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贝叶斯网络的主观信任管理方案.显式地加入上下文信息.并使用统计学方法推算上下文对实体行为的影响因子,使之比使用特定算法(影响因子固定)的系统更准确地反映出实体行为的不确定性和动态性.仿真对比实验表明,提出的主观信任度映射方法,能够更准确地推算出陌生上下文中的信任度.  相似文献   

2.
汤薇 《科技信息》2010,(10):I0216-I0217
在对相关信任模型研究的基础上,借鉴社会网络中的信任关系,提出了一个基于实体行为的信任模型。该模型使用实体在网络中的行为作为模型的反馈信息,对其关键属性进行量化得到关键评价,并进行适当的计算,得到实体的信任度从而决定所要进行的操作是否可进行。  相似文献   

3.
针对分布式网络中缺乏权威机构导致网络中的实体缺乏足够的全局信息,使实体的信任度难以评估的问题. 综合考虑具有全局性与客观性的声誉值及具有局部性与主观性的信任值,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声誉计算规则、信任推荐规则、声誉加权规则及信任计算规则的4规则信任评估模型. 通过模拟实验将该信任模型与抗攻击信任度模型的安全性进行了比较. 仿真实验表明,该信任模型在安全性问题上较已有模型有一定的改进.  相似文献   

4.
为了实现从安全管理的角度划分移动Ad hoc网络的网络结构,保证移动Ad hoc网络的有效运行和管理,提出了一种信任评估模型.该模型从信任的定义出发,采用实体行为的服务级管理,针对不同类别服务的实体行为表现成功次数和失败次数对信任关系进行度量,定义了直接信任度、推荐信任度和节点信任度.结果表明该模型适用于移动Ad hoc网络,弥补了移动Ad hoc网络中现有的成簇算法缺少恶意节点检测的缺陷.  相似文献   

5.
信任度评估是基于行为的信任管理模型关注的核心内容。为使信任度评估所依据的证据源完备,运用信任管理思想方法,提出一种基于多维证据的信任度评估模型,该模型将主体网络操作行为层面的信息引入传统仅考虑交易反馈信息的信任度评估模型,基于交易反馈和网络操作行为两个层面的多维证据源进行信任计算,扩展了证据源,突破了只依据单一种类证据源进行信任评估而引起的缺陷;另外,应用改进的D-S证据理论来合成多维证据,较好地解决了证据不确定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鉴于集中式信任机制不适合于P2P网络,提出了一种分布式多粒度信任模型.该模型从文件质量、下载速度、文件类型和文件大小等多个角度评价服务节点的服务能力,并分别计算信任度.相比整体信任度,多粒度信任度可以提供更精确的信任信息,提高了系统实用性.该模型根据历史评价信息计算多粒度信任度,计算简便,没有迭代运算的不收敛问题.计算机仿真证明了该模型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信任模型在分布式安全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普遍情况下模型都是通过量化实体行为和计算实体信任度来评估实体间的信任关系的。信任模型就是解决整个网络中实体如何得到其他实体合理信任值的问题。在获取信任值的基础上,实体间建立一定的信任关系,达到提高网络交易安全性的目的。信任和信任关系在安全系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文章针对近年来网络信任模型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出了信任模型研究的热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8.
综合信任管理和RBAC模型的优势,提出了一种P2P网络环境下基于信任度的动态访问控制模型.该模型通过自动信任协商为用户分配普通角色,在陌生实体间建立动态信任关系,然后网络实时计算用户的信任值,大于信任度阈值的普通角色派生系列带有特权限集的临时角色,临时角色能够访问网络资源,从而实现了细粒度的动态授权策略.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信任模型中信任查找的效率和更有效的防止恶意推荐,对在网格环境下的信任模型引入了招标的思想以及改进了信任更新机制.首先由评估者向资源实体发出招标信息,资源实体根据招标信息投标或不投,评估者收到资源实体的投标申请书,就只需在已发投标申请的资源实体中进行信任查找,然后与符合条件的资源实体签订合约;在信任更新机制中将推荐行为发生后总体信任值作为较真实的信任值,与中间实体推荐信任值比较,根据二者的误差生成反馈,调整对此实体的信任度.实验表明信任模型在引入招标机制和改进了信任更新机制后,不仅调动了资源节点的主动性,实现了用户和资源的互动,提高了信任查找的效率,而且能够更好更有效的防止恶意推荐.  相似文献   

10.
针对全IP融合网络环境下的垃圾语音信息(spam over Internet telephony,SPIT)隐患,提出了一种基于反馈评判的检测与防范方法.该方法引入了终端用户的参与,结合信任与信誉机制,能够简单、高效、无损地利用直接和间接的反馈信息.改进的信任度与信誉度推理算法充分体现了SPIT行为的分布特性并反映了影响评判结果的各因素的权重关系.增量学习算法保证了信任度和信誉度的实时性,融合算法则动态调整了信任度和信誉度在评判中的角色.实验及分析表明上述方法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敏感性,能够对SPIT进行有效的检测及防范.  相似文献   

11.
网格环境下一种基于分类的行为信任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网格环境中,针对不同上下文环境下实体之间的交互行为,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分类的行为信任模型.模型根据信任等级对实体进行相应分类,在此基础上与实际社会相结合引入了交互事件重要性因子,惩罚因子,惩罚加速因子等,实现了实体动态的主体特征.分析和仿真表明,模型在性能上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并对恶意实体的恶意交互行为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The initiative of internet-based virtual computing environment (iVCE) aims to provide the end users and applications with a harmonions, trustworthy and transparent integrated computing environment which will facilitate sharing and collaborating of network resources between applications. Trust management is an elementary component for iVCE. The uncertain and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iVCE necessitate the requirement for the trust management to be subjective, historical evidence based and context dependent. This paper presents a Bayesian analysis-based trust model, which aims to secure the active agents for selecting appropriate trusted services in iVCE. Simulations are made to analyze the properties of the trust model which show that the subjective prior information influences trust evaluation a lot and the model stimulates positive interactions.  相似文献   

13.
深入研究信任管理和行为信任的模型及方法,设计基于贝叶斯网络的信任预测和控制算法,综合利用聚类和分布密度函数设置算法参数,建立可量化的证据与信任等级之间的对应关系,算法可预测多属性下的行为信任等级.深入IIS和.Net底层实现可配置的信任管理插件,形成用户行为日志,为预测和控制算法提供证据, 免除了一般Web日志的清洗工作.实验数据表明算法的应用提高了服务器各项性能,并约束了用户的商业行为.  相似文献   

14.
在大规模、开放、动态的分布式物联网环境中,相当一部分推荐者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自身的收益,倾向于给出不公正的推荐信息.与一般主观判断算法不同,提出了均值受限熵推荐信息可靠性判断算法,构建了适用于物联网环境的具有可靠推荐能力的信任模型,通过客观判断出总体推荐信息的可靠性,并过滤掉随机发布的不负责任的推荐信息、个人不合理的推荐信息以及不公平的推荐信息.实验结果表明,算法与实际相符,所构建的物联网环境的可靠推荐能力的信任模型更具有客观性.  相似文献   

15.
<正>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study the construction of concept lattice from variable formal contexts.Composition and decomposition theories are proposed for the unraveling of concept lattice from contexts with variable attribute set in the process of information updating.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xtension sets of the original context and that of its sub-context is analyzed.The composition and decomposition theories are then generalized to the situation involving more than two sub-contexts and the situation with variable attribute set and object set.  相似文献   

16.
信任被认为是促进消费者购买行为最关键的因素之一,基于第三方交易平台的B2C消费者信任问题由于涉及商家和平台两方面因素而更为复杂.针对这一问题,着重在从第三方平台和在线商家两个层面以淘宝商城为背景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平台及网店建设、实时沟通工具和第三方消费者保障三个因素影响了消费者对在线交易的信任感知,第三方支付工具、商家规模以及商家声誉评价体系等虽然存在正向影响,然而显著水平不足.  相似文献   

17.
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云平台正在迅速成为科学应用的重要平台.由于云平台下的节点资源数量非常多,显然他们有很多是不可靠的,这些节点会对EXE的执行和调度任务产生很大的影响.在本文中,受贝叶斯认知模型的启发和社会学的信任关系模型的引导,笔者首先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贝叶斯方法的认知信任模型,然后,将这种模型应用到资源调度系统中.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证明,笔者提出的方法能有效的满足云计算对节点资源的信任要求,并且牺牲较少的时间成本,确保在一个相对安全的节点资源池中执行云计算任务.  相似文献   

18.
网格服务信任的赔偿评估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网格服务信任评估中难以鉴别恶意评估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赔偿的网格服务信任评估模型。模型中,引入市场机制,评估双方对评估行为提出期望收益并承诺赔偿价格,双方目的是最大化各自收益。借助信号博弈理论,通过对模型进行分析和求解,得出评估双方基于赔偿的评估交易策略,策略满足完美贝叶斯分离均衡。评估双方可根据策略选择自己的交易行为,从而使各自收益最大化。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能使信任评估者主动摒弃恶意评估,服务提供者可根据赔偿价格有效地判断评估的可信度,主动选择评估对象,与现有模型相比,在精确信任评估的准确性、服务的可靠性及简化计算、降低通信开销等方面有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针对现有信誉系统中为了激励和保护节点提供诚实可靠的信誉反馈值,而引入的匿名评价机制存在难以识别恶意节点的诋毁和共谋等攻击问题,提出了一种保护诚实评价者并能识别和追踪恶意节点的匿名评价信任模型.该模型中节点基于可验证随机函数生成的评价标签对交易对象进行匿名评价,隐藏了交易过程中真实身份;模型引入贝叶斯评价信息过滤算法识别恶意评价标签,对超过恶意评价次数门限值的评价标签,模型基于可验证密钥共享机制自动暴露其真实身份并对其所有评价进行追踪.仿真试验及分析表明,该信任模型能够有效抵御匿名恶意节点攻击,相比已有的同类型的信任模型较大程度地提高了节点信任累加值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