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冰川对气候变化极为敏感。文章以天山一号冰川为研究区,使用的冰川面积变化数据有1962年、1973年、1980年和1986年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冰川冻土研究室测量绘制的冰川面积数据;1991—2019年的影像数据是通过谷歌历年影像、GF1、ZY3、GF2和GF6获取的面积数据。通过目视解译提取1962—2019年一号冰川面积现状,分析近60年天山一号冰川时空变化特征,结合近60年周边6个水文观测站和气象站点的气温、降水量数据,通过对一号冰川面积变化与气候气象数据的相关关系,分析了天山一号冰川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得出以下结论:(1)天山一号冰川面积变化:1962—2019年天山一号冰川面积在不断减少,1993年分为东西两支不同规模的冰川;发现2019年冰川面积已经减少为1.55 km~2,80年代至90年代面积减少量最大,退缩率最快;由遥感影像图发现冰川东西支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也通过柱状图对比发现东支面积退缩量比西支更加明显。(2)研究区气候变化:1957-2019年62年间,周边地区年均总温度和年均总降水量均呈现持续上升趋势;年均降水量的上升程度相比年平均气温趋势不明显;但两者都有很高的线性拟合度。根据计算,发现气象站的平均温度趋势率为0.27℃·10a-1,这意味着在过去60年中,它增加了1.9℃。这个温度趋势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值0.22℃·10a~(-1)。(3)冰川与气候变化关系:根据冰川面积变化图和年均气温变化图发现,随着冰川面积的退缩,周边地区年均温度和年均降水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因此得知冰川退缩的最关键因素是周边地区气温的升高和降水量的增加;该地区冰川面积的变化和气候变化可能有10年左右的停滞期。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自从李春昱先生在三十年代提出雅安层以来,有关它的时代和成因,众说纷云,莫衷一是。对其成因的看法,大致可归纳为“流水派”和“冰川派”。笔者曾受“冰川派”影响。从1961年参加“青衣江第四纪冰川与名邛冰泛”的野外考察与写作工作之  相似文献   

3.
远涉 《科技潮》2002,(10):53-53
冰川是一种由“冰”构成的“河川”。冰川既是一种固体水资源,又是一种具备特殊形态特征和地貌景观特征的旅游资源。它具有重要的观赏价值和科学考察价值,也是登山运动爱好者的向往之地。按冰川所处的位置、形状和规模,可分为大陆冰川和山岳冰川两种。中、低纬度高山雪线以上形成的冰川被称为山岳冰川。我国的现代冰川全部为山岳冰川。  相似文献   

4.
海螺沟冰川     
海螺沟是贡嘎山主峰东坡的冰蚀河谷,是世界上仅存的低海拔冰川之一,它以世界同纬度海拔最低、活动性最强、冰川地形地貌最完整而闻名遐迩。这些美丽的冰川,虽历经千百年沧桑,至今依然保持着原始的自然生态,1988年8月1日被国务院正式批准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蜀山之王”贡嘎山在藏语里“贡”为至高无上之意,“嘎”为洁白无瑕。贡嘎山,合起来便是至高无上的圣洁之山。海拔7556米的贡嘎山,是我国金沙江以东的最高峰,被称为“蜀山之王”。贡嘎山地域终年积雪,6000米以上的高山就有45座。由于受东南季风的影响,且接…  相似文献   

5.
平顶冰川是山岳冰川中的一种特殊类型。比之其它类型的山岳冰川,它具有很多特殊的性质;按其性质来说,可以把它看作是大陆冰川的缩影。平顶冰川周围一般均是陡峻的山坡甚至悬崖,它的顶部十分平坦,一般最大不超过十度,这对飞机黑化冰面是很有利的。祁连山的平顶冰川总共约有二十条,占祁连山冰川总数不到2%;但是,它们的面积却达一百二十平方公里以上,占祁连山冰川总面积的10%。由此可见,平顶冰川在祁连山冰川中是占着既特殊而又重要的地位。它的数量少而面积大的特点,首先是便利于经济利用,另外也便  相似文献   

6.
中国西北部的现代高山冰川属于极大陆性冰川,温度极低,活动性很小,比较稳定,以位于极高的海拔高度及极低的温度得以保存,降雪量比较少,积累与消融均比较缓慢,其地质地貌作用不强,所形成的冰川地貌不如海洋性冰川显著,称为高位山地冰川,祁连山等中国西北部大陆性冰川的地质地貌作用较弱,所形成的冰川U形谷与冰斗等等均比较浅平,侧碛堤与终碛垄也不那么高大,呈现具体而微平缓的地貌特色。  相似文献   

7.
哥伦比亚冰     
《大自然》2009,(4):F0004-F0004
哥伦比亚冰原位于加拿大洛基山脉的Baff和Jasper国家公园的交界处。哥伦比亚冰原的8个主要冰川覆盖了约325平方公里的面积,海拔跨度达365米。每年4月下旬还覆盖着厚厚的积雪。阿萨巴斯卡河、北萨斯喀彻温河以及哥伦比亚河都发源于哥伦比亚冰原。这里是北美洲水文最高点。冰川融水向北流入北冰洋。向东流入大西洋,向南向西流入太平洋。它也是唯一一座冰川融水同时流入三大洋的冰川。因为水中含有的矿物质,积冰呈现美丽的淡绿色。据记载,100年前的冰川与周围的大山一样高,随着全球气温暖化,冰川融化加速。图中可以明显地看到。由于冰川消融,山顶的岩石逐渐裸露出来。  相似文献   

8.
《科技潮》2004,(5)
江西庐山国家地质公园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总占地面积500平方公里,地质公园内发育有地垒式断块山及第四纪冰川遗迹,以及第四纪冰川地层剖面和早元古代星子岩群地层剖面,具有极高的美学及科学价值。庐山还孕育和诞生了中国第四纪冰川地质学。1931年,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首次发现庐山及其附近存在着大量冰川沉积物及冰川遗迹地貌,并于1933年发表了《扬子江流域之第四纪冰期》的论文。这是中国大陆东部首次发现的第四纪冰川。受第四纪冰川活动影响,庐山全山出现了许多冰斗、冰窖、U型谷、冰阶、冰刃脊和角峰等地貌景观。由于处在华南扬子地块北端…  相似文献   

9.
科学家们对阿拉斯加的考察拉响了冰川状态的警报,冰川内部也在发生融化,并形成冰下河,使大海就像“一只就要溢出水的杯子”。  相似文献   

10.
笔者旅居巴基斯坦数年,遍访这个面积约80万平方公里的国家,印象最深的莫过于乘车旅行喀喇昆仑公路。这条跨越世界屋脊的现代“丝绸之路”,把帕米尔高原同印度河谷地联系起来。昔日需要行走数月的旅程如今只需要36小时,这条公路可谓创下了“奇迹”。喀喇昆仑公路象条彩带蜿蜒于崇山峻岭、峡谷冰川之中。但是这里曾被称为“人类禁区”,仅在直径为160公里的范围内就有100多座5500米以上的高峰,世界著名的八大冰川就有六条分布于此。在高寒地区,气候变化无常,即使在盛夏季节,也会有狂风和雪花。1908年一位外国旅行家曾对喀喇昆仑山区进行考察,他在一处崎岖的山腰上发现了人和骡马的骸骨,竟然在半小时内找到了100个颅骨!这个地区的凶险恐怖可见一斑。喀喇昆仑公路的建设者克服了千难万险修成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提出百越神话中反映出人类经历过的和民冰川后期的景象,属“冰川神话”,比个大多数只反映了洪水、多日和射日内容的“高温神话”所产生的晚早。  相似文献   

12.
冰川为何“缩水”?退缩速度有多快?一大堆的问号搅得一群“冰人”坐立不安,于是他们扛上设备,准备一探喜马拉雅山最大的冰川——纳木那尼雪峰的主冰川。纳木那尼主冰川长度超过10千米,最宽处超过3千米,最大厚度超过了200米,是我国目前已探测到的最厚的山谷冰川。因交通不便,气候恶劣,还从来没有人对纳木那尼冰川进行过研究。  相似文献   

13.
《科学世界》2005,(7):34-34
克卢恩、兰格尔-圣伊莱亚斯、冰河湾、塔琴希尼-阿尔塞克(Klunne、Wrangell-St Elins、Glacier Bay、Tatshenshini-Alsek)是横跨加拿大及阿拉斯加的大冰川群。1979年批准为世界自然遗产后,又批准了两次扩展申报,其总面积约达9.84万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14.
冰川滑塌是近年来涌现的一种新形式冰川灾害.21世纪以来,青藏高原地区发生10多起冰川滑塌事件,其中高原东北部阿尼玛卿山晓玛沟冰川分别在2004、2007、2016和2019年连续发生4次.利用多序列遥感影像和现有资料的整合统计对近35年来晓玛沟冰川形态、流速特征等进行分析,厘清了4次冰川滑塌事件发生的诱因以及潜在的隐患点.结果表明,4次冰川滑塌发生前期的冰川跃动或末端前进、冰川后缘冰-岩崩、异常高温降水、易于滑动产生的基岩性质等与冰川滑塌事件的发生密切相关.观察到冰川后缘陡坡区在2000—2011年间发生4次规模较大的冰-岩崩,为多次冰川滑塌的发生提供了物质和动力基础.未来几年内再次发生冰川滑塌的可能性极大.2019年冰川滑塌发生后,晓玛沟冰川再次向前滑动;近年来,冰川后缘新发育的不稳定斜坡冰裂隙发育明显增多;斜坡冰流速的变化与下部冰川稳定性之间存在内在联系,在冰川滑塌发生的相关年份斜坡冰流速明显较快.根据对阿尼玛卿山4次冰川滑塌诱因的分析以及新隐患点的判定,提出结合遥感影像和临近气象站点资料的便易手段,加强对晓玛沟内冰川形态和运动特征等的监测,以及时关注和预测未来灾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应用无人机技术,采用后差分测量(post processed kinematic,PPK)方法替代传统控制点的方法,对藏东南帕隆4号冰川消融区进行了航测,获得了2017—2018年3期高精度正射影像(DOM)、数字表面模型(DSM)和三维点云数据;分析了该冰川航测区内表面高程变化、运动速度空间差异和冰川微地貌特征等. 结果表明:PPK测量技术应用效果良好,无人机产品水平和垂直精度分别约为0.11和0.17 m;帕隆4号冰川消融区表面高程变化量呈现随海拔升高而降低的空间分布规律,冰川冰体整体减薄4.06 m;冰川表面运动速度随海拔升高而增大,呈现冰川中流线区域略快于两侧的空间分布特征;冰川表面地貌特征随海拔由高到低呈现趋于“平滑”的变化规律. 此外,还探究了无人机技术在冰川变化研究中的潜力,为未来利用无人机开展更大范围冰川变化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16.
在晴日里,远眺玉龙雪山,可见两条淡绿晶莹的冰川悬挂于主峰扇子陡的两侧,这便是玉龙十三景中的“绿雪奇峰”。位于云南西北部地区的玉龙山是北半球最南的一座雪山,纬度已近北回归线,地史上的冰河期中,曾有发达的冰川下延到海拔2700米的地方。浩荡的冰流,借助于陡峭的山体斜坡,以万钧之力刻削出奇特的冰川谷和千姿百态的冰川地貌。随着气候变暖,冰川融化退缩,便留下了冰川谷;冰川中挟带的石块泥沙也一路沉积下来,形成各种“冰碛”地貌。还有在岩石上留下的各种  相似文献   

17.
胡亦鸣 《大自然》2009,(1):76-80
阿拉斯加的面积约150余万平方公里,美国境内最高的20座山峰中有17座矗立在这里。高耸的冰川是阿拉斯加最具代表性的景色,10万多条冰JIl星罗棋布地分布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宏伟壮丽”是用来形容阿拉斯加冰川最恰当的词汇。虽然阿拉斯加是美国面积最大的州,但由于远离本土,对多数美国人来说,这里也是个梦中都想造访的地方。  相似文献   

18.
东南极洲Lambert冰川流域半个多世纪以来气候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1996/1997年中国首次南极内陆冰盖考察获得的东南极洲Lambert冰川流域东侧50m雪芯,顶部13m的δ^18O资料的分析和积累率的恢复,首次揭示了Lambert冰川流域东侧半个多世纪以来的气候变化特征,即半个多世纪以来气候变化的总趋势为气温升高、降水增加。而Lambert冰川流域西侧雪芯资料表明,本地区半个多世纪以来气温变化趋势不明显,降水明显减少,说明整个Lambert冰川流域20世纪40年代以来气候变化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同时研究了Lambert冰川流域东西两侧稳定同位素比率和温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科学世界》2007,(11):64-65
2007年4月,联合国科教文组织(UNESCO)公布了一份“正在受到气候变化威胁的26处世界遗产名单”。 列在濒危名单上的首先是受到高山冰川退缩影响的那些世界自然遗产。如位于尼泊尔的包括珠穆朗玛峰在内的“萨加玛塔国家公园”,位于坦桑尼亚的具有世界上罕见“赤道冰川”的“乞力马扎罗山国家公园”,  相似文献   

20.
《合肥科技》2006,(10):4-4
经过两年建设,合肥“科学城”的最新模样在对接会上“露脸”。起步于大蜀山西麓一片“养牛放羊”土地上的合肥“科学城”,首批建设项目中部分已经竣工,6平方公里起步区内的路网初步构建完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