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讨论了基于单片机实现CAN总线通信的方法,提出一种基于PIC18单片机实现RS-232接口、RS-485总线、CAN总线网络互联的方案。  相似文献   

2.
CAN总线作为一种优秀的现场总线,已经越来越多地应用在汽车电子系统中。介绍了基于CAN总线的汽车内部网络系统构架,利用带有CAN控制器的高性能PIC18F258单片机设计了CAN总线接口电路,给出了系统主要硬件结构和软件设计流程。该电路具有硬件设计简单、可靠性高、实时性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俞洪 《科技信息》2012,(35):140-141
CAN总线是一种既具有国际标;住且性能价格比很高的现场总线,它广泛应用于在当今自动控制领域中、但是由于它与传统的接口连接上是十分复杂的.所以,本文设计了一个可以使CAN总线节点与PC机串口进行通信功能的电路,这样可以让它的应用性更加广泛。设计中采用52系列单片机作为微控制器.并利用MAX202芯片的转换电平的功能再加上CAN驱动器与CAN控制器这几部分器件进行相互的连接最终形成了PC通过标;住的RS232接口实现与CAN总线节点进行通信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为了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具有RS232接口的继电保护器接入到CAN通信网络中,设计了一种基于PIC18F248的RS232/CAN互连适配器,对其硬件接口电路、硬件抗干扰电路和CAN报文帧以及单片机软件流程的设计与实现进行了叙述,该互连适配器已成功应用于以RS232作为通信接口的继电保护器上,位速率高,通信稳定可靠,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5.
通用CAN节点电路的设计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一种通用CAN节点的电路结构、相关应用程序及在工业中频感应加热设备控制现场总线中的应用。多功能CAN节点线路板上包含11路12位模数转换,8路开关量输入,3路开关量输出,1个RS-232S微机通信串行口,1个CAN通信口,可作为通用CAN接口用于自动控制系统中数据采集器及上位微机的转换接口。  相似文献   

6.
基于CAN总线的高精度数据采集模块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介绍了基于CAN总线的高精度数据采集模块的设计方法。该模块以单片机为控制核心,实现了对模拟信号的精密测量以及数字信号的处理,并结合CAN总线技术使其能够非常方便地接入CAN总线控制系统网络。  相似文献   

7.
CAN总线网络节点的实现及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了安全传送现场采集的数据,选择了CAN总线作为现场总线.利用独立CAN控制器SJA1000及普通的单片机可以组成通用的CAN总线网络节点,其应用范围广泛,可以扩展成现场测控装置(开关量输入输出装置).该装置和上位机通信可以组成简单的集散控制系统.此网络节点方案已通过调试,可直接应用到其他系统中.  相似文献   

8.
基于FPGA的CAN总线通信事务的现场测试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CAN总线网络中节点性能的测试应用,研究并设计了基于FPGA的CAN总线通信事务的现场测试系统;该系统可以针对不同属性的被测节点进行接口配置和波特率匹配,同时能够模拟CAN总线主节点,对从节点发送命令或数据,并能实时接收CAN总线上任意被测节点发送的数据。CAN测试节点采用单片机C8051F040内部集成的CAN控制器,单片机通过并行端口实现和FPGA的通信,FPGA通过USB接口实现与上位机之间的数据传输。实验表明,该系统实用性强,可靠性高,并已成功应用于某航天测试设备中。  相似文献   

9.
基于CAN总线开发一套大豆浸油生产线监控系统,给出了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介绍了其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详细说明了智能节点中CAN通信模块的软硬件设计、基于PC机RS-232口的PC CAN通信转换器的软硬件设计和以通用监控系统支撑软件为平台的上位机监控软件的开发.  相似文献   

10.
Modbus协议是工业现场总线的一种通用语言,它已经成为一通用工业标准,通过它不同厂商生产的控制设备可以连成工业网络,进行集中监控.此协议定义了一个控制器能认识使用的消息结构.此协议支持传统的RS-232、RS-422、RS-485和以太网设备.PLC、DCS、智能仪表等都在使用Modbus协议作为他们之间的通讯标准.该文就应用方面做一些介绍.  相似文献   

11.
USB/RS-232转换器的最简设计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USB总线的诸多优点,以传统的RS-232接口为数据通信通道的外部设备正越来越多地朝着采用USB总线的方向发展,设计一种内置式或外挂式的双向RS-232/USB转换器就很有必要.文章重点介绍一种以专用芯片FT8U232AM为转换控制器的最为简洁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2.
多功能视频监控系统是一个集视频监控和报警为一体的电子系统,该系统带两个四线步进电机的驱动接口,无需专用的云台驱动器;八路报警信号输入接口,可配接市场上的各种报警器;带一路开关信号输出;可通过RS-232接口与微机通讯,可实现监控的网络化,可用于企业、智能小区。  相似文献   

13.
测井解释成果图的输出是测井解释工作微机化的重要问题。文中介绍了利用微机上所配置的针式打印机成功地绘制各种测井成果图的方法。并详细介绍了利用RS—232接口实现了IBM与APPLEⅡ两种机型的通信方法及对应的程序框图,以便将在APPLE机上开发的程序及数据迅速正确地传送到IBM机上。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提出一种智能家庭网关与信息家电之间的串口通讯方案,设计一套基于RS-232的串口通讯协议。方法针对嵌入式系统在智能家居系统中的应用特点,参考电子控制领域通用的Modbus协议,并用C语言编制相应的串口通讯软件。结果建立了基于RS-232的串口通讯模型,实现了智能家庭网关与模拟节点之间的相互通讯。结论该智能家居网络的串口通讯方案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为了满足客户对数控机床远程控制的要求,运用网络和RS-232端口实现机床联网。分析了数控机床联网的类型和数控机床网络DNC的结构,利用数控机床拥有的RS-232串行接口建立计算机与数控机床之间数据的双向传输。该结论实现企业间的制造资源共享,开发出基于VB的远程通信系统。  相似文献   

16.
探讨了终端用户电量计量采用机械和电子结合的电度表计量方法,进行了多用户分布式单片机多机通信、以及分布式多机与PC机通信等方面的研究.采用机械电子表作为记电器,结合了机械表保持永久记忆和电子表具有可编程的特点,利用单片机及接口技术终端对用户电量进行智能计量和储存、通过485系统总线将一定数量的用户终端组成一个多用户多机通信系统,采用多机通信系统的一台机作为主机经RS232与PC机通信.PC机作为电能管理系统的服务器.系统实现了购电、用电控制、远程抄表的功能,弥补了人工抄表浪费人力、工作繁琐、容易出错的缺陷.  相似文献   

17.
智能楼宇监测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研究一种基于单总线的智能楼宇监测系统,实现对多点环境温度、湿度和火灾烟雾的实时监测。温度测量选用单总线智能温度传感器DS18B20,直接输出被测点温度的数字量;湿度和烟雾量的测量则通过湿度传感器HIH-3610和反射式光电感烟探测器输出模拟信号,经串行A/D转换器就地进行模数转换,再通过单总线接口按照1-Wire通信协议与温度传感器连到同一根串行通信总线上;检测信号的获取由单片机控制,单片机系统通过RS-232/485接口与PC主控制器相连,PC机上运行基于LabVIEW平台开发的后台监控软件,通过可视化模块实现监控场所的虚拟再现以及远程监测。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利用激光测距仪提供的RS232串口和W77E58单片机之间的串口,设计出串口通信电路系统.给出了串口的通信协议与控制指令,并借助于串口调试软件进行了调试,能实时将激光测距仪测得的数据发送给视频叠加模块,送入显示终端,将距离数据显示在视频图像上.  相似文献   

19.
实现DSP与单片机串行通信的一种简易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DSP的应用中,它经常需要与单片机进行通信。以TMS320VC5402为例介绍将DSP的多通道缓冲串口McBSP扩展成异步串行接口,与单片机进行异步串行通信的一种方法,并详细阐述如何制定通信规约和保持双方的通信速率匹配。  相似文献   

20.
张忠民  谢霄 《应用科技》2011,38(3):50-54
针对CAN、RS-232接口的工业设备的远程监控问题,提出了以ARM为控制核心,采用μC/OS-Ⅱ实时操作系统,将来自CAN或RS-232接口的上传数据进行相应的协议解析,再添加TCP/IP、以太网协议封装,将数据转发到以太网上;将来自RJ45接口的以太网下发数据进行以太网、TCP/IP协议解析,再进行CAN或RS-232协议封装,将数据下发至相应的接口上.采用ARM芯片LPC2292、网卡芯片DM9000等设计和制作了协议转换系统的硬件电路,并开发了相关软件.其中RS-232、CAN的传输速率可调,USB支持常用的12 Mbps全速设备,以太网传输速率为10 Mbps/100 Mbps自适应,转换时间小于20 ms.基于ARM的协议转换系统实时性强,转换速度快,使用范围广,工作可靠,性能良好,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