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新型竹活性炭对水体违禁药物孔雀石绿吸附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去除水体残留的违禁药物孔雀石绿,采用自制竹活性炭以及3种市售竹炭为吸附剂,将孔雀石绿溶液作为吸附体系,研究27,35和40℃时孔雀石绿在活性炭上的吸附平衡与动力学,检测违禁药物孔雀石绿的残留量,并对自制和市售吸附剂的吸附性能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高比表面积活性炭对废水中残留孔雀石绿去除效果明显;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模型可较好地用于描述孔雀石绿在活性炭上的吸附平衡,Freundlich常数KF随比表面积和孔容的增大而增大,自制竹活性炭性能更佳;准二级方程可用于描述孔雀石绿在活性炭上吸附的最佳动力学模型,并可得到相应动力学参数;对同一种吸附剂,温度对吸附动力学速率常数有较大的影响,在35℃时,速率常数最小。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鲜鱼肉中孔雀石绿及其代谢物隐色孔雀石绿残留量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方法.采用电喷雾正离子模式离子化,选择反应扫描模式定量,孔雀石绿的定量监测离子对为m/z:329313,隐色孔雀石绿的定量监测离子对为m/z:331239,孔雀石绿的检出限为0.002 2ng/m L,定量限为0.007 3 ng/m L;隐色孔雀石绿的检出限为0.043 3 ng/m L,定量限为0.14 ng/m L,线性范围均为1~10 ng/m L,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4%(n=6),方法的回收率均大于90%.  相似文献   

3.
膨润土为原料制备高效吸附剂去除水体中阳离子染料(孔雀石绿,MG).用勃姆石溶胶改性酸活化的膨润土(AB)得到改性膨润土(AB-BS),并通过FT-IR、XRD、SEM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紫外光谱法用以考察AB和AB-BS对孔雀石绿的吸附情况,确定了最佳实验条件.实验表明AB和AB-BS均可高效地吸附孔雀石绿,最大吸附量分别为44.09和20.01mg·g~(-1).此外,吸附剂去除孔雀石绿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存在单层吸附,吸附动力学研究表明吸附行为遵循二级动力学模型.本工作研究结果说明AB和AB-BS在水体中去除孔雀石绿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4.
采用本体聚合法制备了孔雀石绿分子印迹聚合物.用紫外光谱、红外光谱研究了印迹聚合物的结合位点和识别机理;用扫描电镜对聚合物进行了表面形态分析;自制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柱,研究聚合物对孔雀石绿的分离富集效果.结果表明,模板分子和功能单体通过氢键或离子键作用形成1:2型配合物;印迹聚合物粒径分布在45~80μm之间,表面富含微孔结构,有利于对孔雀石绿的吸附.实际样品测定表明,印迹聚合物具有较好的分离富集效果,可以满足痕量孔雀石绿的测定.  相似文献   

5.
三苯甲烷类有机物孔雀石绿具有多方面的用途,文章首先简要介绍了孔雀石绿的化学性质、抑菌、抗真菌以及杀虫等强大功效,然后展开论述了孔雀石绿由于其高残留、高毒性以及致畸、致癌、致突变的毒副作用,而对水产养殖动物产生的剧毒、蓄积毒性、广泛组织毒副作用,以及对环境广泛而持久的危害,并且通过食物链对哺乳动物特别是人类自身造成致癌性、遗传毒性以及慢性毒副作用.然后介绍了孔雀石绿在水产上的个别违规使用现象,并进行了原因浅析.最后就如何因对孔雀石绿问题,从政策、宣传教育、科研等不同层面进行了对策分析.  相似文献   

6.
该文测试了活性炭对孔雀石绿的吸附性能,考察了不同条件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并作出分析。结果表明:温度等各因素都会使活性炭对孔雀石绿的吸附能力造成影响;在65℃,初始浓度为1000mg/L,活性炭投入量为4g/L,吸附时间为10min的情况下,活性炭对孔雀石绿的吸附率达到了99.93%。  相似文献   

7.
提出一种基于石蜡电极表面吸附孔雀石绿抗体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通过竞争型免疫检测法测量水体中残留孔雀石绿。对免疫传感器构制参数——电极表面预处理、抗-MG溶液pH、抗-MG溶液浓度和抗-MG抗体吸附时间进行了研究;对传感器测量过程参数进行了优化,传感器对孔雀石绿检测的线性范围为1.5~780μg/L,检测孔雀石的回收率在93%~116%。  相似文献   

8.
对孔雀石绿在哺乳动物体内蓄积后对其肝脏的影响进行研究.将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四组:正常组、孔雀石绿5、10、20 mg/(kg.d)组,灌胃,正常组给予同体积生理盐水.30 d后,测定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及碱性磷酸酶(AKP)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肝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肝细胞钙离子质量浓度的变化.与正常组相比孔雀石绿组小鼠血清中ALT、AST、AKP活性有所升高、肝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明显降低、肝细胞钙离子(Ca2+)质量浓度升高,且随着孔雀石绿量的加大,损伤程度增加.结果显示孔雀石绿在小鼠体内累积后可以通过影响肝细胞内酶活性、肝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及肝细胞内钙离子质量浓度的改变而导致肝脏损伤.  相似文献   

9.
水霉病是水产养殖中常见的真菌性疾病,且危害严重.过去防治水霉病最有效的药物是孔雀石绿,但孔雀石绿具有高毒性、致癌、致畸和致突变的副作用,我国于2000年将其列为禁用药物.然而,由于孔雀石绿抗水霉效果好、廉价易得、缺少相应代替药物等因素,偷用行为时有发生且屡禁不止,严重危害水产品的质量安全.由上海海洋大学研发的"美婷"制剂在全国多省市的实践应用中显示出较好的抗水霉效果和安全性,对彻底杜绝孔雀石绿的使用,保障水产品的质量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三种药物对老年低额蚤的急性毒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钦铭  张永明 《江西科学》2007,25(3):249-252
研究了硫酸铜、孔雀石绿、敌百虫对老年低额蚤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硫酸铜、孔雀石绿、敌百虫对老年低额蚤96 h的LC50分别为0.631 mg/L、0.153 mg/L、0.005 8 mg/L。结果还表明,硫酸铜、孔雀石绿、敌百虫对老年低额蚤的安全浓度分别为0.189 mg/L、0.026 mg/L、0.002 mg/L。同时本文根据试验结果对这三种药物在渔业水域中的安全性进行了简单的评价。  相似文献   

11.
实验旨在建立水样中孔雀石绿测定的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方法.水样中孔雀石绿采用二氯甲烷为溶剂超声波辅助提取,提取液离心分离后经MCX柱净化,并用5%氨水甲醇溶液洗脱,以Develosil C18色谱柱为分析柱,0.05 mol/L的乙酸铵(pH 4.5)-乙腈(20:80,V/V)为流动相,采用荧光检测器分析,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孔雀石绿在0.05μg~1.0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3,检出限为0.5μg/L.空白水样在加标孔雀石绿含量分别为1.0μg、2.5μg、5.0μg时,孔雀石绿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72.0%~86.4%,相对标准偏差为5.4%~7.5%.该方法准确度高、精密度良好,适用于水产养殖用水中孔雀石绿的测定.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在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的存在下孔雀石绿与DNA作用的共振光散射光谱。加入DNA后,在pH9.5-10.0范围内,400nm和482nm处出现增强的共振散射峰。考察了影响因素和最佳反应条件的选择,据此拟定了一种DNA的纳克级测定方法。此方法灵敏度高,干扰小,检测限低,实验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3.
从福州某印染厂活性污泥中分离筛选出1株对孔雀石绿染料有强脱色能力的菌株C09G,根据其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鉴定以及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为Burkholderia cepacia.在振荡培养条件下对该菌株的脱色降解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菌株C09G的最佳碳源为葡萄糖,最佳氮源为KNO3,最适脱色初始pH为6.0,最佳菌投体积分数为4%,最适脱色温度为35℃,在最佳脱色条件下脱色30 h,该菌株对质量浓度为30 mg.L-1的孔雀石绿脱色率可达到98.6%.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一个集成DNA聚合和RNA转录过程,能够重复产生RNA适体片段,并结合孔雀石绿产生荧光信号的分子机器,并探索了此分子机器在检测DNA方面的应用.转录产生的大量孔雀石绿适体序列被释放到溶液中,并可以与孔雀石绿结合产生荧光,实现信号的放大.85μL体系中的聚合转录的最适条件为:DNA聚合酶10 IU(0.118 IU·μL-1),RNA聚合酶60 IU(0.706 IU·μL-1),反应时间为3h.在上述条件下,荧光信号随着引发DNA用量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5.
真菌生物吸附剂对染料吸附脱色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空气中分离了一株高效脱色真菌,经初步鉴定为青霉属(Peniciliumsp.).研究了该青霉菌菌体对水溶液中阳离子染料孔雀绿的生物吸附作用.试验考察了染料结构、菌体预处理方法和溶液初始pH值对生物吸附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孔雀绿染料质量浓度为50 mg/L时,未处理菌体的吸附量为29.3 mg/g,而经过NaHCO3预处理后,效果最佳,达到35.3 mg/g.反应体系中的pH值对菌体吸附剂吸附染料影响很大,当pH值为5时,其吸附能力最大.吸附平衡试验研究表明真菌对孔雀绿的吸附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模型.其最大吸附量可达555.6 mg/g.吸附动力学可用准二级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16.
好氧颗粒污泥吸附孔雀绿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蔗糖为碳源,在序批式间歇反应器中培养出沉降性能良好的黑色好氧颗粒污泥.以其作为吸附剂,研究颗粒污泥对染料孔雀绿的吸附作用.结果表明,Langmu ir吸附等温模型能较好地对吸附数据进行拟合,揭示好氧颗粒污泥对孔雀绿的吸附为颗粒污泥表面的单分子层吸附,最大吸附量为52.63 mg.gSS-1,且在pH为6时,吸附效果较好.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能很好地拟合孔雀绿的吸附动力学过程.颗粒污泥对孔雀绿的平衡吸附量随污泥浓度的升高而减小.研究表明,好氧颗粒污泥可作为经济、有效的生物吸附剂用于染料废水的处理.  相似文献   

17.
孔雀石绿胁迫下鲫肝脏抗氧化系统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鲫(carassius auratus)幼鱼为实验对象,研究在不同浓度孔雀石绿胁迫下,肝脏抗氧化防御系统中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的活性变化趋势。结果表明,SOD和CAT活性变化规律较复杂,但始终低于对照组;而GST活性先被抑制后被激活,最终略高于对照组。3种酶对孔雀石绿暴露的敏感性顺序为SOD〉CAT〉GST。  相似文献   

18.
已分离鉴定的无色杆菌属(Achromobacter sp.)菌株MGT3对孔雀绿染料具有强脱色作用,对其产酶脱色能力进行的初步研究表明,该菌株不需要孔雀绿作为底物即可产脱色酶,即脱色酶的产生不需要底物的诱导;其胞内和胞外都存在脱色能力强的脱色酶.产胞外脱色酶的条件优化结果显示培养基的组成对该菌株产胞外酶的能力有很大影响.采用单因素结合正交试验优化产酶培养基结果表明,培养基的最佳组成成分为0.5%蔗糖、2.5%尿素、0.0025%KH2PO4;盐浓度小于1.0%时能促进该菌株产酶,高于1.0%时抑制产酶作用.该菌株在培养基初始pH为9、温度为35℃时产脱色酶效率高,对孔雀绿脱色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