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针对供应链中制造商和零售商关于耐用商品的合作广告和零售价定价问题,本文构建了一个微分博弈模型. 将市场累计销售量作为状态变量,并把广告和价格因素引入到市场累计销售量的动态方程中. 运用汉密尔顿-雅可比-贝尔曼方程,分别得到了零售商的最优定价和广告投入策略以及制造商对零售商广告成本的最优分担比例;发现零售商的最优定价和制造商的分担比例均为常数,而零售商的广告投入随市场累计销售量的增加而递减;并且给出了制造商对零售商进行广告补贴的阈值. 最后,给出了各厂商决策变量的比较静态分析.  相似文献   

2.
纵向合作广告的微分对策模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于单一制造商与单一零售商所组成的渠道结构,假设零售商广告促销活动对制造商品牌商誉存在消极影响,运用微分对策的方法,分别考察了动态架构中Nash非合作博弈、Stackelberg主从博弈以及协同合作博弈情形下制造商与零售商的最优广告策略,并对此三种博弈结构下的反馈均衡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协同合作博弈情形下的系统利润、制造商和零售商广告投入都要优于非合作博弈情形时的对应值.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由单一制造商和单一零售商组成的两级供应链的合作广告策略.在随机需求条件下,分别考察了Stackelberg主从博弈和Nash合作博弈两种情形下的最优广告策略,得到了制造商和零售商选择合作时的广告水平、订货量和整条供应链利润均优于不合作情形的结论.对于Stackelberg主从博弈,证明了当满足一定条件时,制造商才会选择承担零售商的广告费用.进一步分析得出博弈的合作均衡具有Pareto优势,应用Rubinstein讨价还价模型对增加的利润进行了分配.最后,结合数值算例对有关结论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4.
不确定需求下供应链合作广告与订货策略的博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报童类型产品的二级供应链结构,放宽了市场需求为确定性的假设,引入了订货量这一决策变量,先后考察了Stackelberg主从博弈和Nash合作博弈时制造商与零售商的最优广告策略及零售商的最优订货策略,比较了不同博弈均衡下的策略选择及系统期望利润,探讨了市场需求随机性对制造商与零售商广告投入水平的抑制作用.并利用Nash讨价还价理论对合作利益进行了分配.最后,通过一个数学算例验证了有关结论.  相似文献   

5.
利用微分对策理论研究了供应链竞争下的合作广告问题,构建了一个微分对策模型.在非对称的供应链情形下,运用汉密尔顿雅可比-贝尔曼方程求得了Stackelberg博弈下均衡的广告投入和广告分担比例,给出了零售商市场份额的计算公式.在对称的供应链情形下,得到了制造商对零售商进行广告补贴的一个充分条件,同时发现,市场中只有2家或3家零售商时总能保证他们得到正利润,一旦零售商数量增多则不能保证.  相似文献   

6.
地方性广告存在损害顾客忠诚度和降低品牌形象的情形.为分析制造商以成本分担形式开展合作广告的前提条件,以及合作广告对消费者需求和供应链成员收益的影响,以两条"单个制造商-单个零售商"组成的竞争供应链为对象,构建了供应链之间的Nash博弈和供应链内零售商为领导者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通过考虑广告长效作用,对两个销售周期的合作广告和非合作广告博弈进行了综合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制造商仅在广告负效用显著和商品替代率高的条件下开展合作广告;当商品替代性不显著时,合作广告可以有效提升需求,反之则降低需求;合作广告并不能提升零售商收益,但当商品替代率低时,可以改善制造商收益,同时提升供应链总收益.研究结果对地方性广告实践中的供应链成员决策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针对制造商在分担线下零售商促销广告成本的同时还考虑参与网络零售平台合作广告计划的现实背景,运用Stackelberg博弈模型研究了双渠道供应链中的垂直合作广告问题。以单边垂直合作广告模型为基准,分别研究了双边垂直合作广告模型和考虑线下零售商公平关切的双渠道供应链合作广告模型。研究发现:网络零售平台的成本分担并不总是促进制造商全国性广告投入水平和整体利润的提升,当网络零售平台的分担比例较大时,制造商参与网络零售平台合作广告计划也有利于线下零售商利润的提升;线下零售商的公平关切行为特征会提升其促销广告的投入水平,但并不总能提升其感知公平效用;当制造商线下渠道的边际利润较大时,线下零售商过高程度的公平关切反而有利于制造商利润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运用演化博弈论的方法,建立了由制造商群体与零售商群体组成的两级供应链中企业合作广告的博弈模型,研究了合作广告机制及合作中的监督惩罚机制并分析了其中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当零售商能够进行成功的单方广告促销时,只要双方合作时的收益大于不合作时的收益,双方就会进行合作广告;当零售商单方广告促销失败时,如果双方合作时的收益大于不合作时的收益,则合作广告会出现两种演化稳定状态,此时,制造商与零售商的边际产品收益、合作与非合作时的广告投入费用、制造商的广告分担率等因素会影响到合作广告的演化方向;当引入监督惩罚机制后,零售商的违约行为受到抑制,合作广告更有可能取得成功;另外,制造商群体与零售商群体的初始策略状态也会影响到合作广告的成败。  相似文献   

9.
本地促销广告是供应链上一种十分重要的市场行为,占制造商和零售商产品线上预算的很大一部分。如何确定制造商在本地促销广告中的费用分摊比例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目前大部分的研究都假定市场的需求仅受本地促销广告支出的影响,而忽略了价格这个重要的因素。本文将零售价格和广告支出联合起来作为影响需求的因素,采用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形式的需求函数来描述本地广告促销对本地市场需求的影响。由制造商决定批发价格和联合广告费用分摊比例,零售商决定零售价格以及用于本地促销广告的费用,两者之间的行为机制可以由一个Stackelberg博弈来描述。在均衡情况下,制造商的费用分摊比例仅与批发价格有关并与其成正比的结论。可供有关制造商和零售商在双方协作时参考。  相似文献   

10.
利用博弈模型,研究了制造商渠道侵入时,“制造商广告”、“制造商–零售商广告”、“零售商广告”三种不同广告模式下,企业的广告和定价决策,并分析了渠道侵入对企业广告、定价等策略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存在渠道侵入相比,即使渠道侵入导致了基础市场萎缩,当广告成本相对较低时,制造商和零售商仍能够同时通过广告获得更多的收益;相对较高的广告成本总会伤害零售商的收益,而制造商只有在零售商广告模式时其收益可能受到伤害.制造商渠道侵入对企业在分销渠道广告投递强度的影响与广告模式、广告成本系数及渠道替代效用有关,制造商广告模式下,分销渠道中广告强度降低,而制造商–零售商广告和零售商广告模式下,分销渠道中广告强度可能会提高也可能会降低.  相似文献   

11.
随机需求下单制造商两零售商合作广告协调模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考虑了由单个制造商两个零售商所组成的供应链生产销售Newsvendor型产品的合作广告问题.分析了制造商的品牌广告投入及两个竞争零售商的地方促销广告投入对每个零售商需求的影响,分别给出了分散决策和一体化决策下制造商的最优广告投入,两个竞争零售商的最优地方促销广告投入及销售期初的最优订购批量,利用利润共享契约使得供应链达到协调,并从供应链各成员风险偏好的角度对渠道收益的分配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Extant studies of cooperative advertising mainly consider a single-manufacturer-single-retailer channel structure.This can provide limited insights,because a manufacturer,in real practices,usually deals with multiple retailers simultaneously.In order to examine the impact of the retailer’s multiplicity on channel members’ decisions and on total channel efficiencies,this paper develops a multiple-retailer model.In this model,the manufacturer and the retailers play a Stackelberg game to make the optimal advertising decisions.Based on the quantitative results,it is observed that:1) When there are multiple symmetric retailers,as the number of retailers scales up,the manufacturer’s national advertising investment contributes increasingly to add to channel members’ profits in equilibrium,but the total channel efficiency deteriorates quickly and converges down to a certain value;2) When there are multiple asymmetric retailers,the distribution channel suffers from the manufacturer’s uniform participation strategy due to the retailer’s free-riding,and benefits with the manufacturer’s retailer-specific participation strategy.This study derives equilibrium solutions in closed form for all games considered and measures explicitly the gains/losses of channel efficiencies under different game settings.  相似文献   

13.
针对现有刻画闭环供应链回收数量函数的不足,构建了与销售数量和回收价格均相关的回收数量函数.分析了三种情形下(两个零售商参与回收,一个零售商参与回收和制造商回收)供应链中成员的最优决策问题.研究表明:新品与再制品的成本差越大,制造商越倾向于选择两个零售商进行回收;然而,当新品与再制品的成本差较小时,选择一个零售商回收或制造商自行回收,会受到市场规模大小,吸引系数和游移系数的影响;并说明了消费者环保意识的提高对制造商、消费者和社会环境都是有利的,为制造商选择回收渠道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4.
供应链中制造商与代理商广告合作的博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梁樑  余雁 《系统管理学报》2004,13(6):490-494
供应链中为了做好产品的销售工作,往往要对产品进行有效的宣传,有一个对制造商与代理商都适宜的广告宣传计划。而在以往的文献中,研究的重点往往基于这样一种关系,制造商处于主导地位,代理商处于从属地位。随着市场的发展,制造商与代理商在广告宣传中的地位发生了变化,代理商可能已经等于甚至超越了制造商在广告宣传中所发挥的作用。本文运用博弈的方法,分别以制造商和代理商为主进行分析,得出不同情况下的最优广告策略。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impact of a secondary market, where retailers can buy and sell excessinventories, on the supply chain. We develop a two-period model with a single manufacturer and tworetailers.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first period the retailers order and receive products from themanufacturer, but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second period, they can trade surplus products betweenthemselves in the secondary market. We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the correlated dependence ofretailers' demand on both the quantity effect and the allocation effect under the secondary market.Lastly,we study potential strategies for the manufacturer to increase sales with the existence of thesecondary market.  相似文献   

16.
考虑由一个制造商和两个竞争性的异质零售商组成的二级供应链,在外生批发价格的情形下,研究制造商在不同市场竞争环境下的生产成本信息分享策略:均分享、仅分享一个零售商和均不分享.研究发现,在零售商的成本估计值均大于真实生产成本的情形下,当市场竞争不激烈时,制造商的最优策略为均分享,否则,为均不分享.当存在零售商的成本估计值小于真实生产成本的情形下,制造商的信息分享策略与市场竞争程度和退货成本有关.随着退货成本的增加,当市场竞争程度非常激烈时,制造商越不愿意分享生产成本信息,否则,制造商越愿意分享生产成本信息.成本信息分享在市场竞争激烈或非常激烈的环境下能改进所有供应链成员的利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