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005年3~12月,对天津武清大黄堡自然保护区的水鸟资源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水鸟93种,分属8目16 科,其中旅鸟70种,夏候鸟23种.优势种有8种:苍鹭Ardea cinerea、绿头鸭Anas platyrhynchos、斑嘴鸭Anas poecilorhyncha、普通秋沙鸭Mergus merganser、凤头麦鸡Vanellus vanellus、黑翅长脚鹬Himantopus himantopus、银鸥Larus argentatus、红嘴鸥Larus ridibundus.依据调查结果,对保护区水鸟的种类和数量的动态变化及生境分布做了分析讨论,对保护区水鸟保护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李相林  谢华  彭波  杨瑞刚  谢洲 《广西科学》2018,25(6):684-693
【目的】探讨水利枢纽施工初期水鸟群落多样性以及不同类群水鸟在施工活动影响下的变化趋势,可为后续开展深入的课题研究以及制定更为有针对性的水鸟群落保护措施提供参考依据和数据支撑。【方法】2015—2018年的冬季(1—2月),研究区域内共选取4条代表性样带(施工区域3条、背景区域1条)进行水鸟种类、数量、生境状况、取食方式等野外调查,计算水鸟丰富度、物种多样性、优势度、取食生态位宽度等指数。【结果】在大藤峡水利枢纽主要影响区域共记录到水鸟12种,隶属6目9科,其中留鸟5种(占41.7%)、冬候鸟5种(占41.7%)、旅鸟2种(占16. 6%)。研究区域水鸟群落优势种(R_B 10)为矶鹬(Actitis hypoleucos)、白鹡鸰(Motacilla alba)、理氏鹨(Anthus richardi)、黑喉即鸟鸟石即鸟鸟(Saxicola torquata);普通种(1R_B≤10)为普通翠鸟(Alcedo atthis)、灰鹡鸰(Motacilla cinerea);其余为稀有种。其中背景区域的水鸟种类(6.00±0.00种)、数量(840.50±9.29只)、多样性指数(1.485±0.004)趋于平稳,变动较小;施工区域的水鸟种类(8.00±1. 85种)、数量(601.50±287.76只)、多样性指数(1.589±0.220)波动相对较大,且随着施工进程的推进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减少。不同优势度水鸟的取食生态位宽度差别较大,表现为优势种(6.79±1.27)常见种(3.63±0.07)稀有种(2.48±0.30)。【结论】大藤峡水利枢纽主要影响区域的冬季水鸟群落结构以冬候鸟为主,且各物种的体型较小。体型较大的游禽、鹭科种类以及大型鸻鹬类在研究区域基本未有出现的记录。施工活动明显造成了冬季水鸟种类和数量的减少,水鸟群落多样性与施工强度呈现显著负相关关系。生态位宽度值较高的优势种对环境适应程度较高,故施工活动对其的影响较小,而对常见种的影响次之,对生态位宽度值较低的稀有种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3.
2009年9月至2010年1月,在广西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水鸟调查,共记录得到水鸟46种,隶属于5目9科.其中,国家Ⅱ级保护水鸟1种,世界濒危水鸟3种,39种被列人中日候鸟保护协定,19种被列入中澳候鸟保护协定.保护区新增鸟类记录7种.水鸟数量和种类在1月达到最高.调查发现了5个水鸟聚集点,其中2个为高潮位的聚...  相似文献   

4.
漳江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鸟动态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建全 《武夷科学》2006,22(1):210-215
根据2005至2006年福建漳江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鸟调查资料,发现保护区湿地水鸟种类减少,5年共减少7科,42种。探讨漳江口水鸟的数量变化规律,8—12月为数量增加期,高峰期出现在1.2月,3—5月为数量减少期,但不同水鸟数量变化并不一致。本文还提出保护区建设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水鸟是城市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群落多样性和干扰因素历来是城市生态系统研究的热点。本研究以邛海湿地公园水鸟为例,分别于2016年1月、10月以及11月在湿地公园进行了水鸟调查。通过样线法、样点法,调查到该公园共有水鸟29种2 531只,与历史数据相比水鸟种类有所增加。其中:国家二级保护鸟类1种,鸳鸯(Aix galericulata);四川省级保护鸟类4种。在此次调查中,1月水鸟多样性最丰富,其次是11月、10月。邛海湿地干扰因素主要是旅游,建议加强水鸟集中分布区的保护管理规划,并对旅游游客进行合理分流。  相似文献   

6.
为掌握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季节的水鸟种类、数量及多样性差异,于2014年3月至2015年2月,采用定点观察法,对草海四季水鸟群落及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如下:1)春季共记录水鸟6目8科23种,夏季5目7科15种,秋季6目11科32种,冬季6目10科32种,秋冬两季水鸟种类最多,雁形目(Anseriformes)鸟种占据优势;2)水鸟种类、数量的季节性差异明显,从春至冬随季节推移呈先减后增,总体呈上升趋势,鹤形目(Gruiformes)、雁形目鸟类数量季节性波动较大;3)水鸟多样性的季节性差异明显,冬季水鸟多样性最高、春季最低,水鸟均匀度夏季最高、秋季最低。基于研究结果,建议保护区继续加强水鸟长期监测,掌握群落动态变化特征,以越冬期为重点制定不同季节的水鸟及生境管护方案,同时,加强科普宣教,减少人鸟冲突。  相似文献   

7.
采用样线和样点法,结合文献,共记录江西省珍稀水鸟6目9科33种。重点对江西鄱阳湖及其流域部分区域的珍稀水鸟分布及其生存现状作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种数较多的4个目是鹳形目(8种)、雁形目(10种)、鹤形目(9种)和鸻形目(3种)。居留型方面,冬候鸟种类最多,21种。江西鄱阳湖及其流域分布的珍稀水鸟种类多、数量大,大部分种类如白鹤(Grus leucogeranus)、东方白鹳(Ciconia boyciana)等集中在鄱阳湖湿地,个别物种如中华秋沙鸭(Mergus squamatus)主要栖息于鄱阳湖流域。还提出相应的珍稀水鸟保护措施:减少人类活动对水鸟生存环境的影响;建立自然保护小区;从更大尺度保护水鸟;开展江西主要湖泊和流域水鸟资源的长期监测;提高公众动物保护的意识。  相似文献   

8.
蒋光伟  周放  余辰星  许亮 《广西科学》2012,19(2):174-179
于2010年开始,对广西北部湾沿海地区水鸟多样性及其季节分布和变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广西北部湾沿海地区共调查记录到水鸟151种,隶属于8目24科,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鸟类有19种。本地区水鸟以冬候鸟比例最大,占51%。水鸟多样性的季节变动巨大,夏季主要是鹭科和秧鸡科鸟类为多,到冬季鹭科鸟类减少,鸻形目鸟类大幅度增加。水鸟的时间分布大致划分为迁徙期、繁殖期和越冬期,部分水鸟的繁殖、迁徙、越冬期有交叉重叠。  相似文献   

9.
哈素海、岱海、黄旗海湿地鸟类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哈素海、岱海、黄旗海共观察记录到113种鸟类,隶属于16目35科71属.其中候鸟97种,占该3区鸟类总数的85.8%,留鸟16种,占该3区鸟类总数的14.2%.候鸟中夏候鸟56种,旅鸟41种.水鸟共有65种,占鸟类总数的57.5%.72种繁殖鸟中古北种57种,东洋种7种,广布种8种,分别占繁殖鸟类总数的79.2%、9.7%、11.1%.鸟类组成明显以古北种为主.3个湿地环境中国家重点保护鸟类有15种.  相似文献   

10.
深圳湾福田红树林湿地水鸟的周年动态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于1994年1月至12月对深圳湾福田一侧红树林区的水鸟进行了周年观察,共记录到水鸟种类9目14科79种.分析了水鸟群落的种类和多样性组成以及水鸟迁徙动态,该地区水鸟种类以鹭类、鸭类、行鸟鹬类和鸥类为主,大多为迁徙鸟类,全年水鸟群落变动可分为4个阶段:越冬期、春季迁徙期、夏季繁殖期,秋季迁徙期.  相似文献   

11.
1996年~1997年洪湖湿地鸟类调查报告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1996年~1997年对洪湖的鸟类调察中共记录到130种鸟类,隶属16目,40科,比1981年~1982年减少2科,37种,但有7种为首次记录,以冬候鸟为主体(冬候鸟37%,夏候鸟26%,留鸟26%,旅鸟12%)冬春季狩猎水禽数量逐渐减少,鸭属的捕获最下降至10%,骨顶鸡(Fulicaatra)上升到90%,发现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6种:1级4种,II级12种。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影响,野鸭湖湿地退化严重.于2008~2010年调查了野鸭湖湿地恢复区恢复前后的植物、鸟类情况,对3年的野外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自2009年春季实施的恢复工程,使恢复区湿地水域面积明显扩大;湿地植物种类、数量、盖度逐年增加;鸟类多样性指数较恢复前有大幅度提高,湿地水鸟所占比重逐年上...  相似文献   

13.
2005,2006年的9~11月,对上海沿江沿海的5个湿地区域内的水鸟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7目15科101种水鸟,其中国家级保护鸟类12种,IUCN受威胁鸟类10种;有6种水鸟的记录数量达到或超过了该物种在东亚地区种群估计数量的1%,4个区域达到了国际重要湿地的标准.9~10月是上海地区南迁水鸟的高峰期,估计鹬类的南迁持续时间达到100 d左右;南迁期间雁鸭类物种数和总数量持续增加,但鹭类和鸥类却持续下降.崇明东滩堤内人工湿地已成为南迁水鸟的重要栖息地,对崇明东滩堤外天然湿地起到了非常有效的补充作用.南汇边滩已围垦区域作为南迁期间记录鹬类物种数和总数量最多的地区,只要能合理控制该区域的水位变化,有望成为本市鹬类南北迁徙过程中的重要停歇地.  相似文献   

14.
2017年1月~12月,采用样线调查法和定点观察法相结合的方法,对淮南市十涧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鸟类多样性进行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4目39科共112种,其中有国家Ⅰ级保护动物1种,国家Ⅱ级保护鸟类2种,安徽省地方重点保护鸟类29种。鸟类居留类型分析表明,有留鸟36种(占32.2%),夏候鸟和冬候鸟均为27种(占24.1%),旅鸟22种(占19.6%)。从区系组成上来看,古北界种类最多,有52种(占46.4%),东洋界种14种(占12.5%),两界广布种46种(占41.1%)。公园内观察到水鸟49种,其中鸻鹬类种类和数量较多,雁鸭类数量较少。鸟类多样性的分析结果表明,春秋两季鸟类种类和数量较多,鸟类多样性指数也较高。调查区域内五类生境中,树林(灌丛)生境内的鸟类物种数和个体数最多,多样性指数也高于其它生境,明水水面内鸟类的物种数和个体数最少,多样性指数也最低。  相似文献   

15.
野生鸟类在禽流感传播中所起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野生鸟类很可能是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在全球传播的媒介.这一论点来自于全球机构在过去数十年对野生鸟类体内禽流感病毒的调查、检测和统计结果.这一结果表明:(1)禽流感病毒能够感染所有种类的野鸟,但以雁鸭类为主的水禽是病毒的天然贮存库;(2)多数禽流感病毒亚型对宿主具有选择性,共同感染多种病毒亚型具有非随机性,这使病毒基因重组突变产生亚型的机会并不多,此结论建议防控野生鸟类传播禽流感的基本措施是:(1)隔离各类动物,避免相互接触.提高生物安全措施;(2)针对数量庞大的水禽.建立高效的检测和监测机制.  相似文献   

16.
洛阳黄河湿地总面积11700 hm2,是洛阳重要的自然资源,本文以洛阳黄河湿地孟津段为例,对湿地自然保护区进行了调查,该区分布有鸟类144种,分别隶属于16目42科,其中鸭科最多,达21种,占该地区鸟类种数的14.6%,鹰科12种占8.3%,鹭科10种6.9%,鹬科10种6.9%,鸥科8种占5.6%。以上5目鸟类已占该区鸟类种数的46.5%,为优势类群。同时,探讨了该湿地生态与鸟类栖息的关系,最后,分析了洛阳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鸟类多样性受威胁的原因,提出了湿地鸟类多样性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7.
河南信阳南湾水库牌坊鸟岛鸟类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86年以来,我们多次对牌坊鸟岛的鸟类进行了调查。目前,现巳查明分布于该岛的鸟类有95种,隶属16目,30科。其中留鸟38种,夏候鸟33种,冬候鸟5种,旅鸟19种。该岛鸟类区系具有东洋种和古北种混杂分布的特点,以东洋种为主。  相似文献   

18.
四川绵竹县鸟类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绵竹县现有鸟类153种,隶属14目36科,其中繁殖鸟类136种(古北界44种,东洋界67种,广布种25种),非繁殖鸟类17种(冬候鸟9种,旅鸟8种),属国家Ⅰ级保护鸟类3种,Ⅱ级16种,省级保护鸟类5种。我国特产鸟类14种,另外,对该县鸟类区系组成,特点以及不同生境中鸟类组成,种群数量和种的多样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