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硬件设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可根据路况及车况调整控制电机的助力状态,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转向特性及行驶安全性.文中以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为核心,设计了一个EPS的嵌入式系统;通过对DSP的选型、EPS的结构、控制原理与系统电路模块的分析,阐述了EPS嵌入式系统硬件的分层结构设计过程、EPS信号处理电路、助力电机和电磁离合器功率驱动控制电路;获得了扭矩传感器特性及信号处理电路的数据.试验结果表明,所采用的控制系统可实现EPS的基本功能.  相似文献   

2.
纯电动客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控制器开发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分析了纯电动客车装用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缺点,介绍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开发了基于DSP56F8346芯片为控制核心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控制器,该控制器包括逻辑电路模块和功率驱动电路模块两部分。重点介绍了功率驱动电路和驱动信号分配电路的设计。设计的控制器具有高速数据处理能力和较高的控制精度,能满足纯电动客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采用复杂控制策略时对实时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控制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从汽车对转向系统性能要求出发,制定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相关控制策略,包括助力控制、回正控制及阻尼控制,并通过相关的软、硬件设计实现该控制策略,可对汽车转向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控制.为检验所制定控制策略及所设计控制软件的合理性,进行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和进口系统装车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自主研发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与进口系统性能接近,不仅转向操纵平顺,而且具有良好的助力特性,基本达到装车使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描述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主要构造及其工作原理,在对其系统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PD控制器建立了系统的数学模型,并在Matla6.1下的Simulink4.0进行仿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这一模型是正确有效的,这一成果为今后的对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仿真开发和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5.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控制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电动助力转向控制策略,给出了控制策略框图.通过助力控制、转角回正控制、侧向加速度回正控制、阻尼控制和补偿控制5大模块对助力转矩控制策略进行了分析.简述了安全功能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6.
张剑 《科技信息》2012,(28):143-144
本文简述了管柱助力电动转向系统中间轴的研究现状,介绍了中间轴的工作原理、结构及其特点,分析了管柱助力电动转向系统中间轴的性能要求及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展望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在传统的液压助力转向实验台架的基础上,设计了适用于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实验检测台架,包括增加方向盘转角和转矩传感器、转向助力电机和减速机构以及动态数据采集系统,可实现对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参数的动态检测和分析,综合评价助力特性,为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设计及开发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基于H∞鲁棒控制原理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是一个非线性的多输入输出系统的特点,提出了H∞鲁棒控制方法,首先对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动力学模型进行不确定性分析,然后建立了状态空间方程和增广被控对象矩阵;在此基础上用H∞方法极小化系统中各种干扰对被控输出的影响,最后通过计算机模拟的结果表明,设计的控制器使闭环系统有好的性能及稳定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9.
为满足助力转向系统轻便性和稳定性要求,本文对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助力特性和目标电流跟踪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应用于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双模糊控制算法,设计了目标电流模糊控制器和用于跟踪目标电流的模糊PID控制器。为了验证所设计的模糊控制器性能,在Matlab/Simulink仿真环境中对EPS动力学模型和设计的控制器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目标电流模糊控制器能实现预定的助力特性,且所设计的模糊PID控制器能在线调整控制参数,适应性强,具有良好的跟踪性能。  相似文献   

10.
基于PID控制策略的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动助力控制是电动助力转向的基本控制策略,并决定电动助力的特性。EPS的控制系统主要由控制器、传感器及信号处理电路、助力电机及驱动电路等组成,讨论了电动助力控制的一般过程、电动机目标电流的控制策略等问题。台架实验表明,提出的控制策略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根据建立的客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模型,结合PID控制和模糊控制理论,建立了客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模糊PID混联式控制器,并进行了MATLAB/Simulink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和所设计的控制策略的有效,模糊PID控制策略比单一PID控制策略更能满足系统控制要求,助力电机电流控制效果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2.
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模糊自调整控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通过对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结构及其动力特性分析,建立数学模型,设计了一种自调整因子的模糊控制系统。采用参数自整定模糊控制器,即在常规模糊控制器的基础上选择适当的调整算法,在线整定kTst、kTsw和kU,以扭矩传感器测得的力矩Tsw和其变化率Tsw为控制器的输入,电机电压为控制器输出,以使系统性能达到预定要求。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控制器能得到很好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3.
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主要利用直流电动机为汽车的转向系统提供辅助动力,并通过电子控制单元等相关硬件电路,进行数字信号采集、脉宽调制输出等,然后根据相关指令对电动机进行实时控制,并最终由机械传动装置实现助力转向。  相似文献   

14.
主动悬架与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模糊集成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包括转向运动模型、俯仰运动模型和侧倾运动模型的汽车主动悬架与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整车集成系统模型.分析汽车转向时转向系与悬架对车辆综合性能的影响,并应用模糊逻辑控制理论,设计了主动悬架系统与电动助力转向系统集成控制器.计算结果表明,所采用的模糊集成控制策略,有效地消除汽车转向时由转向效应对悬架作动器作用力的影响,以及车身姿态对电动助力大小的影响,不但实现了转向时的操纵轻便性,又明显提高了转弯时汽车行驶平顺性、操纵稳定性和安全性等整车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15.
电动助力控制是电动助力转向的基本控制策略,并决定电动助力的特性.EPS的控制系统主要由控制器、传感器及信号处理电路、助力电机及驱动电路等组成,讨论了电动助力控制的一般过程、电动机目标电流的控制策略等问题.台架实验表明,提出的控制策略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及系统模型分析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基本功能是利用电机产生助力力矩帮助转向 与传统的转向系统相比该系统结构简单 ,灵活性大 ,能较好地满足汽车转向性能的要求 ;在操纵舒适性、安全性、节能等方面也充分显示了其优越性 阐述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结构和基本工作原理 ,建立了以方向盘转角为输入、转向轴扭矩为输出的线性系统数学模型 ,定量分析了系统参数对转向轻便性、跟踪性的影响 ,并给出了系统控制电路框图  相似文献   

17.
针对现有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标定参数复杂、标定周期长、标定效果不理想问题,提出了一种EPS系统控制参数的优化标定方法。建立了EPS系统和二自由度整车数学模型;提出EPS系统性能评价指标,研究EPS系统控制参数与所提性能指标之间的关系曲线,并提出以转向稳定性为约束条件,以路感频域能量平均值最大和助力特性动态误差总方差最小为优化目标的控制参数优化标定模型。试验表明这种优化标定方法可以使EPS系统性能得到提高,有效指导标定人员进行参数标定,缩短EPS系统的研发周期。  相似文献   

18.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在建立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对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应用控制理论推导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稳定性判断条件,分析讨论了影响系统稳定性的结构参数等因素,指出了各影响因素的相应解决办法,为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及控制器的设计与改进提供了有价值的理论依据.研究表明,对于一个设计定型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各机构部件的许多参数很难改变,可以采用改变电子控制单元中助力增益的方法来使系统稳定工作,即在控制器设计中采用较小的助力增益,并通过试验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9.
一种智能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设计了一种智能电动式电子控制动力转向系统,该系统实时检测人力作用在方向盘上力矩的值,根据车速等环境因素控制交流感应电机以便自动按一定比例输出最佳的转矩,实验表明,该系统转矩跟随准确,响应速度快。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设计了基于电动助力的副转向系统。建立了以副转向盘的转角为输入,车辆主转向柱的转角为输出的线性系统模型。设计完成了信号处理电路、电机驱动电路、控制系统反馈电路等。程序设计采用模块化设计的原则,选用PEC7000并应用PLC编写了信号检测程序、采样程序、主、副方向盘信号选择程序以及主控制程序等。对系统进行了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