性气体氦,  相似文献   

5.
 太阳,给地球带来了光和热,使地球生物得以繁衍生息.太阳为何可以日复一日、源源不断地释放出如此巨大的能量?这一问题曾长期困惑着科学家们--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在太阳内部一定存在一个能量源,其产生的能量总量等于太阳外表辐射的能量总量.直到20世纪早期,物理学家提出了"核聚变"这一概念,太阳发光发热、维持能量输出的原理才为人们所知晓.聚变,不仅是太阳的能量来源,也是整个宇宙运转的能量来源.《宇宙能源--聚变》一书便对此作出了完美诠释.  相似文献   

6.
正风云卫星正在为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内2500多家用户提供卫星资料和产品,更被世界气象组织列入国际气象业务卫星序列,是东半球气象预报的主力。在春节大热的电影《流浪地球》中,地球被装上行星发动机推离太阳系。但月亮去哪儿了呢?原著中写道,为了保证地球在流浪中不被撞上,月球也被装上发动机,甩掉了。与唯一的天然卫星分手,地球想必很是唏嘘。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地球除  相似文献   

7.
正太阳能:是指太阳的热辐射能,其利用有光热转换和光电转换两种方式,一般用作发电或者为热水器提供能源。核能:由原子核的链式反应所产生的能量,包括用于原子电站的核裂变能和正在研究的核聚变能。生物质能:植物叶绿素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于生物质内部的能量。风能:太阳辐射引起的空气流动的能量,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能约有2%转化为风能。氢能:氢氧化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地热能:地球内部具有的热能,是地球本身蕴含的能量。这种能源是从地壳中提出来的天然热能。  相似文献   

8.
人造太阳     
刘帅 《青年科学》2009,(12):14-14
太阳每时每刻都在发生核聚变,这是它巨大能量的来源。核聚变释放的能量比同等级核裂变要大上千倍,且产生辐射的危险更小。在科学家的未来蓝图中,核能研究的最终目标就是:驯服这一强大的力量,制成“人造太阳”来服务人类。  相似文献   

9.
太阳是一个巨大、久远、无尽的能源库,在内部通过连续不断的核聚变反应过程产生能量。太阳每秒钟  相似文献   

10.
地球深处的热能地球上有许多活火山,它们喷出的炽热的岩浆中蕴藏着很大的能量。美国夏威夷群岛的活火山,经常喷出岩浆,滚滚注入太平洋,激起的蒸汽热浪冲天而起。这些蒸汽不正好是火力发电厂用来驱动汽轮机发电所需的蒸汽吗?是否可以利用火山岩浆的巨大热能来发电呢?...  相似文献   

11.
军事春秋     
常见的七种核武器原子弹:它是最普通的核武器,也是最早研制出的核武器,它利用原子核裂变反应所放出的巨大能量,通过光辐射、冲击波、早期核辐射、放射性沾染和电磁脉冲起到了杀伤破坏作用。氢弹:是利用氢的同位素氘、氚等轻原子核的裂变反应,产生强烈爆炸的核武器,又称热核聚变武器。其杀伤机理与原子弹基本相同,但威力比原子弹大几十甚至上千倍。  相似文献   

12.
Q&A     
《科学世界》2010,(6):92-93
Q:为何太阳的核聚变温度能够保持数十亿年而基本恒定? A:太阳表面温度达5000℃,中心温度更是高达1500万摄氏度,并且不断地向外辐射能量,基本保持稳定。维持太阳高温的能量来自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太阳主要是由氢构成的,体积和质量十分巨大,在万有引力的作用下产生收缩效应,使太阳中心区域的平均密度高达150吨/立方米,温度达1500万摄氏度,足以满足氢核聚变为氦核的条件。从4个氢核转化成1个氦核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多次反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1994年7月,“苏梅克-利维”慧星撞击木星。那个爆炸产生的2000平方公里规模的巨大火球让地球人目瞪口呆。 如果2000亿吨TNT当量的大爆炸——相当于引爆600万颗广岛原子弹——是在地球,那就是世界的末日。太阳系将少一颗行星,多一群碎片。月亮将去依附火星。 地球在过去5亿年里,已有过4次生命大灭绝的经历。万劫不复的地球大灾难——那个如诺查丹玛期惊人大预言所称的“恐怖的大王”,在我们这一代真会“从天而降”吗? 让我们观察太阳系的星空,聚集太空里的不速之客。  相似文献   

14.
田恬 《科技导报(北京)》2015,33(11):122-122
 核聚变指原子核的结合, 通常是质量较小的2 个原子以非常高的速度碰撞, 形成一个新的、更大的核, 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聚变是一种诱人的无碳能源, 而它的实现看似要等到几十年以后。托卡马克能源(Tokamak Energy)的展品展示了他们如何以创新、高效、紧凑的机器来加快聚变能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科技智囊》2006,(8):81-81
核裂变是一个原子核分裂成几个原子核的变化。只有一些质量非常大的原子核像铀、钍等才能发生核裂变。这些原子的原子核在吸收一个中子以后会分裂成两个或更多个质量较小的原子核,同时放出二个到三个中子和很大的能量,又能使别的原子核接着发生核裂变……,使过程持续进行下去,这种过程称作链式反应。原子核在发生核裂变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称为原子核能,俗称原子能。  相似文献   

16.
据英《新科学家》1999年4月3日报道:美国加利福尼亚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的研究人员最近展示了一种用小的激光器使原子发生聚变的反应堆。它虽然还不能解决世界的能源问题,但可以使科学家用相当少的费用来研究核聚变过程。核聚变过程是很难开始的,因为原子核相互排斥,需要花很大能量才能使它们聚合。过去,物理学家是用大量激光器汇集的能量来克服原子之间的排斥力,使它们进行核聚变,因此要花几亿美元甚至更昂贵的方法,如用磁场约束的超热气体反应堆。托德·迪特米尔和他的同事发明的桌面核聚变装置是将氘气充入真空室中,…  相似文献   

17.
小玲玲:听说科学家们正在建造“人造太阳”,请问什么叫做“人造太阳”?老博士:“人造太阳”实际上是一个全超导核聚变实验装置,由于它模拟太阳产生能量的方式(靠氘、氚不断发生聚变反应释放能量)而被形容为“人造太阳”。小玲玲:我国有这样的装置吗?老博士:当然有。在安徽合肥科学岛,中科院就建成了世界第一个全超导核聚变实验装置(如右下图),它的专业名字叫“托卡马克”。小玲玲:为什么要造“人造太阳?”老博士:这是因为人类能源消耗在快速增加,我们今天使用的主要化石燃料,再有一百多年就要用尽,而其他能源又难以接替上。“人造太阳”又叫…  相似文献   

18.
海水为什么有咸味?看不见地下的情况,怎么会知道地球内部的结构,而且还知道地球的中心有一个以铁为主要成分的核心?说大陆在移动,有什么根据?许多读者心中可能都有诸如此类关于我们这个行星“地球”的疑问,本文以问答的形式对这些问题作尽可能通俗易懂的解答。  相似文献   

19.
“物质不灭”与“能量守恒”是基础化学与物理学的常识,但是人们往往无法接受“无中生有”的哲学理念或科学幻想。事实上,作为描述物质世界基本特征的两大要素,质量和能量之间的转化一直生生不息,遵从那个改变了整个世界的方程——爱因斯坦质能关系。它不仅揭示出原子弹爆炸所产生的巨大能量其实来源于裂变前后原子核的质量差,  相似文献   

20.
《科学世界》2009,(10):92-92
A:日光灯发出的光跟太阳光的组分是不同的,这是由发光原理的差异造成的。太阳依靠核聚变产生的热能引起粒子激烈震动,这些粒子会以“热辐射”的方式将能量释放出来,产生一组电磁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